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乃成君子

2016-11-07 06:48王思雯
文教资料 2016年19期
关键词:论语君子儒家

王思雯

摘    要: “君子”堪称儒家所追求的完美人格的典范。作为儒家的经典之作,《论语》二十篇中竟然出现了一百零五次“君子”一词,可见儒家或者说孔门对于君子之道的重视程度。本文以《论语·学而》中出现的“切磋琢磨”为着眼点,分析《论语》中所描写的君子之道,并简析其与“君子不器”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 切磋琢磨    《论语》    儒家    君子    君子不器

一、“切磋琢磨”的由来

(一)《论语》中记载的“切磋琢磨”。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论语·学而》

子贡认为贫困但是不谄媚、富贵却不骄纵的人已经算是很好的了。孔子作为师长,自然想要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境界,于是他委婉地否定了子贡的观点,认为能安贫乐道、富而好礼的人更加值得称颂。聪明的子贡在老师的循循善诱下马上就领悟了孔子话的精髓,以《诗经》当中的“切磋琢磨”来对答,得到了孔子的连声称赞。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子贡知引《诗》以成孔子义,善取类,故然之。往告之以贫而乐道,能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自切磋琢磨。”邢昺《论语注疏》曰:“子贡知师劝己,故引诗以成之。”朱熹《论语集注》曰:“子贡自以无谄无骄为至矣,闻夫子之言,又知义之无穷,难有得焉,未可自足也,故引是诗以明之。”孔子认为子贡的悟性很高,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以后可以跟他谈论《诗经》了。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从孔子对子贡的称赞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切磋琢磨”的重视程度。

(二)《淇奥》中的美男子。

上文《论语·学而》中记载的孔子与子贡的这段对话中提到了“切磋琢磨”,但这并不是“切磋琢磨”首次出现。这四个字进入文学作品,最初是在《诗经·卫风·淇奥》中:“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首诗是赞美男子美好形象的。诗以绿竹起兴,“河湾头淇水流过,看绿竹多么婀娜”①,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个俊美的男子颀长挺拔的风姿,从而联想到了竹子的“虚心有节”。诗中描写主人公的品德时用了八字比喻:“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如金如锡,如圭如璧”。一个有文采的君子,像经过了切磋琢磨的骨、象牙、玉和石一般,细腻而温润,精致而美好。在经过了这些后天的磨砺和积累之后,就能像“金锡圭璧”一样高雅庄重,令人尊敬。从“切磋琢磨”到“金锡圭璧”是一个逐渐砥砺、不断提升的过程,人格和修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得到提升。这样容貌俊美又品德高尚的君子,谁不尊敬与喜爱呢?

(三)何谓“切磋琢磨”?

到底何谓“切磋琢磨”?切、磋、琢、磨,本来都是器物加工的工艺名称。《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晋郭璞注:“皆治器之名也。”汉代王充《论衡·量知》:“骨曰切,象曰瑳,玉曰琢,石曰磨;切瑳琢磨,乃成宝器。”

后人常把“切磋琢磨”引申用来指对人的塑造与培养,也比喻道德学问方面互相研讨勉励。如北齐刘昼《新论·贵言》:“知交之于朋友,亦有切磋琢磨之义。”唐代元稹《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鑠浸润之谗。”宋代王安石《与孙莘老书》:“今世人相识,未见有切瑳琢磨如古之朋友者,盖能受善言者少。”范仲淹《淡交若水赋》:“如切如磋,自契激扬之义;同心同德,孰分清浊之姿。”

最开始提到的《论语·学而》中子贡所说的“切磋琢磨”就是把君子比喻成骨、象、玉、石这些骨器。邢昺《论语注疏》曰:“听其规谏以自修,如玉石之见琢磨。”朱熹《论语集注》:“言治骨角者既切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经过不断地切磋琢磨以后,那些坚硬粗糙的骨、象牙、玉、石才能成为“宝器”,登上大雅之堂发挥用途。君子的道德与学问更需要不断磨砺修研,达到更高境界的自我提升,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君子。

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是要不断精益求精。贾岛《题李凝幽居》中有一句千古名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其中的“敲”字本来是作“推”字的,在不断推敲之下终于选择了“敲”字,达到了“响中寓静”的艺术效果。王安石的“春风自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更是经过“到”、“过”、“入”、“满”等数十字的不断锤炼。这些都是对自己作品不断切磋琢磨的典型例子。

