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浩俊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江苏无锡 214153)
浅析闲暇教育视阈下的高职学生社团工作创新
顾浩俊
(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53)
摘要:当前高职学生社团面临着因学生闲暇方式改变而导致的个体人增多、网络虚拟社团管理难度加大和社团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重视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从闲暇教育的视角出发,分析创新高职学生社团工作的实施途径,提升思政教育实效性。
关键词:闲暇教育; 学生社团; 高职学生
0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加强对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高度重视大学生生活社团、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职学生拥有更多的闲暇时间,积极、富有活力的学生社团可以提高高职学生闲暇时间质量、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社团工作,提高闲暇教育质量,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闲暇教育与学生社团
学生社团的诞生与发展都与闲暇教育有着密切联系。第一,社团诞生于闲暇。社团是由在某一领域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在课堂外自发组织或是在学校有关部门协助下成立,学生自愿参与的组织。可见社团成立的前提是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即闲暇时间。第二,大学社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满足了学生发展兴趣爱好和人际交往的需要,丰富了学生的闲暇生活,并且由于它巩固和发展了学生的特长和爱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从社团的功能看,它承担了闲暇教育的一部分内容。第三,通过社团活动来更好地开展闲暇教育是高职院校的选择。社团工作与闲暇教育的着眼点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社团活动所具有的高度开放性与参与性,使其成为闲暇教育的良好载体,社团活动渗透着闲暇教育的理念,是开展闲暇教育的重要选择。所以,闲暇教育可以成为指导高职院校学生社团的重要理论依据,社团活动也成为了闲暇教育的重要实施途径[1]。
2新形势下高职社团工作的困难
2.1闲暇方式改变,个体人增多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使用手机上网人群由2014年85.8%提升至90.1%。2015年,中国网民的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6.2小时。每天上网4小时以上的手机网民比例达36.4%,手机上网的时长不断增加。网民中学生群体的占比又是最高。可见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导致学生闲暇活动方式发生很大改变。根据该报告,移动终端使用最多的几大软件是即时通信、网络新闻、网络搜索、网络支付、网络音乐和视频。这些应用占用了学生们大量的闲暇时间,并逐渐成为部分学生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媒介。手机等移动互联终端还制造了大量的碎片化闲暇时间。课间休息、通勤时间、宿舍休息等任何闲暇时间段大量的学生都会随时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娱乐、交际和学习。越来越多的学生疏离于集体活动,沉醉于个人的网络小世界,成为个体人,社团等集体活动的吸引力不断下降[2]。
2.2网络虚拟社团的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移动互联终端的普及,大学生社团纷纷利用网络优势,拓展活动空间,如基于社交型网络服务平台发展起来的圈子、活动组,例如人人网的公共主页、微博和智能手机带来的微圈子、微社团等等。网络虚拟社团凭借着互动性高、虚拟性强等特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但是由于网络的匿名性,成员的复杂性和社团的松散性,导致高职院校作为管理者难以发现、无法预测其影响,如何有效地控制和开展育人工作成为难题[3]。网络社团的兴起给社团的教育引导工作增加了难度。并且由于管理机制滞后等问题,有的高职院校对待网络社团并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仍简单地以传统社团的管理方法照搬到网络社团上,导致有的学生网络虚拟社团成为管理盲区社团,个别甚至成为了组织“考试枪手”、微商网络诈骗等违法行为诞生的温床。
2.3社团发展不平衡
各个高职院校都有大量的各类社团,其中既有数百人的热门社团,也有十余人的小社团,成员数量不平衡。从社团的类型来看,文娱类社团的比例最高,其次是学生会、校园媒体等服务类的学生组织,之后是公益类和学术科技类的社团。从类型结构来看文娱类的比重偏高、公益和科技学术类的社团在高职院校偏低,社团结构也不平衡。不同社团影响力差异较大,有的品牌社团校内校外都有一定影响力,但是很多小社团,不仅成员数量有限,内部制度和活动策划也不健全,在学生中影响力非常有限。社团发展的不平衡也体现在学生对社团活动的满意度上,根据笔者的问卷调查,大部分学生对社团活动的满意度是比较低的,只有24.3%的学生表示比较满意,远远低于表示不满意的学生。其中学校重点支持和发展的品牌社团,学生的满意度较高。
3闲暇教育视角下的应对办法
3.1积极正确的闲暇教育引导
高等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要传授职业技术和技能,更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和谐的人。让他们不仅“学会生存”,更要“学会生活”。所以,高职院校要积极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闲暇价值观,逐步形成有价值的利用闲暇时间的习惯、技能和技巧[4]。使学生自觉加强潜能开发,学会健康的学习与休闲。首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闲暇观。闲暇价值观支配着个体对闲暇生活方式的选择。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让学生逐步认识到闲暇时间的宝贵价值,认识到闲暇时间是弥补短板、强化优势的大好时机,也要认识到必须结合自身的积极活动,闲暇的潜在价值才能转化为现实的价值。其次,要引导学生科学安排闲暇时间,闲暇时间的利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的事业高度和生活质量,要引导学生将碎片化的闲暇时间科学计划、真正有效利用起来。所以,思政教育要深入学生的碎片化时间和网络化空间。通过身边人物的榜样作用、丰富有趣的实践活动来潜移默化的减少移动互联终端对闲暇时间的挤占。第三,要引导学生学习闲暇技能,闲暇技能决定着闲暇活动质量的高低,所以要通过讲座、选修和社团活动等方式加强学生闲暇技能的培养。
