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戎

  • 历史的蝴蝶效应
    受到西边少数民族西戎的军事压力,最后西周失败,造成了“周平王东迁”,搬到了洛阳,东周开始。你看,这就是齿轮传动的第一环,西戎的压力,把周朝压到了东部。周朝是把这个压力躲开了,但是别忙,这个齿轮还在继续传动。西戎的压力传到谁身上了呢?就是秦国人。秦国人本来是给周王养马的,也比较能打,周王这一东迁,就说,你们秦国人不是能打吗?给你们封个诸侯,你们留下来镇守西边吧。秦国人成了周人的背锅侠,为他们顶住西方的压力。但是时间一长,西戎的军事压力也在压迫秦国人。秦国人能

    意林 2023年22期2024-01-01

  • 征戎伐狄?挺进周原
    室“保西垂”、与西戎作战的任务。到秦襄公十二年(前766年),经过五代国君整整百年的征战,秦人战胜了戎狄,建立起一个以周原为中心,西起甘肃天水、东到陕西华县的千里之国。何谓戎狄?戎狄,是先秦时代华夏对西方和北方的非华夏部落的统称,即北狄和西戎的合称。周朝时居民有华夏和四夷的区分:南方部落为蛮;东方部落为夷;西方部落为戎;北方部落为狄。其中戎和狄主要分布在华夏的西方和北方地区。春秋中叶以后,狄与戎在地域上有明显的不同,但整个春秋时代,乃至战国中叶以前,戎狄仍

    生活文摘 2023年4期2023-09-22

  • 千金一笑(下)
    看见了烽火,以为西戎打进来,赶紧带领兵马来打敌人,没想到到了那儿,一个敌人都看不见,也不像打仗的样子,光听见奏乐和唱歌的声音。大伙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周幽王叫人去对他们说:“各位辛苦了,没有敌人,是天王跟娘娘放烟火玩儿,你们回去吧!”诸侯们这才知道上了天王的当,一个个气得肚子都快破了。褒姒根本不知道他们闹的是什么玩意儿。她瞧见这许多兵马乱哄哄地忙来忙去,跟掐了脑袋的苍蝇似的在那儿瞎撞,就问周幽王:“这是怎么回事?”周幽王一五一十地告诉

    奇妙博物馆 2023年6期2023-06-29

  • 千金一笑(上)
    “从前,为了防备西戎(西方的部族,周朝人把他们叫犬戎;戎rónɡ),在骊山(在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东南;骊lí)一带造了二十多座烽火台,每隔几里地就是一座。万一西戎打进来,把守第一道关的士兵就把烽火烧起来,第二道关上的人见了烟火,也把烽火烧起来。这么一个接着一个地都烧着烽火,临近的诸侯(天王分封的各国君主的通称)瞧见了,就发兵来救。现在天下太平,烽火台早就没有用了。我想请天王跟娘娘上骊山去玩儿几天。到了晚上,咱们把烽火点着,烧得满天通红,让临近的诸侯见了,上

    奇妙博物馆 2023年5期2023-05-29

  • 山西境内黑龙庙之黑龙神来源考
    秦时期,朝那地是西戎族群的活动范围。1979年,在宁夏固原县古城出土一件汉代铜鼎,铜鼎上有三段铭文,涉及朝那、乌氏两个地名:“五年,朝那,容二斗一升,重十二斤四两。今二斗二升,乌氏。”[10]说明朝那湫与乌戎有关系,其中的乌戎可能就是当地居住的乌氏戎。2009年为配合“西气东输”在宁夏固原彭阳县新集乡小河湾做了实地调查,发现一处秦汉遗址可能就是乌氏县的县治,该遗址位于泾河上游支流红河流域。小河湾遗址发现的铲形袋足鬲被认为是戎人的典型器物。确定小河湾为战国秦

    文物季刊 2023年1期2023-04-07

  • 论秦时期泾渭流域崆峒武术形态与演变
    经历了在西垂、在西戎、和西戎、战西戎、霸西戎、置北地、战列国、立秦国的漫长发展过程,秦人凭借着武勇尚力的秉性和先进的秦文化,建立了政治文明和强大的军事武备的秦朝,最终实现安海内的时代功绩,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先进文明的封建社会,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因此,先进发达的秦文化,武勇尚力的秦人与泾渭流域有着深厚的渊源,形成“尚武”的时代精神,直接影响着泾渭流域崆峒武术。在这一辉煌时期,先进秦文化必然推动泾渭流域崆峒武术的发展,已经由传统的、简单的防卫搏杀等肢体动作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03-16

