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献军
【摘要】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在高呼“轻负高效”的今天,如何使群体学生在学习初中《科学》过程中获得素质上全面提高,是每个初中《科学》教师所需要探讨,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智慧课堂;主体作用;思考空间;教学反思
打造“智慧课堂”,关键是培养造就一批智慧型教师,增强校长、教师“轻负高效”的内动力和执行力。“减负”不是简单的减法和加法,要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开展,要从研究学生出发,才能使学习成为孩子们的快乐体验。要想大面积提高《科学》教学质量,必须从初中抓起,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入手,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做起。
一、重视课题导入、激发潜在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心理,而且有助于稳定教师本人的情绪,增强讲好一堂课的信心,能为课堂教学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科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导入环节,在教学实践中,我初步探索出有以下几种有效的方法。
1.美景创设引入新课
心理学研究表明,若把视觉、听觉结合起来使用可以记住65%。这就充分说明了利用文字、声音、图像等多种媒体引入新课,其丰富多彩的静态或动态图像、悦耳的音乐加上老师动听的解说,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进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科学家故事引入新课
青少年都爱听故事,在科学学科的发现史、发明史和名人事例中,充满了动人的妙趣横生的故事和一些经验教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讲联系紧密的故事片断。
3.巧设悬念导入方式
在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及认识规律,巧设悬念,诱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4.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
由诗句、谚语、俗语导入可增加科学教学的趣味性,缩短课堂和生活的距离,通过以诗句、谚语、俗话导入课堂教学,既可以在美的意境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又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寓教于乐之效。
二、邀生备课、提高复习效率
笔者在教学中多次尝试改进复习课,形成了一定的邀生备课的教学模式,与同行们一起探讨。
1.回顾常见错误,分析错因
教师在备课时,先收上部分学生的平时作业本和练习卷。被邀请的学生要有代表性,即上中下成绩的都要有。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本、试卷中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课。分析学生的错因,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真实想法。
2.目录回想法,形成网络体系
目录是整本书的提纲和灵魂,古往今来,会读书的人都很看重目录,善读书的人都很善用目录。通过看目录有利于整理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把书越读越“薄”;又能够促使我们复习活动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主意识,培养学习能力。
3.鼓励提问,有的放矢
在通过作业中的错误回顾、目录回想法之后,我一改传统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在回顾反思中自己看不懂、想不通的问题。我在刚开始时硬性规定每人必须有两个以上问题提出,写在本子上,然后收上来检查。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再次备课,把学生提出的普遍性的问题结合到以后的讲课中。
4.自主命题,相互评价
教师根据复习过程中学生掌握不好的、易错的知识点,历年中考考纲的要求,提出一些出卷的要求,由学生自主出一份试卷,要求自己要会解答试卷中的问题。
三、有效布置、完成、批改作业、减轻学生负担
1.布置作业的原则
(1)减少知识点或题型的重复度。对于教师,要吃透教材、课标,要想避免学生在题海中游泳,教师先要跳下去,几百几千道题实际上都可以归纳为几十种题型。
(2)布置给学生的作业题,教师一定要先做过。这样就会避免没有针对性、无端给学生增加作业障碍不说,久而久之养成学生不认真对待作业的习惯,甚至对作业产生厌恶感。
(3)根据能力要求,主张分层递进。因此在教学中,我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课堂的教学目标从课本或课外习题中精选出合适的作业,一定要布置一些有一定层次性、典型性的习题,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对于一些过于综合、离学生实际水平较高的题目要大胆舍弃或往后推。
2.批改作业的方式
(1)隨堂批改作业。新课后,一些课堂练习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即时反馈答案,当堂批改的方式。学生在作业时,教师做巡回辅导,巡视中看到学生做对的题目,随即批阅,这样边巡视边修改,一般可批三分之一学生的作业。效果相当好。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增设当面批改。主要是针对学困生,造成他们的学习困难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无论从心理角度和学习态度和知识内容上来说,他们需要更大的关注,所以对于这部分的同学的作业是全批全改,有时为了实事求是地批改作业,但又不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我更多地采取面批法,当面了解具体情况,与之协商批改的策略。在这过程中,常能有意外地发现,或是学生的思想问题,或可帮助其建立学习的自信心,或是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这无论对于教学和班级的管理都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陈晓端.当代教学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2]李红梅.探究型复习课实践探索.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