闺阁

  • 身体、空间与想象 ——冷枚《春闺倦读图》和清前期闺阁美人画的视觉语境
    法的画家是清前期闺阁美人画的主要绘制群体。画艺的全面性和绘画题材的多样性,使得这样一批城市职业画师能够轻松地游走于宫廷和市场之间,应对不同主顾的需求。因此,需要指出的是,有别于“闺阁绘画”②是以画家的身份性别作为视点,本文所研究的“闺阁美人画”则是从题材意义上作出的划分,其强调的是具有一类视觉特质的美人画——画中美人被置于精心营造的闺阁空间内。在过往的研究中,归于仕女画脉络下的风格研究和基于图像志分析展开的内容解读,是这类美人画的主要研究方法。精微可辨的图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3年5期2024-01-04

  • “明珠翠羽非吾好,善病工愁未是痴” ——闺阁而有士风的清代才媛汪端
    女孩早熟,传统的闺阁题材和少女情怀几乎没有在她诗中留下痕迹。她的《诗钞》中大多是练笔性质的乐府及拟古之作,很少直接抒发个人情绪,《陇头水》《琴娘曲》《春夜曲》等篇已颇见才情。十七岁所作《哭伯兄问樵》,朴实无华,真情淋漓,浑厚沉郁,很难让人相信出自一个花季少女之手。汪端十八岁即嘉庆十五年(1810)归嫁陈云伯子裴之,婚后,二人才学相当,被人目之祁彪佳与商景兰式的“金童玉女”,夫妇拈韵分笺,互为商榷,相处甚洽。但好景不长,陈裴之因一生未遇,三十三岁便在抑郁寡欢

    名作欣赏 2022年32期2022-11-16

  • “非女子之本色”:明清之际女性诗风嬗变及成因
    诗媛名家,以跨越闺阁空间的身份角色演绎,进入公众视野。家国同构的整体命运联系,在这些女诗人的创作中凝结成一股豪壮慷慨之气,开启了清代女性诗史上的重要主题。清代女诗人的诗境开拓,即体现为对闺阁文学空间的突破,在创作情境、内容和风格上,皆反映出女诗人跨越角色限制、追寻更广阔生存形态与文学空间的努力。这一倾向在明清之际已发其端,从明末“家有名士,乃在香奁”,到清初诗坛奏响的高瞻远瞩的新声,女诗人逾越文学空间的区隔,将创作导向更广阔的领域,与其在精神上向“士”这一

    中国韵文学刊 2022年3期2022-10-25

  • 论花间词中的闺阁器物意象
    现。花间词以女性闺阁生活为描摹主体,故创生了庞大的闺阁生活意象群。其中,器物意象无论是数量比例,还是词境的建构,其所据地位与发挥作用都极为显著。然而目前关于花间词意象的研究,大部分集中于妆发服饰,专论器物者仅有寥寥数篇,且均是针对个别具体的器物展开,如袁天芬《一重帘的世界——浅析〈花间集〉中的“帘”意象》[1]和吴银红《〈花间集〉屏风和屏风画》[2]等。余者多混同于花间意象的整体研究中。例如,武晓红的博士论文《唐五代诗词名物专题研究》,选取帘幕、屏风、枕头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10-13

  • 古诗品韵
    贤妻的相伴,以及闺阁中的嬉戏等,都历历在目,却再也没有了。“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这是何等的伤感,我读至此潸然泪下,只叹才子佳人总是空留遗憾!“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初看此句,只是覺得平凡,但转思不免惊讶!何等雅意及俏皮。及再看“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在那个年代,女子足不出户,而浓睡不消残酒的,又是怎样一个闺阁女子呢?更为大胆的是“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的直面道白。试想,如今的女子也是多为含蓄的,即使夫

    青年文学家 2022年13期2022-07-06

  • 王愫:两极之间,中和游离
    状态。”王愫的“闺阁”与“闺阁”中的王愫创作空间之于艺术家便是世界的形塑,于王愫而言画室则是艺术家本身。“这个空间是你所有能量场的集合。”近些时日来,她参与的由苏芒女士策展、SOULART“頌”艺术中心主办的“闺阁”也恰恰完善了她的诉说。原本广辽的世界和奔腾的脚步戛然而止的时刻,是否要重拾自己失落已久的精神生活。這是策展人苏芒对于当下的思考,所以她以“闺阁”为这次展览概念的主体,试图让参展的艺术家将她们独有的个人经历,成长空间,从画室回归到“闺阁”中的创作

    睿士 2022年10期2022-05-30

  • 浅议夏俊娜油画与“新闺阁”情结艺术
    联谊会会员。 “闺阁”就词意本身而言即指内室,具体来讲就是女孩子的卧室。闺阁艺术古往今来一直存在,现仍可从我国清代学者们的一些著作中窥见端倪,比如《玉台书史》(厉鹗)和《玉台画史》(汤淑玉) ,这些著作中或多或少都有对闺阁及相关艺术记载一二。在我们古代,身为女性一生差不多都被闺阁这个狭小的空间所“幽禁”,在这个有限的小天地中,她们多数从事的是绘画、刺绣以及其他各类女红等。就整个社会的大视角而言,身处闺阁中的古代女性往往很难得到来自精神上的真正愉悦和自由,她