  • 走近西戎老师
    马胡孙”的马烽、西戎、李束为、孙谦、胡正还健在,院里人图简便称“五老”,他们是“山药蛋派”的主将。主帅赵树理也曾在这院里住过多年,1970年不幸去世。这个流派还有一位重要作家李古北,但因种种原因被人们淡忘了。八九十年代之际,文学还是社会的重要版块,“西李马胡孙”老骥伏枥,创造了他们如晚霞一样的光辉。“晋军”享誉全国,更年轻的一代作家成长起来。山西文学界可谓“四世同堂”。“五老”在渐渐老去,但他们依然是这院子里的灵魂。在不长的、狭窄的、有一缓坡的胡同里,经常

    山西文学 2023年1期2023-02-09

  • 马家塬墓地出土的筒形臂钏与弓形项饰
    ,均属于战国时期西戎文化。⑵赵雪野,王山,田松亭,孙明霞.甘肃秦安王洼战国墓地2009年发掘简报[J].文物,2012(08):27-37.筒形臂钏和弓形项饰又共同装饰了墓主,两座墓虽有等级高低,但表现的文化特征极为相似,应是同一族属。与上述两地不远的清水县刘坪遗址,也是一处值得重视的西戎墓地。可惜盗掘严重,未经科学发掘,但从公安机关缴获的文物看也是等级较高的西戎贵族墓地。其中一件弓形项饰的精美程度前所未见,该银质项饰正面錾刻牦牛与虎的形象,同时剪切出相同

    艺术品鉴 2022年28期2022-11-29

  • 甘肃东部发现的东周西戎文化羊纹饰件研究
    ,2:马家塬M3西戎是对中国古代西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泛称,虽统称为西戎,但内部族属复杂,主要分布于甘、陕、宁、青地区。20 世纪80 年代甘肃文物工作队与北京大学考古系共同发掘甘谷毛家坪遗址,发现了以夹砂红褐陶为特征的B组遗存,揭开了西戎族群的文化面貌,东周西戎文化的研究开始引起更多的关注。近年,在甘肃东部陆续发现西戎墓葬及遗存,特别是马家塬战国戎人墓地及与其文化面貌相似的清水刘坪、秦安王洼、漳县墩坪等遗址的考古发掘,将西戎文化相关研究推入新的研究阶段。西戎

    艺术品鉴 2022年25期2022-10-11

  • 秦始皇先辈“崛起陇上”回望
    间,秦人不断征伐西戎的过程同时也是吸纳、融合西方戎族,进而扩充华夏族主体内涵的过程;秦人虽远处王朝西陲,但始终在文化上向中原王朝积极学习与靠拢,“礼乐射御,西垂有声”即说华夏礼乐文明从此西播陇上,秦人也成为当时华夏文明在西北社会的引领者。经过陇上百年的辛苦经营,秦人在军事上也逐渐有了与东方诸国相抗礼的实力。一部秦人崛起于陇上的创业史,同时也是早期华夏文明不断融合异质、丰富自身内涵的形成史。族源东方据《史记·秦本纪》的说法,秦人是东方颛顼帝的后裔:秦之先,帝

    博览群书 2022年9期2022-05-30

  • 乡村名人故居的内涵挖掘和功能拓展
    物资源情况,现以西戎故居为例,对乡村名人故居的内涵挖掘和功能拓展提出一管之见。西戎生平简况西戎本名席诚正,1922年12月1日出生于吕梁山南部的蒲县西坡村。6岁起,先后在化乐镇初级小学、蒲县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省立第六中学校学习。求学期间开始接触新思想,1938年投身革命。1940年和1944年两次赴延安学习,激发了他从事文学创作的巨大热情,从此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并因创作《吕梁英雄传》(与马烽合著)享誉文坛。新中国成立前夕,西戎随军南下,辗转于四川、北京

