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芳
摘 要: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课文《老人与海鸥》,描写了老人生前喂食海鸥、死后海鸥“瞻仰”老人遗像,“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等动人情景。这份动人的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并且很多教师都以这点为突破口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会发现这篇文章在某些方面存在疏漏。本文从文本建构和选材两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疑问。
关键词: 《老人与海鸥》 质疑 文本建构 材料选取
本文描写的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让我们感动,但是如果仔细阅读思考,就会发现这篇文章在文本建构和材料选取这两个方面有不恰当的地方。
一、文本建构有漏洞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生前老人每天喂食海鸥,与海鸥建立了深厚感情,死后海鸥回报老人为老人送行的感人故事。我们在为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感情感动的同时,不禁心生疑虑:海鸥是动物,它怎么会知道老人已经不在了呢?
通过课文我们知道,作者是通过别人的告诉,才知道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老人日复一日,每天都要步行很远,从城郊到相距很远的翠湖。当老人去世了,作为动物的海鸥又是怎么知道并被告知的?看到了还是感应到了?作者将这一过程直接解说为海鸥知道了老人去世的消息,笔者认为在文本建构上是不是缺少必要的铺垫呢?
当作者把老人的遗像放到翠湖边上时,本文中描写海鸥们围绕着遗像翻飞盘旋,仿佛知道了老人已经去世的消息一样连声鸣叫。这里,我们同样感到怀疑:海鸥这么奇怪的行为是因为知道了老人已经去世了而伤心吗?在课文中我们知道,在老人和海鸥相约的地方,放着被放大了的老人的照片,但是海鸥是低等的动物,即使再聪明再有灵性,怎么会立即明白放照片是因为老人已经去世了呢?甚至最后排成整齐的队伍站立在遗像的两旁呢?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是鸽子和鹦鹉,我们没有听说过鸽子和鹦鹉会排队,何况是海鸥。海鸥是鸟,而且是没有经过训练的鸟,它们也会排队吗?我们接着看故事的高潮部分,当作者把遗像收起来时,文中描写海鸥们大声鸣叫着猛扑过来,场面非常壮观,像是亲人即将阴阳两隔的送葬场面。人教版的教参中把这种场景解释为是海鸥舍不得离开老人,海鸥们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了对老人的留恋。教参的编写者都是小学语文方面的专家,他们这样理解课文,作为教材非研究人员的普通教师也是这样理解课文的就不奇怪了①。
文中描写海鸥送别老人的场景一共有三处:
当老人的遗像初次摆在翠湖边上时,文中写海鸥们立即围着老人的遗像来回盘旋,高声鸣叫,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一样。其实,我们细心分析会发现遗像被搬来之后海鸥翻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如文中分析的那样,海鸥对老人的依恋使得海鸥在老人照片之上久久盘旋,老人日复一日每天都来喂养海鸥,和海鸥单独相处一会,时间一长海鸥和老人有感情也是说得通的。另一方面,动物的本能使然。老人不畏严寒酷暑,十几年如一日每天坚持来到翠湖边给海鸥喂食,当海鸥们见到老人的遗像,它们以为老人又来给它们喂食了,对食物条件发射的本能使它们蜂拥而至。以前老人喂食海鸥时都是把面包丁放在栏杆上,这次海鸥既没有发现围栏又没有发现饼干丁,所以才会翻飞盘旋,似乎“很着急”,声音也和平时不大一样。对于海鸥来说,找不到本应属于它们的食物就是一件大事,而不是如文中所说的那样是因为发现了老人去世了这件大事。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知道海鸥围绕老人的遗像在空中盘旋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多种可能性,但是课文中大肆渲染的仅仅把这种现象归结为人鸥情深,并且把海鸥拟人化得仿佛通晓老人的去世,感情渲染得很到位,但是在科学性上似乎难以说通。接着,海鸥们扇动翅膀,在老人的遗像之上来回飞翔,最后竟然在老人的遗像前排成两排,并且作者把海鸥形容为为老人守灵的白衣天使。这里我们不禁要怀疑,海鸥怎么会站成两排呢?海鸥不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鸟,怎么会完成这种复杂的动作呢?其实这里作者想表达出海鸥对老人的真挚感情,并且通过这种拟人的手法强化,但是,夸张成分太大,让人感觉不真实。最后,当人们收遗像时,海鸥们突然猛扑过来,反应异常激烈。教参在解读这段场景时,指出海鸥之所以“情绪”这么激动,是因为海鸥很舍不得老人离开,它们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老人的留恋。实际情况却是,海鸥们与老人长期的亲密接触已经与老人建立了信任,见到老人来,海鸥们就知道有食物可以吃,而这次等了很久却不见有食物,因此情绪激动地追赶着老人的遗像,追赶着老人要食物。其实,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普通人家被喂养的牲畜也会有这种反应②。教参解读成人鸥之间的依依不舍有点牵强。
