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计量分析与可视化识别①
——基于30年来学术期刊载文情况的面板数据分析

2016-06-22 06:29徐珍珍
现代教育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计量分析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刘 晓,徐珍珍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计量分析与可视化识别①
——基于30年来学术期刊载文情况的面板数据分析

刘晓,徐珍珍

(浙江工业大学,浙江杭州310023)

摘要: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难题,近30年来也一直是理论研究的热点话题。通过对校企合作研究的期刊分布、研究机构、主题结构等方面的计量学分析和可视化识别,发现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问题由单方面的合作意愿向双方利益协调机制体制突破;研究方法由经验式、描述式向定量实证研究靠拢;研究视角由单一学科向跨学科转变,这为未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理论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计量分析;可视化

一、引言

校企合作作为职业教育的核心与生命力,其存在的合作困境成为当前羁绊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难题,多年以来一直是职业教育研究机构、院校所普遍关心的问题。伴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研究问题不断深入、研究队伍日渐扩大、论文数量增速明显。那么,随之而来的疑问是,近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究竟如何?主要触及了哪些核心问题?其研究力量的地区分布如何?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如何?研究的热点及研究趋势等一系列问题亟待厘清。鉴于此,课题组以中国知网搜索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数据收录的近30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论文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词频分析法、共词分析法、知识图谱法等大数据挖掘技术和科学计量手段,旨在较为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二、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了词频分析法、共词分析法、知识图谱法等大数据挖掘和可视化技术,对论文的发表日期、期刊分布、区域分布、机构分布、作者分布和合作模式、关键词和主题结构、基金来源等方面做文献计量统计,并借助Sati、Ucinet、NetDraw等可视化软件工具绘制知识图谱。首先,词频分析法。词频分析法是抽取能够揭示或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词或主题词,并利用它们在某一研究领域论文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趋势的文献计量学方法。[1]这是一种重在解决极值统计、排序、数量分布等类别问题的较为常用的计量方法。其次,共词分析法。这一方法主要基于对高频词的遴选,通过对作者、关键词等进行共现统计并为绘制可视化图谱做准备工作。最后,知识图谱法。所谓知识图谱,简单的说,就是旨在直观化地显示学科内部知识要素之间数量关系和结构关系的一种图形。[2]它可以清晰地反映出研究主题的结构、研究热点、作者合作网等,为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了解目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与趋势提供便利性参考。

(二)数据收集

1.数据采集

为了既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近30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现状,又能较为准确地把握其研究热点与发展动向,本文选择了《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中国高等教育》等具有较强代表性和权威性的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作为文献来源,选取了近30年发表的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文献作为考察研究的重要数据。

数据收集的具体方法是:根据北大中文核心期刊目录(2014版),以校企合作为篇名,以2014年为截止期,以相应期刊为文献来源,通过CNKI搜索引擎高级检索共搜索到1460篇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献,并获取每篇研究文献的题目、主题、关键词、作者、机构、地区、发文期刊、发文日期、基金来源等相关数据。

2.数据预处理

数据预处理工作主要包括信息导入、去重、删除,尤其是人工去除编辑部评论、书评、会议纪要、广告、通知、访谈,排除数据不完整情况如关键词、作者空缺及与研究无关的文章。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真实性,课题组经仔细删选共检索出1276条有效文献,并将这些数据导入NoteExpress文献管理软件,为后期数据处理与分析做充足准备。

三、数据分析

(一)研究论文增长情况

从历史文献数据看,课题组发现,按照上述要求检索得到的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最早一篇文章是1994年梁义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上》发表的《校企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一条新路》。另外,通过对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论文数量变化的图像分析发现,从1994-2014年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论文几乎是以指数的方式增长,且增速趋缓(见图1)。

图1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论文数量变化

在某一学科领域内,其研究论文的数量变化情况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学科的研究水平和发展速度。[3]纵观校企合作研究论文的增长情况,契合了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和制度变迁的趋势,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政府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高度重视。2002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明确提出:“深化职业教育办学体制改革,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办学格局”[4],初步体现了国家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理念方面的总体思路。随后,《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首次从国家层面肯定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关于校企合作的文章增速明显,2008年首次达到100篇。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2014年6月《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的颁布为职业教育发展做了全面部署与顶层设计。据统计,2010-2014年期间,发表校企合作论文共计905篇,年均181篇,占总发文量的70.92%。可见,随着校企合作实践的不断推进,其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普遍关注,众多专家学者及从事职业教育的一线工作者都在积极探寻校企合作的方式与路径。

(二)论文期刊分布情况

经统计,1994-2014年以来,我国共有34种核心期刊刊载有关校企合作的论文,其中前三名是《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总载文比为38.56。发表论文超过20篇的共有9种核心期刊,且这9种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占校企合作研究论文总数的87.34%。可见,我国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论文发表期刊分布相对集中(见图2)。