    现代艺术 2022年5期2022-05-26

  • 试论清末民初女诗人吴茝的创作对闺阁才媛诗的发展
    10023)清代闺阁文学盛况空前,大量女性作家涌现,并在各类体裁的创作中均有不俗贡献。梁乙真曾言:“妇学而至清代,可谓盛极。才媛淑女,骈萼连珠,自古妇女作家之众,无有逾于此时者矣!”[1]仅以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一书为例,在有著作传世或见于文献著录的女性作家四千余名当中,清代女作家数量即“超轶前代,数逾三千”[2],且由于江南社会经济繁荣、思想开放,苏州地区的女诗人更是成为不可忽视的一支。在这一时期的苏州女性创作群体中,有一位独特的创作者如同明珠一般散

    文教资料 2022年18期2022-04-15

  • 潍坊市博物馆藏明清闺阁绘画撷英
    画家。她们虽囿于闺阁,却以女子特有的目光、细腻的情感,聚焦于花鸟、人物题材,极力捕捉生活和心境深处的细微情趣,在笔墨里流露出一种不同于男性画家的独特视角和审美情感,亦反映出她们在精神和道德上的个性追求。这些女画家多集中在经济发达的江浙地区,安徽桐城、山东济南等文化底蕴深厚的地区亦偶有分布。其中如方维仪、周祜、恽冰、马荃等一批闺阁画家有较强的代表性。明清书画为潍坊市博物馆馆藏大宗,闺阁画家作品亦较丰富,现撷取其中精品,以窥其笔墨神韵。女界“名士”—方维仪安徽

    中华书画家 2022年3期2022-04-06

  • 黄媛介诗词中的自我认知
    是明清易代时走出闺阁的才女之一,出身于秀水(今嘉兴)的书香世家。在记载了她生平事迹的传记中,黄媛介的形象突破了传统女性形象。其一,一生大都生活在闺阁之外;其二,家庭角色颠倒:她“主外”丈夫“主内”。但实际去考证黄媛介留下的诗词作品,并未见到大篇幅对传统女性形象的突破。突破传统的人生际遇让黄媛介受到了“然皆令青绫步障,时时载笔朱门,微嫌近风尘之色,不若皆德之冰雪净聪明也”[1]的非议。在诗词中回归传统,是不是黄媛介对于主流道德的靠拢与让步?已有的研究成果或对

    嘉兴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3-17

  • 清代江浙闺秀诗社之变迁
    结社联吟,将一代闺阁文学推向了繁荣兴盛。关于结社,明清之际风气尤为浓厚,正如谢国祯在《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中所言:“结社这一件事,在明末已成风气,文有文社,诗有诗社,普遍了江、浙、福建、广东、江西、山东、河北各省,风行了数百十年。大江南北,结社的风气,犹如春潮怒上,应运勃兴。”[1](P7)江浙闺秀们受此风浸染,纷纷走出闺阁,效仿文士结社吟诗。这当中,尤以“午梦堂”作家群、山阴祁商作家群、蕉园诗社、随园女弟子群、清溪吟社、碧城女弟子群、秋红吟社、秋社等闺秀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2021-01-17

  • 从女性主义地理学看李清照和朱淑真的创作
    空间、家庭空间、闺阁空间,均对女性性别特色的形成具有极大影响。(一)社会公共空间对女性的限制分析社会公共空间对女性作家的具体影响,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和社会风气尤为重要。李清照出生于北宋而逝于南宋,此说向无争议。朱淑真的生平资料匮乏,生卒年众说纷纭,如況周颐的北宋说、冀勤的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说、孔凡礼和黄嫣梨的南宋说,据朱淑真对李清照、宋徽宗及张孝祥等诗词的化用,诗词中全无干戈之虞,却有对政府关心农事的歌颂等方面,作者认为南宋说较为可信。无论南宋或北宋,女性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年6期2020-12-22

  • 试论宋、清闺阁诗词中的庭院女性形象
    [1],在宋、清闺阁诗词中,存在大量书写庭院女性生活的作品,通过分析不同时代闺情诗词中庭院女性的形象差异及原因,可以探究不同时代庭院女性所蕴藏的时代语境与女性意识转变。下面以《摸鱼儿》与《次韵早秋杂兴》为例,分析他们作品中庭院女性形象的差异。一、《摸鱼儿》与《次韵早秋杂兴》所见庭院女性形象比较程垓,南宋人,号书舟,有《书舟词》一卷。其词《摸鱼儿·掩凄凉》借用女性口吻抒思念之情。从上阕看,“黄昏庭院,角声何处呜咽” 是作者着意描绘的凄清庭院场景,意图渲染悲凉