文学艺术作品源于生活而又超越生活,这样在反映生活本质的同时又具备较高的真实性,以现实的生活为依据,这样才能使读者更加信服,才会产生应有的价值。小学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③。从这方面来看,《老人与海鸥》无疑存在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二、本文立意与本单元不符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是作者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编写的,海鸥老人是一名普通的昆明市民,名字叫吴庆恒。他早年是西南联大的学生,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受到了政治迫害,生活很艰苦,没有家庭,因此老人一生孤独,晚年海鸥成了他孤寂时可以依靠的唯一的朋友。每到秋天,老人几乎每天都要带些自己买的面包,去照顾这些迁徙来的海鸥。老人的退休工资只有308元,但是他却要用其中的二分之一给海鸥买吃的东西,有时候生病开销多的时候,老人就会在饭馆里捡拾别人剩下丢掉的东西。等老人去世后,我们才慢慢知道了老人的事迹,才知道了让我们感动的吴庆恒老人。
从课文的背景中我们知道本文的主人公早年生活凄凉,晚年孤苦伶仃、无依无靠,于是老人把寂寞、孤苦的心灵寄托于这群海鸥身上。十多年中,每逢冬季,老人总是风雨无阻,每天步行前去相隔很远的翠湖边,与海鸥为伴,这种动物与人之间的情感正如屠格涅夫的《木木》中的男主人公盖拉辛与小狗木木,处于生活最底层的男主人公将它从死亡的边缘救回,从此木木和他主人的命运总是牵动着我们一群人的心,富有的寡居老太太不喜欢木木,命管家及一伙人让木木从庄园里消失,而盖拉辛是在极力保护木木,这样就形成了老太太一群人和木木及盖拉辛两队人的“小型战斗”。于是,这两队人,一条狗,上演了一场闹剧。
对比《老人与海鸥》与《木木》这两篇文章,我们会发现其中有很多相似之处:
(一)故事的背后都有真实的人物为原型。《老人与海鸥》中海鸥老人吴庆恒是一位普通的昆明市民。《木木》中小说中男主人公格拉西姆的原型就是屠格涅夫小时候家中的一名名为安德烈的聋哑农奴。
(二)故事中主人公的社会地位相似。《老人与海鸥》中的主人公吴庆恒,虽然当过兵上过大学,但是新中国成立后受到政治迫害而坐了三年牢,此后一直未婚,到了晚年退休后每月只有308块钱的退休金,他的一生凄苦悲凉,没有家人陪伴更没有社会人士的关心;《木木》中的盖拉辛是俄国农奴制后期一所庄园的奴隶,他是地主的私有财产,没有自由没有人格的独立,这么多年来更是无人问津。
(三)故事中主人公都有精神的寄托。《老人与海鸥》中的老人一直都是自己生活,没有亲人的关心照顾,更没有朋友的倾心交谈,于是,老人便把海鸥当作自己的女儿,与海鸥为伴,他给海鸥取名字、喂饼干,呵护备至,在他心中海鸥就是他的晚年精神依托;《木木》中的盖拉辛也是一个远离人群的孤独者,他将无家可归的小狗木木从死亡的边缘救回来。洗衣女工达吉亚娜对他爱的拒绝使得盖拉辛将感情全部转移并倾注于小狗木木身上,他们形影不离,盖拉辛依靠着木木才没有垮掉,这里木木为盖拉辛的本已艰难的生活带来了一丝生机。
(四)故事中主人公的结局都很悲惨。《老人与海鸥》中海鸥老人最后孤独地死去,而《木木》中的盖拉辛则是亲手淹死了唯一的爱与希望——木木,并且收拾了东西便离家出走了。
两篇文章在选材内容上的相似处,让我们联想到作者立意上的相同之处。屠格列夫是俄国19世纪享有盛誉的“现实主义作家”,也是批判现实作家。《木木》这篇小说写于19世纪中叶,当时俄国正实行农奴制,农奴制的弊端正逐渐地显露出来。这篇小说除描写了男主人公盖拉辛和小狗木木的真挚感情之外,更是对当时受压迫的农奴悲惨命运的同情和对农奴制度的控诉。《老人与海鸥》的作者邓启耀同样也是一位社会学家,笔者班门弄斧,提出浅见:与其说是赞扬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挚感情,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如说是反映了当下社会中不容忽视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的关爱问题,呼吁我们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更多的精神的慰藉和日常的陪伴。
《老人与海鸥》出自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是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人与动物和谐相处”是这一单元的主题。其他三篇课文的立意都是围绕这个展开:《跑进家来的松鼠》写的是一只松鼠跑到“我们”家后,在“我们”家接二连三发生的有趣的事;《最后一头战象》则再现了战象嘎羧生命最后的不屈与庄严;《金色脚印》则向我们展现了动物之间生死相依的浓浓亲情。细心研读,我们会发现这三篇课文立意都非常轻松,文章整体格调积极向上,分别是从不同的角度,描写了在不同年代,不同国度发生的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和谐相处的感人故事,这些人物的选取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切合了本单元的主题,适合学生轻快地朗读。经过上述分析的《老人与海鸥》的关注空巢老人的主题显然与本单元的主题不符,并且文章选取的主人公是具有悲情色彩的孤寡老人,老人每天长途跋涉、节衣缩食,宁愿饿着也要喂饱海鸥的这种“非常人“的做法让我们匪夷所思、不能理解,这种“极端高尚”的行为笔者不能理解,六年级的孩子怎么能理解呢?既然不能被孩子们所理解,又怎么能被他们所接受和学习呢?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老人与海鸥》不管是在文章的色彩基调还是在立意上都与本单元不相吻合,编者在选编课文时似有疏漏。
注释:
①谢荣福.海鸥能知道老人去世了吗?——对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文《老人与海鸥》写作及教学的一点质疑[J].课外语文,2016(01).
②王芳.不要欺骗孩子——老人与海鸥教学例说[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06).
③黄英.不止于煽情[J].教材研讨,2014(11).
参考文献:
[1]王芳.不要欺骗孩子——老人与海鸥教学例说[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9(06).
[2]黄英.不止于煽情[J].教材研讨,2014(11).
[3]谢荣福.海鸥能知道老人去世了吗?——对人教版六年级语文课文《老人与海鸥》写作及教学的一点质疑[J].课外语文,2016(01).
本文的主要观点主要来自于黄伟教授讲课内容,发表前征得黄伟老师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