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

2014-04-29 15:17孟娜
新课程学习·上 2014年4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孟娜

摘 要:语文是学习必要的基础的生活知识的一门课程,语文学科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它的地位极其重要。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语文教学;理念革新;三维目标;学习方法

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中,基于对语文新课标的理解,我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践行新课标理念,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为了这个目标,我不断探索研究,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利用课堂教学,指导学习方法

新课程标准以“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来设计,其中,把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提高到这“三重”之一的重要位置。这就说明了在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同时说明新课程关注着学生的学习过程,它把学校的教学重心放到了学生的身上来,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课堂的中心。基于这个原因,我在课堂上尽力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二、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激发创新兴趣,营造创新氛围

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切入点。由于年龄特点,小学生都会对新鲜事物保持特别的好奇心,心中一旦有了疑问,就会非常渴望得到解答,就会积极地去探索去寻找答案。如,在教学《新型玻璃》一课中,我先让学生说说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玻璃?都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有透明玻璃,它能挡风遮雨并且明净透亮。”“有蓝宝石玻璃,非常漂亮。”……我夸赞: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今天我们就要学一篇有关玻璃的课文。此时,学生已迫不及待地打开课本,带着浓厚的兴趣认真地研读起来,这样激发起了学生求知的欲望,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需求。

2.激发求异思维,拓宽思维广度

在語文教学中,我们还得注重训练学生的思维广度,让学生能够任意发散自己的思维,语文教材中给我们的只是一个例子,一种类型,一个结局,一种方法,是范例,我们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给够突破教材,走出教材,高于教材,能让自己的思维在更广阔的空间里驰骋,能够自由的发散自己的思维,能够开拓思维折广度,发展创新思维。例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从“亲人”是“有血缘关系的人”这一基本外延拓展开来,通过孩子反复地体会、品读、感悟得出:这里亲人指的是“和平年代有血缘关系的亲人”,“战争年代有‘深厚情谊的人,也包括朝鲜人民和志愿军”。延伸了“亲人”的外延,加深了孩子们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讨论“亲人”的外延,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拘泥于教材的束缚,尽情地想象,在讨论中,孩子们认为现在的动物、植物、空气、小草至任何有意义的事物,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赞许他们这种博爱的思想,保护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这些创新思维是他们自我感受和自我体验的智慧结晶,久而久之,形成创新思维习惯,从而达到我们最终的教育目的。

3.因势利导,培养想象力

思维是想象的翅膀,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知道,当代小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是非常活跃的。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和优势,让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尽情地翱翔,我们老师也要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进行思维锻炼,认真点拨,细心呵护。如,《穷人》结尾的补叙《桑娜拉开帐子后》,通过这样的训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气氛也活跃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三、关注学生的阅读期待

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知识的认识、吸收、运用有一定的规律和过程。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应拘泥于日常教学的模式,也不一定拘泥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而是要重视知识的迁移及应用,注重阅读兴趣,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期待学习。我们认为小学生的阅读期待的视野是小学生的阅读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正确的把握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也是遵循“跳一跳,摘到桃子”的规律,让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像“桃子”一样对孩子始终保持着诱惑力,并让孩子“跳一跳,才可以摘到”。从而激发孩子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更应根据学生的阅读经验和审美经验呈现相应的阅读内容,共同构建学生的期待视野,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总之,实施的新课程理念,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业务素质、思想素质及课程整合能力的提高,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从新课程理念的实施和学习中汲取营养、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从文学艺术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以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作者单位 江苏省泗洪县梅花小学)

编辑 代敏丽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学习方法语文教学
情是语文教学的魂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小学语文低段识字教学的意义及学习方法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