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顿第一定律

  • 基于活动理论的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并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和实践。关键词:活动理论;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内部学习动机物理学科的特点是追求理性、重视逻辑推理。因此物理教学离不开对实验的观察、离不开在实验基础上反复研究和科学抽象的思维方法。传统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单向输出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也难以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活动理论是一种理解和分析人类心智与活动关系的理论体系。它将活动视为一种基本单位,通过揭示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来分析人类的实践活动[ 1 ]。20世纪2

    中学理科园地 2023年4期2023-08-20

  • 基于深度学习理念的初中物理教学分析
    ,结合“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教学,探究物理教学的创新设计和实践措施,旨在加深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课程知识的理解.【关键词】初中物理;深度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物理学习中比较重要的构成元素,教师在“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物理知识理解能力的培养,希望学生能掌握应用“牛顿第一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巧,从而强化学生物理知识迁移运用素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改革活动中,教师应该针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进行深层次的解读,积极探索深度学习模式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8期2023-06-14

  • 物理学史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融入
    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教学在中学教学的大部分时间,学生其实只学其知识体系,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长久下去,容易丧失活力与生机.现有的物理体系,正如一栋已然建立好的大厦,而中学教材只是将这栋大厦建成后的华丽模样展现给学生,但对学生真正重要的应该是这栋大厦是如何建成的.知史以明智,学史方笃行.让学生学习物理学史,知晓知识的由来,清楚理论建立过程的曲折和艰辛,才能让学生对知识和理论有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现有的研究已经越来越重视如何将物理学史融入中学教学[1].

    数理天地(初中版) 2023年4期2023-06-13

  • HPS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下物理学史教学中的运用
    本文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内容为例,现将国际上成熟的HPS教学模式应用于物理学史教学,让学生从物理学史的角度去学习物理知识,并挖掘隐藏在科学知识后面的合理思想和合理逻辑,提升学生探索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他们的科学精神,充分体现物理学史教育的育人功能.关键词:物理学史;牛顿第一定律;HPS教学模式;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333(2023)06-0100-031 我国中学物理学史的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数理化解题研究·综合版 2023年2期2023-06-08

  • HPS教学模式在新课标下物理学史教学中的运用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例现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式教学为例,阐述HPS教学模式在物理学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过程.3.1 演示现象演示实验1:由教师将一个木块置于水平桌面上,然后用手推动木块,木块运动;手离开木块,木块停止.演示实验2:由教师将一个实验小车置于水平桌面上,学生用手推动实验小车,小车运动;手离开小车后,小车仍往前运动一段距离,最后才停下运动.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后发现手离开木块和小车后的运动情况不相同,引发认知冲突.设计意图:现象是物理学的根源.以实验事实作为教学的出发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3年6期2023-03-23

  •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物理教学实践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笔者在“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通过问题串、任务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自主探究,形成运动与相互作用观念,促进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严谨认真、实事求是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使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高。2 巧置情境,打开科学思维之阀物理规律的探究需要创设问题情境。[2]通过创设与物理学习联系密切的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心理状态,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引入时首先使用自制空气炮将“时光之门”(叠放

    物理之友 2022年8期2022-11-27

  • 基于TPACK理论的高中物理新授课教学设计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为例,作出具体的教学安排,如图2所示.图2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流程图采用TPACK理论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讲授法的教学方式,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物理情境可以让物理课堂从枯燥解题变成积极探讨[4],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知识点,形成物理观念,发展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以TPACK理论为指导,对“牛顿第一定律”进行知识分析,如表1所示.表1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的TPACK知识分析2.1 提出问题引入新

    物理通报 2022年11期2022-11-07

  • 基于科学教学元问题的教学设计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主线,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路径进行优化设计,并为教师依托科学教学元问题进行教学设计、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提供建议。一、为什么学——牛顿第一定律的育人价值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育人,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否认知识学习的重要价值。素养不可能凭空形成,学科知识是素养形成的重要载体,是学校教育活动得以开展的一个“阿基米德点”[2]。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前,学生已初步学习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这之后还将继续学习二力平衡、摩擦力等内容,牛顿第一定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2年9期2022-09-27

