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诗
- 《文选》所录郭璞游仙诗的主题思想及选录标准
收录的七首郭璞游仙诗,作为魏晋时期游仙诗的典范,承载着郭璞仙游山林所获得的审美享受,也抒发了在游仙背后的坎壈咏怀式的主观情致。“慕仙、咏仙、羡仙”“仙隐结合”成为其两大主题思想。而萧统基于对收录郭璞游仙诗主题思想的敏锐感知和独特把握,从自身和社会因素出发,将郭璞七首游仙诗收录《文选》,彰显了其游仙詩特别之价值。【关键词】《文选》;郭璞;游仙诗;思想主题;选录标准【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02游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期2023-06-21
- “小游仙”诗题在元明时期的传承与书写
近百首七言绝句游仙诗。相较于传统游仙诗来说,曹唐的小游仙诗短小精巧,多描述道教仙境以及仙人的细腻情感和生活琐事(1)关于曹唐的研究多为单篇论文,散见于各类研究论著与论文集中。如施蛰存《唐诗百话》一书中就有《曹唐:游仙诗》一节(施蛰存:《唐诗百话》,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另见程千帆《郭景纯、曹尧宾游仙诗辨异》(程千帆:《古诗考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李丰楙《曹唐小游仙诗的神仙世界初探》(李丰楙:《忧与游:六朝隋唐游仙诗论文集》,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3期2022-11-21
- 略论李白游仙诗体制类型及渊源流变
识及活动;二是游仙诗本身的创作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后者与李白文学整体的复古倾向相关。从他的游仙诗创作发端的情况来看,正是其众多的复古之体的一种,尤其是作为其游仙体主要部分的古风体与乐府体的游仙诗。明人朱谏论李白游仙诗云:“按游仙之作,古有此体,自郭景纯以下,诗家者流皆好言之,而白最多且深,白尝有志于此,故言之亲切而有味也。”本文尝试对李白的游仙诗及各种涉及神仙内容的诗歌作品进行分类论述,并追溯其各自的渊源,最后对李白以游仙为寄托的抒情艺术本质再行探究,以尽量
社会观察 2022年10期2022-10-26
- 论郭璞《游仙诗》中的三重空间
面分析郭璞的《游仙诗》,以期对诗歌内容及郭璞的复杂情感有更深入的理解。一、《游仙诗》中的想象空间之所以把想象空间置于现实空间之前进行分析,意在对郭璞《游仙诗》的主旨争辩作一点简单的说明。自从钟嵘在《诗品》中论及郭璞:“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始变永嘉平淡之体,故称中兴第一。《翰林》以为诗首。但《游仙》之作,辞多慷慨,乖远玄宗。其云‘奈何虎豹姿’,又云‘戢翼栖榛梗’。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2]之后,关于《游仙诗》主题的争辩无非围绕着是否“列仙之
运城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3-17
- 汉英诗歌中的“惜时”主题比较
兴 及时行乐 游仙诗一、引言中唐时期的流行歌词《金缕衣》唱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a无独有偶,英国文艺復兴时期诗人罗伯特·赫里克在《致少女:莫误青春》里给出了相似的忠告:“趁有可能,快采那玫瑰花蕾,时间老人总在飞翔;这同一朵花儿,今天还在微笑,明天就要枯萎。”b两首诗作产生于不同时空,却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旨在劝诫人们珍惜时间、莫负青春。“惜时”主题在汉语和英语诗歌中普遍存在,汉英惜时诗的写作往往出于同一种担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21年3期2021-04-01
- 仙道文化对唐诗的影响
、李商隐,以及游仙诗创作的代表人物曹唐等,分析了仙道文化对唐代诗人和唐诗的巨大影响,欣赏了超凡脱俗、美轮美奂的诗歌艺术。作者认为仙道文化给诗人提供了无数奇妙的素材、意象和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同儒学、佛教等共同提供了传统文化的肥沃土壤,使唐代诗歌如春天的草木一样生机勃勃、繁茂茁壮。关键词:唐诗;仙道文化;游仙诗;儒学;佛教中国是诗的国度,唐朝的大诗人更是灿若星辰。《全唐诗》共收录四万九千四百零三首诗,作者共二千八百七十三人。唐朝的 文人墨客受仙道文化的影响非常
北方文学 2020年6期2020-06-19
- 由悲怆远游到欢愉永生
文尝试把最早的游仙诗看作一种对社会不公现实的抵抗,滥觞于楚辞。首先我将试图说明游仙诗起源于屈原,他奠定了游仙诗的根本特征,它可以被描述为旨在超越人类苦难和挫折的天体之旅的多彩描述。此后游仙诗中的主题从赋游离到诗中,世俗的成分逐渐增加,对仙境的新鲜而有力的描写则逐渐减少或表达的过于机械而又肤浅薄弱,不能产生一种庄严灿烂的艺术气象。文章简要探讨游仙诗这种文学形式在先秦至六朝期间从一种激情的批判性文学到一种固化的宫体文学的演变。关键词:游仙诗;屈原;文学演变作者
青年文学家 2020年12期2020-05-26
- 论道教游仙诗所体现的生命关怀
