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中的问题分析

2016-10-20 15:04贺力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19期
关键词:战略定位问题分析一带一路

贺力

摘要:“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让复古的丝绸之路翻开了崭新的篇章,该战略是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以及全球经济格局面临调整的背景下被提出的,是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所提出的宏大战略。本文从“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出发,论述了“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中的问题并且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

关键词:“一带一路”;战略定位;问题分析

中图分类号:F2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9-00000-02

一、“一带一路”的重大意义

1.更加重视我国内陆沿边地区的开放

在我国东部地区率先开放的同时,通过向西部地区实施开放战略,进一步推动我国东、中、西地区的协同开放、共同发展,并且改变西北、西南、东北等地区所处地理位置的劣势,将其变成开放的前沿,走在对外开放的前端,促进其经济发展并且培育地方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以及区域开放的新高地,调整当地的经济结构以及发展方向,以推动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

2.更加重视面向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开放

在进行发达经济体开放的同时,需要把国内的资本输出以及过剩的优势产能转移相结合,进一步推动我国与沿线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之间的合作、连接,尤其是东南亚、南亚、中东、非洲、中亚、中东欧等全球新兴市场以及我国周边不断深化经贸投资及产业务实的国家,我国应加大与其的合作,为我国亟需走出国门去开展投资以及进行产业合作、构建全球的生产营销网络以及需要培育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的企业创建一个更广阔的舞台,开辟一片更加高远的天空,减少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分依赖,加强我国经济发展的独立性,让我国在全球以及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和影响力难以被撼动。

3.更加重视合作共赢、开放包容

以“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以及合作共赢、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在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同时,主动与邻国以及沿线周边国家建立和睦友好的外交关系,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并主动与他国的发展战略相结合、对接,将自身的资本、技术以及优势产能输出与他国发展所需的现实经济需求相衔接,将彼此的战略契合点以及利益交汇点进行最大化的扩张,寻求共赢发展。在现有的合作机制平台基础上,为了能够更大、更深、更广的推动双多边的全面务实合作,进一步促进沿线国家一级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安全的良性发展和互动,我国就必须积极推动并建立亚投行、丝路基金等新型的金融合作机制。

二、我国“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中的问题分析

1.是全球战略还是区域战略

从经济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定位中的问题是从目前中国所面临的实际经济问题的角度出发的,它主要反映的是我国国内产能过剩以及对资本渴望走出去的迫切心态。主要是由于我国长久以来,以投资带动增长的模式和中国城镇居民消费模式的转型,让中国的工业产业自2010年开始,产能过剩问题开始逐渐严峻。而根据已有的调查数据显示,截止2012年,中国的工业已经囊括22个行业都出现了产能过剩的问题,其产能过剩率高达80%以上,而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等更是名列前茅。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将会带来大量的基础建设,虽然会缓解钢材、水泥、合金等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但是却与以中国周边国家为主的战略定位相背离。其通过资本的输出以及产能的转移来解释“一带一路”战略,有违“一带一路”战略提出时的初衷。单看产能转移与资本输出,我国不发达地区乃至拉美、非洲的一些国家的条件也许会比“一带一路”战略沿线的很多国家更为优越。例如,现在对于中国的劳动力价格在快速上升的看法处于比较盛行的位置,所以会得出应该将制造业转移到劳动力价格比较便宜的东南亚或印度的结论,但是,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例如,虽然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的劳动力最为便宜,但是地方上的基础设施落后,在工业园里的企业必须自己发电的情况已经众所周知,而对于印度尼西亚来说,虽然劳动力便宜,但是当地的劳工组织网庞大,并且岛屿林立,交通与电力的费用都比较贵。相比于这些,中国的中西部地区更值得引入发达地区的一些过剩资本。

2.是多重双边伙伴关系还是跨区域整合

将多个国家集合于“带”与“路”的区域、概念中,是“一带一路”战略最大的特点。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随着基础设施的建设,原本被孤立的各个国家被铁路、航路以及中国经济影响力而被联通,逐渐拥有了共同利益,并且有着共同特征。至2013年,在与全世界的172个建交国家中,中国已经与其中的54隔建立了多种伙伴关系,但是,由于中国与沿线国家之间建立的伙伴关系内容各不相同以及个伙伴之间的复杂关系只能以多重双边伙伴关系为基础的推进,而难以向着跨区域整合的模式挺进。首先,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伙伴关系灵活性较强,阻碍了跨区域整合,主要是因为中国与各伙伴国之间的内容不同,会导致中国与不同的伙伴在合作领域、合作重点、合作内容、合作机制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其次,各伙伴国之间的复杂关系然让跨区域整合难以开展,虽然“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大多属于中国的伙伴,但是,这些伙伴国之间却存在着一些难以调和的竞争与冲突,虽然与中国有着加强经济联系的意愿,但是却倾向于与中国进行单独联系,加大了跨区域整合的难度,并且一些伙伴国有着远大的理想,在经济上,虽然愿意与中国加强联系,但是对于地区影响力,确实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

3.是西北优先还是东南优先

在“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位中,西北地区与东南地区是主要的发展方向,但是就具体的经济形势来看,东南亚地区更有利于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主要是由于中国中亚与东南亚地区的经济输出,差异明显。基础建设、基础工程是中国目前进行资本输出的重点,比如对铁路、港口、矿山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该种资本输出是建立在中国经济“人力”之上,而其中还包括华为、中兴等中国的高科技企业,虽然进行了海外拓展,但是仍然是以基础线路和硬件的铺设为主,在中亚地区,由于人口较少 并且经济水平相对落后,导致一些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的盈利前景模糊,甚至出现收支不平衡以及财政赤字,所以在中亚地区进行经济建设是一场冒险,将会面临投入大、风险大以及周期长和收益少的局面。要打破这种局面,只有在国家政策支持下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才能做到对不利经济的经营行为,如果中小民企进入该地区,难以扩大规模。也就是说,在短期内,中国对该地区进行的经济整合难有成效,因为其经济行为已经被高度政治化并且费力不接地气甚至是难以被触碰的,不仅不会被当地的社会所认同,而且由于国企所带有的非企业特征会让当地的民粹势力提高警惕并且反弹。而对于东南亚地区来说,虽然排华反华的势力在当地的一些国家中存在,但是当地的经济环境、文化环境,适合中小民企生存,为中国经济能够融入形成国家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与民间资本输出相结合的局面提供了有利条件,所以企业的成功能够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成功。这种经济整合方式,能够形成全方位社会交流的潮流,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以及在当地社会阶层培育我国利益阶层。

三、总结

"一带一路”战略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不仅创造引领内陆地区以及世界经济的增长,也促进新物流模式的繁荣和贸易模式、平台的发展,让沉睡的地方资源得到合理全面的开发利用,也改变全球经济对于沿海地区的依赖,改变世界经济以及政治经济。总而言之,“一带一路”战略想要达到预期效果,除了深刻的领会中央的战略意图,还需要明确“一带一路”战略的定位,以开放的精神和加大制度创新来加快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式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6:30-38.

[2]蔡春林.新兴经济体参与新丝绸之路建设的策略研究[J].国际贸易,2014.5:6.

作者简介:贺 力(1966-),男,汉族,本科,陕西米脂县人,工作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信息中心,研究方向:宏观经济。

猜你喜欢
战略定位问题分析一带一路
集业集团内部审计战略定位与其框架的构建解析
浅析企业管理会计体系的构建
数据通信网络维护分析及网络安全问题探讨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改革的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企业文化在对企业管理中的战略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