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化

  • 萝卜春化响应相关基因鉴定及表达模式分析
    因已被确定,参与春化与温度、光周期与赤霉素、年龄与自主开花、脱落酸与油菜素甾醇等途径中[4-5],并且各途径相互交织,通过控制FLC(FLOWERINGLOCUSC)、SMZ(SCHLAFMÜTZE)及TOEs(TARGETOFEATs)等开花抑制因子或SOC1(SUPPRESSOROFOVEREXPRESSIONOFCO1)、FT(FLOWERINGTIME)及FD(FLOWERINGLOCUSD)等开花促进因子的表达强度,精确调节下游花序分生组织和花器

    浙江农业学报 2023年7期2023-08-22

  • 基于SPAD值的春石斛假鳞茎成熟度无损判定模型
    ,对植株进行低温春化处理,促使花芽形成。然而因不同年份气候差异,即使在相同的时间起始春化处理,诱导开花效果却极不稳定,其原因是该起始时间假鳞茎成熟度在不同年份的不一致。目前对假鳞茎成熟度的判断,主要依赖是时间和经验,如止叶(假鳞茎上最后形成的一片叶)成熟后的时间,实际生产中偏差极大。为了确定春化适宜的起始时间,获得良好的春化效果,准确判断春石斛假鳞茎成熟度方法的建立就显得极为重要了,也为农业生产中精准调控技术的实施奠定技术基础。【前人研究进展】春化温度、春

    福建农业学报 2022年6期2022-12-02

  • 春化过程中2个时钟蛋白CCA1和LHY通过不同顺式元件激活VIN3的转录
    VIN3结合,在春化过程中诱导其转录。研究证明CCA1与VREVIN3通过EE进入VIN3启动子,同时在春化过程中,CCA1和LHY节律被调节到VIN3表达模式;CCA1和LHY对VIN3诱导的影响仅限于接近冰点的春化早期;CCA1和LHY有助于在轻度低温下春化触发的VIN3诱导温度,在温和低温(7~19 ℃)下春化也可激活VIN3表达。研究还测试了在温和低温条件下(12 ℃诱导)CCA1和LHY对VIN3的影响。与野生型相比,12 ℃春化处理的cca1/

    蔬菜 2022年1期2022-11-11

  • 结球甘蓝一年两代繁殖技术及其在雄性不育转育中的应用
    个月的绿体低温春化才能开花结实,繁殖1 代至少需要1 年的时间,育种周期长,一个品种的育成一般需要10 年以上,对甘蓝种业发展极为不利。由于甘蓝的胞质不育转育简单,不育性容易保持,故此项技术在甘蓝雄性不育系的转育上得到广泛应用(季家磊 等,2016),育成了多个优良甘蓝品种(方智远 等,2003;庄木 等,2010;杨丽梅 等,2011)。纯合的高代自交系材料转育成雄性不育系又需6~8年的时间,致使甘蓝品种的育成时间几乎增加了一倍(Perez-Prat

    中国蔬菜 2022年10期2022-11-03

  • 北方冬麦区小麦春化基因的组成与分布及其与冬春性的关系
    75000)小麦春化作用是指经过适宜的低温处理从而启动或促进小麦开花的现象[1-2]。根据小麦春化过程中对低温的需求强度和持续时间,将其划分为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弱冬性、弱春性和春性[3-4]。小麦的春化作用主要由VRN1[5-6]、VRN2[7-8]、Vrn-B3[9]和Vrn-D4[10]基因控制。其中,VRN1位点包括Vrn-A1、Vrn-B1和Vrn-D13个同源基因,分别位于小麦5A、5B、5D染色体上[11],这3个同源基因中任意一个基因为显

    华北农学报 2022年5期2022-11-03

  • 春化基因 Vrn-1对二系杂交小麦亲本抽穗期的作用研究
    穗期相关的基因有春化基因()、光周期基因()和早熟基因()。迄今为止,已有多个研究利用 PCR 扩增技术和凝胶电泳技术对春化基因、光周期基因在小麦中的组成和分布进行了检测,并对春化基因和光周期基因在小麦抽穗期的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春化基因和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分布与品种特性和生态区域相适应;但部分研究因种植区域不同,基因效应有所差异。Padovan等研究了基因、环境和播期对地中海地区硬粒小麦产量的作用,提出不同区域应选择适宜的品种及配套播期等栽培措施来

    麦类作物学报 2022年9期2022-10-19

  • 植物春化作用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开花的现象,称为春化作用[1]。春化作用通常具有如下特征:①春化作用是缓慢的量变积累过程,在低温下经历的时间越短,对开花的促进作用越弱,而在低温下经历的时间越长,植物的开花时间越短,直至达到饱和状态;②春化作用不会改变植物内在的基因,不具有遗传性,其产生的效应只能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稳定维持在当代植株中,并不能通过有性繁殖传递给后代;③有分裂活性的细胞才能对春化作用做出反应,所以春化作用的感受位点通常在植物的根尖和茎尖;④春化作用不能直接导致植物开花,其仅在