今天我们有时会把“切磋”和“琢磨”分开来用,“切磋”更多指的是与别人进行学问和道德上的探讨,“琢磨”更多指的是一种自我学问的提升。在此不作赘述。

二、“切磋琢磨”与“君子不器”

上面提到了《论语·学而》中将“君子”比喻成骨、象、玉、石这些骨器,经过“切磋琢磨”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君子不器”,意思是君子不能像器物那样。那么这两句话之间是否有矛盾呢?上述已经对“切磋琢磨”有了探究,下面对“君子不器”进行分析。

(一)何谓“君子”?

“君子不器”是《论语·为政》中独立成段的一句话,因为缺少上下文的背景和语境,它的解释历来受到争议。“君子”的概念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有着重要的作用。那么在孔子的“君子观”中,到底什么是“君子”?

“君子”一词,在先秦典籍中是比较常见的,《诗经》、《易经》和《尚书》中多次出现。在西周时期,“君子”专指统治者及贵族男子,比如《尚书·无逸》中就有“君子所,其无逸”,意思是君子在其位时不能贪图安逸,这是对于“君子”的道德修养的称颂与规范。当然有的文献如《诗经·魏风·伐檀》:“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在讽刺不劳而获的贵族统治者。但是总的来说,由于春秋以前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因此“君子之德”与“君子之位”有着密切的关系。直到孔子,“君子”一词才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春秋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无位”却道德高尚修养很高的人,与此同时,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环境中,贵族阶层的道德滑坡、犯上作乱,成为“有位”却“无德”的一批人。君子的“德”和“位”的关系发生了偏差和错乱。有德者不一定有位,有位者也未必有德,德位一致的“君子”内涵发生了改变,“‘君子一词逐渐由表示统治者或者贵族男子身份地位的概念转变为表示德性修养的‘有德者”②。孔子无疑被认为是将君子概念由“位”向“德”过渡的关键性人物。在孔子看来,不管是否有贵族身份和地位,只要有着高尚的道德和修养,能够克己复礼、以身作则、规范自身行为的人就是“君子”。我们可以说,“有德”是孔子衡量“君子”的最重要的准绳。

(二)“君子不器”。

要理解“君子不器”,不妨联系《论语·公冶长》中的一段话:“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琏也。”当子贡向孔子发出“我是个怎样的人”的问题时,孔子说他是像瑚琏一样的器物。

《说文》曰:“器,皿也。象器之口,犬所守之。”何晏在《论语集解》中的注释是对“君子不器”最早下的定义。《论语集解》引包咸曰:“器者各周其用,至于君子,无所不施。”引黄侃义疏曰:“此章明君子之人不系守一业也。”引戴氏注:“器者,施物而穷,容物有限。君子得立,道备文武,兼容并包。”后来朱熹在《论语章句集注》中补充道:“器者,各适其用而不能相通。成德之士,体无不具,故用无不周,非特为一才一艺而已。”何晏和朱熹的解读着实影响到了许多后世的研究者,后人的解读也基本上都是在二人的版本上衍生而来的。对这句话的基本理解就是:君子不应该像器皿一样,在狭窄的范围下,只具备单一有限的用途,而应该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兼容并包。

(三)欲“不器”,先成“器”。

说到这里,既然孔子主张“君子不器”,那么他说子贡是像瑚琏一样的器物,是不是对他的否定呢?何晏《论语集解》引孔安国曰:“言汝是器用之人也。”引包咸曰:“瑚琏,黍稷器也。夏曰瑚,殷曰琏,周曰簋,宗庙器之贵者也。”瑚琏是古代祭祀时盛粮食用的器物,尊贵华美,孔子把子贡比作瑚琏,是说子贡对于国家社稷乃是大器,具有超才、足堪重用、贮可裕养,容重厚德,可见对子贡的评价之高之精之美之妙。子贡有着非凡的语言、经商与外交才能,在政治上也很杰出。季康子“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子)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论语·雍也》)他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这里绝对不是否定他。君子不器,必先成器。要首先有某一方面的突出的才干和用途,然后经过切磋琢磨的打磨和提升,才能成为外能安邦、内可治国的全能人才。