  • 自制简易实验仪器 彰显课改教学理念 ——新课程理念下新粤教版教材中“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实验的创新设计
    周知,“牛顿第一定律”是高中物理中非常重要的一节教学内容,而本节内容的一个核心实验就是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该实验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科学思维以及逻辑推理思想,是物理学史上“观察实验与科学推理”相结合的典范,是对学生科学方法教育的典型素材,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点。但是当我们反观教材以及高中物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时,就不难发现,无论是教材对该实验的描述,还是教师在课堂上对该实验的分析,都只告诉学生一个这样的历史事实:那就是伽利略通过自己构思出来的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了亚里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2年2期2022-08-13

  • 教材衔接搭梯,突破知识台阶
    基所在。牛顿第一定律又是整个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础,它阐述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两者关系的错误认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牛顿第一定律被誉为物理动力学的第一定律,因此,在初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地位显得尤其重要。在人教版初高中物理教材“运动与力的关系”这一章节中,第一节内容都是牛顿第一定律,它是动力学教与学的开端。本文从初高中物理教材知识梯度衔接的视角,阐述牛顿第一定律在初高中教学中的知识衔接方面的一点认识,希望能对初高中物理动力学部分的

    安徽教育科研 2022年17期2022-07-06

  • 基于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教学设计
    学,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编制马扎诺学习目标并构建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相对完整的全过程、全景式物理学史,以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建构横纵全方位的物理图式,达到高等级学习目标,提升物理核心素养。关键词:学习目标;物理学史;核心素养;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要有确定的目标,学习目标可明晰课程标准、提供教学设计的重点,指导教师和学生的行为。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根据心理学最新研究进展,建构知识与思维两个维度的学习框架体系,是21世纪以来较为前沿的教育目标分类法成果。基

    中学理科园地 2022年5期2022-05-30

  •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互动式教学设计
    要:“牛顿第一定律”是以历史为线索的科学探究课。课题既要阐述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过程,也要兼顾其规律及应用,是较难设计的。为了在物理核心素养背景下实现对更多学生科学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文章通过探究实验的引导,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来落实教学目标的学习,并以颁奖典礼的形式介绍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提出有贡献的人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关键词:核心素养;探究实验;颁奖典礼;互动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

    物理教学探讨 2022年2期2022-03-21

  • 基于科学解释能力培养的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R框架对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过程进行设计,采用渐退式脚手架策略,显化科学解释的路径,以期锻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的思维能力与科学解释能力,为教师设计能发展学生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启示。关键词:科学解释;PTDR框架;牛顿第一定律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2)2-0031-5《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科学探究包括问题、证据、解释和交流等要素[1]。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让

    物理教学探讨 2022年2期2022-03-21

  • 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优化探讨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将围绕《牛顿第一定律》这一高中物理的重点教学内容,将信息技术的融合展开探究,能够为打造高效的物理课堂创造良好的条件.1 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物理是我国高中教育体系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然而,就现阶段的教学状况而言,诸多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该学科的教学效果.具体问题则包含如下几方面:1.1 师生的互动局限于课堂从本质上来看,教学本应是师生密切互动的过程.然而,就如今的教学状况而言,师生之间的交流严重不畅.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时间中,师生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2年3期2022-03-16

  • 融合各版本教材素材优化教学设计①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对于“牛顿第一定律”有些版本教材没有呈现物理学史的相关内容,牛顿第一定律是人类经过长期探索才得出的,其中的艰辛和科学家的不懈努力对学生有很好的教育作用。让学生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历程,可以让学生了解物理文化,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多个版本教材介绍了历史上科学家们对力与运动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北师大版、沪科版对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有详细介绍。利用好物理学史素材,可以让学生在了解科学家研究的过程中渗透意志品质的培养,实现学科育人。理想斜面实验的教学可以融合北师

    物理之友 2021年9期2021-12-13

  • 基于PCK视角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案例分析与思考
    文章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案例为例,从PCK的四个维度加以剖析,以探求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关键词:PCK理论;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案例一、 PCK理论的内涵PCK理论最早是由舒尔曼教授提出的,PCK是“学科教学知识”的简称,是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分析教材、学生和课堂,结合各个学科的特性、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把多种因素整合起来并以一种学生最易于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的知识形式。它是“用专业学科知识与教育学知识的综合去理解特定单元的教学如何组织、呈

