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易的武侠之道

2017-08-07 18:50
今古传奇·武侠版 2017年7期
关键词:黄易武侠金庸

与武结缘

黄易先生最早与武侠结缘是受其外公的影响。黄易外公是个不折不扣的武侠迷,经常租武侠小说看,而黄易顺带也读遍了这些小说。正因为少年时期读武侠的这段经历,使得黄易对当时武侠小说中点到为止的男女情爱描写总觉得过于保守,因此在以后自己的创作中,黄易对于男欢女爱的情节极富有探索的先锋精神。

金庸和司马翎是他最喜欢的两个作家,尤其是善于刻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司马翎,对黄易影响颇深。黄易曾在一次访谈中谈道:“喜欢司马翎更超过对金庸的喜爱。”对比黄易与司马翎两者的作品,尤其是人物塑造上,我们甚至可以看到前后相沿的文脉。

驰骋江湖

成为专职作家之前,黄易已经开始写武侠小说了。但那个时代是金庸、古龙的时代,黄易的稿件投到出版社,总是石沉大海。但黄天不负有心人,是金子总会发光,编辑找到他,但一见面就单刀直入地说:“武侠小说现在没有市场。你要么不写,要么就写科幻小说吧!”

于是,黄易开始埋头写作科幻小说,一个星期后完成了第一部科幻作品《月魔》。自此,一发不可收拾,黄易相继写出了《上帝之谜》、《湖祭》等,并结成了著名的《玄侠凌度宇》系列小说。

但黄易心底最喜欢的还是写武侠小说。不过,那段“科幻”经历却对黄易日后的作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黄易因此创作出了玄幻、穿越和异侠三大流派,与传统武侠不同,融合多重元素,创作了新武侠。有以宇宙为战场,以星球为武器的《星际浪子》,因为时空机器出故障而穿越的《寻秦记》。这些新的尝试,不断为武侠小说注入新的血液。黄易因此成为金、古之后,不断为武侠开拓新天地、自成一派的武侠大家。

侠情永昭

2003年左右,《今古传奇武侠》杂志联系到黄易先生,连载他的武侠小说《边荒传说》,这部作品曾被黄易称为“能看到我野心的作品”,其中包含有《大唐双龙传》的东西,也有《寻秦记》的东西。

当时黄易先生表示不收稿酬,杂志社于是和黄易先生商量决定,一起用这笔酬劳设立“黄易武侠文学奖”,用以提拔武侠后进作家。后来杂志社组织过一次“大屿仙山访黄易”的活动,邀请了当时尚为武侠新人的一批作家,前往拜访黄易先生,交流了很多关于武侠创作的问题。当时黄易先生提出武侠小说要追求一种“无限的可能性”,这成为这些作者以后创作的一种方向。后来这批作者还经常将作品寄给黄易雅正,黄易先生也是不吝赐教地提携后进。这些作家、画家在当时还只算崭露头角,可后来的大陆新武侠时代,他们都是不可不提的人物,其中就包括九把刀、沧月、燕垒生、翁子扬等等。

这种为武侠注新血的信念,不光是在武侠创作中身体力行、勇于创新,更是为武侠创作者言传身教,这般继往昔、开来者的精神在先生走后更值得我们缅怀。

先贤西去,往事犹忆:不容明月沉天去 却有江涛动地来

——黄易访谈摘录

时间:2003年12月19日11:30

地点:黄易香港大屿山居所

采访对象:黄易

采访人:木剑客、夕颜舞

木剑客(以下简称木):先生看过《武侠版》吗?如何看待和评价《武侠版》?

黄易(以下 简称黄):看过。刊出的作品,文笔很好,其实也很有创新的意向。最近看到文学奖的选票,有许多作品和作家在上面。但我习惯了自己的写作模式,看他们所以会用自己观点去看。会看到精彩,但没有共鸣;这样会不客观——正如金庸看我的作品一样。

港台武侠杂志的失败就是没有好作品。香港《武侠世界》其实我以前很喜欢看,但现在看不下去。我对《武侠版》抱有希望,只要有好的作品支持就可以。《武侠版》的宗旨和发展方向是对的。

杂志的兴衰最主要是看有没有好作者出现。就像播出了许多种子,只要有一棵能开花结果就可以了。《武侠版》一定会开花结果的,要给作者机会。就像我的《破碎虚空》,如果第一本不出,第二本就根本没有机会。

特别出名的武侠作家大陆出现了没有?

木:暂时还没有,但有很庞大的写作群体。也有很多深受先生的影响,先生是他们的精神导师。

黄:成功的创作,把导师踢走。千万要有不一样。香港一家报纸说:《寻秦记》可否有一条新路。对我来说不可能。比如罗贯中写《三国演义》,让他再写一部不可能。所以在某一程度上,融入历史的那种小说、那种形式会让以后想写这种形式的人比较困难。因为我把最好的时代都写尽了,比如唐、秦,所以一定要有突破才行。

木:但先生确实开创了一个武侠新天地,本来我们以为武侠到古龙已是一个终极。先生如何看待武侠小说的前景?

黄:不应该把武侠小说当成特别的小说,只要当成小说就可以。最重要的是好看,完全自由,拿起来看第一行,就放不下了。但武侠小说也有一定的渊源与传统。

从另一角度想,人进化曾经失去过一些环节,有一段空白,比如从猿人到人的过程,我们根本不了解。有一部电影《2001太空漫游》,那部戏的答案是外星人在影响我们。所以,武侠也可能成为现实。当武侠境界成现实时,我们已成新一代人类。人的潜能现在只发挥了1%—2%,如果发挥到100%,那武侠为什么不会成为现实?武侠小说就是表明这样一种渴望。

我们写武侠小说就要让人觉得有可能真实,这才能引起共鸣。武侠小说不可能无前途。

木:《边荒传说》还有多长?先生可以谈谈自己目前的创作吗?

黄:不知道能写多长,也不知结尾是什么。

小时候我很喜欢在山里面走,喜欢抓小蜘蛛斗架。每当看到一座山,就会想到山后面有什么东西,山后面是不是山的尽头。我常沉迷于此。人类存在本身就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像庄子一样。既然世界这么奇怪,那么什么东西都可能存在。

我的创作态度就是对每一个笔下的人都充满爱。我们无法把每个人的事情写完,那么就用这种心态写小说,把爱注进去。

我的生活已经有一种模式,现在一个月写一本《边荒传说》。最近写了一篇文章,是給老师的,压力很大。现在怕写东西(编者按:黄先生笑了一笑)。不过还是一直觉得写是一种享受,因为我能完全进入我笔下的世界。所以我能多年以来一直保持一种生活方式,追求简单。

我的东西有争议性。其实有很多人骂我,甚至发传真来骂。比如《大唐双龙传》,有人从第一集骂到第六十三集。但我很高兴,起码这样表示他看完了。

工作时我不想对着电脑,所以用笔写。曾经用电脑打过一篇文章,以后再也不想了。我非常想能更多地支持你们,但精力有限。

猜你喜欢
黄易武侠金庸
武侠风
学生作品
嘿!这才是武侠
黄易致李衍孙《春晖札》再考
武侠影后郑佩佩
为金庸因一错字查证道歉叫好
谁是金庸小说第一情圣
武侠教室
金庸的财富江湖
《黄秋印谱》的特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