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

  • 黄易《得碑十二图》题跋浅探
    6)后的十余年间黄易在河北、山东一带搜寻碑刻、拓本的游历成果。本文拟从《得碑十二图》中黄易自题和翁方纲题跋,来探究这种题跋丰富的“游记”创作形式所展现出的历史写实性,以及图册题跋背后所体现的黄易“金石交游网”和其书法艺术价值。金石学在清代发展极盛,于乾嘉时期达到顶峰。黄易正是处于这一时代的著名金石家,同时他在篆刻、书画艺术领域也颇有建树。他一生都热衷于金石活动,长年游历在碑刻资源丰富的中原地区,并将走访金石碑版的游学活动绘制成多本“访碑图册”,《得碑十二图

    书画世界 2023年5期2023-07-05

  • 新见黄易篆刻“书巢”石印考 ——兼论黄易与胡德琳之交游
    ⊙ 朱琪一、黄易篆刻“书巢”印之背景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秋盦等,钱塘人。诗、古文、词皆精通,长于金石之学,与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王昶并称“金石五家”。又工书,善绘事,尤精于篆刻,后人将之与丁敬、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并称为“西泠八家”。其著作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目》《秋盦遗稿》等,另辑有《黄氏秦汉印谱》《种德堂集印》等印谱。西泠八家印章实物存世稀少,尤其前四家篆刻在当时就有文人学者留心收集,真品

    大学书法 2022年6期2023-01-04

  • 故宫藏黄易本宋拓《熹平石经》鉴藏研究
    料,现仅存三件:黄易“小蓬莱阁本”、孙承泽“砚山斋本”和阮元“文选楼本”(但阮元本目前存疑),而其中的故宫藏黄易“小蓬莱阁本”(后简称“黄易本”)宋拓《熹平石经》是本文的讨论对象。根据故宫博物院官网秦明撰写“熹平石经残石”词条可知,黄易本宋拓尺幅二开半,共有三张拓片(图1),纵29.2厘米,横分别为11.8厘米、22.4厘米、12.5厘米。黄易鉴藏,题跋并钤“黄易之印”“小蓬莱阁”印。与同藏于故宫博物院的孙承泽本宋拓内容大体相同。后在万航手中汇总同归端方,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7-01

  • 评朱琪新著《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
    堀川英嗣这本研究黄易的专著是朱琪十年来的结晶之作。著者从2009年开始研究黄易,彼时正值故宫博物院开始筹备“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小蓬莱阁汉魏碑刻特展”和“黄易与金石学研讨会”之时,此举可谓紧跟现代黄易研究之潮流。在这十余年中,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三次大规模的研讨会,朱琪的黄易研究热情始终没有退却。本书从黄易的家世与生平入手,依次围绕金石学研究、金石艺术交游、信札文献研究等多个角度展开探讨,最后以附录《武林访碑录》点校本结束。著者虽然并未言明为何如此钟情于黄易

    中国美术 2021年6期2021-02-05

  • 评朱琪新著《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
    堀川英嗣这本研究黄易的专著是朱琪十年来的结晶之作。著者从2009年开始研究黄易,彼时正值故宫博物院开始筹备“蓬莱宿约——故宫藏黄易小蓬莱阁汉魏碑刻特展”和“黄易与金石学研讨会”之时,此举可谓紧跟现代黄易研究之潮流。在这十余年中,故宫博物院举办了三次大规模的研讨会,朱琪的黄易研究热情始终没有退却。本书从黄易的家世与生平入手,依次围绕金石学研究、金石艺术交游、信札文献研究等多个角度展开探讨,最后以附录《武林访碑录》点校本结束。著者虽然并未言明为何如此钟情于黄易

    中国美术 2021年6期2021-02-05

  • 10.99亿元!西泠2020春拍破疫而出
    ,西泠四家之一、黄易刻古兽钮寿山芙蓉石张符升自用印以460万成交,创黄易篆刻成交纪录。这枚黄易自用印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边款信息丰足,时间、地点、人物俱全,是黄易盛年之作,被收录于《丁黄印存合册》,并另有十余处出版著录。近年黄易尺牍的整理和综合考证,把黄易研究推向深入,带出与他关系紧密人物的生平行年,交游行迹。名砚专场,金农、康焘铭稽留山民画梅第二砚以1058万成交,创下文人砚拍卖世界纪录。

    投资与理财 2020年9期2020-10-14

  • 两方名家印章
    攀。西泠八家之一黄易“墨居”印我在大柳树的一家店里见到不少钱币、瓷器及印章,又见靠墙的玻璃柜里有老印章数十方,有三方是我所知的名家——一方是丁辅之的,一方是黄易的,另一方是石涛的。这几位在中国文化史上都是了不起的人物,从印章所用的石头上的包浆看都是老印石。摊主告诉我,店内的这些钱币、瓷器、印章大都是他父亲在文物局工作退休后搜集的。他父亲搜集的印章竟有5万方之多,且来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泠印社。我当然不能完全相信他讲的故事。我问他丁辅之的那方印多少钱,他