    考试周刊 2021年85期2021-12-04

  •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课程标准的一致性研究
    式,以“牛顿第一定律”的12篇教学设计与课标中的科学探究要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二者的一致性分析,得到一线教师对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以及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关键词]实验教学;课程标准;SRI一致性;牛顿第一定律[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9-0043-04《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科学内容中有近一半的三级主题明确要求必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10期2021-10-17

  • 基于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探索
    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为例,浅谈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探索的实践与思考.1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分析1.1 课标内容要求课标中“相互作用与运动定律”的1.2.3内容要求为:“通过实验,探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受力、物体质量的关系.理解牛顿运动定律,能用牛顿运动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解决有关问题.通过实验,认识超重和失重现象”[1].课标中没有单独提到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牛顿运动定律的整体性.能用牛顿定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和解决有关问

    物理教师 2021年9期2021-10-15

  • 浅谈牛顿第一定律
      要:牛顿第一定律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常见,但是由于人们对于它的了解并不深刻,所以产生了很多误解,除了在生活中,在教学方面我们也应该让学生更为深刻的了解牛顿第一定律,本文从牛顿第一定律的思想出发,第一部分阐述了牛顿第一定律的产生以及惯性定律的发现;第二部分分析了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现实应用;第三部分表述了牛顿第一定律所带来的现实意义。总体上是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综合分析,从它的产生到应用最后到意义,其中包含了牛顿第一定律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值得我们深

    速读·中旬 2021年11期2021-10-14

  •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探析
    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进行简单的论述,旨在给实际教学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30-0087-0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30.043在初中物理教学课堂中,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组成和特点,并且要结合这一部分知识

    学周刊 2021年30期2021-10-11

  • 自制液体与气体惯性演示仪
    演示仪;牛顿第一定律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489X(2021)11-0134-030  引言从牛顿第一定律可以知道,如果物体不受力的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一直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保持其速度一直运动下去。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人们把这种性质叫作惯性[1]。通过分析,可以发现教材这段话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惯性进行了定义,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作惯性;二是阐述了具有惯性的物体的范围,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1年11期2021-09-22

  •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以求在“牛顿第一定律 惯性”的教学中全面落实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关键词:核心素养;循环递进式;教学设计;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8-459【教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它既是牛顿运动定律的基石,同时也是正确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二、第三定律乃至整个动力学知识的基础和关键。【教学理念】STSE【教学目标】1、物理观念与运用:知道伽利略理想实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了解惯性及其应用。2、科学思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28期2021-09-16

  • 邻水建筑物地基的稳定性受力分析和建模
    状,应用牛顿第一定律、休止角、自组织临界性等相关知识,将复杂地基拆分为一些简单的地基拼接。对长方体、棱台、圆台等不同几何形状的地基体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波浪和潮汐作用下的数学力学模型。综合多维度因素,在有风雨情形下,分析三维几何地基模型的稳定性,得到水沙比与含水量的最优值。最后,进行误差分析、灵敏度分析和稳定性分析,得出科学稳定的邻水建筑地基模型。关键词:邻水建筑地基;牛顿第一定律;数学力学模型;自组织临界性中图分类号:TQ320.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河南科技 2021年11期2021-09-14

  • 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下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优化探讨
    文章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就现代信息技术整合下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策略提出几点建议:借助互联网平台提供学习资料,辅助学生高效预习;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情境,強化学生听课动机;利用专题视频讲解物理知识,有效突破教学重难点;借助大数据技术实时全面检测,提升学生参与程度;借助信息技术实现课后互动,营造浓郁的学习氛围。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引言:《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中明确指出,要立足信息技术建立新型教育模式,促进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

    高考·中 2021年4期2021-09-10

  • 运用四阶段干预模式转变错误的物理前概念① ——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案例对于牛顿第一定律,学生在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已经形成了顽固的前概念。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四阶段教学干预模式,转变学生错误的前概念,建构科学概念。4.1 外显阶段先让学生轻轻推动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并提出问题:“当有力作用在物体上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如何?当作用在运动物体上的力突然撤去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又将如何?”接着利用多媒体展示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物体运动需要推拉等一些外界力量的支持,如果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停下来”。通过推文具盒的小实验,介绍亚里

