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莉
摘 要:修订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理念。课标十分重视儿童的“体验”,倡导体验式学习。定义体验性学习,并积极探求以“体验式”学习为突破口,合理开发品德与社会课资源,提出合理开发教学资源的途径。
关键词:体验式学习;品德与社会课资源;教学资源
修订后的《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最突出的特点是:以“回归儿童生活”为基本理念。“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可见,课标十分重视儿童的“体验”。倡导体验式学习。
体验性学习:是指根据教材学习的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与相应的真实的或模拟的社会实践活动,从中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经验、感受、觉悟等)并进行交流和分享,然后通过反思再总结并提升为理论或成果,从而加深对理性知识理解,最后,将理论或成果投入应用实践中的一种学习方式。
品德与社会教材中内容大多来自学生的现实生活。但不同地点,不同城乡,不同风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生的生活是有很大差别的。教师结合本地资源和学生实际合理开发品德与社会课资源十分重要。我以“体验式”教学为突破口,合理开发品德与社会课资源的途径如下:
一、重组教材内容,在“生活中”体验
品德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反映学生的需要。因此,教材中不适合的内容要加以更换,选取适合学生的内容重组教材。这样,学生才能在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找到感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去感悟、进一步形成有效的道德观念,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家乡人的智慧”是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学期最后一个单元的活动主题。我针对学生大多来自于铁路职工家庭,铁路文化教育资源丰厚。于是,我把广府文化(生长的大环境)和铁路特色的班本文化(小环境)作为主要的教学资源加以挖掘。题目也做了适当的改动:“家鄉人的智慧——铁路篇。”
通过“詹天佑”“高铁服务员”“铁路职工”“春运”等学生熟悉的与“铁路”密切相关的“人”和“事”来探讨“家乡人”的智慧所在。
而广州是培育孩子成长的大环境,对广府文化的耳濡目染:“广绣”“广彩”“广雕”和广府美食以及广州可供观光的人文历史
文化,如:“北京商业街”“五层楼”“南越王博物馆”“五羊塑像”“广州名人纪念馆”等等,都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底蕴,是广州人智慧的结晶。
教材资源重组后,一个个鲜活的生活场景和话题无不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愿望。整个学习过程既强化了他们对家乡人智慧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又具体感受到家乡人方方面面的智慧,提高了品德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构建生动课堂,在“活动中”感悟
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论及人与环境的关系时,特别强调了活动在人的发展中的意义。他认为,儿童认知发展是有规律的,活动是儿童认知发展的关键。儿童只有在环境中活动才能触摸世界,感知万物,才能导致认知结构的内化与发展。
“体验学习”是在现实社会中的实践活动。教学既是认识过程,也应当是活动过程,教学过程引入活动成分,既是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完整性的必需,也是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必需。
《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媒介。儿童更多的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深切体验、深度感悟。
在“家乡人的智慧——铁路篇”一课教学中,课前我组织学生分小组开展了多项活动:“参观詹天佑纪念馆,走走人字形铁路,感悟铁路之父的智慧活动;”“参观机务段机车检修车间活动;参观废机油循环利用车间活动;”“听全国、省劳模火车司机和机车检
修工的报告活动;”“采访省先进火车司机活动;”“采访普通火车司机活动;”“参观广府名胜古迹活动;”“品尝广府美食活动;”“创意小火车制作活动;”“感恩铁路职工献诗、献心意卡活动;”还有即堂开展的“高铁服务组”情景扮演活动等等;大多的活动都拍了照并写了感悟。学生走入社会、广州、社区、家庭展开活动,与广州和铁路的历史文化、产业文化、服务文化以及吃的文化密切接触,产生互动。
通过活动,学生收获良多,并亲自动手制作“创意小火车”,从活动中体验、感悟智慧来自“模仿、想象、创新”,并立志学习家乡人的智慧,长大为家乡增光,为祖国增光。
三、整合网络等多种教学资源,在“探索中”明理
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教师除了充分利用家庭、学校和社区资源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引导学生上网收集和整理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视、广播、报纸杂志、计算机已经进入普通百姓家,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知识面也越来越广。现实社会是一个网络化时代、信息化社会,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到网上收集一些与教学相关的题材,来充实、丰富教学资源。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突破了传统课程的狭隘性,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时空局限。丰富的文字资料,生动形象的图片,充足的信息可以使人思路更开阔,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和更加丰富的课程资源。
在“家乡人的智慧——铁路篇”教学中,课前,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了许多有关“铁路特色文化”资料的收集以及访谈、体验等活动,从中学习、体验和感悟家乡人的智慧。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把通过网络等途径收集的相关的资料编制成PPT、视频、故事、诗歌等在课堂中呈现。
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学生在参加实践的过程中能够自觉地把间接的认识与直接的体验联系起来,既开发和利用了校内外的课程资源,又增强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实施了体验式教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2001.
[2]严奕峰,谢利民.体验教学如何进行:基于体验学习圈的视角.课程·教材·教法,2012(6).
[3]王灿明.体验学习解读.全球教育展望,2005(12).
[4]王灿明,李朝阳.小学体验性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与实验.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0).
[5]石雷山,王灿明.大卫·库伯的体验学习.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
(作者单位 广州市越秀区铁四小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