    北京纪事 2020年9期2020-09-23

  • 茧足行行以父之名
    西泠八家”之一的黄易篆刻作品的现身,对于金石爱好者来说无疑是一大福音。黄易,清中期金石学大家。其交往的重要对象大致有三:一是乾嘉学派重要学者,二是学术型高官,三是独立艺术家。三者身份互有重合,多因雅嗜金石结缘。其为他人治印的情况也如此,印主可考者有翁方纲、蒋仁、奚冈、姚立德等。除此三类交往对象之外,黄易心中有一家特别的存在,就是徐州张氏。本文介绍的“繭(茧)园老人”印,为2020年西泠春拍拍品。其上边款信息丰足,时间、地点人物俱全。黄易对受印人以父执辈事之

    中国收藏 2020年7期2020-09-02

  • 浅析黄易与桂馥隶书书学观中的“崇古”观念
    丰俊青摘 要:黄易和桂馥是乾嘉时期的代表人物,两人有着共同的嗜好:金石碑版,并且在书学思想上将书法视为小技但却都以擅长隶书进入“清代隶书四家”之列。黄易和桂馥交往长达二十余年之久,书名皆被学名所掩。两人在隶书学习上的理论阐释及书学实践,都表现出明显的“崇古”观念。关键词:黄易;桂馥;交游;隶书;崇古弁 言清代统治者入主中原后大兴文字狱,书坛笼罩着“董赵之风”,加之帖学“辗转摹刻失真”的流弊使得学者、书家的目光转向了金石考据、文字训诂,由此出现了碑学,改变了

    文史杂志 2020年4期2020-07-07

  • 黄易对汉画像研究的贡献
    究后世较少关注。黄易作为金石学时期的代表人物,他不仅是武氏祠的再发掘者,更是武氏祠的保护者,其独特的研究方式为现代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从艺术史的视角,结合黄易的相关史料,探究黄易对汉画像研究的贡献及其产生的后世影响。关键词:黄易   金石学   汉画像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0)10-0182-03在中国汉画像石的研究中,黄易是一个重

    艺术评鉴 2020年10期2020-06-23

  • 石上经典(二十五)
    拓片(局部)清·黄易才华的彰显,还在于他融通多种艺术形式。“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法通”,郑板桥成功地将书法用笔纳入兰竹画法中。反过来,兰竹画的飘逸潇洒,又汇入其书法的性情流露中,正所谓“书如心画”。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知到他豪迈的情感、灵动的思绪,体会到一个活生生的存在,而这恰恰是文人画的核心原则——“以人感人”。同时,郑板桥的字形还有着强烈的视觉趋向性,能够引领观众进行一番笔墨拆解。寰宇访碑黄易(1744-1802),字大易,号小松,又号秋庵,

    老年教育 2020年1期2020-03-11

  • 黄易、玉山往来六札考释*
    嘉金石、书画大家黄易(1744—1802)的生平家世及仕履交游①黄易,字大易,号小松、秋盦,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乾隆九年(1744)十月十九日生,嘉庆七年(1802)二月二十三日卒。以监生捐纳,由东河汛员,仕至山东兖州府运河同知,护理山东运河道。著有《秋盦遗稿》《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早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其中,《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考释》《黄易年谱初编》等书②故宫博物院:《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故宫出版社2014年出版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2-25

  • 《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
    19 年9 月版黄易不仅在书法、篆刻和绘画上颇有成就,也是乾嘉时期最重要的金石学家之一。他虽然居官不达,却是此一时期金石学的重要推手。本书从黄易发现武梁祠入手,围绕乾嘉时代对精拓本的要求,金石收藏的信息渠道、征集网络、回报方式,以及藏品的经典化策略,金石学共同体的形成等等,力图重构乾嘉金石学的社会生态样貌。在作者看来,这个事实上的共同体虽没有明确的组织构造,但它的成员具有相似的知识背景,在情感方式与趣味体验上也有相当的统一性。在“金石亦时尚”的潮流中,黄易

    文艺研究 2019年11期2019-12-22

  • 黄易的绘画师承与交游
    本摘 要:文章以黄易绘画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梳理,我们发现黄易山水画作以“南宗”为尚,他对恽寿平的特殊喜好,致使其笔下流露出荒寒、冷逸的气氛。黄易与当时诸多画家朋友交游来往,切磋画艺,并借助朋友圈获观名作、丰富收藏。关键词:黄易;绘画;师承;南宗;交游黄易是清代乾嘉时期重要的金石学家,以篆刻著称于世,兼通书画。本文将梳理黄易的绘画师承和交游活动,以展示黄易在绘画方面的偏好和成就。一、绘画师承黄易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黄树穀(1700-1751年)是当地知名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10期2019-12-05

