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摘 要:本文以通情动情、智慧课堂为教学原则,对通过活跃气氛来打造情感课堂、引导学生挖掘自身情感因素、开展情感活动强化学生情感认知三种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加强情感教育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慧课堂;品德与社会;情感教育
动之以情才有可能让对方晓之以理,新课改也明确对我国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提出了情感教育的要求。情感教育是从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出发,让学生对优秀品德产生共鸣,从而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特别是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有着很强的学科实践性和情感性,运用情感教育开展教学可以取得良好效果。
一、通过活跃气氛打造情感课堂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所产生的情感教育话题和案例,是通过学生的生活体验来呈现的,有着丰富的情感内涵,也会对学生的精神产生深远影响,这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上课时,为了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需要重点关注品德与社会课所特有的情感感染功能。具体来说,就是要运用情感化的教学手段,把握时机,重点培养学生对健康情感的关注度,以此提升学生的健康情感素质。二是在健康情感的感召下,学生可以受到强烈的情感熏陶。
例如:某班在教授《我和小伙伴》一课时,教师首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都有哪些朋友,接着让学生表演了一个事先编排的故事。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在操场上一群小朋友在玩,突然一个小朋友摔倒了,大家都赶紧去搀扶他,并将磕破了腿的小朋友送到了医务室,这时教师说出了画外音:“朋友的帮助真大啊。”第二部分也是在操场上,一个小朋友拿着厚厚的一摞书走了过来,很累的样子,但别的小朋友都在玩没有人过来帮他拿,这时候教师又说了段画外音:“要是有人能帮他拿就好了,没有朋友,你可能会很累。”学生通过表演,从思想上感受到了有朋友的重要性,教师也将本文知识点交融在表演中传授给了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導学生挖掘自身情感因素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有着很多生动而形象的故事,教师要善于将教材中的小故事导入课堂教学,这样就可以在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积极的课堂情感,从而去聆听、感悟和思索课堂知识点,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特别是对于英雄事迹、哲理、活动等可以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的知识点,需要教师仔细吃透教材,理解教材,从而在教材中找到能够契合学生情感、激发其产生积极情感的知识点。这样教师就能使知识点通过情感课堂深入学生内心,并促进其内化为学生具备的道德素质。
例如:某教师在教授《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采用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展示了各民族图片,学生在感到新奇的同时也对缤纷多彩的民族文化有了了解。接着,教师又问:“我们班里谁是少数民族啊?”几位少数民族学生纷纷站起来,并轮流讲述了自己民族的文化。最后,教师播放了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更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民族团结的了解,几位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之间的感情也更深厚了。
三、开展情感活动,强化学生情感认知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开设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将这些知识内化成自身所具备的道德素质,更需要学生将这些内在的道德素质外化为自己日常的道德行为。小学生正处于一个思维活跃、创造力丰富的年龄阶段,在每一节课堂活动中,都可能有学生产生创造性思维,说出有创造性的话。这要求教师注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对话,努力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思想品德体验转移到对群体乃至全社会的思想品德体验中,从而扩大其视野,以此培养和增强其对人际和社会的认识。
例如:教授《马路不是游戏场》一课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交通规则的含义,教师将学生带到了学校门前,让学生亲身体验“红灯停、绿灯行”,接着,教师让学生向路人发放事先制作好的文明出行卡片。学生最初很害羞,但在教师鼓励下,他们很快就勇敢地对路人讲出了自己的所学知识,这样,学生不仅文明出行意识得到了提高,社会责任感也得到了提升。
综上所述,本文集中研究了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加强情感教育的相关方法。运用本文所列举教学方法,可以使知识点深入学生内心,并促进其内化为学生素质,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潘伟.通情动情,智慧课堂——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加强情感教育的探索[J].内蒙古教育,20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