    名家名作 2020年9期2020-11-19

  • 挽袖,指尖经纬隐藏深闺私语
    要装饰之一,也是闺阁绣品中特别能彰显出女子情致和审美的物件。尤其在清代江南地区,挽袖成了一个专有物件,从素简到繁复华丽,一度出现“寻常一倾细衫子,只见花边不见绸”的景象。细细窄窄的两条绣布上,满满的都是各种图案与纹样,方寸之间,衣不在衣而在“意”,纹不在纹而在“文”。这些满饰着图案的衣袖、挽袖,既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艺术品,又是记录着这个时期女性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古书籍”。她们以针代笔,绣中作画,袖边私密物的密缝经纬,隐藏的是那一些不便明言的心思。但因挽袖

    收藏·拍卖 2020年6期2020-09-02

  • 人间四月天挽袖作新词
    闺阁”原意就是内室的小门。虽然各个时代严格和宽松的程度有所不同,但中国古代女性的生活基本被规范在以家庭为中心的封闭的范围之内。“男主外,女主内”,女性需“正位于内”:“身体”不能超出家居范围,“行为”不能超越家务范畴,“意识”不能超脱家庭范式。闺、阁、闱、阃(音同“捆”,旧时指妇女居住的地方),这一道道“门”划了一条条看不见的红线,围合出一个独特的女性空间,闭、闷、闲。闺阁淑媛们以女儿、妻子、母亲的身份生活在这个空间。尤其是在名媛才女文化兴起与繁荣的明清

    读者欣赏 2020年6期2020-07-14

  • 走近明清闺阁文化
    挽袖作新词·明清闺阁文化展”在中国扇博物馆举行。展览共计展出119件展品,其中包含76组挽袖、19件服饰和12件书画等,从闺阁女子的绣品、衣物、诗词,尝试为观众营造出一个动人、动情的闺秀女性空间,解读明清闺阁的文化内涵。本次展览有两件一级文物亮相,分别为清恽冰的《玉洞仙株图轴》和明柳如是的白端写经砚。恽冰是清代恽氏画家中声誉较高、传世作品最多的女画家,她深得恽氏没骨画家传,潜心于花鸟画创作,与马荃并称为女性花鸟之“二绝”。柳如是为明末清初女诗人,被誉为“秦

    文化交流 2020年5期2020-05-15

  • 民国知识女性的深闺突围 ——论陈家庆词的新变特质
    学表达亦被限制于闺阁之中。正如陶秋英在《中国妇女与文学》中所说:“历史与社会不允许她们以文学名于世,同时种种的范围管束她们,她们在社会上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地位,她们与社会,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参与的能力;她们并且见不到整个的社会,听不到整个的社会。所以,她们在文学上的兴趣,她们自然不求名于世,她们没有社会概念,她们也不求和社会发生任何关系,至多她们只是抒发自己的情感,以遣忧消愁。”[1]可见,传统的闺阁文学抒写的就是女性的闲情,吟咏的是闺阁愁绪。女性文学的这种写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0年2期2020-03-02

  • 妙玉:曹雪芹笔下世难容的情尼
    ,一则失了咱们的闺阁面目,二则也与题目无涉了。”一句“闺阁面目”,可见她还是把自己当成闺阁中人来看待。妙玉在苏州修行时的居所叫“蟠香寺”,与“栊翠庵”对看,一个含着香,一个带着色,看来妙玉内心的炽热是那一袭袈裟也遮掩不了的,她身在佛门,心系红尘,实是佛门中“云空未必空”的一个情尼。妙玉尝以“槛内人”、“畸人”自称,据她的好友邢岫烟所说,她常说:“古人中自汉晋五代唐宋以来皆无好诗,只有两句好,说道:‘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所以,她自称“槛外之人”

    醒狮国学 2019年5期2019-09-16

  • 王安忆《长恨歌》赏析
    ,生于上海弄堂的闺阁小姐王琦瑶,传奇般地成为“沪上淑媛”和“上海小姐”这样的代表性人物,然后成为上海爱丽丝公寓中众多等待爱情的一个女性,经历了风雨和繁华后,又重新步入上海弄堂平安里,宿命式地结束了自己的一生,掀开又结束了大上海繁华的一个时代,却也盖不住新的繁华。一、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片厂有的人第一次读《长恨歌》应该会惊异于其如此长的前奏描写。《长恨歌》的每一部分都以漫长细腻的大段大段似乎游离于主人公之外的事物描写开始,如第一部分的事物:弄堂、流言、闺

    长江丛刊 2018年21期2018-11-14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由闺阁故事展开的古代生活画卷
    一个北宋官宦家庭闺阁少女的奋斗故事。盛家六姑娘明兰(赵丽颖饰)聪颖貌美,但生母却在她幼年时被害去世。在深宅内院的生活中,她面对的是嫡母不慈、姐妹难缠、父亲不重视的困境。在盛家祖母——盛老太太的帮助下,她藏起聪慧、敛尽锋芒,自立自强成长。后来,明兰嫁与宁远侯府二公子顾廷烨(冯绍峰 饰),婚后掌管家业,整饬侯府铲奸佞除宵小,夫妻二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协助夫君事业得志,收获美满人生。作为网络文学中“宅斗种田文”这一类型的代表作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曾经连续