  • 黄易书法篆刻艺术浅析
    产生了深远影响。黄易作为“西泠八家”之一,其书法纂刻具有典型代表性,对黄易书法篆刻艺术进行研究,不仅能够了解黄易自身书法纂刻艺术风格,也能够探寻“西泠八家”书法纂刻艺术特色。对此,本文在文献资料梳理、黄易书法篆刻作品赏析的基础上,就黄易书法篆刻艺术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供参考。◆关键词:黄易;书法纂刻;艺术风格一、引言黄易,字大易,号小松,出生于浙江杭州钱塘县书香门第,精于书法纂刻、热爱汉碑魏碣,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书法纂刻家、金石学家,也是“西泠八家”书法纂刻

    速读·下旬 2019年7期2019-08-19

  • 嵩岳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是二百多年前清人黄易(1744—1802)所作嵩洛访碑之行的记录。听到黄易这个名字,对金石学或乾嘉学术略有了解的人都不会感到陌生。黄易号小松,又号秋盦,出生和成长于浙江钱塘(即今杭州)。他有着多重身份,曾经一度在河南和山东做官,主持河政,干得很不错,但持续终生的兴趣是在金石方面。黄易收藏的拓片量多而质精,在当时的金石朋友圈里享有盛名,钱大昕曾这样评价:“海内研精金石文字与予先后定交者,盖廿余家,而嗜之笃而鉴之精,则首推钱唐黄君秋盦。”前几年,故宫博物院还举

    月读 2019年11期2019-08-06

  • “访碑使”黄易的塑造与还原
    制。虽然此前有关黄易(1744—1802)与金石学的探讨已然相当深入,但薛龙春的近著《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在研究方法和叙述方式上仍具新意。作者利用翔实的文献,还原了黄易与友人以金石及相关艺术品为媒介的交往细节,讲述在他们种种活动影响之下金石成为一时风尚的情形和缘由,据此描绘出乾嘉金石艺术文化的社会生态样貌。“金石时尚”一语,来自黄易友人潘有为在写给他的信中所言—“金石亦时尚也”。“时尚”二字,可说是对乾嘉时期金石学业已成为一种社会性知识之状况的精准评

    中国书画 2019年11期2019-04-10

  • 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
    读者好评。此书从黄易发现武梁祠入手,乾嘉金石活动的生动记述就此展开,所关心的不仅是黄易的金石学成就,还希望通过这一个案,理解此一时期金石学的社会生态环境,高官、学者、地方官员、山长、幕僚、布衣是如何参与到这样的学术潮流中,并形成一个事实上的共同体的?他们以什么作为纽带?他们如何合作?以黄易为中心,围绕金石收藏的信息渠道、征集网络、回报方式、藏品的经典化策略,以及金石学共同体的形成等等,这本书重构了乾嘉金石学的社会生态样貌。书中涉及的大量清人信札、绘画、印章

    大学书法 2019年2期2019-02-12

  • 君访奇书我访碑—辽宁省博物馆藏黄易《秋书札》续考
    隽超乾嘉金石大家黄易(1744~1802年),字大易,号小松、秋,浙江杭州人。乾隆间以监生捐纳,由东河汛员,仕至山东运河同知,护理运河道。著有《秋遗稿》《小蓬莱阁金石文字》等。黄易早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新材料也层出不穷。郭丹、张盈袖两位学者去年撰写了《〈秋书札〉考及相关问题》一文(下文简称“郭文”),将辽宁省博物馆藏黄易《秋书札》八通,予以考释,①读后获益良多。兹复参以相关档案、别集、年谱、书札、笔记等史料,于两位学者辛勤探索基础上,再

    收藏家 2018年10期2018-10-30

  • 黄易及其友人的知识遗产:对《重塑中国往昔》有关问题的反思
    代的洪适、清代的黄易,直到当代的蒋英炬、信立祥、巫鸿、郑岩等人的论著)提出了挑战。但笔者发现,《重塑》的两位主要作者缺乏研究中国古代金石铭文以及著录这些铭文的早期著作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和知识背景,他们所使用的材料和论述中包含着非常严重的错误。本文一方面向读者介绍黄易及其友人所构成的学术圈,指出他们是18世纪中国最优秀的学术群体,在诸多领域取得了杰出成果;另一方面,将讨论《重塑》一书中某些质疑洪适《隶释》的文章在论证方法和事实材料方面包含着的错误,以反驳《

    中国美术 2018年2期2018-10-19

  • 乾嘉小松 万代金石
    金石学派”代表,黄易具有承上启下的历史意义。黄易( 1744-1802),字大易、大业,号小松、秋盒、小蓬莱阁等,浙江钱塘(今属杭州)人。诗、古文、词皆精通;工书,善绘事,尤精于篆刻,后人将之与丁敬、蒋仁、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并称为“西泠八家”;又因其长于金石之学,与钱大昕、翁方纲、孙星衍、王昶并称“金石五家”。著作有《小蓬莱阁金石文字》《小蓬莱阁金石目》《秋盒遗稿》等,另辑有《黄氏秦汉印谱》《种德堂集印》等印谱传世。在篆刻上,黄易接承丁敬衣

