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曲调先有情

2018-01-23 16:01章从建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8年22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情境创设情境教学

章从建

【内容摘要】学科素养是在人与情境的互动中形成的,课堂教学中应强化情境教学互动,渗透学科素养,以立德树人为靶向,实施精准教学。本文针对情境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探讨了教学情境创设的途径,提出重视学生的认知,让学生走进情境,感受化学,提升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 情境创设 学科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现行教学中,课堂从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本发生根本性转变。要求学生具有能发现问题,并能解决问题,敢质疑,善探索,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并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因此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1]。但在日常教学中发现,情境教学课堂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情境教学的情境形式化

很多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运用情境教学,比如故事导入,一个实验现象的描述,一段短视频的播放等。但是有的老师仅仅是象征性的使用,如用视频代替了所有的演示实验,给出结论,并没有创造出积极的氛围,使学生失去动手能力,观察分析,思维判断能力的提升。

2.情境教学的情境缺少探究性

情境教学中,要让学生身临其“境”,去触碰思维,唤起学生的深度认知,产生知识的困惑性,激发其探究欲。创设符合情境的连环套式的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不断学习,思维分析探索,从而达到深刻理解知识体系,提升探究能力。

3.情境教学中的情境脱离了学生实际

创设的情境,應符合当前学生的认知,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性质应用为切入点,优化教学,助其形成合理的知识建构。

二、情境教学的情境创设途径

1.以日常社会生活中问题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日常社会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生产实际,科技等问题,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激发兴趣的同时,体会化学的用途,化学的美,感受化学的价值所在。并能在知识运用中,形成化学素养,掌握应用。

2.以生活中化学知识的应用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在实际生产生活中,针对某一个问题,选择合适的切入点,用化学知识作引导,唤起学生的激情,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解析,感受到化学的应用就在身边,学有所用。案例1:同学们都知道,Na2CO3溶液可以用于洗涤油污,那么大家知道反应的原理是什么吗?为什么热的Na2CO3溶液去油污能力更强?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化学应用,自然引入溶液的酸碱性,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

3.以生活中的自然现象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利用自然界中存在许多能引发学生共鸣的现象,从化学角度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自然,走进科学,感受化学的魅力。

案例2:同学们都知道,清晨的树林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很多明显的光路,这是为什么呢?为什么清晨的时候最明显呢?

设计意图:利用大家熟知的现象,自然过渡进入胶体知识的学习。

4.以身边的化学应用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性质的应用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学之能用,从而能走进化学,走进教学。

案例3:在“二氧化硫性质与应用”课堂教学环节中,呈现一瓶红酒,引导学生观察标签,找成分,发现红酒中含有“二氧化硫”。我们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知二氧化硫有毒,那为什么红酒中还含有二氧化硫呢?它在红酒中起何等作用呢?

设计意图:通过身边的化学应用,引起知识矛盾冲击,激发求知欲。

5.以工业生产实际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人类文明发展离不开化学。在工业生产中,有着丰富的情境素材,利用这些素材,能让学生走进真实的化学,探究其知识性,走进现实,拓展视野。

案例4:对于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3(g)  ΔH=-92.4kJ/mol理论与实际产生了矛盾,这是为什么呢?

追击提问:那么在H2SO4工业的制备中,2SO2+O22SO3,为什么选择常压呢?

设计意图:让知识走进现实,形成认知的缺陷,激发学习欲。

三、以社会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将知识体系的养成,构建与社会切实关注的问题相结合,创设符合学情的情境,带领学生去认知问题,并能在其他情境中在应用,达到学以致用。

案例5:习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那么面对环境问题,面对酸雨,请同学们思考如下问题:

a. 如何判定是否为酸雨?

b. 形成酸雨的原因是什么?

c. 为什么酸雨放置一段时间后PH值逐渐变小,直至不变?

d.

面对酸雨的形成,如何治理?

设计意图:将热点引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责任感。

将情境的创设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密相连,让学生亲历,感受化学,在生活中体会化学,应用化学知识,从而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

1.以学生易错点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错误生成美丽”,在课堂教学情境设计,一定要积极面对学生的错误点。学习最怕形成思维定势,因此可以创设学生的易错点为切入点,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打破思维局限性,进而提高解题能力,提高发散性思维。

案例6:在必修1的学习中,学生对导电情况的认识不到位,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如下问题情境:

a.金属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b.NaCl固体的构成微粒有哪些?能导电吗?

c.实验演示:

设计意图:教学中以学生的认知错误为切入点,设置情境,让学生走进化学,认识化学,促进其深度学习。

2.以实验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化学是以实验为依托的学科,对于一些常考点,难解的点,创设为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实验,让学生去猜想,然后动手去验证,解决问题。在实验情境的参与中,感受到实验情境的探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思维,培养了其问题意识,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科的核心素养。

案例7: 在SO2的性质学习中,设计如下实验:

透过现象看本质,你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为什么加入双氧水后,溶液中产生了大量的浑浊现象?请同学们,从二氧化硫的性质角度进行分析。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一个层层递进的实验,通过学生的操作,学生在分析学習提高的过程中,形成了深刻的内在认识.实验中BaSO3沉淀不能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双氧水在此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样的性质,通过思维分析,实验验证,解决了困惑,明确了知识体系的内在延伸。建构了学科的实验观,变化观,提升了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了能力最大化。

3.以化学史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穿插化学史知识,以一个化学小故事,一个化学史料,促使学生产生兴趣,

明确了科学的曲折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投入度,责任感。

案例8:从氟元素第一次在文献中记载,到1886年制得单质氟,历经200多年。1906年法国化学家莫瓦桑,因制得氟单质获得诺贝尔奖,莫瓦桑填补了空白,在制备过程中差点因为氟化物中毒丧命。

4.以科技发展为切入点,创设教学情境

学科学习是为应用做准备的,如果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应用知识,尤其是航天,新能源,科技发展等具有时代性的前沿应用,将会启迪学生的求知欲,点燃学习内动力,形成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案例9:中山大学谢普博士研发湿气电池,其原理是将电化学腐蚀转变为新型化学电源。当空气湿度大于40%时,能量密度持续增加,当放电完全后,再次加入添加剂,可以再次激活电源。在循环使用中,电源的寿命不随使用的次数而发生衰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自然进入电化学的学习。

结束语

当前学科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科素养为目标,素养是在情境中形成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产生的。创设合乎要求的情境,对学生素养的形成具有强大的推动力[2]。创设符合学生认知,学生有体会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在情境中学习,通过一系列活动,参与到学习中,全面提升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建构了知识体系,在知识的学习中形成点,线,面框架,同时渗透情感教育,责任教育,协作意识等,建构了学科的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黄埭中学)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情境创设情境教学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学科素养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实践教学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情境教学模式探究
浅析情境教学法在中职会计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