《致橡树》与《闺怨》比较

2019-01-13 01:29王玮婧
课外语文·下 2019年12期
关键词:闺怨致橡树少妇

【摘要】舒婷的《致橡树》与王昌龄的《闺怨》同为写女性如何对待爱情的诗歌,若按照审美范畴划分,应属于悲剧美,只是《闺怨》的悲剧性较明显,而《致橡树》的悲剧性特征却是隐性的。《致橡树》中的男女平等只能作为诗人的理想而存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成为诗的悲剧性根源。同样是悲剧,二者之间的呈现方式有所不同:《致橡树》率真直诉,《闺怨》凄婉幽怨。本文将从审美思维、审美风格、审美追求三个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并从中窥见现代诗与古典诗某些方面的不同。

【关键词】《致橡树》;《闺怨》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一、审美思维

(一)女性视角与男性视角

《致橡树》是站在女性视角下的情感抒发,诗人把橡树比作男性,“致橡树”就是以女性的身份写给男性的致词,致词一般用于正式场合,从题目可以看出舒婷对于男女平等这个问题的态度是十分严肃的。舒婷代表的不是全部女性,她心中女性的理想人格既不是卑微迁就,也不是无私奉献,而是平等独立。她代表的是现代女性中自觉、自立、自尊,自强的那一部分。这种意识在古典诗歌中是很少见的。

而《闺怨》表层是通过第三人称视角到少妇视角的转换来进行情感推进的,实则还是以诗人男性视角来观察和表情达意。在诗人笔下这位少妇似乎有强烈的自我反思精神,后悔怂恿丈夫从军建功,将二人分离的主要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是将男性的悔意转嫁于女性的手法。这种手法常用于古典诗歌,借女子之口抒发那些不适宜男子抒发的情感。在诗人眼中男子应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应该“不教胡马度阴山”,退缩悔恨之意应交给女子来抒发,其背后的文化根源是男性本位的社会价值观。这也是现代诗歌与古典诗歌另一差异。

(二)跳跃性思维与叙事性思维

《致橡树》中的凌霄花、鸟儿、泉源、险峰等意象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出现顺序也是随机的,这体现了现代诗跳跃性思维的特征。但在跳跃性思维的表层之下隐藏的是内部的联系性,这些意象所象征的形象不是诗人理想爱情中女性应有的形象,由此将诸多意象组合起来,显得既有张力又有内在的一致性。《闺怨》遵循古典诗起承转合的特征,有强烈的叙事性特点。起笔描绘了一幅春日少妇登楼图,突出少妇天真可爱的憨态,颈联笔锋一转,一个“忽见”将少妇的心情随着见到的杨柳一下子拉到思夫的情绪之中。这种叙事性思维不仅体现在情感变化上,还体现在人物塑造方面。《致橡树》中各种意象所代表的人物是抽象化、符号化的,《闺怨》中的人物是具体生动的,读者甚至能想象出少婦起初如何对镜画眉,如何一步一步登上翠楼,面部表情如何忽然由喜转悲。这些体现了叙事性思维的连贯性和形象化特点。

(三)辩证思维与诗性思维

《致橡树》是在现代思维下冷静、严肃、精心设计的创作,诗人先否定了攀援者、谄媚者、奉献者、陪衬者等形象,一方面表明自己与现实中常出现的男女地位不平等现象的决裂,另一方面引起读者追问:什么样的爱情才是伟大的爱情?女性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面对爱情?经过与凌霄花等意象的对比,“木棉”独立、自尊形象的出现顺理成章。逻辑层层递进,接下来写强调女性独立并不是一味抬高女性地位,而是男女相互尊重,在保证独立人格的基础上相爱,得出“这就是伟大的爱情”。这是经过冷静的辩证思考后才能写出的语句,体现了现代诗歌跳跃性表面下隐藏的内在逻辑。

中国古典诗歌创作讲求灵性,古典诗歌鉴赏讲究悟性。“灵”与“悟”属于诗性思维,在诗歌中常常通过一字一词而蕴含广阔意蕴所体现。《闺怨》中的“忽见”和“悔”真切地体现了诗性思维的妙处。杨柳应是春色中常见的景物,本应该随处可见,但这里却用“忽见”,不是少妇真的迟迟没发现杨柳,登上翠楼才忽然看到,而是早就看到杨柳,“忽见”的是自己内心潜藏已久的思夫之情,由于杨柳的触发,忽然明晰。“悔”字妙在借少妇之口写边疆战士渴望尽快凯旋的心情,男子为国披战甲是无怨无悔的,可对于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是真切的,如何将“小我”之情以恰当的方式抒发,古人想到了借助妇人之思写诗人之情。这种诗性思维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大特点。

二、审美风格

(一)张扬强烈与凝绝幽怨

《致橡树》对于理想爱情和对女性平等地位的呼唤坦诚而直白,五个“不”字强烈地展示了诗人否定传统男尊女卑观念的坚决。情感随着“木棉”形象的出现推进高潮,全诗没有提到一个“男女平等”之类的字眼,但涌动的情感在一个又一个具有强烈象征意义的意象的背后显现。全诗行云流水,仿佛情感一泻而出。而《闺怨》就体现了古典诗注重炼字的特点。《唐诗摘钞》曰:“先反唤 ‘愁字,末句正应。感时恨别,诗人之作多矣,此却以‘不知愁三字翻出后二句,语境一新,情思婉折。闺情之怍,当推此首为第一。”少妇显然内心是愁的,但起笔却说她“不知愁”,这里的反语定不是诗人突发奇想,而是深思熟虑、反复推敲而得。反复斟酌的创作过程所呈现出的作品情感也是凝绝幽怨的,经过前两联以“喜”起笔的铺垫,颈联“忽见”成为情绪的拐点,潜藏已久的愁与悲之情本应随之倾泻而来,却被一个“悔”字轻描淡写地收了尾。读者可以想象到少妇临窗远望,看到的是杨柳依依,想到的是如此好的春光却无人陪伴,如此美的年华却要随水东流,如此绵长的相思却无语诉说,所有的情绪只能凝结成一声叹息。而这些想象只能是话外之音,诗中只是感而不发,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点到为止、收敛情绪的特点。