    中国美术 2018年2期2018-10-19

  • 黄易的家世、生平与金石学贡献
    朱琪黄易是清代著名金石学家、书画篆刻家,其学术和艺术成就与其家世渊源有着深刻联系。笔者对黄易家世进行细致研究,梳理出黄易家族关系简表,因篇幅所限,本篇主要呈现其家学渊源;对黄易的相关史料进行综合考辨,从社会学与网络论的视角对其生平、经历、交游进行全面勾勒;从金石鉴藏、搜访、保护、著述、交流五个方面对其金石学贡献进行重估。力图将黄易的金石学活动和贡献置于清代学术史的背景下进行审视和评价,并以新的证据对既往黄易研究中存在的错误认识和观点进行辨析。一、黄易的家世

    中国美术 2018年2期2018-10-19

  • 黄易笔下的文人书斋
    黄易作为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考古家,其存世绘画中山水画为数不少,古今多有佳评,且“文人气”始终是第一位的,“金石气”则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黄易晚年成熟时期的作品更是以“简、淡、逸、意”四字为特色。[1]访碑题材则开风气之先,即所谓“以秀逸之笔传邃古之情,得未曾有”[2]。在黄易的笔下,除了对自然山川名胜古迹的描写,还有对文人雅致书斋清赏的表现,后者在访碑图中虽偶有出现,却因为数不多往往被人们所忽视。但笔者认为,这些文人书斋却是精华所在,被赋予了更多的内涵

    中国美术 2018年2期2018-10-19

  • 国图藏阎泰和致黄易二札考释
    嘉金石、书画大家黄易(1744—1802)的生平交游*黄易,字大易,号小松、秋盦,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人。乾隆九年(1744)十月十九日生,嘉庆七年(1802)二月二十三日卒。以监生捐纳,由东河汛员,仕至山东兖州府运河同知,护理山东运河道。著有《秋盦遗稿》《小蓬莱阁金石文字》。事具潘庭筠《山东兖州府运河同知钱塘黄君墓志铭》。,早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其中,《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考释》二书*《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故宫博物院编,故

    许昌学院学报 2018年5期2018-05-31

  • 国家图书馆藏洪亮吉致黄易四札考释
    满天下;杭州学者黄易,为乾嘉金石大家,有“分书当代第一”之誉,篆刻亦列名“西泠八家”。国家图书馆藏稿本《黄小松友朋书札》中,有洪亮吉致黄易书札四通,可看作洪亮吉的四篇佚文,于黄易生平亦多发覆,未见以往研究论著征引。利用北京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清代档案,参以相关别集、年谱、书札等史料,予以系年考释,力图重现彼时的日常生活和学术场景。乾嘉学人好尚金石之学,于此亦见一斑。关键词:国家图书馆;洪亮吉;黄易;金石学;手札中图分类号:1207.2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5-14

  • 吴大澂他的访碑纪游图
    推崇访碑的实践者黄易,并深入荒野,躬身访碑。他效法黄易,绘制访碑纪游图来纪念自己的出游访碑活动。吴大澂是继黄易之后又一位重要的访碑图创作者。本文从对吴大澂临摹黄易《嵩洛访碑图》一事的考察入手来窥探吴大敬访碑纪游图之创作。关键词:吴大澂;访碑;黄易;《嵩洛访碑图》吴大澂是晚清著名的金石学家,对于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公务之余,他不遗余力地访碑棰拓,分赠好友;钩摹仿刻,潜心研究。黄易是乾嘉时期著名的金石学家,他搜访名碑数量之多、范围之广为当时所罕见。黄易的画作

    书画世界 2018年8期2018-05-14

  • 浙派成熟的标志 ——黄易
    成熟的标志 ——黄易□ 陈振濂黄易与蒋仁同时师事丁敬,故而,在西泠八家中他排行第三。但若论年辈,他又在蒋仁之下,故不以同辈呼之。如他对丁敬是口口声声呼“丁丈敬身”,而在“北平翁方纲观印跋”中,亦恭恭敬敬呼蒋仁为“丈”:“蒋丈山堂篆此印赠萝轩先生,覃溪翁君书款于前,属予奏刀记之……”翁方纲因与其年辈相当,故直呼曰“君”,其间的对比十分明显。此外,对于奚冈,他又是十分随和与轻松了。亦见“奚”印款:“‘奚’字体方,余规而圆之,何异老僧制竹杖耶?奉铁生一笑,小松。

    老年教育 2017年11期2017-12-20

  • 黄易访碑对篆刻风格的影响
    430000)黄易访碑对篆刻风格的影响姜海涛(湖北美术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00)黄易受家风与时代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访碑活动,从而奠定了他以后的金石学研究,也影响着他的书法与篆刻,使得书风更加高古,篆刻中加入了许多汉隶元素,隶书边款也有很大创新。使他的篆刻整体有了更浓厚的“汉味”,在篆刻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意义。黄易;汉碑;隶书;篆刻;隶意黄易(1744—1802),字小松,号秋盦、秋影盦主、莲宗弟子等,浙江钱塘人,清代乾嘉时期的书画家、篆刻家