三、切磋琢磨,乃成君子

孔子所期待的君子是不像器物那样只有单一用途的人才,是具有“内圣外王”的超脱风范的经邦济世之才。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必须经过不断切磋琢磨,无论是在学识还是人格修养上都是如此,最终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一)学识的增长。

《论语·为政》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中也有“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问愈深,未知愈重;越是学识渊博,越要虚怀若谷。学问的提升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切磋的过程,要不断虚心地探求新的知识。

《为政》篇也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对于已经获得的知识,要不断温习巩固,并时常拿出来咀嚼,这样才能得到新的体会,这也是一种“切磋琢磨”。

孔子注重知识的积累,非常注重学习,自称“十有五而有志于学”(《论语·为政》),知识的学习应是多方面的,《诗》、《书》、《礼》、《易》、《春秋》都应熟悉,并且要增强射御、音乐、计算等方面的技能。“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要注重取长补短,有长远的眼光,突破局限,加强多种才能的培养,成为文武兼备、多才多艺的人。

(二)道德与人格的砥砺和提升。

1.志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在老师让大家颜回和子路谈谈各自的志向时,子路的答案比较朴实肤浅,只是希望能够与朋友享受优越的衣食住行;颜回的答案更高了一个层次,他希望有最好的道德行为、最好的道德成就,对于社会虽有善行贡献,却不骄傲。子路又向老师请教他的志向,于是孔子说出了自己的志向——“老者安之”即社会上所有老年的人,无论在精神还是物质方面,都有安顿;“朋友信之”即社会朋友之间,能够互相信任,人与人之间没有仇恨、没有怀疑;“少者怀之”即年轻人能够得到关怀,使他们的精神,永远充满美好的理想和期盼。这三点,对上一代,自己这一代,以及下一代都有交代,所谓圣人境界,是很难做到的一件事。

通过这段话我们不难发现,从但求温饱到心系天下,志向也是需要不断提升与打磨的。孔子所标榜的君子,正是拥有“兼济天下”大志的人。

2.信

《论语》中有35处提到了“信”。正所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③。《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就像輗、軏对于大车、小车的作用来说,诚实守信也是为人的关键,是与人相处之中最基本的道德,没有诚信,人是无法在社会上立足的。儒家非常重视诚信,《论语·学而》中有“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重视与人相处时的自我反省,在与朋友切磋道义时是否真正做到了诚实无欺?当子贡问孔子该如何治理朝政,在“足食”、“足兵”、“民信”这三者中取舍时,孔子果断选择了“民无信不立”,可见孔子对于诚信的重视程度。

3.勇

《论语·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智、仁、勇,此三者天下之通德。”《中庸》把“知”、“仁”与“勇”并称为“天下之达德”。孔子所提倡的“勇”与“义”是密不可分的,“君子有勇而无义乱为”,在崇尚勇敢的同时要遵循“义”的准则。也就是说,不能凭着一腔热血之气而任意胡作非为,而是在礼义的约束下更好地发挥这种勇气。不但要有勇,更要有谋,否则就会成为一种鲁莽,也不是真正的君子。有知,可以更好地行其勇,否则就会乱用其“勇”。要有谋就更需要学识的提升。真正的君子之勇是临危不惧,有勇善谋,不屈不挠,可以将家国百姓都与之托付的“勇”。这种勇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炼成的,而是在不断学习与打磨中造就的。

总而言之,无论学识还是人格、道德,都要不断积累、锤炼、提升方能成真君子。《论语·为政》中有:“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孔子一生不断切磋琢磨、不断提升自己的总结。儒家所谓的君子之大道无外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内圣外王。“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那经过了苦苦打磨和锤炼的君子,仁德的光辉将会使人们永远难以忘怀。

注释:

①程俊英.诗经译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74.

②林贵长.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天府新论,2008(2).

③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1983.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

[2]程俊英.诗经译注[M].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3]杨伯峻.论语译注[M].中华书局,1980.

[4]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1963.

[5]郭兰芳.大学浅解[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6]王大庆.君子不器辨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2).

[7]王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浅析《论语》所阐释的君子风范[J].剑南文学,2014(1).

[8]李琳.论“君子不器”[J].科学导报,2014(15).

[9]林贵长.孔子与“君子”观念的转化[J].天府新论,2008(2).

猜你喜欢
论语君子儒家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如何读懂《论语》?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
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