    现代园艺 2022年15期2022-08-23

  • 白菜NAC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应答春化反应的表达分析
    C转录因子在应答春化反应中的表达分析尚未有报道。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对白菜NAC转录因子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其理化性质、染色体分布、顺式作用元件、系统进化树及共线性等进行分析,同时基于转录组数据及RT-qPCR分析其在白菜不同组织及应答春化反应的表达模式,旨在为深入探索NAC基因应答春化反应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1 材料与方法1.1 数据来源拟南芥基因组数据(TAIR10)来源于TAIR数据库;白菜基因组数据(V1.5)来源于BRAD数据库;NAC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22年4期2022-08-11

  • 春化时长对半冬性小麦品种圣麦20穗粒数的影响
    和千粒重[2]。春化特性是指种子作物在苗期需要经受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才能开花结实的现象,是小麦品种的重要性状,决定着小麦的种植范围和栽培措施[3-4]。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春化作用的刺激才能加速开花,进而完成开花结实[5]。春化作用不仅是冬小麦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过程,而且对小麦后续的生长发育及最终产量也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春化过程所需的主要外界环境因素为低温和光照,另外还需要适宜的水分、足够的氧气和糖类等营养物质[5]。春化过程还会

    农业科技通讯 2022年7期2022-07-19

  • 贵州小麦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分布及其对抽穗期和开花期的效应分析*
    1],并与含有的春化及光周期基因密切相关。春化和光周期基因又通过影响小麦的抽穗期和开花期表现出对环境条件的不同适应性,直接或间接影响小麦的品质和产量[2-5]。春化和光周期基因作为控制小麦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与小麦对环境的适应性紧密相关,研究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对小麦育种、引种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6]。目前,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已基本明确。在小麦中,春化基因由Vrn1、Vrn2、Vrn3和Vrn4组成,其中Vrn1、Vrn2和Vrn3在通过春化作用诱导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2022年3期2022-05-28

  • 光照对小麦的春化效应及其机制初探
    类因素的影响,即春化需求、光周期敏感性以及自身早熟性。春化需求是小麦需要经历长时间的低温才能开花的性质;光周期敏感性是小麦只有在合适的光周期条件下才能开花的性质;满足春化需求和光周期条件后,不同小麦品种间的抽穗期仍有差异,这些差异由自身早熟性(earliness,Eps)决定。在小麦中,关键的春化调控基因包括、以及,其中和是开花促进基因,是开花抑制基因。小麦基因主要在顶端分生组织和叶片中表达,随春化时间的持续而逐渐上调,是拟南芥定的同源基因;VRN1蛋白可

    麦类作物学报 2022年4期2022-05-23

  • 春化蚕豆绿色轻简栽培技术及低碳高效种植模式应用
    业农村绿色发展。春化蚕豆设施绿色高效种植技术的应用与政策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春化蚕豆利用人工春化技术处理蚕豆芽苗,使之通过春化后移栽设施进行种植,具有提早花芽分化、提高结荚率、降低结荚部位、分枝多及再生能力强等特点。春化蚕豆还可作为经济绿肥参与设施蔬菜轮作模式,提高土壤质量。在设施高效农业生产中,种植1 茬春化蚕豆可以大幅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长期从事春化蚕豆设施栽培研究,集成创新蚕豆芽苗培育、人工春化、移栽与配套设施

    长江蔬菜 2022年8期2022-05-10

  • 不同处理条件对冰岛罂粟种子萌发影响的初步探究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春化时间、培养基种类、温度、光质对冰岛罂粟种子萌发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探究,通过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率(GP)、发芽势(GE)和发芽指数(GI)来评估不同处理条件的影响,为今后进行冰岛罂粟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及处理以冰岛罂粟种子为材料,实验前剔除干瘪、虫蛀的种子及杂质,选取品质优良种子。用浓度为75%酒精消毒30 s,无菌水清洗3次,每次30 s;3% NaClO溶液消毒5 min,无菌水清洗5~6次,每次30 s。消

    黑龙江大学工程学报 2021年3期2021-09-24

  • 小麦新品种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组成以及春化基因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兼种弱春性小麦。春化特性是小麦由营养生长转为生殖生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习性,直接影响着小麦的种植范围和栽培方式。现有研究证明,小麦春化作用主要受到Vrn-1,Vrn-2,Vrn-3和Vrn-4等春化基因的控制[1-2],其中Vrn-1基因效应最为重要[3-4],它含有3个等位基因(Vrn-A1、Vrn-B1和Vrn-D1),分别位于小麦5 A、5 B和5 D染色体的长臂上[5-8]。Vrn-3基因主要受春化和长日照的调节进而对促进小麦开花起重要调控作用,Vr