    小品文选刊 2017年16期2017-11-25

  • 黄易邱学敏往来二札考释
    ◇ 许隽超黄易邱学敏往来二札考释◇ 许隽超乾嘉金石大家黄易(1744—1802)的尺牍及生平、交游,早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其中,《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考释》二书〔1〕,内容丰富,考订细致,嘉惠学林。今就黄易、邱学敏往来二札,参以相关档案、宗谱、地方志、别集、缙绅录等史料,略作考订,以就教于学界同仁。兹先将故宫博物院藏黄易致邱学敏札迻录如下:别十一年矣,迢递岭云,徒增梦想。昨从蒋刺史寄到手书,并荷佳什,念怀郑重,感慰交并,庄读回环

    中国书画 2017年7期2017-11-07

  • 新见梅鏐、邓石如致黄易信札三通考略
    见梅鏐、邓石如致黄易信札三通考略◇ 陈硕以往对于邓石如的研究,多囿于原始材料的贫乏,以致难以呈现出其人其书的大量必要细节。随着近年来若干文献(若信札等)的渐次公布,向未及深究甚至翳然不彰的一些问题,亦具备了一定释疑祛惑的可能性。若本文所涉的三通信札,虽都不是长篇巨制,但其中的信息足以填补既有认知中的一些空白,并将对邓石如的相关研究以有益的推进。一、国家图书馆藏梅鏐致黄易札梅鏐之于邓石如的培养与扶持,向来为治清代艺术史者所熟稔。尤其是包世臣在其声名遐迩的《完

    中国书画 2017年6期2017-10-13

  • 《黄秋印谱》的特殊意义
    韩天衡□ 韩天衡黄易铭长方端砚 天津博物馆藏我们中国的篆刻有三千年以上历史,但把印章制成印谱,从最早的北宋杨克一《集古印格》算起,只有九百年历史(所谓《宣和印谱》据我考证为子虚乌有)。印谱的制作,从刻木版到盖原印,到墨拓边款,其间又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后续期。从北宋《集古印格》到明代中叶,好印、藏印者很多,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用原印来钤盖印谱。都是由不识古字、不晓古意的匠人,依样画葫芦地拿它翻刻到枣梨木上印刷出来,所以这些印谱里面的古玺印面目全非。直到明代隆庆年间

    中华书画家 2017年9期2017-10-11

  • 黄易小像考
    □ 秦 明黄易小像考□ 秦 明关于黄易小像,笔者迄今所见凡十一,即《吴俊画黄易像》《余集写黄易像》《沈塘摹黄易像》《沈塘重摹黄易像》《印人画像帖·黄易像》《秋盦遗稿·黄易像》《清代学者象传·黄易像》《黄易尺牍册·黄易像》,以及《清虾头红澄泥砚刻黄易像》《梦坡室藏砚刊黄易像》《老舍藏砚刻黄易像》等。这十一幅黄易小像虽然作者不同,写绘、摹勒时间也不同,但皆以黄易34岁得汉石经残字为题材。乾隆四十二年(1777)秋八月,黄易就选入都,从董元镜处得《宋拓熹平石经残

    中华书画家 2017年9期2017-10-11

  • 故宫博物院藏黄易友朋尺牍考释提要
    琪故宫博物院藏黄易友朋尺牍考释提要□ 朱 琪故宫博物院藏黄易友朋尺牍廿通,收录于《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故宫出版社2014年6月出版),信札数量较多、涉及内容丰富,以金石学家黄易为中心,保留了大量乾嘉时期金石学家、官员、文人的交流、治学史料,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但由于信札的私密性强,涉及人物众多,名讳繁复,使得今天在阅读和研究时难以全面深入地了解信札的内容,因此阻碍了对这批尺牍进一步的整理和研究。笔者近年集中于清代“西泠八家”研究,因此对

    中华书画家 2017年9期2017-10-11

  • 黄易书画中的“文人气”探析—以广东省博物馆藏品为例
    □ 任文岭黄易书画中的“文人气”探析—以广东省博物馆藏品为例□ 任文岭对于黄易书画作品中的“金石气”,一直以来学界多有论述。如近人李濬之(1868-1953)在其《清画家诗史》中评价黄易山水画“冷逸幽隽,以淡墨简笔写取神韵,妙有金石气味”,美术史学者万青屴(1945-2017)在其《并非衰落的百年》中将黄易与奚冈称为“融入金石趣味的正统画家”。可以说,无论是在黄易以访碑题材为代表的绘画作品中,抑或是脱胎于《西狭颂》《校官碑》等秦汉石刻的隶书作品中,均充溢着

    中华书画家 2017年9期2017-10-11

  • 黄易小像研究补证
    □ 朱万章黄易小像研究补证□ 朱万章关于金石学家黄易(1744-1803)的小像,学者秦明在《黄易小像考》一文中做了详细的梳理和考证,可称学林之嚆矢,居功至伟。笔者近日在翻检相关资料时,意外获得浙江省博物馆藏《黄易小像》(以下简称“浙博本”,图1),恰是秦文所阙如,遂不揣谫陋,略作补遗,以助其完璧。浙博本《黄易小像》在画面中并无明确的绘者信息,仅有一行篆书竖题:“小松先生四十二岁小像,南徐恭寿补景,武林裕仁署款”,无任何钤印。因黄易字大易,号小松,故此处之