    文史月刊 2022年3期2022-04-12

  • 从『山里娃』到『人民作家』 ——西戎的生平与创作
    在吕梁山中的少年西戎(其时本名席诚正),义无反顾地告别父老乡亲,参加了抗日部队,当了一名普通的宣传战士,转战晋西南、晋西北。读过高小,读过传统文学作品,并且有着家族文化氛围影响的西戎,在宣传与战斗间隙,尝试着笔耕的味道。那个时候,战士西戎对文学仅仅是一种爱好,或者说是一种文学青年的理想。从他1942年10月31日在延安《解放日报》发表的第一篇作品《我掉了队后》至今,已经整整80个年头了,他以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作品,在现当代中国文坛上产生了很大影响力,成为享

    山西文学 2022年12期2022-02-23

  • 自西徂东:秦国崛起的四级跳
    他们与被称为戎或西戎的游牧民族杂居,环境恶劣,生存艰难。周穆王时,嬴氏又出了一个御术高超的人,名造父。造父曾驾车随穆王西游,又在徐偃王造反时,随穆王东征。因而,穆王把赵城封给造父,造父以赵为姓,是为赵氏源头——后来征战不休的秦国和赵国,其实是同宗兄弟。不过,秦始皇家族不属于造父这一支——秦始皇家族是恶来的后裔,而造父是恶来的兄弟季胜的后裔。追溯秦国前尘往事,非子是不可忽略的关键人物。如果说后来的秦国是一株枝繁叶茂的大树,那么非子就是这株大树扎下的第一条根。

    南方周末 2021-01-282021-01-28

  • 釋顧歡《夷夏論》所謂“下育妻孥”
    今以中夏之性,效西戎之法,既不全同,又不全異。”顧歡認爲此時佛教信衆行事作風呈現華夷雜糅狀態: 以“中夏之性”作爲標準,“下育妻孥”合,“上廢宗禮”不合;以“西戎之法”作爲標準,“上廢宗禮”合,“下育妻孥”不合。如作“下棄妻孥,上廢宗禮”則全與“中夏之性”異,與“西戎之法”同,前文“不全同”、“不全異”無從談起。後文稱:“嗜欲之物,皆以禮伸;孝敬之典,獨以法屈。”突顯當時佛教信徒借夷夏之異趨利避害現象,這與“下育妻孥,上廢宗禮”實質相同。如作“下棄妻孥,上

    中华文史论丛 2020年1期2020-12-02

  • 《诗经·秦风·小戎》赏析
    也。备其兵甲以讨西戎西戎方强而征伐不休。国人则矜其车甲,妇人能闵其君子焉。”但清人魏源却在其著作《诗古微》中驳斥道:“襄公伐戎,至岐而卒,何尝有深入戎廷在其板屋之事?何尝有克复故地温其在邑之事?……则《小戎》自是秦仲子庄公以兵七千破西戎,故有兵车甲胄在其板屋之语;且复其先世大辂犬邱地并有之,居其故西犬邱,故有温其在邑之语。”故而认为该诗乃为颂赞庄公而作。除此之外,明人丰坊《申培诗说》中云:“秦襄公征戎而劳其大夫之诗,赋也。”明人朱谋㙔《诗故》中云:“俴驷

    孙子研究 2020年1期2020-11-30

  • 联说秦国
    周天子之命,征伐西戎,秦仲去世,其长子秦庄公即位,打败西戎,于是秦国有了两个封邑:秦(天水)和犬丘(陕西咸阳兴平)。秦庄公去世,其弟弟即位,是为秦襄公,秦襄公派兵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又被赐封岐山以西之地。秦国正式成为周朝的诸侯国。秦穆公时先后灭掉西方戎族的十二个国家,奠定了其作为春秋大国的基础。秦孝公时,任用商鞅进行变法,秦国因此与日俱强,逐渐成为战国中后期最强大的国家。秦惠文时期秦国吞并巴国和蜀国,公元前二四六年,秦王嬴政即位,于公元前二三〇