3.2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
当前学生的闲暇时间越发呈现碎片化的趋势,学生闲暇活动的空间也呈现出网络化的趋势,但是过度依赖移动互联网,会导致学生沉醉于虚拟的交互性体验、容易与现实社会脱离,从而引发大量心理问题[5]。高职院校既要正视移动互联网给社团工作带来的新变化,准确把握当下学生闲暇生活的新特点,同时又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有价值的利用闲暇,参加各类社团等集体活动。所以新形势下的社团活动,要考虑到当下学生的行为和社交特点。即要积极开拓网络活动空间,社团的宣传、策划和组织可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高效便捷和参与性强的优势,吸引学生参加社团活动。同时精心组织线下社团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闲暇技能,提升社团影响力。线上和线下活动必须充分结合,利用两者的优势,如社团活动通过在线交流、讨论方案、在线投票等形式将会提高学生参与度[6]。线下活动要将线上活动的热度继续保持下去,通过精彩的活动,将学生更多更好地吸引到各类集体活动中来。学校要用学生所喜闻乐见的线上形式对其进行潜移默化的思想引导,继而推动学生社团活动的健康发展。
3.3打造品牌社团,提升社团核心竞争力
学生参加社团,即希望通过参加社团活动能够培养提高闲暇技能,包括自主学习的技能、人际交往的技能、文化鉴赏的技能、体育运动的技能、自我管理的技能等。但是很多社团往往不能够提供给学生上述所期待的帮助,导致很多社团发展受限,进而更加难以组织活动,形成恶性循环。社团要想持续地良性发展,必须依靠品牌战略。即开展富有特色的活动,树立活动的品牌效应,并通过这些活动不断扩大社团的影响力。这些活动在社团的长期发展中不断积累和沉淀,形成了社团的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应引导社团通过制定系统的社团发展战略,创建社团品牌活动,创新社团管理制度,不断提升社团的核心竞争力。以笔者所在江苏信息职业学院的机器人社团为例,该社团从成立初定位清晰,围绕机器人技术技能的学习和竞赛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组织参加各类机器人技术的竞赛成为其品牌活动,参加社团的学生除加强了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其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技能得到了提升,随着获奖学生的增加,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积极要求加入,形成了社团发展的良性循环。
4结束语
总之,在学生闲暇方式不断改变、闲暇空间不断拓展的情况下,高职院校的社团工作必须发挥它在满足高职学生适应“闲暇”等方面的价值,促进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的社团工作要以正确的闲暇教育为引导,坚持线上线下结合,同时打造品牌社团,提升社团核心竞争力,使之与课堂教育共同承担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1]曼蒂.闲暇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35-42.
[2]陈君.大学生闲暇生活与闲暇教育研究综述[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1(3):91-93.
[3]黄平.大学生网络社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6):103-107.
[4]董静怡.从闲暇教育的视角分析高校科技创新社团的实践意义[J].理论观察,2014(10):164-165.
[5]杨立英.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77-281.
[6]滕新贤.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社团文化的构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65-66.
A Brief Analysis o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ociety Work Innova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Leisure Education
GU Haojun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Jiangsu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uxi 214153, China)
Abstrac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existed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ociety work developed from the changing of student leisure activities, including increasing individuals, harder virtual society network management, and unbalanced student society development, etc. The reinforcement of leading and managing students' societies and the more attention to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in newly-developing virtual groups are important content in improv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rom a perspective of leisure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some creative method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ociety work, and methods in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leisure education; students' society;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中图分类号:G 71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434(2016)02-0091-03
作者简介:顾浩俊(1981-),男,讲师,从事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4SJD365)
收稿日期:2016-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