    中华书画家 2017年9期2017-10-11

  • 黄易及其武侠小说
    400715)论黄易及其武侠小说韩云波a,b(西南大学 a.期刊社;b.中国侠文化研究中心,重庆 400715)黄易从1987年开始发表作品,到2017年4月出版最后一部作品,创作生命长达30年。其武侠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初创尝试、创作成熟、探索发展三个阶段,以“玄幻”与“异侠”的独特创造被称为“九十年代的武侠旗手”,表现出与温瑞安不同的“后金庸”武侠小说路径选择。黄易更进一步“借武道以窥天道”,将科幻融会于武侠,在“黄易三变”之后,借历史题材展开了对于历史规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9-14

  • 黄易的武侠之道
    与武结缘黄易先生最早与武侠结缘是受其外公的影响。黄易外公是个不折不扣的武侠迷,经常租武侠小说看,而黄易顺带也读遍了这些小说。正因为少年时期读武侠的这段经历,使得黄易对当时武侠小说中点到为止的男女情爱描写总觉得过于保守,因此在以后自己的创作中,黄易对于男欢女爱的情节极富有探索的先锋精神。金庸和司马翎是他最喜欢的两个作家,尤其是善于刻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司马翎,对黄易影响颇深。黄易曾在一次访谈中谈道:“喜欢司马翎更超过对金庸的喜爱。”对比黄易与司马翎两者的作品,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7年7期2017-08-07

  • 侠坛式微,唯君敢冲锋
    师”,他就是——黄易。如今大师在花甲之龄溘然长逝,让人扼腕,就让我们回顾大师的踪迹,从大师那里再次汲取做人、做事的智慧!第一名人·人物剪影黄易,1952年出生于香港,原名黄祖强,因为喜欢玄学及《易经》中的“日月为易”的概念,所以将笔名定为“黄易”。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是继金庸、古龙、温瑞安、梁羽生、司马翎之后的又一位“武侠宗师”。黄易自小爱看武侠小说,并于少时开始投稿,在初次创作武侠小说失败后,推出的“玄幻武侠小说”《破碎虚空》,顺利获刊载,至此开展了他的

    意林·作文素材 2017年11期2017-07-13

  • 日月当空成绝响 人间不见黄大侠
    港知名武侠小说家黄易与2017年4月5日中风并于医院病逝,享年65岁。在香港,黄易以武侠小说闻名,而在内地,读者更熟悉的却是“网络穿越文祖师爷”这个名号。据报道,曾在电视剧《寻秦记》中出演项少龙的古天乐表示:“好惋惜,我觉得他写的《寻秦记》好精彩,多谢他写项少龙这个角色,所以买下电影版权,年底重拍,希望他一路走好。”黄易于1994年出版的《寻秦记》及1996年出版的《大唐双龙传》备受热捧,被翻拍成电视剧,其中角色如项少龙、寇仲、徐子陵均成了不少香港人的集体

    赤子 2017年3期2017-06-30

  • 黄易:武侠界再别一位大师
    4月5日,黄易因中风在医院病逝,终年65岁。黄易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专业,曾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黄易之名,是因其喜欢玄学及《易经》中的“日月为易”之概想。在武侠小说圈里,广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金古梁温黄,武侠万年长。在金古梁温前人的武侠传统基础上,黄易开创了“穿越”的武侠题材新模式,大大拓展了武侠的可能性。除此之外,还凭借《破碎虚空》,引领了现代玄幻小说之流。其中,《寻秦记》和《大唐双龙传》因由香港TVB翻拍成电视剧而为广大观众熟悉和喜爱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7年6期2017-06-15

  • 黄易:大师?我从来不愿这样称呼自己
    木匠黄易:大师?我从来不愿这样称呼自己木匠4月 5日,香港作家黄易因中风,在医院去世,享年只有 65岁。其作品《大唐双龙记》、《寻秦记》曾被翻拍成电视剧。与其他武侠名家相比,黄易的小说有着与众不同的内核。因英年早逝,黄易的去世在网上赢得一片哀声。无数网友在念叨:“穿越”是黄易“发明”的,“修真”是黄易“发明”的,“奇 幻”是 黄易“发明 ”的,“架空”是黄易“发明”的……于是,黄易可谓当之无愧的网络玄幻小说的鼻祖。受外公影响爱看武侠小说黄易是在进入中年时,