与途径,其中的游仙诗常以优美词语来描绘并渲染道教神仙的生动画面,诵读之则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式的联想。一般认为,慕仙、咏仙、游仙是游仙诗的主题,但若阅读上清派道书,又可见以神仙下降教导凡人修道成仙为主题的游仙诗兴起,成为南朝道教游仙诗的新类型。值得探讨的是,六朝时江南地区出现的文人游仙诗如何以老庄隐逸思想为指导来描绘多姿多彩的神仙世界?道教游仙诗又如何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上清派借神仙降授在江南世家大族中的兴起与发展?如何以精湛词语、深远意境和丰富想象力提升了游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5期2020-02-26
- 基于汉语言文学角度谈李白游仙诗中的政治抱负
毓尧摘要:李白游仙诗中所展现的“功成身退”的政治抱负,常被误解为是受儒家“经世济民”的影响,“入世”不得重用而发的牢骚之词。实际上,“功成身退”本就是纯粹的道教思想,是道教徒李白始终坚守的政治信仰。本文通过对李白各个阶段的游仙诗进行分析,探讨李白与道教、道家的关系、李白“功成身退”的政治抱负、“功成身退”的政治抱负是纯粹道教思想而非“外道内儒”,可见李白游仙诗中所展现的政治抱负是纯粹受道教影响。关键词:李白;游仙诗;政治抱负引言:人们常说李白是外道内儒的纵
锦绣·中旬刊 2020年9期2020-01-27
- 论元代中期雅正诗歌风尚中游仙诗的新变
——以虞集游仙诗为例
234000)游仙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较为特殊的一类,其在题材上以远离现实社会人生的 “列仙之趣”[1]为核心,诗风也多以灵幻飘渺见长,似乎是在内容和风格上都较为稳固与独立的一种诗体。实际上,“文变染乎世情”(《文心雕龙时序》)。社会环境、文学思潮的变迁同样会对游仙诗的写作理念、内容题材、艺术风格产生影响。本文暨以元代中期“雅正” 诗学的代表人物虞集为例,分析虞集对唐代游仙诗代表作家曹唐的诗学批评,以及虞集本人的游仙诗创作特征,揭示游仙诗在元代中期特定文化环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12期2020-01-18
- 论曹植游仙诗的精神皈依
来,学者对曹植游仙诗的研究主要涉及创作的文学渊源、思想内涵和创作背景、艺术评价、与其他诗人游仙诗的比较等,未涉及精神分析角度的解读。笔者认为,在游仙诗的创作过程中,曹植将抑制的欲望借助幻境加以升华。在“理智——自我”[1]的调节之下,他深埋在“本我”[1]中的愿望经由“超我”[1]的指引,规避掉了“自我”[1]在现实中会遇到的种种阻碍,最终在幻境中得以实现。游仙诗中,曹植在现实中的苦闷终于有了发泄之所,在那里他不会触犯禁忌,达到了一种心境的和谐,进而实现了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31期2019-12-28
- 纵心山水的禽鹿 肆志高云的雁鸿
嵇康的山水诗和游仙诗为研究内容,使用了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先探求嵇康的生平和性情,再分析了嵇康四言诗中的山水诗、游仙诗在艺术上强烈的象征性。笔者认为,文人四言诗发展史上真正成熟的象征艺术始于嵇康。关键词:嵇康;山水诗;游仙诗;象征一、引言诗人的性情和品格与作品风格往往互为表里,这一点在嵇康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文将“贵得肆志,纵心无悔”两句诗拆开,用“禽鹿”象征山水诗中的嵇康,用“高云”象征仙境,用“雁鸿”象征游仙诗中的嵇康,对嵇康的山水诗和游仙诗做一个艺
青年时代 2019年33期2019-12-24
- 曹唐游仙诗的叙事探究—以“刘晨阮肇游天台”组诗为例
诗人曹唐,因其游仙诗而著名。其早年的道士经历,为他的游仙诗创作提供了一定的便利。值得一提的是,魏晋时期的游仙诗,仍然是以宗教和玄学为主,即追求自我的超脱以及飞升,游仙实际上就是寻仙而成仙。但是在曹唐创作游仙诗的时期,游仙诗中的仙人反而出现了世俗化的倾向,他们与人交往同游,且富有人的情感,并与人发生情感的纠葛;再加上唐代,“仙”字产生的新意义,唐代文人常把美丽的女人称之为仙女、仙人。因此,又把狎妓称为游仙。在曹唐的游仙诗的创作中,他的游仙诗自然也是富有世俗意
新生代 2019年2期2019-11-14
- 曹操的生命意识及其成因
因为曹操创作的游仙诗不仅承袭了屈原寄托抒愤的创作手法,同时也体现了他在汉末乱世这样一个特殊时代背景下对生命终极的思考。曹操“忧世不治”和“乞求长生”的生命意识是其人格精神构建中儒道思想互补的表现,亦是曹操受所处时代社会思潮涤荡的产物。曹操的游仙诗中表现的生命意识揭示了当时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一个时代风貌的具体体现。关键词:曹操;游仙诗;儒道;生命意识作者简介:杨丽琼(1996-),女,白族,云南省临沧市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2
青年文学家 2019年21期2019-09-17
- 论曹操诗歌的现实主义精神