图2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论文期刊分布

由图2可知,期刊的种数大体呈现递增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和作者群体的数量和研究视角密切关联。一方面,校企合作问题作为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难题受到了学者们的普遍关注,另一方面,研究人员身份的多元和研究视角的创新使得研究成果的期刊分布愈加广泛。而载文比同样也呈现大致递增趋势,则表明该领域研究论文的主题与核心初步形成,并逐渐趋向稳定。

(三)区域分布

经仔细检索,在1276篇有效文献中有42篇无从查询相关机构或地区信息,因而,实际列入统计的文章为1234篇。另外,在统计中还发现,合作署名的现象较为普遍,有486篇(占39.38%)。因此,为简化起见,课题组统一以第一作者所在的区域作为判断依据。以郑刚等对我国创新管理研究力量地区分层的框架为参照,根据1994-2014年各地区校企合作研究论文数量的多少为基准将之划分为5个层次(见图3)。

图3 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区域分布

由图3可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力量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第一层次:绝对优势地区(论文量占全国比重在10%以上),只有江苏和浙江符合条件,两者合计共占31.53%;第二层次:相对优势地区(论文量占全国的比重在5%-10%之间),包括广东、山东、北京,三者合计共占23.10%;第三层次:潜力地区(论文量占全国的比重在2% -5%之间),包括河北、湖南、天津、河南、湖北等11个地区,合计共占37.92%;第四层次:相对劣势地区(论文量占全国的比重在0.5%-2%之间),包括四川、吉林、黑龙江、安徽等6个省,合计共占5.83%;第五层次:劣势地区(论文量占全国的比重不到0.5%),这样的地区有贵州、海南、山西、宁夏、新疆等7个省(自治区),合计共占1.61%。需要注意的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力量强弱除了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关,还与拥有学术期刊、研究基础的积累等因素有关。

(四)机构分布

研究机构论文产出量以第一作者为衡量基准。表1列出了发表论文数量在6篇以上的26个机构单位。其中前三名是天津大学、天津职业大学、教育部职业教育中心研究所和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对发文较多的机构进一步统计,发现主要来自于三种类型:一类是高校科研机构,包括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大学,如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这些大学一般都设有教育学院或职业教育研究所,主要倾向于理论和比较研究;第二类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如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这些学院通常设有高职教育研究所或发展研究中心,主要偏向于具体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等实践研究;第三类是教育科研院所,以教育部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所、各省教育局、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与成人教育研究室为代表,主要以政策引领、体制机制协调为主。其中第二类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研究成果具有量上的绝对优势,占了65.38%。此外,部分行业、企业等也参与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这说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问题受到了政府、企业等社会各界的关注,同时也凸显了校企合作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性难题,迫切需要各方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共同协商与解决。

表1:论文发表最多的机构排名

(五)作者分布与合作模式

如果仅仅以第一作者作为统计标准,发现共有1273位,但如果扩大分析范围,涵盖文章的合作者,则共有1951位。其中只发表1篇的有1735位,发表2篇的有151位,发表3篇的有48位,发表4-6篇的有17位。前三项累计共1934位,占了作者总数的99.13%,且绝大部分高产作者主要来自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各研究所或发展研究中心。鉴于考虑到论文影响力,弥补简单以数量统计的缺憾,课题组根据被引频次列出了排名前十的作者(见表2)。

此外,合作研究是职业教育跨界属性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研究资源优势互补、促进知识流通与共享的重要方式和现实需求。因此,课题组采用作者共现计算、社会网络分析等计量手段绘制了1994-2014年作者之间合作研究情况的知识图谱,以便直观地呈现合作研究的现实情况。如图4所示,图中的圆圈结点大小是该作者论文发表数量的表征,连线的粗细则寓意着作者间合作的紧密程度。

图4 作者合作网

表2:被引频次排名前十的作者

由图4可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文章的合作网络以2-3人范围内为主,并且作者之间的合作较为分散。通过对研究群体关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目前研究的合作模式主要分为两类:一是协同研究,指合作作者属于同一机构,可以是同事关系,也可以是师生关系。即使不在同一机构范围,也属于同一性质机构。这也是目前研究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二是跨界研究,主要指不同性质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研究,如高校科研机构与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与教育科研院所等。据统计,目前跨界研究的比例远远低于协同研究。

(六)关键词统计和论文主题分布

通过对1057篇(其中219篇论文缺失关键词)论文的统计发现共出现了2785个不同的关键词,总使用频次高达3356个次。为了更直观地了解校企合作论文的主题,表3列出了频次最高的前20个关键词。