    综艺报 2018年1期2018-01-12

  • 凌叔华的闺阁叙事与“五四”反思(上)
    廊中,有一群身居闺阁重帷被时代所忘却也忘却着时代的旧式女人(小姐、太太、媳妇、婆婆等),她们的身上炮烙着中国家族制度留下的特殊历史印记:高门巨族、妻妾成群、妇德女红、金莲罗衫、看戏打牌、幻想沉寂、隐忍屈辱等。《绣枕》《吃茶》《茶会以后》《女儿身世太凄凉》《古韵》《有福气的人》,便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作品。《绣枕》被一些论者认为“可能是五四时期唯一一篇泄露女性内经验的作品,它在前景展示了一个以往不进入人们视线的旧式女子的生活空间,与世隔绝的死寂闺房”。一位待字

    名作欣赏 2017年1期2017-08-08

  • 明代江浙地区女性画家群体管窥
    探讨明代江浙地区闺阁(名媛、姬侍)与名妓画家之间的不同。与此同时,对其作品的市场行情进行简析。关键词:闺阁;名妓;江浙地区;群体中国女性绘画起源较早,最早始于史前时期舜的妹妹“嫘”。至明代,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诞生,资本主义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极力促进了江浙地区城市经济的繁荣发展。经济的繁荣发展,为推动江浙地区书画创作的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明清时期女性画家主要集中于江浙地区和闽粤地区,尤以江浙地区最多,如仇珠、周淑禧、马湘兰、柳如是等一批女书画家。一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7年3期2017-05-22

  • 姐妹情谊与男权世界的辩证
    焦姐妹情谊,充满闺阁气息,情感的曲折与情节的变化引人入胜,表演朴素自然,在艺术性和社会性上取得较好的协调。影片叙述子七月与安生之间长达十几年的友情。在男权世界“穿行”之后,七月与安生更加生死相依,不离不弃,影片就此表达了一种具有超越性的姐妹情谊。但是,影片看似化解了姐妹情谊的危机,实际上危机却并未得到有效的解决。七月与安生的生死相依显得十分可疑,恰恰是它的反面或背面更加引人注意和深思,这就是无所不在的、始终威胁女性世界的男权世界。一方面电影让男主人公苏家明

    艺术评论 2016年11期2017-04-22

  • 试论王安忆小说《长恨歌》中的上海书写
    满是小女儿情态的闺阁,无孔不入的流言以及浮华表象下对琐碎生活一丝不苟的姿态。本文将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探讨王安忆与故地上海的渊源,进而探寻文本中独具匠心的地理意象与上海城市精神的内在联系。王安忆 《长恨歌》 上海弄堂 地理意象1995年,著名作家王安忆发表了她的长篇小说代表作《长恨歌》,因文本中对旧上海风情细腻琐碎却极端精准的描写被奉为海派文学的又一经典之作,并荣获了中国第五届茅盾文学奖。在《长恨歌》中王安忆别出心裁地选用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等极具地域特色

    名作欣赏 2017年9期2017-03-11

  • 清愁一缕,萦绕笔端 ——关锳词的“病”“愁”说
    间,只有少数几个闺阁词人展现了当时女性词坛的风采,代表人物之一就是关锳。作为闺阁词人,她的作品中既有传统女性词人的伤春悲秋,也有感时伤世,反映了道咸年间的社会现实,为当时女性词注入了新鲜血液。其词集《梦影楼词》以沉郁悲凉而著称,在她的词中充满了各种愁绪,这些“愁”绪与词人自己的生活、性格、信仰紧密相连,真实地反映了词人的心灵痛楚和脱尘隐世的幻想。关锳;《梦影楼词》;“病”;“愁”词的发展经过元明之际的衰歇后,又进入一个“中兴期”,一时间“流派众多,大家辈出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年5期2017-03-10

  • “可使闺阁昭传”与“一代不如一代”之辨
    言其创作“亦可使闺阁昭传”明显的是为身边所经历过的“闺阁中”人即女性立传。第二回则针对贾家的儿孙说“如今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主要针对的是贾赦、家政、贾琏、贾珍、贾宝玉、贾蓉等这一干男性了。“列传”而不使其“泯灭”,而以“我”代表的男性则因“不肖”而致“泯灭”也不可惜,两相对照令人玩味,值得深思。关键词:贾府;闺阁;十二钗;男性;女性观;审美据徐恭时统计,《红楼梦》共有男四百九十五人,女四百八十人,其中宁荣两府共有男十六人,女十一人,宁荣两府眷属女三

    北方文学·中旬 2016年10期2017-02-10

  • 知识与权力 ——论元代闺阁知识女性的两难处境
    权力 ——论元代闺阁知识女性的两难处境邹 勇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210097)元代的闺阁知识女性群体涉及一个社会性别话题,即有知识的闺阁女性和权力之间的关系。中国的古代社会是知识垄断型的社会,并非所有人都具备接受教育,并且参加教育考核的资格。被排除在考核之外的闺阁知识女性,知识呈现出依附化、碎片化和功利化的特征,导致这批女性陷入既渴望通过个人立言来满足才名情结,又不得不退居幕后的两难处境和焦虑心理,从而使其创作集中在男性化和女性化两个极端。这既是社会性