望。即使是他的游仙诗也蕴含着积极务实的人生态度。曹操的诗歌,集中体现了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处处洋溢着真实之美,并对以后的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键词:曹操;诗歌;现实主义;游仙诗魏晋是中国发展历史当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阶段,它孕育了整个时代的大变革,在这一时期,人的精神开始觉醒,人们逐渐地从传统的神学禁锢中解脱出来,开始重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并尝试着用真实的情感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建安文学在这样一种文化氛围中,应运而生,后人常用“俊才云蒸”“彬彬
新丝路(下旬) 2019年5期2019-06-11
- 魏晋“游”意识对诗歌题材开拓的影响
创作,游宴诗和游仙诗作为新的诗歌题材登上魏晋文坛。关键词:“游”意识 游宴诗 游仙诗魏晋“游”意识作为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对魏晋诗歌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随着“游”意识内涵的不断丰富诗歌创作的题材也不断被开拓。一、“游”意识的觉醒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文学自觉、审美自觉的时期,也是自我意识觉醒的时代。社会动荡,政治混乱,战乱频发。面对混乱不堪的社会现实,魏晋人有着强烈的生命意识,他们哀嘆生命的脆弱和短暂,恐惧死亡的降临。朝不保夕的生活使他们寄情山水,游走于密
祖国 2019年5期2019-04-19
- 唐代游仙诗兴盛的原因浅析
崭新的诗体——游仙诗。从先秦《远游》发展至唐代,这一诗体不仅没有衰落,还迎来了魏晋之后的又一高潮,诞生了诸如李白、吴筠、李贺、李商隐、曹唐等杰出诗人,作品的整体水准与规模都不逊色于前代。唐代游仙诗创作的繁荣局面,除了对先秦以来咏仙传统的承袭外,还在于其时崇仙尚道的政治制度、跻身不易的生存压力与超越现世的心理诉求。关键词: 唐代 游仙诗 兴盛原因游仙诗早在魏晋六朝就成为与咏史诗、山水诗同样具有不凡地位的诗歌品类,梁萧统编《文选》便特列“游仙”类,发
文教资料 2019年32期2019-03-27
- 论曹唐《小游仙》对游仙诗传统叙事范式的突破
0)曹唐是唐代游仙诗代表作家,其诗也是中国游仙诗发展历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转折点。学术界在论述曹唐游仙诗新变意义时多从思想内容上来着眼(1)关于曹唐游仙诗的研究现状,详见金丙燕《晚唐诗人曹唐及其游仙诗研究综述》(《绥化学院学报》2008年02期)一文。,实际上除思想内容外,曹唐游仙诗在叙事领域也对此前的游仙诗叙事传统作出了具有颠覆意义的革新。曹唐《大游仙》组诗因具有鲜明的戏剧特征,学界对其叙事手法的研究已经成果颇丰(2)同上。,本文则力图揭示曹唐《小游仙》对
长春大学学报 2019年9期2019-02-15
- 浅谈李白的游仙诗
郭爱荣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其句数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而体裁多为五言。李白一生既迷恋仕途,又深受道家出世思想影响,经历丰富。他曾寻过仙、炼过丹、受过道纂,并经常同一些道家人物过从甚密。因此,解放前后的论家当中也就有人把李白说成是迷信神仙的虔诚道徒,同时也使他身上谪仙人的意味更加浓厚。李白一生立身行事及诗歌创作无不深受仙道影响,但他更是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一.李白的游仙诗想象力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众所周知
文学教育 2018年14期2018-11-28
- 论郭璞《游仙诗》的语言艺术
高才大力写作《游仙诗》的诗人。郭璞的《游仙诗》在情感方面“乃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他的游仙是其愤世嫉俗、悲时伤世的情感宣泄,是抒发其忧愤情怀的一种独特手段。郭璞的《游仙诗》能够光耀百代,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所取得的非凡卓越的语言艺术成就,具体表现两个方面:一、《游仙诗》的色彩辞藻郭璞《游仙诗》善于运用华美富艳、斑斓绚丽的色彩辞藻,生动形象地绘制出一个个瑰丽神奇的境界。例如《游仙诗》其三:“翡翠戏兰苕,容色更相鲜。……借问蜉蝣辈,宁知龟鹤年。”诗的前四句为
长江丛刊 2018年20期2018-11-14
- 谈曹操的游仙诗
,曹魏时期也是游仙诗发展的黄金时代期。曹操作为一代枭雄和诗人,也曾大力写作游仙诗,是魏晋时最先运用游仙题材抒写个人内在情怀的诗人。他通过对汉乐府的继承与改造,感慨人生苦短进而奋发有为;关注道家养生思想,因此,曹操的游仙诗具有积极意义。关键词:游仙诗;曹操;道家;情怀“游仙”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体裁,始见于先秦文学作品,曹魏时期也是游仙诗发展的黄金时代期。“仙”与“游”是“游仙”的核心,“仙”即是“神仙”。庄子《逍遥游》中认为神仙“不食五谷”,他们“乘云
大东方 2018年4期2018-09-10
- 好玩的古人
