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文化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2014-07-05 07:50赛音吉日嘎拉
考试周刊 2014年22期
关键词:学习气氛小学语文教学师生关系

赛音吉日嘎拉

摘 要: 文化理念是教育教学发展过程中全体师生共同面对的一种能够开发中学生无限潜力的文化因素,属于教育理念改革和意识形态范畴。把它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有效激发全体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构建核心进取的班级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结合现实社会问题,进一步探究贯穿于学校生活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 文化理念 小学语文教学 学习气氛 师生关系

一、文化理念可促进良好学习气氛的形成

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是语文教学工作中最活跃而有力的部分,通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语文教师在工作中如果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的探究意识结合起来,就会对提高教育教学工作能力有很大帮助,但这需要一种强大的文化精神动力支撑。有了文化理念的支持,学生和老师就拥有了战胜苦难的决心与勇气,在教学过程中减轻学习负担,使学生心情愉快地完成学业,全神贯注地学习,把学习各科知识当做一种享受,并非应试教育影响下的苦学。有了文化理念的支持,学生和老师共同研究探讨应对学习生活过程中的一切难题,对某一项成功的实践都会赢得全班同学的好感。在文化理念能够把课程教学推向科学探究性的趣味化教学实践中,学生就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成为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文化理念的支持使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愉快,教师负责梳理、总结知识结构,然后提出新问题,冷静地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语文教师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看、多想、多问、多做,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成功的“体验”,这是每个学生成长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深刻体验成功,才有利于语文素养的提升。教师要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探究的勇气,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就会取得惊人的成就,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学习知识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学生的兴趣越来越高涨,更深刻地体会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必要的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一段努力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和信心。这样学习不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而真真切切成为一项有趣的探索工作。诚然,这需要教师极大的精神投入和超越课堂教学时空限制的全面付出,教师可利用文化理念的支持,与学生共同开发多种多样的语文教学活动,有时需要和社会相关单位协调完成,以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发展,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理念实现整体进步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渗透文化理念,强化人本主义思想方法,缩短学生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进步。学习过程中人的情感因素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把学生视为完成学习任务的主体,重视学习者的情感和意愿,不要带着情绪上课,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尤其对那些学习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以极大的热情和耐心助他们一臂之力,使他们不失去自尊,不丧失自信心。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要在鼓励学生的同时,特别关注后进生,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主,通过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信心,提高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把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互动激发式教学方法贯彻到底。教师强调语文教学中的因材施教,是因为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学习的主体,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同一知识环节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能力,教师可在及时收集教学信息时对不同学生实施因“人”施教,如思想上不想学的学生,可配合特定文化理念支持下的思想教育,难以理解的部分,则可以放慢教学进度,详加讲解,配以教学光盘,通过耐心指导实践使全体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重点。所以,必须在语文教学上因人而异,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以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实现共同进步的理想目标。教师可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取灵活变通和机动自由的教育方法,避免恶语伤人,让他们逐步适应语文教学的节奏,消除他们对老师的厌倦心理,使他们从内心深处接受教师的指导,并且深深感谢老师,通过文化理念的支持,把后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帮助,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三、构建文化理念支持下的和谐师生关系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某些文化理念,把枯燥的教学与文化理念结合,使教学工作变得更和谐、温馨而有文化品位,使语文教学更活跃有生气。语文教师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师道尊严理念,与学生和谐相处,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树立民主平等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对老师产生极大的信任感,有问题愿意和老师请教,学生之间互相沟通、共同探讨。师生之间建立默契的亲近感,对提高各门功课的学习有促进作用,这样的默契是在一定文化理念支持下逐步建立起来的,是师生间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师是和他们平等的伙伴,是一起探讨各门功课教学中所有难题的和蔼导师,而不是高高在上的严师。良好的师生情感能够使学生产生爱屋及乌的认同感,“亲其师,信其道”。古今中外有不少成功的科学家、文学家,都是因为受到恩师的影响和鼓励,才走上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的道路,才取得如此惊人的成就,因为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并且在良师和益友的启发指导下,获得某方面的灵感,加之一生的艰苦奋斗,最终成就事业,并对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四、结语

文化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轻视的软环境构建作用,有了良好的文化理念支持,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构建和谐学习氛围,才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勇气和决心。文化理念也有利于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习气氛小学语文教学师生关系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我的“散养”课堂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浅谈如何提高初中地理的教学效率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班主任工作浅见
新课改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