    大众文艺 2017年19期2017-01-28

  • 流年向晚,折扇添香
    帛制成的团扇握于闺阁女子的手中恰到好处,若换了别的皆不妥。不曾想那一开一合的折扇曲径通幽,却比团扇更能吐露闺中女儿的一种相思,几处闲愁。《牡丹亭》中的小丫鬟春香手中执的就是一柄团扇,她在戏中亦作了“扑”的姿态,那悠悠然的动作虽也显出小女儿家娇俏顽皮的可爱之处,但比之杜丽娘执折扇的端庄秀雅、含蓄蕴藉,总有一些差别。什么人执什么扇,这扇的不同大概也是昆曲中闺门旦与花旦的区别之处了。若能邂逅一次指间拈一枚折扇的闺门旦,便是前世修来的福祉。看着妖妖娆娆盘桓于她们指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6年4期2016-11-26

  • 红袖清风过,闺阁月光凉
    小白红袖清风过,闺阁月光凉◎本栏主持 公子小白听闻前日赏荷去,白雾似轻纱,绿盖捧睡芽。僻静竹坞的幽径里,传来谁的采茶调?端端瓷净瓶怀着春花冬雪般的情致、听檐下风铃轻摇。碧簪横发间,玉蝶绕耳边。道外青荫琴声起,浮动千丝万缕。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你沐清辉,且歌且唱。你是闺中人,结着丁香似的愁,也有海棠似的明朗。柔肠百转是你,动静可人是你,娴雅温婉还是你。就让我走你走过的路,看你用过的物,在清风月明夜,于你心间停留!乍著单衣,才拈圆扇。夜色微凉笛声远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6年6期2016-10-19

  • 从“闺阁”到“绿林”:女性消费生活变化 ——以近代上海为例
    15211]从“闺阁”到“绿林”:女性消费生活变化 ——以近代上海为例⊙李靖[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 浙江宁波315211]在中西文化碰撞与近代化的背景下,女性这一长期受压抑的群体逐渐走向历史前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的变化无疑对女性生活空间的变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中建构于消费观念、消费方式之上的消费生活,是这一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消费生活的变化不仅反映在外在活动空间的变化,而且也是内在思想空间的变化。女性消费生活身体思想传统社会中,女性身份地位

    名作欣赏 2016年24期2016-07-14

  • 朱淑真作品的女性特色
    特色。一、细腻的闺阁情思与李清照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不同,朱淑真却是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闺中女子一样,生活在闺阁的狭小空间之内。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朱淑真的诗词往往大量描写闺中生活,真实再现了闺阁女子的生活环境。与那些借女性之口作词的男性作家相比,朱淑真的闺中作品反映出了闺阁女子真正的情思,细腻地展示了当时女性的精神世界。1.伤春之情的展示朱淑真这类题材词作所反映的第一个内容是伤春之情。“伤春”是中国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女性的朱淑真,生活在狭小的闺阁

    现代语文(学术综合) 2016年9期2016-05-14

  • 温庭筠与叶小鸾闺怨词比较研究
    明在男女情爱以外闺阁中人的真实感受,更全面地展现闺阁风貌。温庭筠叶小鸾闺怨男性词人女性词人男性文人在中国古代文学创作中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即便是女性的生活环境与心灵感受,也往往要通过男性文人的描述与刻画见诸世人,“闺怨”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成为了我国传统诗歌的重要题材之一。但尽管如此,女性的文学创作仍在男性文学的夹缝中微小而坚定地存在着,并以不同于男性的眼光与感受呈现出别样的色彩。就词而言,温庭筠的闺怨词在男性文人中很具有代表性。而明末著名才女叶小鸾,词作中

    文学教育 2016年22期2016-04-03

  • 绿萝拂衣襟,青云湿诺言
    鸪。”古典女子的闺阁应该很美,可惜她们久居深闺,那一层隐秘感愈加让我笃定了以温媚清丽的笔触写一写古代女子深闺中隐秘的二三事。无论是男子写女子的诗词,还是闺阁女子们顾影自怜写的相思词,以及女儿家的衣、饰、妆、娱、情,都让我着迷。若生在唐代,我应是田园深处的布衣书生,与一个柴门里粗布麻衣的清秀女子打渔植草、种花喝茶。她守着篱笆小院,等我功成名就归来后娶她。若是在宋朝,我想成为能说会道的说书人,走在长安街上遇见华丽美艳的侯门千金,或是去城郊赏花时遇见发髻簪花、抱

    传奇故事(破茧成蝶) 2016年2期2016-03-29

  • 晚清湘潭闺阁诗人群研究初探
    00)晚清湘潭闺阁诗人群研究初探王细芝(湖南民族职业学院 公共课教学部,湖南 岳阳 414000)明清以降,女性文学蓬勃发展,万紫千红,作为湖湘文化中的一枝独秀,湖湘闺阁文学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尤其是湖湘文化世家中心——湘潭,闺阁作家更是群集创作,熠熠生辉,其群体的家族性、作品的质朴空灵,无一不吸引人一探究竟。清代;湘潭;闺阁诗人自《诗经》以来,中国女性文学创作代有佳作。自明清以降,女性诗词创作更趋繁盛,闺阁作家群体更是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傲立文坛。这其中,湖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7期2016-03-20

