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虹
摘 要: 新课标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指出提高语言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与基础,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首要通道便是“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从读中积累,然后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作者根据教学经验,结合茅盾的“读书三诀”得出学习语文的“阅读二步走”,即:第一步整体把握,第二步局部品味。诗词及文言文阅读要求诵读,能调动学生多感官,以便理解古代文章的文义。
关键词: 读中感悟 整体把握 局部品味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的目标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引导学生热爱、感悟、积累、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使学生通过祖国的语言文字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实现这一目标的首要通道就是让学生会读,从读中感悟、从读中积累,扩大阅读范围,拓宽视野,然后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从而达到提高听、说、读、写等能力。
茅盾读书有三诀:“一是粗读一遍,领略大意;二是精读,仔细体会要旨,领会技巧;三是将书的最精彩部分重新过目一遍,这是咀嚼的功夫,以便牢记。”教学中发现学生通过阅读,不但能轻松地分析理解文章内涵,还会把文章的语句技巧运用于写作中,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增强了写作技巧,能取得“曲径通幽”的效果。我将茅老的“三诀”和语文教学结合起来,概括为“阅读二步走”。
第一步:整体把握
整体把握就是茅老所说的“粗读”。在语文教学中,要求学生拿到一篇文章,首先通读一遍,让学生把课文读连贯,读通顺,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字,先不查字典,这样避免打断阅读思路。通读一遍要大致把握文章内容,粗知大概。主要要求学生注意“三什么”,即“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事,文章是写给什么人看的,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例如我在古代寓言《马说》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按照“三什么”放声朗读之后,学生基本完成“三什么”的问题,能概括出文章写了千里马不遇伯乐的事,是写给封建社会统治者看的,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评价当时社会中人才不受重视的现象。学生由于阅读能力、理解水平有高低,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就有高低、深浅、正误之分,因此,阅读不应只是叫一两名学生读走过场,也不能只用自己的范读或录音磁带进行展示,而应该让学生自由阅读,全身心走进文本。有些学生在这一步阅读时,只是做出读的模样,口在读,但心没有读,因此需要学生在通读时把自己不懂的字、词、句和自认为重要的句子与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养成好的阅读习惯,为下一步的局部品味和理解文章内涵做准备。
第二步:局部品味
局部品味就是茅老所说的“精读咀嚼”。那么“精读”什么,“咀嚼”什么呢?这要由第一步通读中画下来的内容决定。在以往的教学中发现,许多同学只会通读整体把握文章内容,不会进一步品味。这样既不会读懂文章的真正内涵,更不会提高自己写的能力。那么“品味”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首先是咀嚼字词,要把自己通读时画的不知道、不清楚的生字、难词、成语典故、文史知识等疑问,通过查字词典和相关资料弄明白,解决疑难。许多学生在阅读时懒得查字典,不求甚解地随便放过不理解的字词,这样在写作文时就只会用自己知道的一些旧词,而不会用新词。张志公先生说:“读文章时一定要做到透彻地理解,确确实实地、毫不含糊地理解字面的意思。”例如在《提醒幸福》一课的教学中遇到了“相濡以沫”一词,学生初读时认为这是一个贬义词,在动手查成语词典后,发现这个词的真正含义是:比喻人在困境中能够相互帮助。这样理解了这个词以后,便学会了运用,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哥哥今天结婚了,在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中,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他们能够相亲相爱,相敬如宾,相濡以沫。”由此可见,字词的咀嚼和积累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必要手段。
其次是句子的阅读。要注意咀嚼文章中的表明观点的句子、段落的中心句、含义丰富的句子。咀嚼时要注意句式的特点,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表达效果。如:“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段话极具表现力,在否定的排比中,列数了种种美妙,正面描写的虽只是“泥墙根一带”,但百草园的乐趣,已不言自明。在读的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积累词汇,还要求其积累语意的组合模式。再如《社戏》一课的教学中,文中第十一个自然段是景色描写,学生通过一读再读,得出作者是从视觉、嗅觉、听觉等多角度描写水乡画面的,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静景化为动景。有的学生还读出了船行声中夹着孩子们嬉戏打闹的笑声,表达了作者去看戏时的欢快心情,有的同学读出了文章中的“我”热爱自己的故乡,有的同学在练笔中,也调动多种感官描写自己的家乡。可见,通过粗读及品读字词和句子,很容易地攻下写作这道难关,达到曲径通幽的效果。因此,句子的品读是理解文章内涵、增强写作能力的必要途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古代诗词、文言文的阅读。阅读文言文必须读出声来,即诵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口、耳、心等多种器官参与,从而使文句这个表意的符号信息,不仅摄入眼,而且通过多种感官作用于脑,能加深印象。如《核舟记》一课的教学中,五个人物的动作情态描写非常精彩,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并以小组形式把五个人物的动作情态表演出来,这样既理解了文章内容,又加深了印象。叶圣陶先生的“美读”,就是要吟咏诵读,要读的感情充沛、抑扬顿挫,读出古人的意蕴和情味,只有做到这样诵读,才能真正理解文言文的文义。在理解中又可促进背诵,背诵又能积累知识、丰富语言、陶冶性情,进而形成能力,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由于重视了“读”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进而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学生能通过读感悟文章内涵,悟出内涵,掌握知识,更爱学习语文,形成了良性循环。学习语文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成了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过程。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写作技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读可以看做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让学生熟读与背诵文本、积累言语图示、言语结构及情感表达技巧,并创设一定的情境,促使其外化,让学生品尝语言文字的奥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曲径通幽处,读中感悟深”。语文教学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忽略、偏废“读”这一重要手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