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有顺
摘 要:家庭,是孩子的避风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是父母和孩子双方通过语言和情感交流进行的,是孩子成功的基础。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这一切,均从父母无条件接纳孩子开始。从接纳到尊重,从批评到信任,孩子在自尊自信中成长,孩子在欣赏鼓励中成熟。
关键词:家庭教育 接纳 尊重 信任 欣赏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231-02
父母有了孩子,就有了爱的责任,这爱的唯一目标,应该是将孩子培养成为一个健康正直的人。但每个孩子都是唯一的,父母万不可用同一标准来衡量。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好的,希望他们学有所成,将来出人头地,成龙成凤。可是,当孩子已经努力了却不尽如人意的时候,父母该怎么办呢?
我认为,这时候父母就应该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1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就是同时要懂得尊重孩子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受到他人的尊重,孩子也是一样。心理学专家介绍,孩子最初的受人尊重的感觉是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尊重他人的意见与建议,理解和采纳他人的想法,同时,通过在孩子心里潜移默化的影响,加上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多次模仿、教育,使这种情感逐渐建立起来的。
每个孩子本身都具有丰富的情感和独特的个性,只有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才能使他健康、快乐,全面的成长与发展。父母对孩子的尊重可以帮助他们自尊心的形成。孩子健全的个性就是在形成良好自尊的条件下建立起来的。
著名的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这个秩序,就会造成一些果实早熟,导致它们长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还会很快腐烂。”孩子在两三岁时,其自我意识逐渐形成,他们会尝试着做一些事,这是孩子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正常表现。可许多父母怕孩子做得很糟糕或不够好,不让孩子动手,从而剥夺了孩子学习与锻炼的机会。然而当孩子遇到不会做或做不好时,又遭到父母的指责与埋怨,这不仅是剥夺了孩子的权利,同时也是为人父母的一种悲哀。作为父母,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独立意识的增强,通过各种方式以实际行动给予孩子支持与鼓励,例如,对孩子表示信任、让他们拥有独立的空间、或者给予孩子支配时间的自主权、以及尊重孩子的选择、善待孩子的朋友等等。
同时,也要注意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自尊心就是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荣誉,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别人歧视侮辱,维护自我尊严的自我情感体验。一个人如果缺乏自尊心,那么任何批评与表扬都起不了作用。心理学家认为,自尊是一种精神需要,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与天性。孩子的自尊心也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尊重是爱和教育的前提,没有尊重的爱是让人痛苦的爱,没有尊重的教育根本不称其为教育。但是,尊重又常常容易被人忽略,家庭教育尤其如此。当然,尊重孩子并不是一味地顺从孩子,而是追求尊重与要求的和谐统一。作为父母,要把自己放在与孩子平等的位置上,努力寻求与孩子心理上的沟通与默契。爱孩子,无条件接纳孩子,就是要懂得尊重孩子,使他们从中感受到父母的爱和自身的价值,并从中学会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2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就要注意讲究批评孩子的方法
现在,在孩子的教育中非常流行“赏识教育”,有些人反对“批评教育”。
批评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它是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一种交流。家长通过批评与孩子交换意见、沟通情感。心理学专家认为:对孩子的批评想达到理想的效果,离不开家长的努力。家长需要针对批评的事件、受批评孩子的特点和批评所处的场合来调整批评方式,需要采用有效的批评内容、批评的策略和批评的表达。心理学专家说,批评与表扬都是教育孩子的手段,不同的是评价的性质相反。表扬孩子的优点可以激发他们的信心和动力,从而促进成长和进步。但当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了错误,就不能一味地表扬,必须指出错误,促使其改正。心理学专家认为,批评不一定会打击孩子,只要方法得当,同样能对他们的成长进行鞭策和激励。
从有关理论书籍和成功人士教育孩子的经验中,父母有以下三点须要值得注意:
第一,要宽容孩子犯错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任何人都会犯错误,战国时代的孟子就曾说过:“人恒过,然后能改”。對正处在学习做人的过程中的孩子来说,犯错误更是他们成长的“必修课”。孩子犯错误时,父母首先要有包容的心态。当孩子犯了错误时,父母不要用偏激的言语去斥责,而要耐心地与孩子一起分析,帮助孩子认识到所犯的错误以及造成的后果,也给予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
第二,要表达对孩子的爱。家长在批评孩子时,首先应降低孩子的抵触情绪。家长可以蹲下来,眼睛正视孩子,拉着他的手给他讲道理,或者干脆搂着他的肩膀,用温暖的怀抱来降低孩子的“敌意”,让他意识到即使他做错了父母还是爱他的。批评过后,家长不要增加孩子的“认错成本”—— 不要长时间板着脸和孩子说话,或是取消已经许诺给孩子的某件东西。我们应该要孩子清楚,做错了事就应受到批评,但家长决不会因为他做了错事就不再爱他。这样才能达到“恩威并施”的效果。
第三,批评要适时适度。俗话说:“趁热打铁”,批评孩子不能拖拉,否则就得不到应有的教育效果。因为儿童的时间观念比较差,刚犯的错误转眼就忘了。过后批评,效果很差。另外,对于不同性质,严重程度不同的错误,在批评时也要程度不同,从而帮助孩子形成对事物和形势的正确分析。
3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就要懂得信任
孩子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道德关系。心理学家认为,追求信任,既是一种积极的心态,也是正常人的普遍心理,更是一个人奋发进取、积极向上、实现自我的内在动力。因此,信任的心理机制对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具有积极的鼓励作用。
一些教育专家在家庭调查中发现,孩子对父母有特殊的信任,他们往往把父母看成是自己学习上的老师,德行上的榜样,生活上的参谋,感情上的挚友。他们特别希望能得到父母的信任,像朋友一样和父母平等的交流。他们认为,只有父母的信任,才是真实、可靠的。对他们而言,父母的信任意味着重视和鼓励,这正是触动他们心灵的真正动力。从教育效果上来看,信任,同时也是一种富有鼓舞作用的教育方式。
如果父母对孩子持不信任或不够信任的态度,就无法了解孩子内心真正的愿望和要求,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然也会因此而受到伤害,他们对父母的信赖势必也会降低。这样,家庭教育的效果也会相应减弱。
在教育史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后来被称为“暗含期待效应”。其原理就是信任,这种效应被广泛运用于现代家庭教育中,为人父母者应从对孩子的信任出发,培养孩子们的积极性,让孩子在父母的鼓励和信任中不断地进步。
4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就要学会欣赏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就是孩子,总会犯错误和做出幼稚的事情;总会有一些父母让孩子必须做或不许做的事情;总会有一些父母提出而孩子并未实现的愿望。因而常常听到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你就怎么这么笨”诸如此类的话,与此同时,这些父母是否会想到你的孩子在被贴上这一张张“标签”之后,会失去信心,失去自尊,失去自我价值感。
然而,处在成长中的孩子往往好胜心特别强,愿意表现自己,总想做出超过自己能力或者根本未曾尝试的事情,但受到年龄与能力因素的影响,往往事与愿违,导致他们出现失误。当孩子遇到困难与失败时,或者当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对新事物的探索缺乏信心时,我们对孩子的努力和进步要捕捉的很准确,并在恰当的时机给予鼓励和表扬,不要以自己的经验、能力和感觉去要求、命令甚至限制孩子,这样不仅会伤害孩子的好奇心、上进心更严重的是打击了他的自尊心。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给孩子一个微笑,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告诉他:“孩子,你行!我相信你!”这样,孩子就会感受到有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在支持他,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当孩子形成了敢于尝试自己心中想法的观念时,当孩子兴致勃勃地想帮你洗碗、拖地时,哪怕是取得很小的成功,在孩子的眼里,都是伟大的,父母不要吝啬表扬,应该由衷的肯定孩子的行为。可以竖起你的大拇指,发自内心地告诉他:“孩子,你做得很好,我為你感到骄傲!”当孩子看到自己的优点和成绩,那么这些优点和良好的行为就会得到强化。
所以,我们要走进孩子的心灵,多倾听孩子的心声,多欣赏他们的努力与进步,让他们充满自信,让他们在不断体验成功的经历中快快乐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韩)申圭镇.孩子对父母失望的7个理由[M].中国商业出版社,2006.
[2] 王剑兰,张凤琴,陈尚生.心理学[M].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孟迁.亲子沟通——做孩子最好的朋友.当代中国出版社,2005:22-23.
[4] 秦德彪.教子心经[M].红旗出版社,2005.
[5] (美)伊丽莎白·潘特利.家庭教育的8堂必修课[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