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福田区福南小学 杨嘉莉
关于课堂教学的若干思考
□深圳市福田区福南小学杨嘉莉
【摘要】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如果不能认识到课堂“教”与“学”何者为重,所呈现的课堂便会“分析”不断、废话不绝,学生如坠云里雾中,摸不着头脑。那么,课堂教学中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呢?从发展与成长的角度说开来,亲身经历、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身探求,远比“道听师说”更重要!
【关键词】新课堂课堂收获课堂展示
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参与的一种活动方式,其根本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自己的主动学习,学会某些知识或技能,并能够学以致用,解决遇到的疑难和问题。纵观当下的课堂:三尺讲台成了教师们尽显学识与口才、小露智慧和才艺的秀场。然而,在掌声与赞语之后,我们是否应该扪心自问一下:课堂的重心究竟是什么?常规的教与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呢?学生需要怎样的教师?真正喜欢怎样的学习环境?笔者闲思之后,略呈稚文。
对学生来说,没有收获就没有展示,我们在课堂上应把展示的机会留给有准备的学生,所谓“预约精彩”指的也应该是学生“学”的精彩。我们在一些课堂上,看到了教师高超的才艺,琴棋书画样样能演,只图自己嘴皮子过瘾;但学习的主人是学生,难道指望着学生像录音机一样实录你的“至理名言”吗?讲得太多实在是不宜于学生学习的,应该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学得自主一点。教师应尝试着把讲台和时间交给学生来展示——讲述学习成果,这样做意味着教师要退到幕后,变教室为学生展示的秀场。我们也的确看到许多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所得,张扬着个性,训练着演出技巧。然而,学生所展示的内容与获得并不能完全画等号,所学到的东西不是都能够公以示人的,或者说,展示真的能够代替深刻的了悟吗?如果一味地关注、强调展示,势必重文轻质,将学生引导到浅尝辄止的学习中。
要想获得,就必须静心学习,要有独立的思考,更多的时候是惟有经过苦思冥想方可获得与众不同的感悟。教师组织教与学,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教师营造的适宜的环境中,深入地进行学习,把精力放在增长知识和习练技能上,日积月累,终有所获。这才是学习之本,固本才可长成参天大树。而如果本末倒置,不管根在何处,就盼着枝繁叶茂,拿几枝花叶去炫耀,其光彩能坚持多久?又怎么去借助知识探究新的问题?
教师的预设多产生于备课时。当然,无案讲课是不被多数同行认可的,因此众多的教师们还一直在认真地书写教案。一份完整的教案要完成四个预设指标,即:学生已有的知识是什么?要学的内容重难点在哪里?课堂教与学的基本流程如何安排?所能利用的环境与设备有哪些?一般说来,形成教案的过程就是教师深入备课的过程,而一旦教案形成,教师才有可能运筹帷幄,有的放矢。从这个意义上说,预设十分重要。但是,当下有些教师不在解读文本上下工夫,而是借助网络和教学用书,凑出一篇教案来应付。也有部分教师不去努力构建智慧课堂,而是跟着教案(不管是抄来的,还是搬来的)走教学程序。课堂上的学情变化多端,原本是学万变,教亦万变,可偏偏有教师去“以不变应万变”。结果是,不管课堂上学习过程如何生成,他都是按照预设亦步亦趋,风雨无碍。
课堂上的生成往往有三种状况。一是和预设走向基本一致,这得益于教师的精心备课和有效的组织教学,学生基本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达成了学习目标。二是生成与预设的走向基本趋同,但学生对某些问题的探究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不受预设的限制,这种情况由学生的自主精神所决定,不满足于“跟着跑”,而凸显出一种主动出击的活力。三是基本没按照教师预设的路走,求知者出乎意料地另辟蹊径,并能够在见仁见智的基础上,进入一种探究状态中。这三种呈现的状况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尤其是出现第三种情况时,无疑是在考验着教师的民主化观念和教学智慧。
学习的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班级是由几十人构成的学习性群体,其本身就是动态的,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理解程度千差万别。看菜吃饭、量体裁衣的道理人人明白,那么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施教,怎么能够不看对象?尊重学生,就要以学定教,就要依据课堂上的生成改变自己的预设。那种抱着一成不变的方案去固执己见,生搬硬套那些泊来品般的教案,最终会造成新的学习的不平衡,会出现更多的学困生。
美国“最有趣、最有影响力”的教师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号教室”里曾迎来一群参观者。当时,学生正在安装火箭模型。有一组学生虽然做得很认真,但是他们弄错了飞弹部分的装置,于是来访者们频频向那一组走去,想为孩子们示范正确的安装方法。雷夫果断且有礼貌地阻止了这些“好心”人,他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访客(很小声地):雷夫,你都不知道啊,他们做错了。
雷夫:我知道啊。
访客:机翼都歪了。
雷夫:是啊,是歪了。
访客:发射架粘得太靠近火箭头了。
雷夫:的确如此。
访客:可你眼睁睁地坐在这里?
