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麒
摘 要:在众多课程中,思想品德教学以其特有的人文性,对学生培养健康积极的人格有着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也要充分考虑课程设计的趣味性与普及性,让学生在轻松且生动的氛围中将思想品德建设融入自我建设的自主培养中。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有效运用
思想品德教育教学是为了传承前人的优秀思维成果,从而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铺平道路,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因此,随着讨论与思考的深入,启迪学生在人格完善上的自觉性,完成自我醒悟、自我选择、自我完善的良性循环。
一、品德教育的重要性
品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使其具备健康人格的教育活动。教育的目的不只是知识的授予,更要塑造受教育者完善的人格,完善的人格包括强健的体魄、较强的学习能力、积极的情绪以及正确的伦理道德观念等。使在学生的思想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时品德教育将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今后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必要性
由于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性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人文性、思想性,决定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的品德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1.品德教育有助于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发育的重要阶段,大部分的初中生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自控力、思想偏激、团队意识差、心理承受力差等,这是由年龄发展所决定的。因此,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涉及大量的人文信息,在教学过程中,更有利于品德教育的开展,在教学时注重品德教育是有其必要性的。
2.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客观要求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收入的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大量的信息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一方面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开阔了人们的眼界;另一方面大量的负面信息,暴力、色情也充斥着生活,使人们的思想受到负面信息的消极影响。学生思想单纯,还没有形成独立的人格,要积极抵御不良信息的影响,就要求初中的思想品德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和情感观的塑造。
3.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功能的具体体现
品德教育的过程能够完整地体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的全面性、深度性、发展性的教学功能。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将知识与品德教育理念相结合,以思想品德教学的三个特征为展点,使开展品德教育事半功倍。
三、现代信息技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有了电子信息技术的支持,各种多媒体应运而生。以学校教学为例,有了电子信息技术以后,对于学校的教育发展实现了革命性的变革,多媒体的应用,使传统教学模式向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型。而学生在接受多媒体方面,也更容易产生兴趣,理解得更透彻。
1.通过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引入社会热点问题
现代的思想品德教材中蕴涵着丰富的品德教育的闪光点,有的意在抒发作者的爱国情感,期间描写了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人物故事,有的歌颂亲情,有的歌颂友情。不仅有是非对错的判断标准,更有做人的准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通常都是让学生在反复诵读、适时比较、分析解读中,体会人物内心,逐渐强化其思想的闪光点;而多媒体教学模式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教学内容以外,多参考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使学生在自己的思想中,对人生、社会引发更多的思考,甚至可以讨论不同的理解,积极探寻其问题的内在含义和社会影响。这种直观的视频方式,学生在观看时,会对其形象更有代入感。
2.通过互联网模式进行课外品德教育的强化
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平等轻松的氛围,鼓励学生自我思考。同时,课外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伸,在思想品德教学中,品德教育不能仅仅停留于课堂。把信念和行为方式具体化的有效方法是生活实践,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形成稳定的人格。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达,课外活动的形式已经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而且,沟通与分享更直接,给学生创造了理想的输出平台。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格尚未完全定型,比较害羞与敏感,很多情绪都不敢或不愿与人面对面地交流。而在网络分享中却可以表达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得到他人的支持与共鸣,化解消极的因素,引导至正确的方向。
3.利用网络平台设计问卷,强化思想品德课程学习效果
思想品德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素养和教育教学经验,更要具备坚强进取、求真务实的学习精神。在这一方面,教师应该全面思考如何能够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学习效果,如,可以取消一些小的测试,将随堂测试利用网络平台发布在网页上,让学生在网页上进行测试,当结果正确时,教师设计一些鼓励的话弹出给学生一种满足感和新奇感,当错误时,可以弹出一些参考安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在这个问答平台中,没有对错,只是不断强化的过程。
综上所述,初中时期由于學生的人格在逐渐地形成,而思想品德教学又具有尤其独特的人文特点,所以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要着重注意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这是每位教师的责任,更是教书育人的宗旨和使命。
参考文献:
[1]王亚楠.品德教育浅谈[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1996(3).
[2]张春兴.现代心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金小梅.浅谈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品德教育[J].教学研究,2011.
(作者单位 江西省广丰县五都镇中学)
?誗编辑 刘瑞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