  • 朱淑真作品的女性特色
    特色。一、细腻的闺阁情思与李清照较为宽松的家庭环境不同,朱淑真却是同那些传统意义上的闺中女子一样,生活在闺阁的狭小空间之内。正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环境,朱淑真的诗词往往大量描写闺中生活,真实再现了闺阁女子的生活环境。与那些借女性之口作词的男性作家相比,朱淑真的闺中作品反映出了闺阁女子真正的情思,细腻地展示了当时女性的精神世界。1.伤春之情的展示朱淑真这类题材词作所反映的第一个内容是伤春之情。“伤春”是中国文学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女性的朱淑真,生活在狭小的闺阁

    现代语文 2016年25期2016-03-03

  • 女词人张令仪及其咏“愁”词
    词作中充满了对于闺阁女性之“愁”的书写。其咏“愁”词主要可分为伤春悲秋的闲愁、怀人寄远的离愁、索居穷巷的苦愁、丧夫失子的哀愁、怜爱游子的心愁这五类,这些咏“愁”词的书写,具有典型意义和特征,是较富有代表性的闺阁词。并且,在艺术表现上,张令仪几经品咂,将“愁”作各种意象的比拟,独具特色,展现了极高的艺术价值。关键词:张令仪;咏“愁”词;闺阁;愁喻张令仪(1668-1752年),字柔嘉,自号蠹窗主人,安徽桐城人,康熙朝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张英第三女,保和殿大

    唐山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2-13

  • 闺阁园林间的浅吟低唱
    杨珍摘 要:“闺阁”多指内室,即女子的卧室,闺阁艺术古来有之。在中国古代,女性地位卑下,女性的一生几乎都被“囚禁”在狭小的闺阁中,这使得她们无法得到精神上的真正的自由,女性的人生情状,只有在历史的暗处若影若现。即使是少数名垂青史的美才女,我们所知的也只是她们的模糊身世,以及附着于男性光环的游移影像。关键词:闺阁;唐宋时期;传统闺阁艺术;新闺阁艺术一、闺阁艺术的研究背景闺阁是“正派”女子的主要活动范围,女性闲居在家相夫教子、飞针走线、赏花弄月,最多吟诗作赋、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5年8期2015-05-30

  • 这世上没有一辈子的闺蜜情
    大家闺秀整天待在闺阁里绣花,彼此交流的仅止于家事和彼此的心事,于是才有了闺中密友这一说。而现代社会,女人们和男人们一样要参与社会活动、办公室政治、努力赚钱供房养家,早就没有什么闺阁,也注定了所谓闺蜜的关系,只能是年轻女孩之间脆弱的维系。其实很多女孩交往朋友只为可以相互陪伴,共同成长,分享彼此的秘密,度过青春期。可惜的是,很多年之后,等從前的闺蜜都长大了,在身份地位和经济实力有了差异之后,这份友情也大多分崩离析了。有些是因为外力使然,而有些是彼此开始看不惯,

    意林·作文素材 2015年2期2015-05-11

  • 论宋代闺阁词人代表
    要论宋代最著名的闺阁词人,那当然非李清照和朱淑真莫属,从元代开始就有人将二人并称。元杨维祯《曹氏雪斋弦歌集序》曾说:“女子诵书属文者,史称东汉曹大家氏。近代易安、淑真之流,宣徽词翰,一诗一简,类有动于人。”这显然是将二人放在同等的地位了。到了明代,并称之说就较为常见了,如徐咸说:“海昌朱静庵,司训周汝航之妻也,出自名族,博学能诗,有声成化、弘治间。若古乐府、长歌、短章,皆有古人矩度,绝无纤丽脂粉之气。有《静庵集》藏于家。平生妇德,冰清玉洁,朱淑真、李易安不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3-28

  • 诗可以怨:明清徽州女性诗词之窥探
    只能委身于深深的闺阁之中,无闻于外界,其生活是何等的枯寂和了无生趣,加上妇女们大多不敢公开表达自己的情感,久而久之必然会导致女性的情感无法正常宣泄,受到禁锢和压抑的内心情感,在深阁内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赋诗,古语有云:“赋诗言志,赋诗言情”,即是此理。因此徽州女子留下了大量的诗篇,记录她们内心世界以及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歙事闲谭》、《历代妇女著作考》、《国朝闺阁诗抄》、《明清安徽妇女著述辑考》等著作中搜集得到的徽州女性诗词中,所反映的女性闺阁之中的情感表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15年5期2015-03-20