士们议论郭璞的游仙诗。大家看到高祖说“好”,也都跟着说“好”。石动筒听了,说:“郭璞的诗好是好,但是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如果让我来作,保准超过他一倍。”大家听了都不相信,都等着看他的笑话。这时,石动筒沉思了一会儿,然后吟出两句诗:“青溪二千仞,中有两道士。”高祖问他:“难道这两句诗就超过郭璞的一倍吗?”石动筒回答说:“郭璞的游仙诗说‘青溪千余仞,中有一道士。’我的诗里说‘二千仞,两道士’,难道不是超过了他一倍?”高祖听了大笑起来。源自侯白的《启颜录》
小学生学习指导(爆笑校园) 2018年5期2018-09-10
- 浅谈李白的游仙诗
内容摘要: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李白的游仙诗想象力丰富,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李白游仙诗也是其真实人格的反映;其游仙诗具有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和悲剧意识;与其他诗人的游仙诗相比,李白游仙诗在主体表现方面特征突现,界线分明。关键词:李白 游仙诗 真实人格 主体表现游仙诗是道教诗词的一种体式,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其句数或十句,或十二句,或十六句不等,而体裁多为五言。李白一生既迷恋仕途,又深受道家出世思想影响,经历丰富。他曾寻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8年5期2018-07-08
- 论刘基对古典游仙诗传统的突破与创新
组诗九首,这组游仙诗集前代游仙诗之大成,同时又有一些重要的创新之处,在中国游仙诗发展史上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这一点似乎还没有引起当前学界的注意。本文以《游仙》这一组诗为研究对象,以此分析刘基在中国游仙诗发展历程中的突破与创新。1 刘基《游仙》组诗的类型分析清代四库馆臣据明成化年间浙江按察院刊本编辑成《诚意伯文集》二十卷,刘基这九首《游仙》诗收录于卷二中[3]56,从属于《覆瓿集》。据钱谦益所言:“(刘基)自编其诗文,曰《覆瓿集》者,元季作也;曰《犁眉公集》
宿州学院学报 2018年1期2018-04-03
- 浅析《李白诗选》中游仙诗的道教意识
盛,李白写下的游仙诗,也便成为他求仙访道的必然产物。道家特有的丰富想象和瑰丽色彩,再加上李白个人豪迈飘逸的艺术构思,使他游仙诗创作不断。开元十三年,二十五岁的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怀揣着满腔的雄心抱负,豪放不羁,自视甚高,选择“终南捷径”,广造声誉,应召做官。在这个过程中,李白结识了元丹丘、司马承祯等人……被诏长安前,李白的求仙访道活动更多的则是作为一种建功立业应诏做官的辅助手段。在这期间,李白的游仙诗中大多含有积极乐观向上的意蕴,具强烈主观色彩。在
丝路艺术 2018年12期2018-04-01
- 吴筠诗歌修道思想探析
举信有征。(《游仙诗》五)高真诚寥邈,道合不我遗。孰谓姑射远,神人可同嬉。(《游仙诗》六)肃肃承上帝,锵锵会群仙。(《游仙诗》十二)招携紫阳友,合宴玉清台。排景羽衣振,浮空云驾来。(《游仙诗》十五)天人何济济,高会碧堂中。列侍奏云歌,真音满太空。(《游仙诗》二十)吴筠认为神仙、轻举是真实可信的,“仙经不吾欺,轻举信有征。”只要根据经书的指引,登仙是可信并且有依据的事情。轻举成仙是道教的基本信仰,是作者本人追求的终极目标。“会群仙”、“浮空云驾”、“神人同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4期2018-03-06
- 郭璞《游仙诗》现存篇目考论
——兼与赵沛霖先生商榷
以来,“郭璞《游仙诗》现存十九首”几乎已成学界定评,实际上这其中存在一定的误解,且逯钦立并没有将《游仙诗》的残句辑录完整;今人赵沛霖《郭璞诗赋研究》是继连镇标《郭璞研究》后又一研究郭璞的力作,在此书中赵沛霖大胆提出新猜想,认为郭璞《游仙诗》本来就为十首,其余皆为修改时舍弃的残句。在学术研究中,科学地划定研究范围与得出准确的研究成果有着直接关系,值此郭璞《游仙诗》篇目又陷争议之际,本文考察郭璞《游仙诗》的历代辑录情况,梳理其流传脉络,并结合赵沛霖研究郭璞的新
邢台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2-25
- 争论千年的“《游仙诗》悬疑”解决了吗
我在研究郭璞《游仙诗》。《游仙诗》是郭璞诗歌的代表作,也是魏晋时期重要的诗歌作品之一,在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在游仙诗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现存的郭璞《游仙诗》除十首完整的诗歌之外,还有十二则残句。自古至今,学者们对《游仙诗》的思想内容、创作主旨和结构的认识始终存在着争议。由于对立的双方各持己见,且都能从作品中找到根据,始终不能达到统一,于是有的学者提出郭璞《游仙诗》本来就是由各不相干的两部分或几部分组成,而根本没有统一的主题和结构。近年来,几部通行的中
博览群书 2017年10期2017-11-30
- 论道教对曹唐游仙诗的影响