    种子 2021年5期2021-06-22

  • 不同春化天数对浙南地区普通白菜秋季加代繁种的影响
    经过长时间的低温春化才能完成抽薹开花(Henderson & Dean,2004;赵香梅 等,2005)。自然条件下每年只能完成1 个世代的有性繁殖,自交系的纯化稳定通常需要6~7 代,育成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8~10 a。因此,探索和优化加代技术是加快普通白菜育种进程的必要措施。白菜类作物的加代技术在国内发展比较缓慢。王绍林和彭识(1997)利用云南丽江地区的立体气候特点,在3 个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生态类型地区异地加代繁殖大白菜,全生育期缩短118 d,成

    中国蔬菜 2021年1期2021-01-20

  • LF通过抑制FLC促进拟南芥开花的初步研究
    现象,通过3周的春化处理观察其花期变化,并采用Q-PCR技术在基因转录水平上分析了LF基因和开花抑制基因FLC的关系,初步分析并确定LF作为正调控基因通过抑制FLC偶联春化途径参与了拟南芥开花的调控.1 材料与方法1.1 植物材料及培养条件本实验中使用的晚花突变体材料lf及LF基因超表达材料35S::LF均来自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本实验中使用的拟南芥野生型Col、晚花突变体材料lf及LF基因超表达材料35S::LF均来自兰州大学生命科学院.选择饱满的种子悬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12-22

  • 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低温春化的生理生化特征
    性冬油菜幼苗完成春化所需时间长,南繁或室内加代存在较大困难,使冬油菜育种进程极为缓慢,不适应高效育种的需求[1-2]。本研究探讨白菜型冬油菜萌动种子低温春化的可能性,萌动种子如能感受低温完成春化,即可简便地对大规模育种材料等进行春化处理,对缩短冬油菜育种周期、提高育种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春化作用是冬性植物感受环境低温机体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最终诱导植株成花的过程[3]。植物春化分为绿体春化和种芽春化2种方式,绿体春化需要植株生长至一定大小

    中国农业科学 2020年5期2020-03-30

  • 温光诱导下甜菜抽薹和开花相关基因的AFLP研究
    目的是明确甜菜在春化和光周期条件下抽薹、开花过程中差异基因表达,为进一步明确温度和光周期诱导甜菜抽薹、开花的分子机制提供前期基础。2 材料与方法2.1 生物材料甜菜品系DY14-O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甜菜课题组。2.2 方法2.2.1 生物材料生物材料2014年5月播种DY5-O甜菜种子,于2014年10月初收获母根,选取100株生长健康根重大约700-850 g的甜菜母根100株沿着生长点平均切瓣,共200瓣,100瓣春化(4-5℃)处理16周(16 W

    中国甜菜糖业 2019年4期2019-12-11

  • 温光诱导下甜菜蛋白质组学研究
    要的适应性特征。春化是植物对温度的一种适应性,植物长时间暴露于低温条件下之后获取开花能力的过程。春化作用诱导细胞的快速分裂,分生组织一旦长时间处于春化环境,它们不但会记住春化作用,而且该记忆在有丝分裂上是稳定的。大多数植物的开花需要春化和长日照光周期的诱导作用,长日照光周期为开花提供了保证,研究光周期诱导植物开花的分子机制表明,光感受器和昼夜节律性调节以复杂的方式相互作用控制开花的转变,光周期诱导开花是昼夜节律调节的输出通路。拟南芥的春化和光周期诱导开花的

    中国甜菜糖业 2019年2期2019-07-08

  • 低温春化对乌塌菜抽薹开花的影响
    料,找到其适宜的春化时间,将萌芽的种子在4 ℃低温条件下分别处理15、20、25 d,调查不同春化处理时间对乌塌菜各材料抽薹开花的影响。结果表明,‘常丰乌塌菜冬性最强,春化25 d,播种至现蕾始期时间为35.6 d,播种至开花始期时间为45.8 d,现蕾开花最早,开花期反应植株大小与健壮程度的株幅、花薹直径、叶片数与春化20 d处理差异不显著;‘中八叶和‘精选乌塌菜春化20 d,开花期植株生长健壮,株幅、叶片数、花薹直径显著优于春化25 d处理,开花率接近

    中国瓜菜 2019年2期2019-07-02

  • 河南省小麦品种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的研究
    450002)春化和光周期是小麦的基本生物学特性,不同地区的冬小麦品种因其所处的冬季低温环境和春季日照长度的差异,经长期的演化形成了不同的生态类型[1]。我国冬小麦品种的春化特性自北向南由冬性逐渐过渡到春性,光周期反应自北向南由敏感逐渐过渡到不敏感。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不仅与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有关,也与品种发育节律、产量器官的建构密切关联。因此,人们在进行小麦品种改良的过程中就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品种的春化特性和光周期特性进行了选择。研究小麦的春化特性和光周