    物理之友 2021年6期2021-09-08

  • 多元智能理论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化
    教学;“牛顿第一定律”一、多元智能理论要义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加德纳指出,每个人都具有语言智能、逻辑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交往智能、内省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自然观察智能这八大智能,绝大多数人能够通过先天匹配与后天训练的结合使八大智能都达到自身的最佳状态。每个人的各项智能之间具有相对独立性,有些智能与其他智能彼此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性。每个人所擅长的智能比率不尽相同,智能的发掘和发展受到个人身体状态、环境因素、受教育因素、遗传因素、主观能动因素等

    新课程·上旬 2021年23期2021-08-27

  • 关注知识本质 注重科学探究
    制变量;牛顿第一定律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14-0057-02作者简介:黎莎(1987-),女,山东人,博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教学创新及实验创新;谢立(1989-),男,湖南岳阳人,博士,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物理课堂教学.初高中物理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科学探究过程,特别是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设计,这对提

    中学物理·初中 2021年7期2021-08-19

  • 培育科学思维的问题情境课堂的构建——以人教版必修1“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本文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进行教学实践.2.1 创设学习探索情境,自主构建物理规律《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学习探索情境源于真实的研究过程或实际的探索过程,涵盖学习探索与科学探究过程中所涉及的问题.人们对于力和运动关系探索的历史进程,就是学习探索过程,我们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促成学生简约地亲身经历这一历史进程,亲身体验这一历史进程中遇到的问题,亲身尝试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进而实现学生科学思维的培育和发展.2.1.1 激发认知冲突,促成质疑创新问题情境1:

    物理教师 2021年7期2021-08-12

  •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讲课题《牛顿第一定律》是物理学科重要的一节知识,它研究的是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与运动的关系是动力学的基本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了解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敢于質疑、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还有利用惯性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进一步形成对科学和技术应有的正确态度和责任感。本节课的ppt已经上传到“教学助手”全区分享,便于学生学习和专家指正。一、教学背景《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必修1第四章第一节,本节是在运动学与静力学之后编排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12期2021-07-23

  • 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摘 要: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是培养学生运动与相互作用观的重要一环.以价值导向、课标引领、问题导向、任务驱动、情境导向、评价反馈作为设计思路,力争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设计为例,摸索出一些可行的方法和途径.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核心素养;教学设计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134(2021)01-0050-03作者简介:汤玉林( 1972-) ,男,湖南浏阳人,硕士,中学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物理教学研究.

    中学物理·高中 2021年1期2021-06-06

  • 科学探究: 思维不能缺席 ——对“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深度思考
    本文以“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为例做一深度探究.1 格物致理: 物理的本质特征物理学是基于观察、实验来建构物理模型,通过科学推理、论证来揭示自然界物质的基本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规律,即:格物致理,格物——探究自然界的万事万物,致理——搞清其中的道理(客观规律、客观方法、客观理性)并加以运用,可见,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本质特征.物理教育应该尊重物理学发展的历程,引领学生体验物理学发现、发展的探究过程.人类很早以前就对力和运动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基于不同的研究方法,

    物理教师 2021年4期2021-05-14

  • 促进科学本质认识的HPS教学过程构建 ——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认识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设计意图.本节课属于物理规律课,主要设计思想体现在两方面:(1) 注重物理核心素养目标的和谐统一.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物理学的基石,是力学的第一原理,它改变了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改变了人们的世界观,即原来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的运动(受迫运动)需要力维持,而现在是运动不需要力这样重大的“力与运动”观念的转变,堪称真正的科学真理.因此,在融入HPS内容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科学的完整内涵、发展过程,同时在人文、德育方面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物理教师 2021年2期2021-03-26

  • 牛顿第一定律”内容表述的比较分析及启示
    02)“牛顿第一定律”是中学物理的重要内容,该定律内容表述的准确性影响到学生对它的理解.通过广泛的文献研读,发现我国不同时期代表性高中物理教科书与牛顿著作在“牛顿第一定律”某些关键词的表述上存在着差异.从我国教育改革之初至今的代表性高中物理教科书与权威物理教育期刊中,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研究对象都表述为“一切物体”,但是,在牛顿著作中的表述是“每一个物体”,进一步研读英文版本,考证出“Every body”的翻译是“每一个物体”.为了对这个问题有更清晰的