1]道教对曹唐游仙诗创作的影响更是不可忽视。一、道教为曹唐游仙诗提供了题材世界上凡是影响较深远的宗教都有自己的宗教文学,道教自然也不会例外。特别是道教的神仙故事对中国传统文学有着一定的影响。汉代时已有不少神仙故事的书籍出现,最有名的是刘向的《列仙传》这是道教初级阶段的作品;唐末杜光庭的《墉城集仙录》也收录了不少神仙故事。这些道教经典对有关神仙和仙境的描写是十分华丽精致的,又极富文学色彩,住在仙境中的仙人面目清秀,美貌非凡,而且自由自在,逍逍遥遥。他们既能上
魅力中国 2017年23期2017-10-14
- 乐府古辞游仙诗艺术特点
阐述乐府古辞中游仙诗的艺术特点,包括诗歌意象、仙人形象,以及作者写作动机和原因等。关键词:乐府;古辞;游仙诗游仙诗是我国古代道教诗词的一种题材形式,其内容多为歌咏仙人、仙境,或是幻想遨游天地之景之感,游仙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国收录的游仙诗不多,古辞数量更是有限,但游仙诗在其中占有相当之比重,且已经具备了后代游仙诗的基本艺术特色,如《董逃行》、《王子乔》、《善哉行》等,可以说古代游仙诗的基本风格在这一时期已经定型
北方文学 2017年20期2017-08-01
- 乐府古辞游仙诗艺术特点
阐述乐府古辞中游仙诗的艺术特点,包括诗歌意象、仙人形象,以及作者写作动机和原因等。关键词:乐府;古辞;游仙诗游仙诗是我国古代道教诗词的一种题材形式,其内容多为歌咏仙人、仙境,或是幻想遨游天地之景之感,游仙诗是我国古代文学尤其是诗歌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国收录的游仙诗不多,古辞数量更是有限,但游仙诗在其中占有相当之比重,且已经具备了后代游仙诗的基本艺术特色,如《董逃行》、《王子乔》、《善哉行》等,可以说古代游仙诗的基本风格在这一时期已经定型
北方文学·中旬 2017年7期2017-07-27
- 乐府古辞游仙诗形成原因研究
,分析乐府古辞游仙诗在汉魏时期形成的原因,主要为历史文化背景原因和古代统治者对求仙问道的热衷。关键词:乐府;古辞;游仙诗作者简介:朱玉纯(1993-),女,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人,广西民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8-0-01游仙诗在汉魏时期逐渐发展和成熟,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统治者的推崇有着重要的联系,统治者的推崇是游仙诗兴起的重要原因,而历史文化背景尤其是庄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8期2017-07-10
- 古辞游仙诗的价值及影响
,阐述乐府古辞游仙诗的影响及文学价值,如促成反游仙诗产生、影响隐逸文学创作和同题乐府诗创作等。关键词:乐府;古辞;游仙诗游仙诗是中国古代道教诗词的一种体裁形式,其内容多为歌咏仙人、仙境,或是幻想遨游天地之景,而古辞游仙诗不仅为游仙文学中的审美倾向定型做出了贡献,保留了古代神话传说,还影响了相关文学题材、文学思想的出现和发展。一、促成反游仙诗产生在求仙问道成为一股浪潮的同时,还有一些人对此并不认同,因而创作了一些反游仙诗,这是游仙诗泛滥促成的结果。在乐府古辞
北方文学·下旬 2017年6期2017-07-04
- 宋代游仙诗文研究综述
年代以来,关于游仙诗文研究开始复苏,但仅限于单篇论文研究较多,且多集中于游仙诗文发端的魏晋南北朝时期及其全盛时期-唐朝。而其后续的宋代游仙诗文相关研究,今更少见。宋代游仙诗文研究的综述,对于今后游仙诗文系统而全面展开大有助益。以下,笔者将依据资料收集数据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九十年代以来的宋代游仙诗文研究进行综述:一是古代诗论;二是有关研究专著;三是关于宋代游仙诗文主要研究论文。关键词:游仙诗文;宋;综述一、古代诗论诗以“游仙”为题始于曹植,昭明太子萧统编《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2期2017-04-17
- 曹操游仙诗的生命价值观及其原因探析
文学艺术·曹操游仙诗的生命价值观及其原因探析李晴晴(江苏师范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徐州221116)作为建安诗坛上第一个创作游仙诗的文人,曹操的游仙诗表达了他对游仙和建功立业的复杂情绪,体现出他致力于自我实现的生命价值观。其本身所具备的儒家匡世济民思想、对理想不懈追求的精神,以及建安时期人的觉醒和文人的自觉影响等方面特点,揭示了当时文人的生命价值取向。曹操的游仙诗也开启了以游仙抒发情怀的新一代诗风,为后世游仙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曹操;游仙诗;生命价值观游仙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3-10
- 浅析楚辞对郭璞游仙诗的影响
浅析楚辞对郭璞游仙诗的影响□李嘉诚游仙诗作为一种诗歌类型,贯穿了整个中国诗歌史,影响了历朝历代诗人。游仙诗肇源于屈原《远游》和秦汉《仙真人诗》,后经过三曹、嵇康、阮籍、郭璞等人发展创作,在魏晋时期成熟。郭璞《游仙诗》独具特色,深受楚辞影响,发展了游仙内容,将隐逸与游仙结合,仙俗同化。刘勰称其“足冠中兴”,钟嵘评其“中兴第一”,为“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二晋文坛增添生趣。“游仙”思想影响历朝文人士子的诗歌创造,因而游仙诗逐步成为中国诗歌史上重要的诗歌类型之一
剑南文学 2016年6期2016-11-21