表3:频次最高的前20个关键词

由表3可以看出,自1994年始至今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中的主要关键词有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等,这些关键词所反映的问题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重要主题。为了进一步明晰近30年来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主题之间的关系结构,与作者合作分析一样,通过NetDraw等可视化辅助工具并采用中心度分析方法绘制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每一圆圈结点代表一个关键词,结点的大小寓意着关键词出现频率的高低。而结点之间连线的粗细则意味着这两个关键词在同一篇论文中共现次数的高低。

图5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主题结构

(七)基金来源分布

据统计,课题组发现共有530篇论文来源于课题研究成果,占论文总量的41.54%。其基金来源主要是以下几方面:一是来自国家级课题(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有21篇,占3.96%;二是来自省部级课题(包括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省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及省级自然科学和软科学项目)有115篇,占21.70%;三是来自厅局级(包括各省市教育科学规划、劳动厅、人社厅及高校自立课题等)272篇,占51.32%;四是来自其他渠道的论文122篇,占23.02%。可见,校企合作研究的基金资助来源分布以厅局级的课题为主,省部级课题和其他渠道的课题为辅。

四、研究结论

通过对1994-2014年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和可视化识别,可以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论文期刊分布情况来看,我国校企合作论文主要分布在职业教育主流期刊杂志,形成了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教育与职业》、《职教论坛》、《职业技术教育》为主的趋于稳定的期刊分布格局,而综合类教育期刊的比例相对偏少。这侧面反映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囿于自身领域,一方面缺乏高层次、权威性的研究成果,整体研究力量和理论水平还有待提高;另一方面也对获得高级别期刊的共同关注提出了殷切的企盼。

第二,从研究区域分布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领域研究的力量分布呈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江苏、浙江、上海、广东等,这些省(市)既是我国经济总量排名靠前的省(市),同时也是校企合作领域研究力量最强最集中的地区。这表明研究力量的强弱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第三,从研究机构分布来看,高等职业技术类院校的研究成果具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可见,目前对于校企合作的问题研究,多基于文献研究和“应然性”、“演绎性”分析,以及对某地区或个案院校实践探索的介绍[5],而理论引领优势并未凸显,迫切需要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理论层面的提炼与归纳,为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提供方向性的实践指引。

第四,从作者分布和合作模式来看,合作作者之间以协同研究为主,并且大部分属于同一机构内的合作。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是一个非常现实、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多元主体、多方利益,迫切需要跨界的视角与研究。一方面反映了当前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现状,另一方面也期许未来通过依托课题,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团队的方式,以多学科视域探寻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研究路径。

第五,从关键词统计和主题分布来看,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主要围绕着校企合作、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办学模式等核心概念展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近30年关于校企合作的问题研究存在一定变迁。一是研究方法上由经验式、描述式向定量实证研究靠拢;二是研究问题上由单方面的合作意愿向双方利益协调机制体制突破;三是研究视角伴随着研究群体的多样化由单一向多元转变。

综上所述,近30年来我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研究的现状是为未来研究问题转化和发展动向的逻辑起点。因此,在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背景下,提高校企合作研究的理论水平,实现研究力量之间的跨界合作对于深化校企合作、突破体制机制束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仍需要社会各界的持续关注和不懈探索。

参考文献:

[1]巩永强,刘莉.基于词频分析法的情报学研究热点透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1,(13):9.

[2]汤建民,范笑仙.对高等教育研究三个基本问题的重新讨论——以词频计量和学科知识图谱方法为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1,(5):19.

[3]邱均平,艾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研究论文的计量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3,(2):18.

[4]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Z].国发[2002]16号.

[5]刘晓.利益相关者参与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4:17.

(责任编辑:赵晓梅;责任校对:杨玉)

TheMetrologyAnalysisand VisualRecognition ofVocationalEducation School- enterpriseCooperation Research

LIU Xiao,XU Zhenzhen
(Zhejia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gzhou Zhejiang 310023)

Abstract: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a core problem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which is also a hot topic in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for nearly 30 years. By metrology analysis and visualization recognition on the journal distribution,research institution,research topic structure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udy,finding that the research questions change from the unilateral cooperation intention to the breakthrough of interest coordination mechanism;methods change from the descriptive research to the quantitative empirical research;research angles turn from a single discipline to the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which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furt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research.

Key words:vocational education;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metrology analysis;visual recognition

中图分类号:G71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6)05-0091-06

基金项目: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2012年度(教育学)青年项目“利益相关者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长效机制研究”(CJA120156)。

作者简介:刘晓(1982-),男,山东淄博人,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徐珍珍(1988-),女,浙江温州人,浙江工业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硕士生,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计量分析校企合作职业教育
能源诅咒视角下成都经济区绿色发展研究
宝鸡文理学院科研论文计量分析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基于中国知网的Reissner—Nordstrom空间研究文献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