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大学生就业力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2016-06-22 06:29彤,刘
现代教育管理 2016年5期
关键词:管理创新课程改革

张 彤,刘 铸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辽宁沈阳110032)



国外大学生就业力模式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

张彤,刘铸

(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辽宁沈阳110032)

摘要:就业力的概念最早在1909年被Beveridge提出,随着时间的发展其内涵在不断丰富,形成了三种典型的大学生就业力模式:心理-社会建构性就业力模式、USEM就业力模式和CareerEDGE就业力模式。借鉴国外研究,我国高校应采取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优化高校专业结构、加快课程改革、推进管理创新、建设实践基地等措施助推大学生就业力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就业力模式;课程改革;管理创新

一、大学生就业力内涵的界说

就业力最早在1909年被Beveridge提出。在20世纪50、60年代,就业力被认为是个人的就业潜能;20世纪70年代初期,就业力须由个人在劳动市场中过去的表现纪录来决定,并受到个人态度的影响,因而与其态度相连结;到了70年代中期,就业力的焦点转移到个人职业上的知识、技能及在职场上的价值,此时,除了专业上所需的技能,个人的知识同样受到重视;70年代末期,就业力的重点纳入了社交与人际关系的技巧;80年代,就业力的概念结合了态度、知识与技能,以及与个人在劳动市场上表现有关的因素,特别是重视能够弹性配合适应快速改变的产品、服务或流程的能力;90年代,就业力概念更加延伸到包括劳动市场环境、劳动市场知识,以及公司政策等影响因素。[1]

Knight和Yorke(2001)认为就业力由学科理解力、个人特质和从业技能三个相互影响的部分共同组成。学科理解力指的是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要求学生不仅能掌握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理解各专业知识之间的关系。个人特质是指有利于就业的人格和态度,如压力承受能力、责任心。从业技能是就业力的核心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沟通、团队合作、问题解决等技能。[2]Harvey、Locke和Morey(2002)等认为,就业力是指个人在经过学习过程后,能够具备获得工作、保有工作以及做好工作的能力。简单地说,就业力就是获得及持续完成工作的能力。其中核心就业力包括三个方面:有利于就业的工作态度与个人特质、自我营销与职业管理能力、具有学习的积极意愿并能反思所学。[3]

2002年澳大利亚工商事务所(ACCI)和商业委员会(BCA)发表的《未来就业力技能》(Employability Skills for Future)白皮书中认为,就业力为个人所需具备的技能,其目的不只是为了就业,也为了让个人能在企业内进步,以实现个人潜能,并成功地对企业的策略方向做出贡献。就业力技能架构(Employability Skills Framework)将就业力归纳成八类,包括沟通技能、团队合作技能、问题解决技能、原创与进取技能、规划与组织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学习技能、科技技能(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2002)[4]。

McQuaid与Lindsay2005年将就业力分为三大范畴:个人技能、个人状态与外在因素。在个人技能方面,包括态度、个人竞争力(如动机、语言能力、信心等)、基本转化能力(如文字、数字能力等)、关键能力(如适应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高阶转化能力(如团队合作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资格能力(如学业成就、专业技能等)、工作知识基础(如工作经验、技能态度)、特殊能力等;在个人状态方面,包括家庭状况、工作文化、获取资源能力(如经济资本、社会支持等);在外在因素方面,包括劳工市场因素、经济因素、市场空缺状态、招募因素、人口特征、健康状态、找寻工作能力、适应与流动能力及政府政策。[5]

McArdle等人2007年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认为,就业力应包括个人适应、生涯认知及人力与社会资本等因素。Fugate与Kinicki(2008)则认为,应从劳工对组织改变的反应探讨就业力,他们认为,变动的社会需要有变动的策略,就业力则是以供应层面定义,所以就业力内涵应包括开放性的改变、工作与生涯活力化、工作与生涯先行活动、生涯动机、工作认知等五项层面。[6]