- 曹操游仙诗的形成及价值
要:曹操诗歌中游仙诗占很大比重,他是大力写游仙诗的第一人。这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关,东汉末年儒家正统地位动摇,人们开始注重感情、欲望、个性,道教思想也重新流行。曹操晚年壮志未成,致使他崇信长生之术,而游仙诗是他政治理想的载体。曹操游仙诗包含了浓厚的政治寓意。政治理想的曲折反映致使由汉乐府的“列仙之趣”转变为“坎廪咏怀”,曹操起了开创之功。关键词:曹操;游仙诗;政治理想;道家思想作者简介:聂聪聪(1990.3-),女,山东淄博人,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主要从事中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3期2016-08-01
- 浅析郭璞游仙诗中的取象思维方式
的创作。郭璞的游仙诗运用这种思维方式,或抒发自己时运不济,壮志难酬,或表明自己企慕仙境,追求自由,或感叹时光易逝,人生忽微。关键词:取象思维;郭璞;游仙诗作者简介:段晓慧(1992-),女,山西省长治市人,延边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文系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中国古代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02取象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之一。所谓取象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当中离不开物象,
青年文学家 2016年18期2016-06-30
- 中晚唐游仙诗创作心态简析
治腐朽,催生了游仙诗的日益成熟。无论是艺术表现手法还是审美情趣,游仙诗的发展与当时的社会心态关系紧密。总的来说,在创作心态归属上,中晚唐游仙诗多反映对社会、对生活、对人生的质疑,对自由的渴望,以及对现实的不满,他们试图从游仙诗的情感传达中来构建公平、自由、爱憎分明的神仙世界。【关键词】中晚唐;游仙诗;创作心态;艺术特色安史之乱之前,唐王朝属于盛世,而之后的大半个中国,名为统一,实则宦官当政,藩镇割据。尤其是进入中晚唐时期,文人党争,整个社会文明满目疮痍。物
青春岁月 2016年6期2016-05-14
- 浅论曹操游仙诗中的生命焦虑意识
中近三分之一为游仙诗。当下学术界对这些游仙诗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曹操信不信天命、他的游仙诗是否具有价值与积极的意义,但目前尚未得出较为一致的观点。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试图着眼于曹操的活动心理,分析其游仙诗的生命焦虑意识。【关键词】曹操 游仙诗 焦虑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宦官专权,政权更迭频繁,乱世中民不聊生。加上党锢之祸,沉重地打击了当时的儒家学者和文人士大夫,传统儒学逐渐失去对士人的约束力,代之而起的是道教和佛教思想。在此时代下,文
俪人·教师版 2016年4期2016-05-04
- 试论郭璞《游仙诗》对汉魏风骨的继承
)试论郭璞《游仙诗》对汉魏风骨的继承陈祥伟1,陈亮2,臧守刚1(1.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中文系, 江苏 如皋 226500;2.南通大学 文学院, 江苏 南通 226019)摘要:初唐陈子昂在《修竹篇序》中说:“汉魏风骨,晋宋莫传。”这一说法不能成立。郭璞是东晋人,其《游仙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与汉魏诗歌相近,其诗歌精神实质是坎壈自伤,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比兴寄托,抒情风格表现为激烈悲愤,这几个方面是对汉魏风骨继承与发展。《游仙诗》具备汉魏风骨特征。关键词:郭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2期2016-03-06
- “五色玉管”着仙境
灵完美结合的《游仙诗》,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技巧。本文将从五个方面着手,分析郭璞对于色彩的巧妙运用。关键词:郭璞 “五色玉管” 《游仙诗》 色彩运用锺嵘《诗品·齐光禄江淹》记载了一个故事:“初,淹罢宣成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尔后为诗,不复成语,故世传江淹才尽。”郭璞者的这支“五色玉管”到底有多神奇?观其《游仙诗》便知:多一抹则太庸粉,少一分则太寡淡,玉管随着诗人的心境不断变换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5年8期2015-07-05
- 从三首游仙诗看曹氏父子对神仙的态度
