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 杨 虹
合作!何作?——小学英语学科互助合作学习的策略研究
□江苏省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杨虹
【摘要】合作学习作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小学英语新课标也把合作学习置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并把“能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并报告结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作为能力目标的要求之一。合作学习在新形势下被广大的老师接受并用于教学实践。然而,偏差在所难免,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合作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英语学科合作学习误区解决策略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积极倡导的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有助于改善班级心理气氛,有利于在学生能力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通过互助,提高彼此的认知水平;它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在因材施教方面还弥补了教师难以面向各差异层次个体的不足。实践证明,合作学习在提高学生自尊心、自信心,激发学习动机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作用。故这一新型的学习模式,被越来越多的一线教师所接受。
然而,在大家积极响应,合作学习的运用浪潮一波比一波高的时候,一些认识的偏差和操作上的问题也随之出现。首先,运用上的曲解。(1)部分课堂——尤其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的课堂,他们已形成一套自己的教学模式,在被动需要体现此理念的要求下,走马观花般地设计一些讨论环节。(2)青年教师的课堂则与之相反,在他们的课堂上合作学习形式随时可见。短短40分钟,问题被一个接一个地抛出,合作满天飞,学生的讨论声贯穿整堂课,形成了一个看似高效的课
堂氛围。其次,形式上的死板。小组学习变成了合作学习的代名词,生生互助更是合作学习背景下最常见的课堂信息交流模式。第三,评价上的草率。把课堂还给学生,给予他们交流与发言的时间与空间,那么点评的时间就相对压缩,教师对于学生所汇报的结果予以一带而过,不作针对性地评价;甚至直接忽视未参与汇报的学生。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努力探究眼下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这本是一场善意的教改推进,但却让一部分人陷入了两难的境地。那么到底怎样做,才是理想的合作学习状态?下面笔者就谈谈下自己在英语学科方面开展合作学习的体会——
1.课前对合作组进行调配及组长培训。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如“小先生制”、“同桌互助”、“师生互助”、“组组互助”等。在语篇教学的课堂上,一般宜选用2或4人的小型学习小组。根据班级学生不同的能力、性别、性格、文化背景,采用“一优二中一差”的小组构建形式。小组成立之初,对调控能力相对突出的学生委以组长之责,要求其对组内成员任务的分配进行调控。具体来说,他应该对组内谁做汇报,谁记录,谁先谁后发表个人意见等细节做好分工。当然,科任教师要定期对组长做一定的培训。
2.课前对即将学习的内容布置前置性作业。前置性作业是学习和掌握英语知识的有效方法,恰到好处的课前自学能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从具体情况来看,低年级牛津英语教材单元本身词汇量不大,3~4个词汇朗读的记忆也在学生能力范围之内,故前置性作业建议以听录音模仿为主,旨在让学生尝试感受语音语调。随着中年级词汇量、句型量的加大,笔者开始尝试分工记忆法。例如4人小组合作,那么每个人分配到的预习任务就相应减轻。高年级段的前置性作业则宜以教学内容而定。词汇方面,可要求学生利用磁带或工具书,了解单词的发音及含义;遇到音节较长、较难的词汇,记下音标,次日与同伴切磋;语篇方面,则要求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前提下再“三步走”:(1)写下自己认为的重要词句;(2)存在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3)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笔头形式的“自问自答”。教师明确要求学生设计以下题型:一个特殊疑问句、一个一般疑问句、一个判断、一个连词成句及一个选择题。学困生的预习要求以前两项为主,第3项作为选作项。当然,这些花了心思的作业,老师要进行适当的批改;有时候,甚至可选取好的典型题目作为随堂习题,做到“取之于生,用之于生”。以下例举本班一位学生针对牛津英语6B Unit 6《Planning for the weekend》(Part A)的一份自学作业。
词:on Saturday morning(在周六早上),join us(加入我们),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concert['k蘅ns藜:t](音乐会),plans for the weekend(周末计划)
句:(1)What is Gao Shan going to do this afternoon? (He is going to see a Beijing opera this afternoon) (2)Is Liu Tao going to play the violin on Sunday afternoon? (No,he isn't)(3)meet,thirty,the,in front of,Theatre,Shall,one,at,we,Garden (Shall we meet at one thirty in front of the Garden Theatre?)(4)David is going to see a play with Gao Shan.(F)(5)Who is calling Gao Shan? A.David B.Wang Bing C.Liu Tao D.Yang Ling (A)
从作业中可以看出,该生对课文重难点的把握还是比较准确的,而其中也不乏一些好练习,笔者也将其纳为随堂练习,以帮助大部分学生理解文章大意。
打好了合作前期的“仗”,合作时就有了一定的保障。但不是说每一节课都应该设计讨论活动。合作学习这一环节的设计完全可根据教学内容而定。当然,也没必要一节课的每个环节都有合作活动的参与。教师作为一个“抛砖引玉”的人,要做的是努力钻研教材、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确定哪个时机用合作讨论的方式最有价值,从而构架一个讨论的平台。活动中,我们不希望看到“伪高潮”。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应注重培养其“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学习自觉主动性。前期的异质分组有助于学生形成积极互助的“零距离”组员关系,但在讨论中仍要避免优等生的“话语霸权”,也应当尽量让组内不同学习水平层次的学生有均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发言可长可短。
彼时,教师也应注意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毕竟适时的“指点迷津”可以让学困生“柳暗花明又一村”。以下是笔者在6B Unit 7语篇教学中的一个片段:
T: As you know, Liu Tao wants to write a letter to Peter. Who's Peter?Do you want to know this new friend?Liu Tao's mother also wants to know something about Peter. If you were her, what do you want to know?
教师开展了以4人为单位的小组讨论,每组围绕Peter这个人物设计问题,4号先说(一般来说,4号是组内的差生),最终由记录员写下两个问题,代表陈述时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但要求组与组之间的提问不重复。随后教师利用ppt“板书”这些新生成的互动。下一步再要求学生听录音,回答这些问题。退一步说,若学生的提问不够全面,未能达到教师的预设,则教师进行提问补充。事实证明,不管孩子们的提问多么海阔天空,教师课前预设的问题也定能包含其中。
合作讨论后,要在全班进行信息反馈。在收到反馈信息后,可要求学生尝试评价,在交流中看到他人的闪光点,存同求异。碰到课堂难点时,教师就应担当起矫正补充、深化整合的角色。
小组合作学习是互助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真正的课堂还需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来设计安排活动。但无论怎样,教师都要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突出学生主体性,尊重其个体差异,尽可能多地帮助、启发、诱导学生,旁敲侧击地帮助他们理解问题、掌握规律,使各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都能不断增强。作为教师,只有真正把“学会学习”当作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基本内容来实施,才有可能把探求知识、追求真理的金钥匙交给学生,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