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萍
摘要: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要构建一个相对稳定的“双证融通”教学模式,就要对现阶段的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标准、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一个高素质、优秀的教师队伍,为培养高素质人才服务。本文阐述了笔者所在学校在“双证融通”课程改革方面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1
中职学校的教学主要是职业资格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职学校的职业资格教育,需要结合社会需求,为社会输送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型人才,有着非常明显的职业教育属性。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方面,要对现阶段的“双证融通”课程进行改革与探索,要培养既有专业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实践动手能力的人才。
一、“双证融”通概述
“双证融通”在学校教学中,采取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并重的培养模式,通过这两类证书内涵的衔接与对应,实现学校教育的课程标准与职业资格标准的融通,实现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教育的融通,学生通过学习和考试,能实现“一教双证”[1]。“双证融通”制度,是对传统职业教育的规范和调整,是在教育改革形式下想成的一种新的制度。
二、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双证融通”的课程改革措施
我校计算机操作员及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的课程教学主要采取以下几条措施,具体如下。
(一)计算机操作员的课程改革探索
在国家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中,计算机操作员的考试是其中一个中级模块,在该项考试中主要是注重操作应用,主要对学生的综合使用办公室套装软件的能力和应用相关设备处理办公室日常工作的能力进行考察。而在中职学校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实际操作基础差,且该课程的内容多,操作繁琐,题量大,使得学校的教学工作存在一定的难度。所以教师应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对此,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予以改革,笔者总结自身多年工作经验,提出以下几点改革措施。
1.情景教学法。情景教学法是指,根据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融入到教学情境中,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其能积极的参加教学活动,从而能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在中职教育中,强调以就业为导向,所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该融入职业情境,让学生有种在实际工作的感觉。如在对学生讲解文字录入与编辑的时候,先对学生讲解完理论知识,在进行实践操作的环节,把多媒体机房设置为企业的办公室,老师充当老板的角色,学生充当员工的角色,老板为员工布置一项任务,如为老板输入一份文件,并按照要求编辑好,学生处在这样一种仿真环境里,会产生好奇、兴奋的心理,这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2.竞赛教学法。在传统的课程教学中,基本都是老师讲完理论课程,学生自主进行操作练习,这样就会使学生陷入枯燥无味的重复练习中,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而采用竞赛教学法,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竞赛教学法,就是将教学内容以竞赛的形式表现出来。在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在课堂上对学生展开学习竞赛,在比赛前首先明确比赛的内容,让学生做好准备,然后在拟定一套题目,利用考证模拟系统进行竞赛,在竞赛结束后,得分最高的学生获得第一名。这样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还能使学生逐渐适应考试环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3.视频录像教学法。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都不一样,有少部分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跟不上整体的教学进度,使得前面的基础没有打好,后面的更加不会,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所以,学校应该专门建立一个供学生学习的网站,将教学过程利用视频录像录制下来,上传到网站上,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进行学习,解决自己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兴趣,做到因材施教。
(二)中职学校“多媒体作品制作员”的课程改革探索
多媒体作品制作,是通过多媒体计算机技术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多媒体技术是将计算机技术、视频处理技术、图像压缩技术、文字处理技术等结合而成的一种技术,该证共有三个等级,是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证,该证考试是将实践与理论相互结合,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考察。本校对学生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教学模式还有些不完善的地方,对此,主要采取了一下措施。
1.对学生进行谈话教学。教师通过与学生之间的谈话,对学生进行教学,首先谈话教学要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始的时候,教师应该先让学生先了解学习目标。在进行多媒体作品制作的教学中,谈话教学主要在第一单元的学习过程的特定教学阶段中采用,用于学生收集资料、图像,整理信息资料以及与其他同学之间探讨学习经验[3]。如,在进行音频、图像或者视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组,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常见图像、音频、视频的格式、特点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去搜集一些资料,自己制定计划,小组之间共同协助完成制作任务。
2.引入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案例教学法,即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让学生与老师之间进行情境讨论,如制作一个具有交互功能的课件,老师对该课件进行描述,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习。在进行案例教学中,要求学生和老师要更多的投入和参与,老师要选择和组织讨论材料,要选择合适的案例,如果没有找到能覆盖教学内容的案例,就要自己动手撰写案例,并将它呈现出来,而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中,对老师提供的具体案例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能够在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能力,且还能及时从老师、同学那里得到反馈。
我校在经过“双证融通”课程改革后,对学生考取“计算机操作员证”和“多媒体制作员证”的考试通过率进行了统计,统计结果为学生通过率为96%,较没有进行课程改革前提高了36%,且经过调查,学生去用人单位实习后,单位领导及同事对学生的专业技能都比较肯定,这表明“双证融通”课程改革,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以及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郦丽华.“双证融通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体系建设[J].职教通讯,2011,02:15-18.
[2]陈丽华.高职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双证融通”实施探讨[J].价值工程,2015,36:199-200.
[3]谭林海.网络技术专业双证融通模块化课程体系的构建[J].机械职业教育,2013,11:31-33.
现代经济信息2016年1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