    物理通报 2021年4期2021-03-25

  • 不是所有的物理问题都适合于学生回答
    学习过“牛顿第一定律”的人们会有诸如“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不能运动”的错误观点,分析以上错误观点产生的原因,剖析一道中考物理实验题目问题设置不合适及参考答案不妥当的原因。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运动和力的关系;摩擦阻力;滑行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21)2-0040-31    原题呈现例题 (2018年江苏扬州中考物理卷第27题)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1)如图1所

    物理教学探讨 2021年2期2021-03-15

  •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几点认识
    来说,“牛顿第一定律”属于高考物理的必考内容,作为高中物理力学中的基础定律,它也被视作其他力学定律推论的重要依据.因此,掌握“牛顿第一定律”对于高中阶段力学相关知识的学习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1 “牛顿第一定律”概述“牛顿第一定律”是人们通过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得出的适用性结论,也就是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其总是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因此,在某些情况下也可以将其表述为“惯性定律”.所谓“惯性”,是指物体保持原有状态的一种能力,物体原有状态的打破需要通

    高中数理化 2020年18期2020-12-09

  • 牛顿第一定律”随堂练
    下列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定律是通过斜面上滑块运动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B.该定律不能用实验证明,是一种猜想C.该定律可以用实验来证明.因为它是力学的基本定律之一D.该定律是在可靠的事实的基础上.通过科学推理概括出来的理想运动规律*5.如图1所示.一盛水的容器固定在一辆小车上,在容器中分别悬挂一个铁球和拴住一个乒乓球,容器中水、铁球和乒乓球都处于静止状态.当容器随小车突然向右运动时.以小车为參照物,两球的运动状况是().A.铁球向左,乒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20年3期2020-10-29

  • 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大概念教学策略* ——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
    念.其中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要提升学生对运动与相互作用关系的认识,初步形成正确的运动与相互作用观.从整体到局部的目标分析如图1所示.先揭示错误前概念: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接下来明确两个核心目标: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要由表及里、从外向内,逐步抽象概括大概念.图1 牛顿第一定律的核心目标3.2 基于探究整合 促进概念转变大概念对学科专家来说是清晰和有用的,但对初学者来说是模糊和抽象的,需要在现象和事实的

    物理通报 2020年10期2020-09-29

  • 浅论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
    ,本文从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中,论述如何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加以论述,注重方法的教育,培养质疑精神,树立合作意识,培养规范意识,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   创造力   质疑   科学规范传统的物理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方法单一,学习内容枯燥,学生主要依靠简单的模仿,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在素质教育下,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个性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2期2020-08-14

  • 基于高中物理概念教学的几点思考
    。本文把牛顿第一定律有关的概念教学当作实例,对新课改这一理念之下怎样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物理概念课堂教学的方法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关键词】高中物理  概念教学  牛顿第一定律【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20-0207-01眾所周知,物理属于自然科学,因为其拥有较强抽象性以及逻辑性,致使很多学生在对物理知识加以学习期间遇到困难。在这之中,代表物质属性以及运动状态的概念包含一些物理现

    课程教育研究 2020年20期2020-07-06

  •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
    蒋炜波《牛顿第一定律》是连接运动学与力学的纽带,是运动与力的物理观念的基础,在中学物理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首先,要学习力和运动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力和运动的关系角度去认识客观世界;其次,要掌握“可靠的实验+合理的推理”的科学推理法,完成现实中无法完成的理想实验;再次,要通过实验探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意识。最后,要联系社会实际,体会牛顿第一定律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基于此,我在本节课的设计中将牛顿第一定律的探究问题一分为二,通过两个问题着重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5期2020-06-27

  • 改造验证性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少。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初中已作为重点内容学习并做实验,那么高中教学就要增加实验的趣味性和创新性。受到伽利略针和单摆实验的启示,本文认为牛顿第一定律的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在以上2个实验的启发下进行的。通过对两个实验的整合,自制教学演示仪,对牛顿第一定律追本溯源,创设情境、挖掘知识内容,以达到激发学生思维的目的。【关键词】实验;情境;牛顿第一定律探究性实验是实验者在不知道实验结果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实验、探究、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科学概念的一种认知方式。验证性