2010年至今,学者们对大学生就业力进行了系统分类,归纳整理出四个层面:一般能力、专业知能、专业态度和职涯规划。一般能力指具备表达与沟通、领导、创新及团队合作等职场所需之一般基础能力的程度;专业知能指具备专业知识与技术(包括计算机应用及外语等),并能够获得专业证照或受到认可,且能将理论运用于实务,以期顺利发掘及解决实务问题之能力的程度;专业态度指具备良好工作态度,遵循专业伦理道德,且有学习意愿及可塑性,并具稳定度及抗压性的程度;职涯规划指对职涯发展具有充分了解及规划、了解产业环境及发展,并具备求职及自我推销能力的程度。

从上述研究可以看出,不同学者和机构对于就业力的内涵理解不尽相同。本文认为,就业力是指一种能获得初次就业、保持就业、完成就业工作要求、获得新就业,在就业市场中保持吸引力,并通过就业来实现个人潜能的能力。此外,就业力的概念不仅限于发展就业特质、技术、经验,以使个人获得工作,或在目前的职业工作中追求进步,相比于”就业”更强调“能力“习得的重要性。

二、大学生就业力模式的分类

当前主要有三种典型的就业力模式[7]:心理-社会建构性就业力模式、USEM就业力模式和CareerEDGE就业力模式,这三种模式具有不同的指向和特点。

(一)心理-社会建构性(Psycho-Socialconstruct)就业力模式

Fugate、Kinicki和Ashforth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心理-社会建构性就业力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心理-社会建构性就业力模式[8]

这种模式中的就业力包括三个方面:个人适应性、职业认同和社会与人力资本。个人适应性主要是指知识、能力,以及个人行为对工作环境的预测与反应。从人的发展来看,每个人有自己的成就感和价值倾向,希望随着年龄增长,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生涯中拥有成就,减少职务工种选择与安排上的机会损失。同时,规避本人性格与合作共事者性格方面的差异,加强人际关系与合作关系。职业认同主要是指个人对职业的自我认知,了解职业特质与目标并积极投入。职业认同是人们依照自己的兴趣、能力、特质等因素,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对目前的社会来说,职业认同不仅仅只是一种维持生活的所需,也关系到对社会的贡献,因为假如个人选择了一个他不喜欢或是与他个人能力不相符的工作,他不可能对社会、对企业有重大的贡献。社会与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个人用以影响职业生涯发展的社会和人力网络。社会与人力资本越是偏向跨接式、弱连带、专业信任与较为开放的系统,对于国家创新绩效与竞争力愈能发挥正面效应。社会和人力资本的掌握和运用,可以发挥不同资源间之转换、组合与运用的功能,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能够形塑利于知识创新流通的开放环境。因此,如果大学毕业生在这三个方面所具有的程度越高,那么其拥有的就业力就越高,就更加容易获得较为理想的工作岗位。

(二)USEM就业力模式

Yorke与Knight提出了USEM就业力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USEM就业力模式[9]

USEM就业力模式中就业力包括四个方面:理解力(Understanding)、能力(Skills)、个人素质(Efficacybeliefs)和元认知(Metacognition)。理解力强调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就业力的提升需要将学到的知识经过概念、判断、推理的抽象思维过程转化为自身的一种东西,并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能否对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合理的解释,是判断一个人就业力高低的最重要指标。能力包括工作所需的专业能力和共同能力,不只是从现实工作的角度来思考能力,而是以较宏观的角度来思考应具备之能力,以符合社会的期望。个人素质要求大学生要有自信心,认为自己能够有所作为。这种自信来自于在类似工作多次的成败中,获得自己完成该类工作能力的直接经验;经观察学习与替代学习之历程,获得推论而来的间接经验;通过阅读某一方面工作的专业书籍获得精深的专门知识;经过适当的体能训练后,可对自己身体状况能否适任艰难工作获得清楚的了解。元认知包括对学习的意识,并能够对自我进行反思,采取行动。元认知因对象的不同而有人物、任务与策略等三种:对人的认知包括对自己与对别人认知能力的了解,如自己认知资源及能力的特性差异,自己与他人认知能力的差异;对任务的认知包括对任务的目标、性质以及作业的困难度或熟悉度;对策略的认知包括了解应使用何种方法才能达到目的,并知道选择不同的策略,以增进工作表现。USEM模型的四个要素彼此之间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以构成大学生就业力。

(三)CareerEDGE就业力模式

Pool和Sewell在分析关于就业力的大量文献后,提出了CareerEDGE就业力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CareerEDGE就业力模式[10]