    麦类作物学报 2019年3期2019-04-12

  • 温光诱导对甜菜抽薹和开花研究概述
    相互作用决定的。春化是许多植物发育所必须的,春化(4-5℃)处理随后加以长日照(long-day,LD,16 h/8 h)诱导植物开花。多年来一直观察到环境对糖甜菜抽薹、开花的影响,但分子机制还有待充分阐明。开花是植物生殖生长的一个典型形态特征。模式植物拟南芥全基因组测序已经完成。拟南芥开花的分子机制研究得比较透彻,研究发现拟南芥有四个开花途径:自主途径、赤霉素途径、春化途径和光周期途径,并且探明了与这4个途径相关的内源和外界信号。其它植物的抽薹和开花机制

    中国甜菜糖业 2019年1期2019-04-03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揭示介导小麦开花新机制
    酸化修饰动态调控春化作用,介导小麦开花的机制,为冬小麦春化育种提供新的思路。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植物生理学》。研究人员利用抑制剂处理发现,改变氧-乙酰氨基葡萄糖(O-GlcNAc)信号能够显著影响春化关键基因的转录表达,并促进小麦开花,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部分取代春化作用。研究人员进一步分离并富集到参与春化作用的糖基化修饰和磷酸化修饰蛋白谱,发现多个同时具有糖基化修饰和磷酸化修饰的蛋白,并证明这2种修饰在春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据了解,春化作用是

    中国食品学报 2019年5期2019-01-13

  • 小麦春化作用研究进展
    般把由低温引起的春化称为低温春化。按照原产地及春化特点的差异,可将小麦种类划分为强冬性、冬性、半冬性和春性4种类型[1-2],不同的类型在春化过程中对温度和光照的需求不同,各种生理和生化代谢也存在一定差异。小麦的春化作用主要由Vrn-1、Vrn-2、Vrn-3和Vrn-4等4类基因调控,这4类基因位点的显隐性组成调控着小麦的冬性或者春性[3-6]。目前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小麦春化作用的调控机制及作用方式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分离并克隆了春化基因Vrn-1、Vrn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24期2019-01-09

  • 百合试管鳞茎温光互作春化及基质分层移栽技术研究
    低温与长日照互作春化并进行分层基质栽培,索蚌和西伯利亚百合的抽薹率均高于85%、种球围径均提高71%以上。关键词 百合;试管鳞茎;春化;分层基质栽培中图分类号 S682.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8)17-0067-02百合(Lilium spp.)是多年生草本球根植物,有着“球根花卉之王”的美誉,百合切花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其中种球占切花成本的60%以上。目前,我国百合种球主要依赖进口,每年从荷兰进口种球2亿粒以上,而种球的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17期2018-10-13

  • 不同春化时间对蚕豆生长和开花的影响
    株生长过程中经历春化阶段[1-3],否则无法实现开花或者需要漫长的时间才能开花。蚕豆也是春化作物,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尤以长江以南种植较多,江浙是蚕豆种植的主要区域,中国是世界蚕豆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4]。传统的蚕豆栽培是在农历霜降之后播种,植株经历冬天的自然低温春化,在来年春天开花结荚[2-3]。而为了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同时也满足市场对鲜食蚕豆的需求,现在农户在8月后就开始播种,因此蚕豆苗就必须经过人工低温春化处理后才能种植。温度会对蚕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9期2018-09-17

  • 中国小麦主产区品种主要春化基因的组成与分布
    种植[1-2]。春化特性是小麦适应不同气候条件的重要生理特性,影响小麦种植范围,也决定适宜播期[3-5]。小麦春化特性主要受春化基因控制,研究春化基因及其等位变异对小麦育种、引种和推广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表明,小麦的春化特性受多个春化基因位点控制[6-8],其中VRN-A1、VRN-B1、VRN-D1和VRN-B3是研究比较深入的4个主要春化基因。VRN-A1位点存在3种显性等位变异Vrn-A1a、Vrn-A1b和Vrn-A1c,其中Vrn-A1a对春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9期2018-08-10

  • 春化有效积温对结球甘蓝春化相关物质的影响
    .1 播种育苗与春化处理 将试验材料播种于育苗盘中,待1~2张真叶时进行分苗,在整个育苗期间对幼苗所处状态进行调节,保持结球甘蓝生长的环境温度白天不低于(25±1) ℃,夜间不低于(17±1) ℃,苗期正常管理,当长至7张真叶时,取大小一致的幼苗进行春化处理,处理温度分别为平均7 ℃[昼/夜(9±1) ℃/(5±1) ℃]、11 ℃[昼/夜为(13±1) ℃/(9±1) ℃]、15 ℃[昼/夜为(17±1) ℃/(13±1) ℃],光照时长12 h,光照度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11期2018-06-29

  • 春化处理对蚕豆性状表达的影响
    过漫长的自然低温春化,在来年的春天开花结荚[1-2]。而当前新的栽培模式是在8—9月,蚕豆苗经人工低温春化处理后移栽入大棚。低温处理能缩短蚕豆出苗到开花的时间[3],这一点已经能够达成共识,但多低的温度,多长的处理时间最有利于蚕豆春化,这一点尚未有较明确的定论。为此进行了不同的低温和不同的低温处理时长的蚕豆春化试验,以期为今后生产春化处理蚕豆苗提供科学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参试蚕豆品种为慈蚕1号,由浙江省慈溪市种子公司提供,豆粒饱满、无蛀虫。1.

