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莉
摘 要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语言是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本文从教师示范说,让学生模仿说;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想说;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三个方面阐述了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关键词 模仿说 看图说 数学语言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0096-01
在数学教学中,数学语言的教学不容忽视。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小,语言发展尚不完备,语言表达往往缺乏完整性,条理性,而且也习惯用于生活化的语言来表达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实验版教材中安排了许多“说”的内容,以“说”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我任教于一所双语学校,在教学中发现,由于孩子缺乏良好的语言环境,许多双语班的孩子在数学语言的表达上存在着节奏慢,词汇匮乏,描述不准确,语言常出现颠倒、重复啰嗦的现象。怎样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呢?
一、教师示范说,让学生模仿说
小学生的语言往往是零碎的,片面的,有时会词不达意,不知所云。但是他们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力求用词准确、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前后连贯、逻辑性强。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素养,通过教师语言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形成良好的影响。如:我在教学第一册“9加几”时,引导学生明确算理、算法后,根据学生的思维过程,我先给学生完整叙述怎样凑十的过程,再让学生叙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说说怎样计算“9+5”,可分三个层次训练。第一层:根据教师在教学中提供的语言模式让学生说计算过程。先让学生观察,教师边演示、边叙述:计算9+5,先把5分成1和4,1和9(盒子里的)凑成10,10再加4(盒子外面的)得14。第二层:让学生学习老师的说法,自己试着说一说。第三层:找表述能力较强的学生先说给大家听,再让学生同桌间互相说说,检查对错。个别学生说不完整的,可由教师领说、学生再说。
二、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看图说
新教材图文并茂,插图的内容都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如教学“加、减法的认识时”引导学生先看图后说图意:小丑手上原来有4个气球(出示小丑手上拿4个气球的图),他放飞了1个气球(出示放飞了1个气球的图),小丑手上还剩几个气球?要求学生看图说出意思来,再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描述一遍。这样既形象地说明了减法的意义,又渗透了学会观察。使学生真正理解了图意,且进行了语言训练。又如教学“连加连减”时,将教材中的主题图制成多媒体动画,这样学生主动参与“说”的兴趣更浓。
三、把生活语言转化成数学语言
刚入学的孩子,脱口而出的常常是生活语言,教师应根据教学实际加以引导,促进生活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化。如一年级教学“位置——上下、前后、左右”,出示主题图时,学生开始只能笼统地说出:“船下面,车上面;明明前面,叔叔后面等。”这是学生的生活语言,为了让学生能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说话,我又问:“谁能把话说得完整一些?”学生又说:“轮船在下面,火车在上面,明明排在前面,叔叔排在后面。”这时我又指着主题图问:“轮船在谁的下面,火车在谁的上面?谁在最上面?谁在最下面?”应该怎样说更加具体呢?学生经过讨论后知道应该说成“轮船在火车的下面,火车在轮船的上面,汽车在最上面,轮船在最下面”等。通过引导,不仅使学生知道了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是相对而言的,更丰富了学生的数学语言。
语言与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正确的语言是进行正确的数学思维的基本前提,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影响着课堂的教学效果。因此培养低段学生的数学语言,是长期的,漫长的。只有经过长时间的、有计划、有梯度的进行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朴.小学数学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与探索,2008,(3).
[2]夏文村.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J].小学数学教育,2005,(1).
(责任编辑 李 翔)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