    北广人物 2017年21期2017-06-15

  • 黄易 大侠“破碎虚空”是文学界的遗憾
    香港武侠小说家黄易于4月5日因中风在医院病逝,享年65岁。黄易的病逝,是文学界的一个重大遗憾。黄易,原名黄祖强,1952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求学期间专攻传统中国绘画,1989年辞去高职厚薪,隐居离岛深山、藏风聚水之地,专心从事创作。至上世纪90年代,旋即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两地。当曾经风靡华人世界的大众文学——武侠小说,已淡褪到逐渐地黯然无光;当各种强势传媒和流行文化占据市场,失去光环的武侠小说已沦为阅读领域的弱势族群时,仍有无数

    东西南北 2017年10期2017-06-06

  • 朗照如月 冲抱如渊 ——黄易书法篆刻艺术综论
    冲抱如渊 ——黄易书法篆刻艺术综论文/杨国栋吴俊 黄易像 故宫博物院藏不管是书法艺术还是篆刻艺术,黄易都算不上开宗立派的大师,原因是他没有开创出属于自己的风格体系。然而,我们不能因为黄易没有开宗立派就否认他的艺术成就而不去研究他,对某一艺术流派的完善、传承和传播等各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艺术家同样存在研究的价值,黄易就属于这种情况。黄易作为清代乾嘉时期的书法篆刻家、金石学家,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对他一生中所涉猎的各艺术领域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能够对他本人的艺术

    艺术品 2017年4期2017-06-05

  • 黄易:玄幻小说的“鼻祖”爱谈人生
    胡晴香港作家黄易在4月5日因中风于医院病逝,享年65岁。其作品《大唐双龙记》《寻秦记》曾被翻拍成电视剧,广为人知。与其他武侠名家相比,黄易的小说有着与众不同的内核。因英年早逝,黄易在网上赢得一片哀声。无数网友在念叨:穿越是黄易“发明”的,修真是黄易“发明”的,奇幻是黄易“发明”的,架空是黄易“发明”的……于是,黄易被视为网络玄幻小说的鼻祖。受外公影响爱看武侠小说黄易渐入中年时才真正以写作为生。在没写书之前,他叫黄祖强。1952年出生在新界一个底层家庭,有两

    华声 2017年7期2017-05-18

  • 黄易有毒
    叶克飞4月5日,黄易先生去世了,留下一众煌煌巨著和莫大声名,“网络穿越文祖师爷”这个名号也注定相随,但“走得太早”四字,才是最真实的叹息。黄易有毒武侠小说在金庸和古龙的时代达到巅峰,又有尚未走火入魔时的温瑞安延续辉煌,但要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还得向上追溯到民国时代。那时,以《蜀山剑侠传》打造宏大仙侠世界的还珠楼主,在武侠小说一众派别中自成一家。那树状人物谱系已然编织成熟,由此可以衍生无数外传别传后传前传,一如后世的奇幻小说《龙枪》系列,还有温瑞安那挖坑无数

    青年与社会 2017年11期2017-05-15

  • 逝世者黄易
    香港武侠小说家黄易于4月5日因中风在医院病逝,享年65岁。黄易原名黄祖强,曾获翁灵宇艺术奖,亦曾任香港艺术馆助理馆长。黄易早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系,自小爱看武侠小说,并于少时开始投稿,寫出了生平首部武侠作品《破碎虚空》,顺利获刊载,至此开启了他的作家生涯。他于1989年退隐大屿山专心创作,后来因为不甘心武侠小说市场就此没落,决定成立黄易出版社,一扫“金庸以后无武侠”的低迷局面,开创了玄幻、穿越和异侠三大流派,黄易也因此被誉为“网络小说的鼻祖”。至今《玄

    小康 2017年12期2017-05-02

  • 黄易的江湖和情色
    香港武侠小说作家黄易书中的角色一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即“藉武道窥天道”,勘破生死的奥秘。如今,一代侠者未能抵御死亡,静悄悄地走了,享年65岁。曾几何时,《寻秦记》《大唐双龙传》《大剑师传奇》《荆楚争雄记》《覆雨翻云》……纷纷扰扰的江湖、花前月下的声色、天马行空的时空倒置,构成了一代人的青春记忆。在“金庸之后再无武侠”的绝境之中,黄易另辟蹊径,在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中寻觅突破,最终将生死轮回上升到“道”的高度,世间万物皆在此身。金庸之后,“我相信武侠

    齐鲁周刊 2017年14期2017-04-26

  • 最后的武侠大师破碎虚空
    陈劲松黄易曾经告诉本刊记者,“在我们这个时代,量子力学已经战胜了一切。在量子力学中,虚空不是虚的。想离开这个层次的宇宙,唯一的办法就是破碎虚空,”对于虚空之后是什么东西,黄易也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我没有什么真正的认识,但我想就像黑洞那样,以后应该会有的。”2017年4月5日,香港著名武侠作家黄易中风,送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享年65岁。得知消息后,华语文化圈一片惋惜。台湾作家九把刀在Facebook发文悼念,“人生无常,人情永存。黄易大师,数面之缘,一生怀念