    浙江农业科学 2018年1期2018-02-10

  • 珲春市春化镇土特产借“网”走出大山
    “火爆”,珲春市春化镇党委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致富优势,不断把电子商务向广大菌农拓展和延伸,通过“互联网+”等方式,让小小的土特产借“网”走出大山。春化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水质、温度、海拔、昼夜温差等极其适合木耳等菌类生长。据统计,2017年,该镇仅黑木耳种植量达3100万袋,预计产量将达155万公斤,创历史新高。近日,春化镇政府与珲春市政通网络服务有限公司正式签约,由春化镇四道沟村、梨树沟村、西土门子村、兰家趟子村共4个村与政通网

    吉林农业 2018年3期2018-01-17

  • 蚕豆春化促早栽培适宜品种筛选试验
    所 500)蚕豆春化处理促早栽培模式颠覆了传统蚕豆霜降播种的栽培模式,蚕豆在9~10月移栽,在大棚三层薄膜的保温下,整个冬季开花结荚,一直持续到翌年4月底[1]。在此栽培模式下,不仅蚕豆的生长环境有别于传统栽培模式,且春化处理能提前蚕豆开花期[2],也改变其他性状的表达。因此,笔者引进了多个有代表性的蚕豆品种,在春化处理促早栽培模式下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宜此栽培模式的蚕豆品种,为今后进一步的引种育种提供数据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参

    上海农业科技 2017年6期2018-01-15

  • 甘肃小麦品种主要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和分布
    甘肃小麦品种主要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组成和分布张 博1,白 斌2,张雪婷2,杨智全1,王晓龙1,张晓科1(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陕西杨凌 712100;2.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70)为了明确甘肃小麦春化和光周期基因的分布特点,利用STS标记对96份品种的主要春化基因位点 VRN-A1、 VRN-B1、 VRN-D1、 VRN-B3和光周期基因 PPD-D1位点的等位变异组成进行了检测和分析。结果表明

    麦类作物学报 2017年7期2017-08-16

  • 植物春化作用的条件及应用
    53007)植物春化作用的条件及应用□张玮雨(河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河南 新乡 453007)春化作用的研究对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十分重要,文章从春化作用的发现、进行春化的条件及春化作用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春化作用曰条件曰应用1 引言春花阶段指,低温条件促进一些植物花器官的花芽形成及花器发育。该过程在植物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中起关键性作用,而春化作用就是这种低温促进植物开花的效应。对于植物个体发育,成花过程一直是其中心环节,成花诱导则是其核心问题之一。

    山西农经 2017年1期2017-04-13

  • 青蚕豆春化处理及大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
    6257)青蚕豆春化处理及大棚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卞佩佩(江苏省启东市东海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江苏启东 226257)近年来,随着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优化,启东市大棚青蚕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形成了规模生产和区域优势。蚕豆经春化处理后采用大棚栽培,青荚可在3月中旬~4月上旬采收,较露地栽培可提早上市40d,每kg青蚕豆荚市场售价达12元左右,每667m2产值7000元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 春化处理技术蚕豆为长日照作物,需通过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荚。用经过人工低

    上海蔬菜 2017年4期2017-04-04

  • 盐城市春化蚕豆设施栽培的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量低,效益不稳。春化蚕豆是指在蚕豆幼苗生长到一定阶段时,用人工低温处理代替自然春化过程,以缩短生育时间,从而实现蚕豆提前开花结荚。利用大棚种植春化蚕豆,较露地可提前3~6个月采摘上市,具有产量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成为广大菜农增收的新途径。1 春化蚕豆设施栽培的优势1.1 提早上市时间春化蚕豆设施栽培改进了蚕豆传统露地栽培的种植方式,8月底~12月初均可进行春化苗的移栽种植,当年12月~次年5月均有鲜荚上市,上市时间较露地栽培提早3~6个月,满足了蚕豆市场

    上海蔬菜 2017年6期2017-04-03

  • 黄淮北片主栽小麦品种冬春性与主要春化基因组成的关系
    品种冬春性与主要春化基因组成的关系赵彦坤1,张文胜2,王秀堂1,傅晓艺1,贾 丹1,高振贤1,史占良1,何明琦1(1.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河北石家庄 050041; 2.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21)为探明我国黄淮北片麦区冬小麦的冬春性与春化基因分布的关系,以该麦区的48个主导小麦品种为材料,依据不同小麦品种的低温春化需求来分析品种的冬春特性,同时分析了主要的春化基因分子标记在上述品种中的组成。结果表明,黄

