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珍梅
摘 要:初中音乐欣赏课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随着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多元音乐文化观已经逐渐成为指导音乐欣赏教学的重要理念。初中音乐教师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接纳与选择、交融与碰撞之间的关系,通过有效音乐教学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初中音乐欣赏课 多元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 世界音乐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243-01
1 多元音乐文化与音乐欣赏教学
多元音乐文化的内涵是强调各民族音乐艺术及其文化价值之间的平等性,力争通过音乐教育使学生认识并尊重世界音乐艺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树立平等的艺术审美价值观,珍视并传承人类社会宝贵的音乐文化遗产。进入初中阶段,学生的个体意识开始觉醒,审美价值体系初步形成。教师应努力使音乐欣赏课成为学生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的重要平台,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作品背景、剖析音乐文化内涵、感知音乐作品艺术特色,达到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促使其形成开放、多元、包容的音乐观和文化观的教学目的。
2 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多元音乐文化观,是在重视本民族音乐传统的基础上,尊重其他民族的音乐艺术价值,使多民族音乐艺术能够在平等、和谐、多元的艺术交流环境中相互促进,并获得共同的发展的艺术观念。初中音乐欣赏课要坚持多元音乐文化观,就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接纳与选择、交融与碰撞这几对关系。
2.1 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继承,即对传统的接受及延续;创新,即突破固有常规。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是最好的继承。多元音乐文化首先强调的是对本民族音乐艺术的尊重和热爱,要求初中音乐欣赏课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通过深入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继承并发扬优良的音乐文化传统,如对传统戏曲的欣赏。同时,时代是不断向前发展的,继承宝贵文化遗产,并不意味要墨守成规、全盘接受,而应当用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传统音乐艺术进行去芜存菁、去粗存细的扬弃,甚至可以大胆尝试将时尚元素引入其中,使传统艺术焕发出新的艺术生机,如可以在引导学生欣赏京剧作品的基础上,帮助他们赏鉴兼具戏曲与流行歌曲风格的《唱脸谱》等歌曲。
2.2 接纳与选择之间的关系
接纳,是一种开放、包容观念下的艺术接受;选择,是在一定审美标准之下的艺术衡量。多元音乐观,强调的是在一定审美标准衡量的前提下,对各民族音乐艺术进行开放式接纳的艺术理念。其他民族的音乐艺术有其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初中音乐教师应当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往世界音乐艺术殿堂的大门,引导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音乐艺术,如欧洲的歌剧、非洲的击打乐等等,使之具有较为丰富的音乐艺术知识。
2.3 交融与碰撞之间的关系
交融,是多种事物之间相互包容的状态;碰撞,是不同事物之间的不相容性。随着当今世界文化多元化趋势的渐趋明显,本民族音乐艺术与他民族音乐艺术的交融与碰撞更加激烈。“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首先,应坚持本民族的音乐艺术特色,使之成为世界音乐艺术的重要构成;同时,还要促进多民族音乐艺术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吸纳他民族音乐艺术之长,推动本民族音乐艺术的不断发展。如,我国民族歌剧对欧洲歌剧艺术的学习、借鉴及“纳为己用”,等等。
3 优化初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音乐欣赏课负有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激发学生音乐兴趣、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学会尊重艺术、理解多元文化的重要使命。现行初中音乐教材相对科学,既兼顾了传统与现代、经典与一般,涵盖了中华音乐文化与世界多元文化的艺术精品。教师应当采取有效策略,通过介绍音乐作品文化背景、贴近学生现实生活实际、创设音乐作品欣赏情境等策略,引导学生在理解、体验、感知、升华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定的艺术审美标准。
3.1 介绍音乐作品背景
音乐是文化传承和表达的重要载体,只有当充分理解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文化、了解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真正理解作品本身。为了拓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视野,现有的初中音乐欣赏课中安排了一些学生很少接触或具有特殊艺术风格的音乐作品,教师首先应为学生进行介绍和讲解与音乐作品相关的文化背景。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歌剧《茶花女》《卡门》选段之前,教师可以就欧洲歌剧的产生及发展进行简单讲解,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和感知这一经久不衰、历久弥新的音乐类型的艺术魅力。
3.2 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初中学生仍处于感性认知阶段,对于音乐艺术的欣赏和理解仍需借助他们的日常情感经验。因此,教师要尽量使音乐作品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产生有机联系。如,在欣赏一些能够很容易唤起学生情感的歌曲《妈妈的眼睛》和《父亲》时,学生的情感状态还是比较到位的,欣赏教学效果也较好;但在欣赏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相对脱离的歌曲,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啊,亲爱的妈妈》时,教师则可尝试通过“类比”的策略,如将学生对妈妈的爱同对党和祖国的爱进行比较,使学生尽快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
3.3 创设音乐欣赏情境
情境是引导初中学生真正理解音乐艺术的重要手段。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助力。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出极为真实的音乐欣赏情境,强化音乐欣赏教学效果。如,欣赏《森林之歌》时,引导学生欣赏巍巍高山、苍翠青柏、茂盛林木的壮观;欣赏《水调歌头》时,引导学生感受“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豪迈;欣赏《樱花》时,引导学生学生观看浪漫樱花飞舞的柔美……情境创设,是激发学生内心情感,使之深刻理解和把握音乐艺术作品特色的有效途径。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多元音乐文化观在承袭了数千年的传统音乐教育领域中引发了一场深刻的革命。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其音乐审美意识觉醒和审美体系构建的关键阶段。一线音乐教师要把握这一教育的黄金期,深化自身对多元音乐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和学习音乐文化与历史,聆听和欣赏音乐艺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和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判能力。使学生在充分认知到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的基础上,强化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以及对其他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认同、包容和接纳,使其最终成长为全面发展的、具有多元音乐文化观念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隋爱兰.谈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我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影响[J].音乐天地,2006(2).
[2] 樊祖荫,谢嘉幸.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國音乐,2008(2):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