  • 从咏花词看顾太清词的女性化特征
    的空间,看到的是闺阁窗景,凭栏楼台,院庭花草。齐梁年间有宫体诗,唐末有飞卿词,男词人作闺阁之词来描摹自己内心的理想女性,始终把目光对准女性的外貌与服饰,重修饰雕琢,并不能将女性真正内心的压抑与忧愁表达出来。女性困囿于狭窄幽深的闺阁,空间的闭塞性为她们看待事物提供了别样的视角。顾太清的咏花词如“灯下看腊梅”、“咏盆中茉莉”、“咏墙东海棠”等,都是自己闺阁之内或庭前院后的花。如《念奴娇·木香花》:柔条细叶,爱微风吹起,一棚香雾。剪到牡丹春已尽,又把春光勾住。琐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0期2015-03-20

  • 论萧红、张爱玲笔下的女儿处境
    ”们的处境隐喻了闺阁政治下女性的压抑史。她们的作品,正是通过发现这些被淹没和被曲解的女性生存体验从而自觉地站在了女性主义的立场,并保留属于女性的话语。萧红 张爱玲 女儿处境 阉割 闺阁政治从“五四”的个性解放思潮开始,女性作家开始了作为女性自我的书写,指出旧历史中妇女们的生存绝境,并探讨了“娜拉”出走后怎么办等一系列与女性自主独立相关的问题。其中,萧红和张爱玲可谓时代的佼佼者,二人相似的经历和思想又使她们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女性意识具有某种一致性和延续性,达到

    参花(下) 2014年7期2014-12-12

  • 传统苏绣艺术中的闺阁绣研究
    属性可将它们分为闺阁绣、民间日用绣和宫货绣3类。2 闺阁绣释义古人云:贫者以“善织巧绣”为业,富者以“闺房绣楼”为贞。对于普通百姓人家的女性而言,刺绣被视作她们维持生计的谋生手段之一,通过绣制一些日用品可以来换取生活所需的钱物。而在富庶人家里,生活富裕的小姐和少妇们并不需以刺绣为生计,对她们而言,刺绣就如琴棋书画一般,是她们“寄托情感、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美德”[1]。因而这个“必学之艺”成为了大家闺秀平日消遣时光、寄情养性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清代刺绣名家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3期2014-10-20

  • 丁佩《绣谱》价值批判
    证其在“确立江南闺阁画绣工艺法则、构建江南闺阁画绣批评体系、奠定中国刺绣专著研究基础”诸方面的贡献,提出《绣谱》文本价值在传播情景中的增值。丁佩《绣谱》 工艺法则 批评体系传播 增值1828年(清道光八年),松江人丁佩的《绣谱》“十二梅花连理楼刻本”问世①;这是迄今为止中国现存最早的刺绣专门理论著作,也是上海乃至江南刺绣手工技艺进入文本研究的里程碑。一、《绣谱》内容辨析《绣谱》全书的核心内容在“择地第一、选样第二、取材第三、辨色第四、程工第五、论品第六”6

    创意设计源 2014年6期2014-02-06

  • 论《长恨歌》中的孤独情境
    ⑥王琦瑶的生活从闺阁开始,到爱丽丝公寓,几经周折与辗转,再到曲折深长的平安里始终都是孤独的。她的孤独不仅因为她经常独处,还与她在人际交往中与他人之间的隔阂有着密切的联系。1.闺阁情思“在上海的弄堂房子里,闺阁通常是做在偏厢房或是亭子间里,总是背阴的窗,拉着花窗帘。”但“这闺阁实在是很不严密的。隔墙的亭子间里,抑或就住着一个洋行里的实习生,或者失业的大学生,甚至是刚出道的舞女。那后弄堂,又是个藏污纳垢的场所”⑦。通过闺阁的窗户,王琦瑶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人,能听

    名作欣赏 2014年6期2014-01-28

  • 从《清代闺阁诗人征略》看清代女诗人的早逝现象
    以施淑仪之《清代闺阁诗人征略》为蓝本,对清代女诗人的命数做出定性分析,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合理性。一 清代女诗人早逝情况统计刊印于民国21年的《清代闺阁诗人征略》是民末清初开一代风气之先的女性学者施淑仪女士所辑录的,全书记载有清自顺治至光绪末年1263余闺秀诗人之生平,编纂遵循先详姓氏、里居、著述,次列事迹体例,编写内容以事迹为主,因此全书对于各闺秀的生平多有阐述。全书1263名女诗人中,明确注明闺秀在40岁之前即香消玉殒的女性诗人有318人,占总人数的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12期2013-07-05

  • 清代桐城麻溪姚氏闺阁诗歌繁兴的文化因素
    永概,比比皆是,闺阁诗歌也显示出彬彬之盛。据潘江《龙眠风雅》、徐璈《桐旧集》、吴希庸等《桐山名媛诗钞》、光铁夫《安徽名媛诗词征略》、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傅瑛《明清安徽文学妇女文学著述辑考》以及廖大闻《(道光)续修桐城县志》等统计,明清姚氏家族闺阁有着作或有诗作传世者尚有35 人(见附表),其中不乏闺阁诗坛的佼佼者。如明末清初时的方维仪、姚宛,清代中叶的姚德耀、姚卿华,晚清民初时的姚倚云,等等,都是冠盖彤管的扫眉才子,诗歌创作深获贤达之赞誉。从方维仪到