    麦类作物学报 2016年11期2016-12-29

  • 种芽春化和绿体春化对大白菜现蕾及开花时间的影响
    00097)种芽春化和绿体春化对大白菜现蕾及开花时间的影响于锐芳11,22苏同兵2于拴仓2张凤兰2*余阳俊2张德双2赵岫云2汪维红2卢桂香2(1北京农学院植物科学技术学院,北京 102206;2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持研究中心,北京 100097)以100个大白持品种的高代自交系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芽春化和绿体春化两种春化方式对大白持现蕾时间、开花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种芽春化处理的100个大白持品种的平均现蕾时间、开花时间比绿体春化处理分别提前了15.0d和

    中国蔬菜 2016年5期2016-10-17

  • 普通小麦春化处理过程中wcor14a基因的表达分析
    002)普通小麦春化处理过程中wcor14a基因的表达分析张宝娜1,张鹏钰1,王同朝1,王 翔2,尹 钧2,卫 丽2(1.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河南郑州 450002;2.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郑州 450002)为进一步完善普通小麦春化特性理论基础,从不同春化特性小麦品种RNA-Seq结果中筛选得到一个春化诱导上调表达的EST序列Unigene3230,经NCBI比对与小麦wcor14a基因序列一致。为进一步明确该基因在春化过程中的功能

    华北农学报 2016年3期2016-07-28

  • 高等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制
    25)高等植物春化作用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制杨柳依,赵荣秋,刘乐承(长江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湖北 荆州 434025)春化作用对控制高等植物开花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一个由多基因相互作用并受环境因素(温度、光周期等)影响的复杂过程。双子叶植物拟南芥与单子叶植物谷物中春化关键基因是不同的。春化状态在有丝分裂中传递,在有性生殖的下一代中重建。综述了春化作用促进途径中春化相关基因的功能以及开花的表观遗传调控。春化作用;拟南芥;谷物;开花途径;表观遗传调控高等植物开花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年27期2016-03-25

  • 早春白菜为何会先期抽薹
    白菜是种子萌动的春化型蔬菜,也就是说大白菜种子开始萌动以后,在发芽期、幼苗期及莲座期受到一定天数的低温影响,都可完成春化过程。白菜冬性较弱,通过春化温度条件要求不严格,一般在2~10℃低温下10~15天可以完成春化过程。一旦通过春化过程,在18~20℃高温下14小时的长日照可迅速抽薹开花,失去白菜经济价值。一定要加强管理,防寒保温,使苗期温度在13℃以上,使大白菜春化的低温条件和时间不成立。其次,错把秋季大白菜的管理经验用于早春种植,忽视了早春大白菜生长时

    农家科技中旬版 2016年2期2016-03-15

  • 滇池铜绿微囊藻春化过程与诱导低温间的关系
    5滇池铜绿微囊藻春化过程与诱导低温间的关系郭蔚华,余敏,刘青香,吴杰,李星广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 400045在滇池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 in Dianchi Lake)春化作用被揭示后,认识到该藻生长活动对低温有需求,分析冬季低温对滇池铜绿微囊藻生长的影响、春化过程与诱导低温间的关系等,对深入认识藻大暴发的春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实验中先用31 ℃对藻高温休眠处理,然后用14~7 ℃低温诱导,最后在19

    生态环境学报 2015年12期2015-12-13

  • 不同春化处理对蚕豆表型的影响
    26541)不同春化处理对蚕豆表型的影响卞晓春,林晶晶,吴春芳*(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如皋 226541)[目的]探讨不同春化处理蚕豆芽苗对蚕豆表型的影响。 [方法]以鲜食蚕豆通鲜2号为材料,对蚕豆芽苗进行了不同春化温度、时间的二因素裂区试验。[结果]蚕豆的分枝数随着春化温度的升高和春化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增加趋势,而蚕豆的总荚数随着春化温度的降低和春化时间的延长表现出增加趋势。[结论] 为蚕豆芽苗人工春化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蚕豆;春化温度;春化

    安徽农业科学 2015年14期2015-01-20

  • 植物如何消除春化的记忆 ——ELF6阻止春化状态遗传给下一代
    an植物如何消除春化的记忆 ——ELF6阻止春化状态遗传给下一代杨红春,Caroline Dean杨红春 博士植物能够感知周围环境,控制和协调自身的发育,使其在合适的时间开花结果。春化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植物通过感受冬天连续的低温环境,逐渐抑制开花抑制因子的表达,并且能够在冬季之后保持该基因的抑制状态,即植物通过表观修饰可以在随后的发育过程中记住基因的表达状态,从而促进开花。春化对于许多冬性作物(如小麦、大麦)的高产、稳产也具有重要作用。模式植物拟南芥