    对联 2020年1期2020-03-28

  • 唐波斯都督府治所地名问题考辨
    其卷一百九十八《西戎》载:(波斯)卑路斯龙朔元年奏言频被大食侵扰,请兵救援。诏遣陇州南由县令王名远充使西域,分置州县,因列其地疾陵城为波斯都督府,授卑路斯为都督。[1]5312-5313《西戎列传》中的波斯都督府驻地为“疾陵城”,而非《地理志》中的“陵城”。故波斯都督府的治所名称“疾陵城”或“陵城”者,就今中华书局本《旧唐书》本身记载,便有两种说法,且仅一字之差。关于唐初波斯都督府治所,《中国历史的地图集》标识于今伊朗之扎博勒[2]63-64,并无争议。今

    西夏研究 2019年3期2019-12-15

  • 从“山里娃”到“人民作家” ——西戎的生平与创作
    在吕梁山中的少年西戎,告别父老乡亲,参加了抗日部队,做了一名普通的宣传战士,转战晋西南、晋西北。由于他读过高小,读过《水浒传》《西游记》以及“公案”章回小说,在宣传与战斗间隙,迷上了文学这块伊甸园,尝试着笔耕的味道。其时,西戎对文学仅仅是一种爱好,并没有想到当作家、当职业作家。从他的第一篇作品《我掉了队后》(刊登在1942年10月31日延安《解放日报》)发表迄今,已经70多年了,他以自己富有特色的文学作品,在文坛上获得了一席地位。他不但成为作家,而且是享誉

    火花 2019年8期2019-11-13

  • 往事如烟
    一声马烽先生吧!西戎先生1978年夏天,西戎老师要下乡体验生活,准备为自己的创作积累一些素材。但是西戎的身体不好,还有心脏病,编辑部怕出意外,就让我陪同他一起下乡。下乡的第一站是临汾市,地区文联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天晚上,地区文联安排我们看蒲剧,西戎对蒲剧情有独钟,他很高兴地答应下来。到了剧场,观众早就坐满,但是等了好长时间也没有开场的动静。人們窃窃私语,说是要等一位重要的领导。又等了一阵功夫,报幕员激动地喊道:“全体起立,热烈欢迎省委领导的到来!”人们纷

    都市 2019年3期2019-09-10

  • 余百家姓之余(yú)姓
    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 同出一宗。2.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3.系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相传铁穆宰相乃是忠臣,太祖听信谗言,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五个儿子。五子星夜出城,逃至贵州,见太祖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

    侨园 2019年11期2019-09-10

  • 东周西戎文化马家塬类型来源初探*
    化学院)所谓东周西戎,是中原华夏族对秦晋以西广大地区游牧或畜牧部族的统称,笔者曾将东周西戎考古学文化划分为五个类型,即“杨郎类型”、“马家塬类型”、“毛家坪B组类型”、“寨头河类型”和“关中类型”。其中,“马家塬类型”以甘肃张家川马家塬墓地为代表。这类遗存以偏洞室墓为特征,随葬品中包含有大量车马及人体装饰件,其文化面貌包含有多种文化因素,其来源自北方草原青铜文化[1]。需要注意的是,偏洞室墓作为“马家塬类型”遗存的重要特征之一,即指在长方形竖穴墓道的长边一

    考古与文物 2019年2期2019-05-30

  • 从季札观乐看 《秦风》“周之旧”色彩
    曾孙秦仲为大夫诛西戎,不克,见杀。及幽王为西戎、犬戎所杀,平王东迁,秦仲孙襄公以兵送之。王封襄公为诸侯,曰能逐犬戎即有岐丰之地。襄公遂有周西 都 畿内八百 里 之 地。”[7](P85)襄 公 封 侯 之时,后与秦并为战国七雄的别国多已声名显赫。就是这样一个偏鄙小国,何以被认为承继了“周之旧”?事实上秦立国虽晚,却很快效仿周室确立起了包括车马礼服、宗法制等一系列周礼制度。这在 《秦风》中多有体现,如 《车邻》对车马礼乐的描写: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

