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01-07 06:13张力娟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激趣质疑创造性思维

张力娟

摘 要: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教材特点,采用激趣、质疑、求异、想象等形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趣;质疑;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14-0038-02

语文是一门创造性思维颇为丰富的学科。学生一旦处于主动状态,必定会爆发出无限的创造火花。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材的特点,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做了以下几种尝试。

一、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需要以知识智能为基础,而且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兴趣。而激发兴趣对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我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首先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兴趣。

如教学《凡卡》一课后,我问学生:“如果凡卡把信封上的地址写完整,他的爷爷收到了信能不能带他回去呢?”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经过一阵思考,他们争相发言。

有的说:“能。因为爷爷是凡卡唯一的亲人,又很疼爱他,现在知道他生活的如此悲惨,一定会带他回去的。”

有的说:“不能。因为凡卡的爷爷生活也非常艰难,依靠替日发略维夫老爷家守夜为生,连家也没有,整天吃不饱穿不暖,根本没有能力养活凡卡,才把他送去当学徒。如今即使得知凡卡生活得很悲惨,也不能接他回去。凡卡只有继续过着那种牛马不如的生活。这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穷人家的孩子是没有什么幸福快乐可言的。”可见恰当的提问,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引发他们的创造兴趣。

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老师必须经常鼓励、引导学生质疑。鼓励,使学生从不敢问到敢问;引导,使学生从敢问到善问。要使学生“敢问”,老师就要爱护扶持学生的热情;要使学生“善问”,老师就要不断提高质疑问难的质量,认真研究学生思路,教给他们方法,使他们善于发现并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再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

如学习《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我问学生有没有疑问。一位同学问道:“这篇课文主要表现邱少云烈士不怕牺牲、严守纪律的崇高品质,作者却用了较长篇幅写他的矛盾心理,这是不是脱离了中心?”我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就鼓励同学们共同讨论解决。少数学生认为这种心理描写脱离了主题,无关紧要,可以不写。多数学生认为,作者的矛盾心理是他看到自己的战友被烈火烧身时所产生的真情实感的流露,很符合当时的处境,有必要写。接着我又问学生,作者描写自己的矛盾心情有什么作用?同学们反复阅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展开了讨论,尔后一位同学站起来说:“作者心情矛盾的程度反映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痛苦,对于没有亲临现场的人来说,是体会不到的。要想把这种痛苦体现出来,作者只有通过描写自己当时的矛盾心情来衬托邱少云忍受的痛苦之大。”学生分析得多么精辟呀!他们通过质疑解疑,不仅领会了作者的写作意图,理解了文章内容,而且锻炼了自己的思维能力。

三、启发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其创造能力

学生的创造力来源于他的求异思维。求异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要求学生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积极独立地思考问题。如教学《空城计》一课后,我问学生:“如果诸葛亮不使用空城计还有其他办法保全自己吗?”同学们纷纷献计,有的说用缓兵之计;有的说派人去讲和;有的说挖地道,从地道里逃跑……我接着问:“你们有这么多妙计,诸葛亮为何偏冒险使用了空城计呢”?学生联系课文认真思考了一番,逐步认识到当时魏军大兵压境,形势非常危急,来不及做其它准备。诸葛亮知己知彼,临危不惧,果断使用空城计解脱了困境,正是他足智多谋的体现。

四、诱导学生想象,培养其创造能力

“想象”是指在原有直观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它对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小学语文教材图文并茂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课件等,启发学生或绘声绘色叙事,或栩栩如生的状景,或神形兼备的写人。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我利用插图,让学生观察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的情景,再引导学生根据图中邱少云的神情、动作展开联想:邱少云当时想些什么?同学们思考一阵后,激动地说:“他想,如果动一下敌人就会发现我们,不但其他战友的性命难保,整个作战计划也会落空,千万不能动。”“他想这是党考验我的时候,一定不能给中国人民志愿军丢脸,再痛也要顶住。”这些丰富的想象使邱少云这个熠熠发光的高大形象,进一步在同学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屹立起来,成为他们终生难忘的遵守纪律的楷模。这样,使学生在想象过程中进行着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猜你喜欢
激趣质疑创造性思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数学教学中引发创造性思维的技能探究
基于高中语文诗词欣赏教学下的创造性思维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