    遗传 2015年1期2015-01-03

  • 烟草育苗大棚休闲期网纹甜瓜栽培模式的研究
    耐热萝卜亲本种子春化时间和开花情况,为杂交制种父母本播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州、短叶13号、南畔洲及杂交一代商品种长白热萝卜亲本为试验材料,通过将上述萌动萝卜种子置于低温环境中生长,模拟自然界春化过程,低温处理时间分别为10、20、25 d。结果发现,短叶13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在同类型处理时间中均是最早开花,其次是长白热类型(♂)。另外,以长白热母本萝卜为例,25 d低温处理时间的始花萝卜株高要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表明萝卜生殖生长期的提前势必缩短营养生长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4期2014-05-09

  • 短叶13号萝卜加代技术研究
    卜干种子不易完成春化而开花;而在萝卜萌动种子及萝卜幼苗两类材料中,前者加代操作相对简便且低温处理定植后开花比例较高。因此,将萌动种子作为萝卜加代材料可缩短育种进程、提高育种效率。关键词:春化;加代;发育时期;开花;短叶13号萝卜萝卜是种子春化型作物,低温是其开花的必要条件。自然低温条件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因此利用自然条件让萝卜开花结实周期长、耗时多。利用人工条件模拟自然低温促进萝卜提早开花,可大大缩短研究时间,加快萝卜育种进程[1]。加代技术是利用二年生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4期2014-05-09

  • 萝卜耐抽薹性研究进展
    。关键词:萝卜;春化;耐抽薹性萝卜(Raphanus sativus L.)又名莱菔,属十字花科萝卜属,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之一。萝卜的先期抽薹,是指肉质根尚未达到商品成熟之前就已抽薹的现象。萝卜以贮藏器官(肉质根)为产品,萝卜抽薹以后其肉质根由致密变为疏松,失去食用价值,在生产上造成很大的损失。萝卜具有生长快、质量好、产量高、抗逆性强并且耐贮运等优点,其反季节生产发展迅速,但是受品种、气候及田间管理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先期抽薹,严重影响了萝卜的品质,使其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4期2014-05-09

  • 低温处理对萝卜开花习性影响规律研究
    耐热萝卜亲本种子春化时间和开花情况,为杂交制种父母本播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州、短叶13号、南畔洲及杂交一代商品种长白热萝卜亲本为试验材料,通过将上述萌动萝卜种子置于低温环境中生长,模拟自然界春化过程,低温处理时间分别为10、20、25 d。结果发现,短叶13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在同类型处理时间中均是最早开花,其次是长白热类型(♂)。另外,以长白热母本萝卜为例,25 d低温处理时间的始花萝卜株高要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表明萝卜生殖生长期的提前势必缩短营养生长

    长江蔬菜·学术版 2014年4期2014-05-09

  • 黄淮麦区小麦春化基因组成的多态性分布研究
    ,冬小麦必须经过春化才能正常开花结实,春化过程是一个缓慢量变积累过程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温度、光照、表观修饰和激素等.小麦冬春性的准确鉴定对防范自然灾害、引种及保障小麦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小麦对春化需求受遗传控制,目前报道的小麦春化基因有4个,即Vrn1,Vrn2 ,Vrn3和Vrn4,其中,研究较为深入且已开发出分子标记的主要是Vrn1和Vrn3.Vrn1有3个等位基因,分别命名为Vrn-A1 ,Vrn-B1 和Vrn-D1,位于小麦的 5A,5B,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4年3期2014-04-08

  • 春季气温、地温变化特点及其对春大白菜抽薹的影响
    响,并比较了人工春化大白菜种子和田间直播两种方法鉴定大白菜耐抽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田间实测的24 h最低、最高温度与天气预报存在较大差异,增大了田间管理的难度。根据田间实测温度及其变化特点将春季气温、地温分成3个时间段,并根据其特点相应地提出了春大白菜栽培管理措施。关键词:春季;气温;地温;大白菜;抽薹中图分类号:S634.1文献标识号:A文章编号:1001-4942(2014)02-0111-05春季温度起伏大,易出现“倒春寒”现象,从而发生冷害或

    山东农业科学 2014年2期2014-03-24

  • 低温处理对萝卜开花习性影响规律研究
    耐热萝卜亲本种子春化时间和开花情况,为杂交制种父母本播期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以黄州、短叶13号、南畔洲及杂交一代商品种长白热萝卜亲本为试验材料,通过将上述萌动萝卜种子置于低温环境中生长,模拟自然界春化过程,低温处理时间分别为10、20、25 d。结果发现,短叶13号对低温极为敏感,在同类型处理时间中均是最早开花,其次是长白热类型(♂)。另外,以长白热母本萝卜为例,25 d低温处理时间的始花萝卜株高要明显低于其他处理组,表明萝卜生殖生长期的提前势必缩短营养生长