雷夫:是啊。
访客:可他们的火箭会飞不起来呀。
雷夫:一会儿肯定会飞不起来……
访客:可是……
雷夫对此早已成竹在胸:学生接下来就得找出火箭飞不起来的原因,他们得回到教室自己好好想想。学生是否失败是由身为教师的我们自行认定的;在第56号教室,飞不起来的火箭不是失败,只有当学生停止解决问题的尝试才算失败。然而,面对思维和操作有误的学生,能有几个教师能像雷夫一样:我不想说,我很清醒;让学生去经历一个求知的过程,让他们亲身经受困惑、苦恼,去收获领悟和惊喜。
如何理解教与学的辩证法,可能真的是百家百言,但毕竟有些基本的关系需要厘清,若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说来,有这样三句话能对这种关系做一番阐释:教是为了学,学离不开教,教是为了不教。因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总要离开学校和教师的,因此,对学生来说——
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不能相提并论。如学习有关“秦始皇”这个人物的内容,一些老师劈头就问:“秦始皇是谁?”“他做过什么?”“他建立的国家叫什么?”……而这些所问无一有“问题含量”,因为它们都只具有知识含量。对这些纯知识性的“问题”,可谓是“会者不难”,而“难者却永远不会”了。因此,上面的知识是要教师在备课时充分准备好的,也没必要在课堂上装模作样地提问和求解,而应把这些知识用适当的途径告知学生。如果真的要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不妨去问“秦始皇为什么可以统一中国?”“秦王朝统一后的哪些政策有先进的借鉴作用?”这倒是可以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解答有思维意义的问题了。
课堂上还有一种情况很有迷惑性,那就是学生“被学会”了。一般的教师都具备比学生多的阅历和经验,要学会某种东西,时间和方法都会比较简捷。而学生又由于个体的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习得快与慢的情况;如果不体察并照顾到这些差异性,却以自己的感觉来限定学习方式和时效,必然会产生“被学会”的学生。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顾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进度,为完成自己的进度,就连拉带拽地折磨学生:教学指令不连贯,学习过程大跳跃,步骤还没理顺,学生就在教师莫名其妙的带领下“越过千山万水”了。会学的基础是由一个个的“学会”构成的,在学会的过程中,不仅要积累某些知识,熟练一些技能,更重要的是掌握求知的方法,有几句俗语很有指导意义:“不动笔墨不读书”、“打破沙锅问到底”、“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伊消得人憔悴”。前两者讲的是读书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后两者说的是探究问题的途径和意志。真正的“会学”离不开这些习惯和方法,也必然要运用这些途径和意志。
笔者在此在强调何者更为重要时,并非指另一面不重要,而是说应该把教与学的侧重点放在最能关乎学生进步和发展的方面。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求学过程也只有一次。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课后,反思中总会觉得课课不尽人意,却只能在以后的课堂上弥补不足。其实,明白了什么更为重要,选择就变得毫无意义,因为无须犹豫。然而,无可选择却又必须选择,那就是坚定不移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为本”,教师所能做的就是服务好学生的学习,做一个重要的良师益友,与学生共同进步,共绘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