    地方文化研究 2013年6期2013-01-30

  • 闺阁里的丹青奇葩
    来探讨晚明时期的闺阁画家生活的时代背景、个人生活经历等对其绘画题材、艺术特点的影响,从而对其艺术成就进行客观的评价和阐述。闺阁画家是用来指代生于良好家庭中的女性,享有美好富贵的生活环境,自身同时又具有深厚的笔墨文化修养的女性。颇具象征性的是,“闺阁”一词不仅仅是指女性身体所处的空间,它同时也指女性精神的困囿之所。许多闺阁画家就出身于绘画世家,从而使她们有机会与善画的夫家或父家探讨画理,学习画艺,翰墨飘香的学习氛围,使她们在绘画涵养、技艺、情感等各方面都有了

    大众文艺 2013年10期2013-01-28

  • 清代女诗人陈长生简论
    被袁枚称为“两浙闺阁之冠”[1](P241)。同时,她不仅厕身享名甚著的“随园女弟子”之列,而且与各地闺阁诗人迭相赠答,交往所及,几遍天下。陈长生的著作今存《绘声阁初稿》、《绘声阁续稿》各一卷,计诗二百余首,均收录于其夫家叶氏《织云楼合刻》之中。前者初刊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后者为嘉庆二十二年(1817)重刊时所增。重刊本曾对《初稿》略作改易,表现出陈氏晚年心态的微妙变化。袁枚嘉庆元年(1796)刊《随园女弟子诗选》卷四收录陈长生诗九题,其中《礼佛词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期2013-01-23

  • 从杜丽娘形象看晚明闺阁女性情感意识的变革
    杜丽娘形象看晚明闺阁女性情感意识的变革李大博,胡科迪(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传播学院,辽宁大连 116029)《牡丹亭》所塑造的杜丽娘以一个最具经典的晚明闺阁女性形象,向读者展现了一部荡气回肠的晚明女性情感意识的阐释史。作者力图以杜丽娘形象为切入点,在深入探讨女性情感意识的基础上,着力表现晚明闺阁女性的情感发展历程,并对其进行理论层面的透视。杜丽娘;闺阁女性;情感意识东方莎翁汤显祖所熔铸的经典奇葩《牡丹亭》,让三从四德的封建闺阁女子从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5期2012-04-14

  • 论清代海宁查氏家族闺阁诗人群体——以稀见稿本《海昌查氏诗钞》为中心
    清代海宁查氏家族闺阁诗人群体 ——以稀见稿本《海昌查氏诗钞》为中心金文凯(三明学院 中文系,福建 三明 365004)清代浙江海宁查氏家族是一个享有盛誉的文化望族,一门红妆闺秀也是一个活跃的诗歌群体。其创作题材突破传统闺阁之音,延伸到自然与社会的广袤空间,在情感表达的深度与广度上取得新的超越,表现出觉醒的女性意识和关注民生疾苦的厚重思想内涵。其艺术风格既沿袭柔婉纤美传统,又不失清雅韶秀特质,还不时发出沉郁遒劲的变声异调。查氏家族闺阁诗人群体的创作,为研究清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3期2012-04-12

  • 闺阁、青楼场域差异影响下的文学传播与接受——以明代女性词人为例
    ,430072)闺阁与青楼是两个共时场域,它们本无交集,但偶尔因男性线段的穿越而产生交汇。家族中的男性在权力场中竞争失败,很可能牵连闺阁中的女性,使之沦落风尘;风月场上的男性也可能使青楼女子回归家庭,加入闺阁场域。凡此均非常态,闺阁与青楼本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本文拟借用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讨论由于惯习、资本等因素差异,女性文学传播接受者在不同场域中的显著差别①。一、闺阁、青楼场域的内部结构场域是由各种社会关系建构起来的,而构成社会关系的主体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2期2012-01-22

  • 古今“闺怨”曲
    夫归,表现这一类闺阁女子的“怨妇情结”,几乎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题材。且让我们来听一听相隔一千多年的两位诗人所讲述的两个同样哀婉缠绵、凄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吧。晚唐诗人温庭筠讲述的是《望江南》的故事(现为九义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九语上课文):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盼望心上人归来的美丽的江南女子,也许是得到了亲友捎来的一个口信,也许是欣喜地收到了心上人寄来的一纸书信,总之,她得到了心上人回来的确信。于是一大清早便“女

    中学语文园地(初中) 2008年7期2008-08-05

  • 清代满族女真诗人龄文
    的诗篇是出自哪位闺阁诗人之手呢?长白马佳太夫人龄文。龄文,字友竹,娘家姓库勒雅氏。清代道光十五或十六年(1835或1836年),年幼的龄文便随父亲嵩中峰游宦于湖北、湖南、安徽等地。满族人虽然也尊崇儒家学说,但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尚不是那么浓厚。嵩中峰在任衡州副将时,延请当时著名学者诗人彭雪琴宫保主持家塾,龄文及门数载,问字学诗。龄文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经过彭雪琴先生的悉心教导,更是博通经典,且尤长于诗。同马佳·忠善亭侍卫结婚之后,生活甚为优裕。然

    满族文学 2007年2期2007-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