    看天下 2017年10期2017-04-22

  • 香港武侠作家黄易去世
    道,著名武侠作家黄易因中风病逝,享年65岁。黄易原名黄祖强,1952年出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求学期间专攻中国传统绘画,1989年辞去工作,隐居大屿山专心从事创作,上世纪90年代以独树一帜的武侠作品,席卷港台和内地地区。他的代表作品《寻秦记》《大唐双龙传》和《覆雨翻云》相继被香港无线搬上银幕,均获好评。曾在电视剧《寻秦记》中饰演主角项少龙的香港演员古天乐表示,对黄易的离世消息感到愕然及惋惜。古天乐说,在他心目中,黄易是一位鬼才,当年《寻秦记》一剧大

    环球时报 2017-04-072017-04-07

  • 黄易《得碑十二图》中为何无《唐拓汉武梁祠画像》
    □ 秦 明黄易《得碑十二图》中为何无《唐拓汉武梁祠画像》□ 秦 明一、黄易与《唐拓汉武梁祠画像》图1 《唐拓汉武梁祠画像》册页(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唐拓汉武梁祠画像》(图1)系存世孤本。有据可查的最早收藏者,可上溯到明武进人唐顺之,后又经清朱彝尊、马思赞、马曰璐、汪楍、黄易、何绍基、路季真、李汝谦、吴乃琛等递藏,煊赫一时。1959年经国家文物局调拨入藏故宫博物院,文物编号:新92264。《故宫珍品文物档案》记载马子云、唐兰鉴定意见如下:宋拓武梁祠画像,是

    中华书画家 2017年1期2017-02-10

  • 黄易手札看其帖学书法的师承与分期
    杨国栋黄易,字大易,号小松、秋貪,浙江钱塘人。是清代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其一生在书法、篆刻、绘画以及金石碑版的搜集、著述与研究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在书法艺术领域,由于对金石学的关注,他在书法创作上是崇碑的,所以在当时的书坛上他也以隶书名世,在崇碑的篆隶书创作以外他又对传统的帖学表现出充分的积极性。然而,论者往往又忽略了对其帖学书法部分(主要是楷书和行草书)的考察与研究,这的确是一种缺失。由于黄易以隶书名世(他本人也对自己的隶书最为持重),所以其传世书法作

    中国书画 2016年4期2016-09-19

  • 故宫藏黄易尺牍中的金石碑帖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黄易书札,因故宫尺牍整理工作的全面展开以及黄易研究逐渐为各界所关注,越发显现出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作为故宫“黄易金石学研究”科研课题的重要工作组成部分有关黄易尺牍的整理、研究历时三年,经多方努力,始现雏形。《故宮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已于2014年6月由故宮出版社正式出版,收录黄易手札正稿64通、附件16通,另黄易友朋书札20通。在这些尺牍中,有不少内容涉及金石碑帖,一经出版便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13年6月,海豚出版社出版了白谦慎先生

    中国书画 2016年4期2016-09-19

  • 故宫博物院藏钱维乔致黄易客冬札考释
    博物院藏钱维乔致黄易客冬札考释许隽超黄易为乾金石大家,钱维乔亦当时书画名家。本文运用档案、政书、族谱、缙绅录等史料,考定故宫博物院藏《钱维乔致黄易客冬札》,嘉庆六年四月十五日作。国家图书馆另藏《钱维乔致黄易枉顾札》,嘉庆四年五月初八日作。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呈现黄易金石研究及书画创作的社会背景颇有助益。故宫博物院;钱维乔;黄易;书札考释乾嘉金石大家黄易(1744~1802),早已进入研究者的视野。《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手迹》,《故宫藏黄易尺牍研究·考释》二

    关东学刊 2016年10期2016-05-23

  • 云在堂识小(十九)
    云:乾隆丙午泉唐黄易得于济宁。因亟出此纸对堪,伪刻之迹昭然,不辨自明矣。庚午岁谷雨无闻灯下拓片为阳文,五行四十五字,内容为“大魏正光二年……范阳郡涿县……”云云。这则题跋及拓片颇能引起我的注意,因为这又是一条和涿州有关的“乡邦史料”。《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第四卷第107页载有此涿县砖刻的真身。拓片(图4)系阴刻,砖面文字和砖侧黄易的刻跋合为一图。说明文字为:“北魏正光二年(521)四月三十日刻。原在河北定兴。乾隆五十一年黄易得于山东济宁。砖高

    文艺生活·上旬刊 2015年9期2015-05-30

  • 离开从前,天很蓝,路很远
    到高中,整整观察黄易轩四年得出的结论。我觉得如果恰巧有一枚熟透的苹果砸到聪明的黄易轩的话,他就是牛顿了。彼时的十四岁的黄易轩整整比班上其他男生矮了半个头,喜欢穿深颜色的衣服,因为处事孤绝冷傲的性格,总是被其他人欺负。他的位置在最后一排,他做数学作业或者爬黑板做题的时候,从来只写答案,不写步骤。他固执地认为,这么简单的题目,别人也应该跟自己一样,一眼就能看出答案。下课的时候,我时常会转过身借着跟别人聊天的机会,偷看坐在最后一排的他,我从未见他跟班上任何人交流

    花火A 2013年1期2013-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