    文理导航 2020年23期2020-06-23

  • 单元视域下科学思维的教学设计 ——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
    品格.“牛顿第一定律”是苏科版初中物理教材8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教学内容,单元目标在《义务教育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运动和相互作用下二级主题机械运动和力中的内容要求是:通过实验,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会运用惯性,解释当汽车急刹车、转弯时,车内可能发生的现象.分解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如下.物理观念目标:知道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认识牛顿第一定律;用物体的惯性解释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惯性现象.科学探究目标:经历

    物理教师 2020年1期2020-04-24

  • 初中“牛顿第一定律”教学的创新设计
    鉴于初中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存在的困难,从牛顿第一定律“是什么”、牛顿第一定律“为什么”以及牛顿第一定律“变什么”三个角度出发,对初中牛顿第一定律进行了创新教学设计,旨在厘清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逻辑,使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牛顿第一定律,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知识建构.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逻辑;牛顿第一定律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6-0048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1 教材分析与研究现行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的“牛顿第一

    中学物理·初中 2020年3期2020-04-07

  • 基于“无边界学习”理论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改进探讨
    对当前“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基于“无边界学习”理论对应该如何改进“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无边界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改进;探讨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9)11-0025-3无边界学习作为一个概念,首先来源于管理学,后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和学习方法被教育教学领域引入。要界定无边界学习,首先就要确定学习的边界。教学的实施者主要是老师,学习的地点是教室,学习的时间是课堂教学时间,

    物理教学探讨 2019年11期2019-12-24

  • 牛顿第一定律”相关实验内容的分析与启示
    的提出“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中涉及的斜面实验无论是在代表性教科书中还是在相关专题文章中都认为是该定律建立的基础.通过更广泛的文献研读,发现西方学者相关论著与我国教科书中对牛顿第一定律相关实验的描述存在差异.在我国现行高中物理教科书以及权威物理教育家的早期专题研究中,对“牛顿第一定律”中所涉及的“斜面实验”都称之为“理想实验”,并且相关教科书中引用了爱因斯坦对于这个实验的描述,爱因斯坦文献的中文版本原文确实是“理想

    物理通报 2019年3期2019-12-24

  •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演示实验的改进
    要:“牛顿第一定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演示实验“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是这节课的重难点.从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该实验存在实验现象分离,效果不直观,操作繁琐等不足.对此,利用共面导轨组、三孔挡板及轻质小球对该实验进行改进.改进后的装置能帮助学生突破障碍,顺利得出阻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关键词:自制教具;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改进文章编号:1008-4134(2019)22-0019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1 引言现行的6种初中物理

    中学物理·初中 2019年11期2019-12-20

  • 单元设计视角下的“牛顿第一定律”教学
    学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第二节的内容,学生已经学习了第八章“力”,对力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比较抽象,研究过程属于推理、归纳的复杂高级思维过程,对初中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在第一章“声现象”中已经完成了“声音在真空中能否传播的实验”,有了一定的“理想+推理”的经验。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这个例子给学生在思维上搭建一个台阶,借助斜面小车实验的观察和分析,通过问题串逐层展开思维活动。同样,“惯性”概念也比较抽

    物理之友 2019年10期2019-11-11

  • 初中生对mv2/2的猜想
    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 力 质量 运动状态的改变 动能一、牛顿第一定律的解读及一个思想实验恩格斯评价牛顿:“借助于对力的本性的认识而创造了科学的力学.” 我们没有捷径,唯一的出发点就是宝贵的“牛顿第一定律”。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中的原始表述是这样的: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也就是说,力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我们现在要做的是猜想牛顿所说的这个“力”该怎样定量的去表述出来呢?从因果律来讲,我们得从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9年46期2019-10-21

  • 基于物理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赛,以“牛顿第一定律”这一课题为例,对其教学过程进行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关键词:核心素养;牛顿第一定律;教学设计文章编号:1008-4134(2019)18-0059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B《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2017版)》中指出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物理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物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所以在新教育的改革下

    中学物理·初中 2019年9期2019-10-15

  • 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物理学史引发的思考
    章通过对牛顿第一定律发展史的简述以及相关定理的建立,进而谈一谈我自己在学习该定律过程中的思考。关键词:高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发展学史;思考感悟引言:众所周知,牛顿第一定律是我们高中生在学习物理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有着非常漫长的发展史,才呈现出目前这个完善的知识体系。牛顿第一定律的制定并非牛顿一个人的功劳,也并非牛顿最先发现的,它集结了众多物理学家的力量,是他们智慧的结晶。在这篇文章中,我仅仅结合平常课堂中老师讲解的物理学史,在课本中找到的物理知识来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25期2019-09-10