    长江蔬菜 2014年8期2014-01-25

  • 不同冬性大白菜的耐抽薹性研究
    使其能够顺利通过春化进而开花结籽,育种工作者常采用人工春化的方法使大白菜不结球而直接抽薹开花[2],因此,了解不同冬性大白菜的抽薹特性、掌握判断大白菜是否完成春化的方法非常重要。本试验通过研究不同时间和温度的春化处理对大白菜抽薹现蕾进程的影响,从而了解其抽薹特性和春化条件;通过对大白菜抽薹过程中生长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3]和POD活性进行测定[4],观察其变化趋势与抽薹进程的关系,以此作为判断大白菜是否完成春化的标志。1 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为山西省农业科学

    山西农业科学 2013年3期2013-10-22

  • 大白菜脱春化效果及脱春化前后DNA甲基化分析
    条件下很容易通过春化阶段,随着温度升高,日照时间加长,会出现抽薹现象,即大白菜在进入结球期之前由于感受低温而通过春化抽薹开花(刘春 香和长兰卿,2001)。宋阿利等(2006)研究发现高温可延迟春化后大白菜的抽薹开花;蒋欣梅等(2009)报道高温可导致甘蓝春化逆转。本试验探讨了大白菜高温脱春化的效果,目的在于寻找防止大白菜先期抽薹的方法,从而弥补大白菜育苗过程中因低温春化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对春季大白菜生产起指导作用。Burn等(1993)、Finnegan

    中国蔬菜 2013年8期2013-05-21

  • 地质素描 ——吉林春化花岗岩球状风化
    质素描 ——吉林春化花岗岩球状风化(钟华邦)吉林春化花岗岩球状风化素描图球状风化是指岩石呈圆球状或椭圆球状,由表及里层风化剥离的现象。残留的球形岩块称为“石蛋”。吉林春化海西期斜长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十分明显(见素描图)。其他还见有河南確山的石英斑岩地表球状风化的岩石和西藏拉萨河畔的球状风化花岗岩。有趣的是:这种球状风化形成石头还是一种比赛的器物,抱石比赛是一年一度西藏当雄赛马节文体比赛重要的项目。又如,在莫斯科举办的大力士国际比赛中,一名来自立陶宛的勇士双手

    地质学刊 2012年1期2012-12-21

  • 露地越冬春甘蓝抽薹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致越冬春甘蓝通过春化抽薹开花的主要因素。幼苗只要在6片以上真叶,叶宽5 cm以上,茎粗达到0.6 cm左右时遇到0~15℃低温,经过一段时间即可通过春化而抽薹,尤其是在0~4℃低温下,最容易通过春化。幼苗正常情况下定植后又遇到忽冷忽热或持续阴冷天气,幼苗长期处于低温条件下,一旦温度达到春化条件,极容易通过春化导致抽薹。暖冬气候条件下,较高的温度使幼苗生长加快,造成定植苗子过大,或定植时苗子不大,但定植后遇到连续暖冬气候条件,使苗子在春化低温条件来临前超过了

    长江蔬菜 2012年9期2012-11-12

  • 利用春化处理生产揭农4号小白菜原种
    坤和 徐海钿利用春化处理生产揭农4号小白菜原种赖坤和 徐海钿导读:揭农4号是适合揭阳市晚秋、冬季、早春种植的常规小白菜新品种。可采用本地生产原种,北繁大田用种以节约成本。该品种冬性较强,冬季种植不易抽薹,抽薹开花期为3~4月,此时气温逐渐升高,湿度大,日照少,病虫多,种子产量极低。若能将花期提前至12月或翌年1月,则自然环境条件有利于开花结实,多年实践证明,叶面喷施赤霉素(GA3)未能替代低温春化作用,若要使其花期提早,需人工春化处理,通过春化阶段后,叶面

    长江蔬菜 2012年13期2012-03-22

  • 植物同源结构域指蛋白在拟南芥等十字花科植物春化作用途径中的功能
    芥等十字花科植物春化作用途径中的功能胡功铃,陈国平,胡宗利,顾峰,李勇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重庆 400030春化低温处理可以使拟南芥等十字花科植物提前开花,该过程中涉及到一个重要的植物同源结构域指(PHD-finger)蛋白VERNALIZATION INSENSITIVE 3(VIN3)。PHD-finger结构域是真核生物中一种进化保守的锌指结构域,通常参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对核小体组蛋白进行甲基化、乙酰化、磷酸化等修饰。在春化处理过程中,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1期2010-10-16

  • 三个小麦春化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分析
    0002三个小麦春化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分析袁秀云1,2,李永春1,孟凡荣3,王潇1,尹钧11 河南农业大学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 4500022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郑州 4500443 河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郑州 450002为明确小麦春化基因的时空表达特性,以中国春和洛旱2号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半定量RT-PCR技术,分析了3个春化基因VERNALIZATION1 (VRN1)、VRN2和VRN3的时空表达特性。结果表明,VRN1在

    生物工程学报 2010年11期2010-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