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江坤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公民教育;问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20—0071—01
一、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 公民教育环境的整体缺失。国家层面虽然早已认识到公民教育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可是在基础教育的现实状况中,却依旧将文化课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学生、教师的主要指标。提倡了多年的素质教育,在应试教育的现实利益面前只是一副“空架子”。
2. 我国的公民教育尚不成熟。目前,国内的公民教育还停留在初期的探索阶段,而且学校对于公民教育的重视程度略显不足。同时受诸多客观条件的限制,学校考虑到教学要求、学生安全、学校组织、基础设施等因素,许多公民教育中最普通的活动,例如外出参观、社会公益、团体实践等活动无法实现。
3. 深受教育功利化的深刻影响。公民教育未能取得良好效果的首要原因是公民教育的目标在教育教学的实践中出现了偏离。首先是教育目的功利化的深刻影响:家长和学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上“好的小学”、“好的中学”才能过“好的生活”,在以上“好的”标准下实质上只是谋求好的“收入”。在如此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目的或多或少存在了偏离。
4. 公民教育教学方式死板单一。除了在公民教育的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方式较为死板和单一,最直接的问题是课本内容出不了课堂。教师把相关的公民知识教给学生,却无法对学生在公民实践中的行为进行观察和评价,这使得公民教育在最终环节上有所缺失。
5. 思想品德课程不被重视。在中考“指挥棒”的指挥下,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学科的考试成绩成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而升学率则是学校和教师考核的主要标准。不能为升学考试做贡献的科目在基础教育中不可能得到重视,只能为“主课”让路,学校和教师也不会真心重视。
6. 思想品德课程的考察机制薄弱。初中现有思想品德课程的考察机制在评价内容的设置上过于宽泛,评价标准的科学性还需商榷,评价主体对评价系统的态度并不认真和客观,具体表现在互评“报喜不报忧”、相互抄袭、敷衍了事等。目前的评价体系虽然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都有,却都是阶段性评价,没有将各阶段的评价相衔接,是一种断层评价。
二、 提升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教育教学效果的对策
1. 加强对思想品德课及公民教育内容的重视。学校把教学的重点放在智育上,忽视了公民教育或仅将公民教育停留在口号上、形式上。因此,学校应该对思想品德课及公民教育内容重视起来。
2. 整合、完善思想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内容。李治德教授曾说,将公民教育的理想化为实施蓝图的决定性步骤是设置教育内容。面对现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整合思想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内容是为了使其在初中思想品德课宽泛的教学教育目标更加明显,教学中地位更加突出,公民教育的效果也更加显著。
3. 丰富思想品德课中公民教育的手段。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中的公民教育手段、方式的多样化,能使公民教育的知识、态度、能力不再局限于课堂和书本理论上。增加学生公民体验,使公民由概念、知识变为公民身份的认同和公民能力,这才是思想品德课程中公民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4. 变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考察机制。建立初级中学公民教育评估体系,科学、准确、完善的公民教育评价体系应该体现在评价的全过程中。评价第一阶段,就是在对评价主体做出预判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个体具体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因人而异的公民教育实施方案,并对评价中个别公民态度出现明显偏差、公民能力较为薄弱的个体提出特别关注的要求。评价第二阶段,就是要求在教育过程中要注意初中生个体的心理状态的变化,公民行为能力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意见。正面的评价可以让学生对下一步的学习中保持信心,激发学习热情;对于指出问题或批评的评价,可以让学生自己和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出现的问题上保持关注并能使得以纠正。评价第三阶段,改变传统评价中主观评价为主的现状,将指导意见进行规范和量化,对不同的评价结果形成标准化的科学指导意见。
编辑: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