CareerEDGE模式中,大学生的就业力包括四个层面的相关能力:职业发展学习(Career Development Learning)、工作与生活经验(Experience-work and life)、学位专业知识和技能(Degree subject knowledge,understanding and skills)、共同能力(Generic skills)。职业发展学习就是大学生在自己选定的领域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通过连续的学习成为具有胜任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成为在某一领域有深入和广泛的经验,对该领域有深刻而独到的认知的人。工作与生活经验是进行职业生涯管理的基础条件之一,是通过整合企业内部各个岗位,设置多个职业发展系列并搭建职业发展阶梯,然后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能力的发展,拓展自己广阔的职业发展平台。学位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指大学生除了在学校学习一般技能和知识外,还应学习相关的专业学科知识和实用技能,通过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各项培训加深对岗位和业务的理解。共同能力是一种自然顺势的发展,当职业符合大学生的个人意愿时,在完成职业的要求中熟能生巧,自然而然地也就达到一个更高的境界,愿意与同伴进行技术和知识分享,培养起对现行职业的热爱,进而形成团队协作和团队攻坚的能力。通过对这四个方面的学习和经验积累,在反思中成长和进步,结合自我效能、自我信心、自尊三个大学生内在因素的联结,最后形成大学生的就业力。

三、对我国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启示

提升大学生就业力并不是一方面的力量所能完成的,需要政府给予政策支持,需要行业、企业与高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课程、提供实践工作岗位,需要社会给予关注和扶持,凝聚多方的合力才能够成功构建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力的政策体系。从高校的角度来讲,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具体工作。

(一)树立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增强高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度

在我国,伴随着高等教育急速扩张以及大学入学率大幅提高,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很多企业需要专业性+实践性强的人才,而对大学刚毕业的理论性人才的需求近于饱和;另一方面,高等教育内容与实际环境严重脱轨,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结构性矛盾凸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快速变迁的产业结构,高等教育紧紧围绕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是改变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也是切实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有效方式。“就业”和“社会需求”有着紧密的联系,就业是考察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就是要围绕社会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的方案和模式,以保证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以保证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高质量人才,培育出适应力强、有能力且愿意积极学习,并能够为组织创造高附加价值的高素质年轻劳动力,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的投入效益。

(二)加快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模式的专业性和适应性

首先,调节高校专业结构。根据产业战略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求及时增设新专业,发展急需专业,改造传统专业,调整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专业。高校要充分发挥优势,稳步发展具有地区特色、行业特色与学校特色的品牌专业,加强与重点学科专业相匹配的特色与优势专业建设,结合学校办学传统、优势等建设体现学校特色和学科交叉、融合度高、知识面宽的复合型专业。高校通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培训等方面与地方政府、产业集群、企业进行对接与合作,大力发展国家急需、行业需要的新兴专业,增强高校与地方产业需求的适应性与贴近度。其次,进行课程改革。课程体系建设必须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行业、企业及用人单位的需求进行设计,高校要将地方政府、产业园区、企事业单位吸引到人才培养的设计和实践中,打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对接的立交桥。专业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要与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相适应,在课程内容的选取上应反映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的经验。第三,强化实践课程的功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探索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办学模式改革,使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行“定制式”和“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在学中练、练中学。改革实践课程考评制度、优化实践课程的实施方案,让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规律、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检验,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思想。

(三)推进高校管理创新,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

高校通过管理创新可以促进大学生就业力的开发,提高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水平。管理创新主要表现为明确高校大学生就业力开发的方法和手段,完善高校内部管理体制,鼓励校、企、政多方合作,改革职业指导方式等[11]。首先,需要高校主动与企业和政府建立联系,扩大大学生就业的参与层次和支持层次,形成多方利益主体合作和共赢的长效机制。其次,实行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实施全过程的职业指导,发挥职业生涯和就业指导单位的功能,使其能有效支持就业力教育系统的各个层面。高等教育机构内应设置专业化的职业辅导单位,并能发挥以下功能:提供学生生涯发展咨询;让学生能够利用心理测验,进行职业发展相关决策(包括学时的选课、进修、考取证书、实习等决策);让学生能有接触企业的机会;提供学生就业相关信息,并协助安排见习、工作体验与假期工作;协助学生发展求职技巧;提供机会,让年轻的毕业校友担任在校生的生涯导师;协助科系规划与实施就业力相关课程与专业。第三,建立大学生就业力开发的监控体系,对高校实施的具体工作进行评价和衡量,着重考察高校自身是否达到了大学生就业力提升的预期目标、大学生的就业力是否迎合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大学生的就业力是否符合了企业雇主的要求。