子三人都曾写过游仙诗,但因曹操、曹丕、曹植三人各自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不同,他们在游仙诗中流露出的情感也是各不相同。曹操只为寿命游仙,曹丕因反对游仙而写游仙诗,曹植心灵求解脱所以游仙。关键词:曹氏父子 游仙诗 比较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史上称为“建安文学”的“三曹”,文学上各自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们都写过游仙诗,但各出机杼,胸次也异,各取其一作一比较,也甚有趣味。秋胡行其二(曹操)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经历昆仑山,到
文学教育 2015年7期2015-06-18
- 魏晋游仙诗叙述模式中仙人角色配置的弱化
丰楙曾归纳汉魏游仙诗的母题为“出发——历程——回归”[1]3。虽然这三部分会在诗人笔下稍有变异,但魏晋游仙诗的创作大体沿用了这一母题叙述模式,而且在魏晋前期游仙诗的叙述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如曹植《飞龙篇》的叙述,始于“晨游泰山”,接着描写了误入仙境后的所见景象,最后抒发了自己想要“寿同金石,永世难老”的现实愿望,很明显符合母题模式的叙述。游仙诗往往将写作动机放置在“出发”的部分中,而“回归”部分经常表现游仙的目的,常常表达祈愿或羡慕之情。现实生活中的困阨促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4期2015-03-19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乐府游仙诗研究综述
年代以来汉乐府游仙诗研究综述⊙赵 竹[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1608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汉乐府游仙诗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汉乐府游仙诗的形成、概念的界定、内容主旨、游仙模式及意象运用等方面,但是大多数的研究只是将其作为游仙诗发展过程中的一部分笼统叙述,或者仅仅关注其某一方面的特点,没有形成系统。本文主要依据中国知网收录情况,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汉乐府游仙诗研究做一简要梳理,以求对后来者有所帮助。汉乐府游仙诗 综
名作欣赏 2015年27期2015-03-15
- 浅论李白对郭璞游仙诗的继承与发展
浅论李白对郭璞游仙诗的继承与发展汪龙麟,葛璇子(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9)郭璞和李白都是游仙诗创作的大家,郭璞游仙诗文采富艳,寄托高远,在游仙诗的发展过程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李白游仙诗洒脱超然,新奇华美,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于游仙诗中独成一派。他们的作品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本文旨在探究郭李二人游仙诗的相同点,并浅谈李白对郭璞游仙诗的发展。李白;郭璞;游仙诗一、引 言游仙诗起源于汉代前的歌赋,成熟于建安时期。自萧统《文选》将“游仙”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5期2015-02-23
- 郭璞《游仙诗》残句的性质与价值
霖摘要:郭璞《游仙诗》的十二则残句具有共同的明显特点:一是全部残句不但无一例外地都与由十首完整的诗歌组成的《游仙诗》定稿相重复,而且重复的范围广泛,覆盖了大部分诗篇;二是无论在艺术描写和语言上还是在层次和逻辑关系方面,这些残句与其所重复的部分相比,无不大为逊色。这充分说明这十二则残句不过是写作过程中被删除的部分,而根本不是《游仙诗》定稿的组成内容。虽然如此,这些残句却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不但为了解郭璞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提供了最为直接和有力的证据,而且有助
中州学刊 2014年12期2015-01-19
- 厉鹗《游仙诗》仙境构建的情理内蕴
共作过三百首《游仙诗》,形成一组规模庞大的七绝组诗。他本人对这些作品非常欣赏,甚至自负,这从其《再续游仙百咏序》中可见一斑:曩作前、后游仙凡二百首,《前游仙》已雕板,不揣荒鄙,颇有嗜痂。《后游仙》藏箧中,未举示人。暇日展玩,自愧凡俗,于仙境犹有未尽,因刻意冥搜,誓脱故常,复成百咏。昔谢逸作《蝴蝶诗》三百首,人呼为“谢蝴蝶”,世有知我者,其将以予为“厉游仙”乎?《游仙诗百咏》作于康熙庚寅年(1710),《续游仙诗》及《再续游仙诗》具体创作时间不可详考,大约成
中国韵文学刊 2014年3期2014-11-14
- 郭璞《游仙诗》浅析
就最高,所作《游仙诗》最为有名,是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的典范之作,曾受到后代许多文论家的盛誉。郭璞一生兼修儒道,游仙诗歌正是他苦于超越乱世无果,随波逐流又心存不甘的真情流露,诗歌中热烈的渴望与深沉的无奈相互纠结,又正是诗人最终被现实摧毁的无声告白。本文以《游仙诗》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探讨作者抒发的复杂情感及其产生的社会与个人原因。关键词:郭璞;游仙诗;追求与幻灭;无奈与挣扎;华丽与悲哀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县人(今属山西省),东晋著名学者、文学家、训诂学家、道学