  •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
    学思维 牛顿第一定律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4-032-010牛顿第一定律将机械运动、运动速度以及力作为根本基础引发人们对运动、力二者关系的深入探讨,是初中生就运动与力关系进行良好构建的依据,更是其后续学习有关知识、掌握牛顿第二定律与第三定律的基础。本文以牛顿第一定律为例探讨当代初中物理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对学生科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4期2019-09-10

  • 创设课堂情境 培养核心素养
    理教学 牛顿第一定律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12-046-01物理核心素质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并适应个人发展和现代教育需求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构成,也是学生通过内化物理知识的学科品质。《牛顿第一定律》是经典力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它表述了运动和力之间的关系,在中学物理学习中占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位置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12期2019-09-10

  • 浅谈前概念的有效转化
    文章以《牛顿第一定律》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转化前概念。[关键词]前概念;牛顿第一定律;转化[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9)20-0049-02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笔者在教学工作中认识到前概念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初中生初学物理知识,往往会陷入“一听就会,一做就错”的怪圈,究其原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9年7期2019-09-06

  • 浅析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与解题技巧
    蓓摘要:牛顿第一定律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惯性定律,惯性定律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惯性”。惯性是质点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物体本身和外界无关的属性。本文首先从三个方面概括了牛顿第一定律的适用范围,并总结了惯性的两种表现形式以及与牛顿第二定律的不同点,最后结合高中物理中的两个典型例题进行题目解析,并总结了应用牛顿第一定律分析实际问题的解题技巧。关键词:牛顿第一定律;理解应用;解题技巧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读与写·下旬刊 2019年4期2019-05-13

  • 活动视域下“牛顿第一定律”的教学重构
    钱婷婷(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马塘镇邱陞中学 226401)活动是学生学习的重要途径,建立活动视域是教师教学的重要选择,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活动视域下的物理教学设计,要关注的是学生在物理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哪些活动来实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显然,对于一线教师而言,真正的教学智慧来自于实践,而实践又需要理念及生成的教学理解作为支撑,于是活动视域下的教学理解与教学实践之间就形成了一对相互促进的关系.本文试以“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为例,谈谈笔者对活动视域下的物理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14期2019-02-20

  • 例谈《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探究法教学
    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课堂教学为例,探讨了实验探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验探究;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方法。而互动性、开放性和多元化是当前高中物理实验课教学的重要方向,也是在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下,对传统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与调整。在学习方法层面,伴随着小组合作的组织与开展,契合了物理实验的课程要求,同时也迎合了新课改精神与教学模式创新性改革的内在需求。具体来说,高中物理实验课的主要

    考试周刊 2019年94期2019-02-04

  • 牛顿第一定律相关物理学史引发的思考
    7篇有关牛顿第一定律物理学史教育的文献以及其它相关资料,总结文献资料中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笛卡儿、牛顿的主要观点及贡献,并提出四位历史人物的观点差异,表明牛顿第一定律的重要意义.并基于分析文献时的感想,提出一些有关物理教师讲授物理学史的想法.关键词: 物理学史;牛顿第一定律;物理教师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1561-1626)曾主张:读史使人明智.历史对于我们思维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物理学史在物理学教育中越来越

    中学物理·初中 2018年10期2018-12-24

  • 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实录与反思
    材分析“牛顿第一定律”是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力与运动》的第二节,学生已经学了第八章《力》,对力已经有一定的了解。由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学习比较抽象,所以研究过程属于推理、归纳的复杂高级的思维过程,这对刚步入物理领域的初中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根据经验,学生认为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至今一直成为学习难点的原因。要转变错误认识,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揭示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思维活动过程。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严密推理,把复杂的思维分解成为学生可

    创新时代 2018年8期2018-11-07

  • 从一堂课的教学设计谈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学设计 牛顿第一定律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京发布,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综合的培养过程,它不是哪一科或哪一节课就可以完成的。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物理教学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六大素养中主要体现为科学精神、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等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23期201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