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莲
摘 要:小学生课外阅读,应该特别注重整体把握、自主自悟和探究延伸,要引领孩子们在基于原文的基础上,把书读厚、把书读熟、把书读深、把书读透,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阅读体验,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课本之外的大千世界中,完成课内和课外的深度对接。也许,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无限可能性和创造性,都隐含在这种内外关系的重建中。
关键词:整体把握;自主自悟;探究延伸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人来说,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它所打开的精神版图越开阔,你就越明白自己的位置和分量,就越有可能意识到周围那些伟大而高贵的事物,就越有机会拥获独立的判断和清醒的人生。”如何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版图和精神版图,这需要语文教师的选择、坚守和勇气。通过整体把握、自主自悟和拓展延伸,也许能让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多轨道上渐行渐深。
一、整体把握不可或缺
时下,在一些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让孩子们选择其中某些经典名句进行背诵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某小学强调让孩子们将《论语》中的部分语句背下来,校园里每天都能听到这样的背诵声——子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或者让学生背某一部作品的作者简介、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写作手法等,从表面看,课外阅读的效果很明显,然而,真相果真如此吗?
课外阅读不仅仅是靠背诵下某段某句就可担负起提高孩子们语言素养的责任;阅读经典名著,也不是背下“中心思想”就能传承到沉甸甸的民族精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的建设应继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这意味着,孩子们的中华经典阅读和课外阅读不在于支离破碎的名句背诵和中心概括,而在于整体把握,在于一个大的视阈下的理解、积累和感悟。
引领学生进行整体把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了解作品产生的背景故事。如阅读《七步诗》,不仅仅在于背诵记忆,还要了解曹植写此诗的时代背景。因为要求在七步之中作成,故后人称之为《七步诗》,据说曹丕听了以后“深有惭色”,不仅因为曹植在作诗时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具有出口成章的本领,使得文帝自觉不如,而且由于诗中以浅显生动的比喻说明兄弟本为手足,不应互相猜忌与怨恨,晓之以大义,自然令文帝羞愧万分,无地自容。了解到这样的故事背景之后,学生自然读得有滋有味,而且经久不忘。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一刀切”,而是根据孩子们的实际阅读水平,从学生最需要的和最习惯的方式入手,引领孩子们整体阅读、整体把握、整体吸收,在经典阅读的原野上收获沉甸甸的果实。
二、自主自悟不可或缺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诵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诵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诵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诵读。”鉴于此,在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中,要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自悟、个性解读和多元解读,即使孩子的选择出乎你的意料,你也要静下心来倾听他的想法。在这个意义上说,标准化阅读性要“让位”于个性化阅读,要注重多元解读和个性解读。
比如,有的学生阅读《水浒》,阅读到武松的故事时,认为武松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无所畏惧的大英雄,而是“有所畏惧”、有点胆小的“小人物”,并且从原著中找到很多活生生的材料和证据进行佐证。正因为武松面对所谓的大老虎,有过“害怕、犹豫、退却”等心理,才使得这个英雄形象更加真实可信,也更加丰满具体。
又如,有的学生喜欢猪八戒,理由是猪八戒特别老实,特别真诚,不虚伪,淳朴憨厚,心直口快,最重要的是他能知错就改,有什么说什么,喜欢这样的一个人无可厚非。
这样的个性解读应该大力提倡,以此开启孩子们的多重视阈。说到底,阅读不是整齐划一,不是“齐步走”,而是带有强烈个性色彩的心智活动,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正是个性的、多元的、没有模式的阅读,才给予孩子们的成长更多的意义,才能培养创新型人才;也正是对文学作品多样化和多元化的理解,才使课外阅读充满挑战、魅力和张力,孩子们才能真正地与古人对话,与作家对话,与历史对话,与大千世界对话,并且在多重对话中受到锻造、锤炼和滋养。
三、探究延伸不可或缺
真正的课外阅读不是拘囿于前人的答案,不是人云亦云,不是故步自封,而是读出新意,跳出文本,在更广的层面上进行探究延伸。好的课外阅读,必须进行探究延伸,如此“才能释放出更多的教育空间,才能在更大程度上给课堂松绑,赋予课堂更多的活力”。
比如,读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后,可以设计这样的阅读导向: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那么今天的我们该“忧”些什么?是否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忧”?比如读完《魯滨孙漂流记》可以这样拓展:如果你是主角,遇到船难,漂流到荒岛,你会如何做?如果你遇到食人族,你会怎么做?你如何凭借自己的双手去克服种种困难呢?如在《简·爱》的导读引领中,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现实,充分讨论理想、平等、个性、尊严等诸多话题,这样必将引领学生将心的触角伸到更远更高的地方。
这样的拓展和整合,强调文本与历史的深度对接,文本与现实的“藕断丝连”,以期在更广的层面重新发现作品的多重意蕴,并且在这种发现中“发现自己、发现他人、发现世界”,正如林茶居所说:“把书读厚,就是给‘书加入了自己的生活、情感、观点和疑问,或者说,学习的人参与了学习材料的建设与创造。”小学生课外阅读,就是要切实引领孩子们在基于原文的基础上,把书读厚、把书读熟、把书读深、把书读透,实现真切、自信、个性、畅快的阅读体验,将思维的触角伸展到课本之外的大千世界中,完成课内和课外的深度对接。也许,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无线可能性和创造性,都隐含在这种内外关系的重建中。
参考文献:
[1]缪金龙.捍卫孩子的选择权[J].中小学德育,2013(4):90.
[2]陈俊一,程晓云,窦桂梅.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