卷宗 2014年5期2014-07-15
- 试析曹操游仙诗的价值定位①
晋蔚然成风了。游仙诗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流行起来的。现实社会的混乱、性命无常的忧虑逼使人们的精神在文字中游历了一番仙界,不管信与不信,这总是一种疏解。游仙诗主要表现的是与仙人执手把交,游玩于所能想象的洞天府地,最后求神赐药,以便重回现实生活中不至于彷徨无措,内容虽然简单,但所深藏的社会、心理原因却不容忽视。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议论道:“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思潮下对人生的执着。表面看来似乎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着。深藏着的恰恰是他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年3期2013-08-15
- 诗杂仙心:魏晋道教审美趣味与文人游仙诗
“一代诗风”的游仙诗最能体现出道教审美趋向对于文学创作样式和审美风格的影响作用。道教神仙思想使当时的游仙诗拥有“一种追求绚丽神奇的审美情趣,一种色彩缤纷、瑰伟怪诞的意象群,一种近乎沉浸于幻觉之中的热烈想象力。”[1](P371)一、魏晋时期文人游仙诗中的审美意象游仙诗主要是歌颂仙人漫游或是人仙共游的情况,体裁多为五言,句数或十句、十二句、十四句、十六句不等,其想象力丰富、意境瑰丽。早在《庄子》中就有描写仙人漫步的篇章;战国时期《楚辞》中的《远游》篇更是借助
江西社会科学 2013年5期2013-02-18
- 论曹植游仙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
960)论曹植游仙诗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成就蒋丽云(广东创新科技职业学院,广东 东莞 523960)游仙诗是魏晋诗坛上的一朵奇花,而曹植创作的游仙诗最具代表性。曹植游仙诗运用兴寄手法和夸诞铺张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自己的功业之志、对自由和守默忘言的追寻、对凶险政治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生命的无比热爱,语言优美,生动形象,对游仙诗体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后世诗人产生了深远影响。曹植;游仙诗;思想内涵;艺术成就游仙诗,指的是歌咏仙人漫游之情的诗。在中国文学史上,曹植首次以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8-15
- 试析东晋游仙诗——以《文选》所收郭璞《游仙》诗七首为例
■王薇游仙诗在六朝便已成为堪与山水诗、田园诗鼎足而立的一个诗歌类型。自曹植以《游仙》命题作诗以来,《游仙》之名便正式出现于诗册,继而到东晋郭璞时,具备了完备的体式从而达到高峰。梁昭明太子萧统所编《文选》,其录入郭璞《游仙》诗共七首,本文拟从中试析东晋游仙诗的特点。一、游仙诗盛行的时代背景游仙诗作为一个特殊的诗歌类型,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由屈原的《离骚》、《远游》等作品首开其端,下迄至汉魏时期,也记载过许多类似游仙的篇章,如乐府《步出夏门行》、《仙人骑白鹿
群文天地 2011年14期2011-08-15
- 论曹植游仙诗
李 月论曹植游仙诗李 月(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广西桂林541004)曹植的“游仙诗”尽管是在写仙道、仙境,但实质上却内蕴着“建永世之业,留金石之功”的儒家情怀,是现实中的抱负在诗歌中的实现。曹植;游仙诗;儒体道用一、游仙诗的界定关于游仙诗的界定,历来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钟嵘在《诗品》中评郭璞时将游仙诗的内容分“坎咏怀”和咏“列仙之趣”两类,后世学者也基本都是在“坎咏怀”和咏“列仙之趣”两类游仙诗谁是正体、谁是变体的问题上展开讨论。陈洪、王炎认为“:游仙诗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1期2010-02-16
- 曹氏父子对游仙诗的转承作用
黄 宁摘要:游仙诗发展到曹魏时期,是个重大的转折,曹氏父子首先借重道家的外衣与内核,将游仙诗由叙事的转为抒情的,由不葺的转为整齐的,由朴野的转为文人的,直接影响了后世游仙诗的写作方向。郭璞及曹唐的游仙诗都可在这里寻到源头。关键词:游仙诗;文人游仙诗;郭璞中图分类号:I2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11—0134—03曹氏父子的游仙诗中,也还是较多的继承了汉代仙诗的体例与内容,诗中对仙道多有反映。如曹操《陌上桑》与《气出倡》诸
学理论·下 2009年5期2009-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