(二)陌生化与既定意象

“橡树”和“木棉”象征男女关系的写法空前绝后,“鸟儿”与“绿荫”这对我们看来司空见惯的标配,在诗人眼中也是不相称的,婉转的歌声变得单调,打破了人们对时常陪伴在“绿荫”身旁的“鸟儿”形象的成见。甚至“源泉”“阳光”“雨露”这些我们看来与树木本应该亲密无间的事物,在诗人那里也不是橡树最好的伴侣,不禁使读者急切地追问:到底什么才能与橡树终生相守?在追问的过程中引起读者对于爱情本质的探究与思考,对女性意识的反思与呼唤,对男女社会关系的剖析与叩问。而《闺怨》截取了少妇生活中的一个片段,画面中唯一出现的意象是“杨柳”,“杨柳”作为离别的标志性景物,其蕴含的留恋、怀念、相思之情早已为人所熟知,这种既定意象与现代诗追求陌生化的语言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诗意的朦胧与语言的含蓄

舒婷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曾经说过:《致橡树》并非一首爱情诗,但读者更倾向于把它当作爱情诗来读。我们可以将它分为三个层次来看:一作为单纯的爱情诗,她描绘了理想爱情的特征——互相尊重,既独立又亲密,坚贞;二作为诗人个体的人格理想,她追求自觉、自立、自尊、自强、自我约束;三作为女性群体独立宣言,她倡导男女平等,摈弃以往的依附关系,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摆脱无私奉献的卑微姿态但又肯定双方坚守的责任。诗意的多义性与朦胧性属于诗的内部特性,与中国古典诗歌注重外部语言的含蓄有所不同。如《闺怨》无一字提到离别相思之苦,这种情绪是通过“杨柳”这个意象表明的,这是语言上的含蓄,但这种含蓄一旦成为一种定式,即“杨柳”代表了离别,“杨柳”的出现必然引起对离人的相思,它所指向的情感含义就十分明确了。所以古典诗歌是用含蓄的语言表达明确单纯的情感,而现代诗歌是用直白的语言表达模糊多义的内涵。一个是语言层面的含蓄,一个是意义层面的朦胧。

三、审美追求

(一)反抗意识与中和思想

现代史是一部反抗的历史,现代诗也具有强烈的反抗意味,与古典诗歌“温柔敦厚,哀而不怨”的特点相比,《致橡树》清晰坚定地表达出对男女地位不平等现象的反抗,“不,这些都还不够!”喊出了舒婷不满足于女性作为依附者或奉献者的现状。古代也有反映女性地位低下的诗词,如《氓》《蚕女》《琵琶行》等,但至多流露出作者对女性的同情,这种在男权视角下产生的同情心从根本上无法产生反抗意识,封建思想总是希望自上而下的溫和改良来化解社会矛盾,因此诗歌中处处显示出一种中和的思想。《闺怨》也不例外,虽说是怨,却没有指明怨的对象,是怨远在边疆的夫君,还是怨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的体制?诗中体现出更多的是怨自己当初支持夫君“觅封侯”的决定,将男子的个人情感与家国情怀之间的矛盾转嫁于女子身上,对于徭役制度、女性地位、个人意志等话题避而不谈,采取“避重就轻”的方式处理社会现象,是中国传统中和思想的反映。

(二)个人价值与家国情怀

《致橡树》表达出对个人价值的强烈认同感,不仅是作为女性代表的木棉要“有我的红硕的花朵”,而且作为男性代表的橡树也要“有你的铜枝铁干”。这是超越了性别界限上升为对人作为个体应该追求各自生命价值的肯定。这种现代诗中强调个人价值的思想,与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不无关系。传统思想文化背景下的《闺怨》则隐含着诗人深切的家国情怀。诗中有两个不在场人物,一是少妇“悔教觅封侯”的“夫婿”,二是诗人自己,王昌龄登第之前曾赴西北边塞,积累了深刻的边塞体验,能够深切体会戍边将士的乡愁和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矛盾情感,但在封建主流意识形态下普通人甚至没有意识去追求个人存在的价值,因而遇到思乡与报国发生冲突时,只能控制自己的个人情感,用家国情怀去填补内心的苦闷。诗人知道,不能将这种离愁别绪通过自己之口或将士之口说出,所以借少妇的悔意隐晦地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高迎刚.礼乐文化视野中的中国古代审美范畴体系[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2]郑巧.《闺怨》的两副面孔:从“悔”字说开去 [J].南腔北调,2019(1).

[3]徐婷.木棉的完美爱情法则——读舒婷的《致橡树》[J].课外语文,2018(25).

[4]江楚琪.舒婷《致橡树》的女性主义解读[J].文学教育,2017(13).

[5]何苹.王昌龄《闺怨》与杜甫《新婚别》情感差异[J].文教资料,2018(4).

作者简介:王玮婧,女,1993年生,甘肃兰州,在读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猜你喜欢
闺怨致橡树少妇
撞狗
舒婷《致橡树》(节选)
寻短见的少妇
寻短见的少妇
新闺怨
致橡树
高中语文中《致橡树》文本细读兼论当代意义
深明大义 意笃情重——以王昌龄《闺怨》诗为例探讨古代军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