(四)积极建设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学生参加社团活动

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和开展社团活动是大学生就业力和职业素养培养的主要路径之一。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能够有效地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企业人才需求,充分发挥庞大的人力资源优势,使高校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实现有效对接,变就业压力为经济发展动力,这是提升大学生就业力的重要方式和渠道。高校应争取企业、政府部门和其他社会机构的支持,建立稳定的校内外实践教育基地。校内的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大学生助教制度和行政助理制度等是高校校内实践基地的具体方式,校外的实践基地一般是高校与企业共同建立,设在企业,企业负责提供生产设备和业务指导。而大学生参加各种社团活动能够帮助自己在现实的情景中学习与人相处、组织领导能力等,是一种情境教育方式。在实践基地学习和参与学生社团活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表达和倾听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创新意识等,从而提升就业力。

参考文献:

[1]De Grip,A.,Van Loo,J.,Sanders,J. . The Industry Employability Index:Taking Account of Supply and Demand Characteristics[J]. International Labour Review,2004,(3):211-233.

[2]Knight,P.,Yorke,M.,Skills Plus:Tuning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EB/OL].http://www.open. ac. uk/vqportal/Skills-Plus/documents/ProjPaper1. pdf. htm.

[3]Lee Harvey. Enhancing Emplotability,Recognising Diversity[EB/OL]. www2. wlv. ac. uk/webteam/ confs/socdiv/sdd-harvey-0602. doc.

[4]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Employability Skills For the Future[EB/OL]. from http://www. dest. gov.au/sectors/training_skills/publications_resources/other_publications/.

[5]McQuaid,R. W. and Lindsay,C. The Concept of Employability[J]. Urban Studies,2005,(2):197-219.

[6]McArdle,Sarah,Waters,Lea,Briscoe,Jon P.,Hall,Douglas T. . Employability during Unemployment:Adaptability,Career Identity and Human and Social-Capital[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7,(2):247-264.

[7]简玮成.大学生核心就业素养之探[EB/OL]. http://study. naer. edu. tw/UploadFilePath//dissertation/ l028_04_09vol028_04_09. pdf.

[8]M.Fugate,A.J.Kinicki,B.E.Ashforth.Employability:A Psycho-social Construct,Its Dimensions,and Applications[J].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2004:65(1):19.

[9]M. Yorke and P. T. Knight. Embedding Employability into the Curriculum[EB/OL]. http://www. employability. ed. ac. uk/documents/Staff/HEABriefings/ ESECT3Embedding_employability_into_curriculum.pdf.

[10]L. D. Pool,P. Sewell. The Key to Employability:Developing A Practical Model of Graduate Employability[J]. Education Training,2007,49(4):280.

[11]陈勇.大学生就业能力及其开发路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2:117-120.

(责任编辑:李作章;责任校对:徐治中)

Foreign Study on College Students’Employability Mode and Its Revelations

ZHANG Tong,LIU Zhu
(Liaoning College Graduates Employment Guidance Bureau,Shenyang Liaoning 110032)

Abstract:The concept of the employability was put forward by Beveridge early in 1909 and constantly be enriched. There have three typical employability modes: Psycho-social construct mode,USEM Employability Mode and Career EDGE Employability. Draw on existing research,our universities should take insisted talents employment-oriented,reform curriculum,promote management innovation,construct practice base and other measures to boost the college students’employability.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employability;employability mode;curriculum reform;management innovation

中图分类号:G64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485(2016)05-0119-05

作者简介:张彤(1981-),女,辽宁沈阳人,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综合指导部副部长,主要从事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研究;刘铸(1963-),男,辽宁沈阳人,辽宁省大学生就业局局长,博士,主要从事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研究。

猜你喜欢
管理创新课程改革
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 增强企业的强劲发展态势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