    枣庄学院学报 2019年3期2019-01-30

  • 简论早期绿洲于阗人的来源
    差距较大,而且与西戎等西部部众西迁年代差距也过大,不过与同为西戎别部大月氏西迁年代相近。于阗守护神毗沙门天壁画(达玛沟托普鲁克墩佛寺遗址出土)6、与阿育王传说的关系。阿育王是古印度孔雀王朝的国王。他立佛教为国教,派传教僧团到各地传教,被佛教徒尊为大法王。由于阿育王在佛教徒心目中地位崇高,印度周围各佛教小王国都有一种倾向,即把本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与阿育王的太子比附在一起。于阗建国传说一样不能免俗。阿育王太子乃至阿育王本人都直接成为于阗建国传说中的重要角色,显

    新疆艺术 2018年1期2018-10-27

  • 从《左传》看秦穆公述评
    的国君,既想征伐西戎又想向东发展逐鹿中原,他在位期间审时度势,不仅在外交方面采取以和为主的方针,而且在内政方面善于任用人才,加强国内的发展。1 秦穆公的外交策略秦穆公继位四年迎娶晋献公之女为夫人,即秦穆姬。鲁僖公九年(公元前651年)晋献公死后,秦穆公又纳晋公子夷吾入晋为晋惠公。在此期间,秦穆公与其大夫公孙枝分析夷吾能否安定晋国,当了解到夷吾生性多疑而且好猜忌时,就十分清楚地表明了他要站在秦国利益的立场上,以秦国的利益为重。对于晋惠公为政期间,多次恩将仇报

    海外文摘·艺术 2018年6期2018-08-14

  • 一首诗中的唐朝对外开放
    诗人张惟俭《赋得西戎献白玉环》一诗,就颂扬了唐王朝的开放及平等的民族政策带来的四海统一,人心所向: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列土金河北,朝天玉塞东。自将荆璞比,不与郑环同。正朔虽传汉,衣冠尚带戎。幸承提佩宠,多愧琢磨功。绝域知文教,争趋上国风。诗的开头两句“当时无外守,方物四夷通”,是说唐王朝实行开放政策,交通畅达,方物来自四面八方的国家。唐王朝的强大得益于开放的国策,并在开放中成就伟业,彪炳千秋,所谓“大业来四夷,仁风和万国”(张衮《梁郊祀乐章·庆休》),

    月读 2018年6期2018-06-08

  • 秦 戎 关 系 再 议 ——以陇右秦墓为例
    与戎狄为邻。秦与西戎的关系问题,近年来是秦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有的学者从考古学角度研究秦与西戎的关系,如赵化成[1]、梁云[2]、刘军社[3]、史党社[4]等,有的学者从文化来源研究秦与戎人之间的关系,如滕铭予[5]、陈探戈[6]、马春晖[7]等。秦与西戎之间除了战争导致的互动之外[8],还有没有其他互动方式?陇右秦地发现的西戎之墓应为西戎哪一支的墓地?这些西戎墓的出现说明了什么?本人不揣浅陋,试就这些问题求教于方家。一、陇右秦墓所见之诸戎遗物大约从商代

    西安财经大学学报 2018年3期2018-05-28

  • 漫谈《秦风·无衣》
    始就是为殷商镇守西戎的部族,养马尚武为其特点,后来逐渐上升为贵族、诸侯。戎狄不仅曾是商周时期的入侵者,也是后来秦国腹背处的主要劲敌。秦与戎狄之间的战争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41年左右:“秦仲立三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之族。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从周厉王、周宣王时代起,秦就与西戎有着不共戴天灭族杀祖的血海深仇。直到秦穆公在公元前623年,大举征伐西戎,“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才对西戎

    艺术家 2018年8期2018-01-24

  • 说“王”
    》引鱼豢《魏略•西戎传》曰:“氐人有王,所从来久矣。”汉代称从事耕作和牧业的人为“氐人”,用以区别游牧的“羌人”,后来,统称氐人为西戎人。他们则自称“盍稚”,就是“河氏”(河宗氏),以盘古为始祖。可知,西戎族人用“王”称呼部落首领,其年代久远,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以前。当然,最初“王”还不一定有“国王”的全部内涵。经我们对《穆天子传》的考证可知,西周的先祖在古昆仑山地区(今酒泉南山)居住近千年,周人的先祖不窟曾迁徙到戎狄之间,到古公时又迁到岐山之下的周原,

    大众考古 2017年6期2017-11-09

  • 使功不如使过
    赦孟明,而用之霸西戎。”孟明是春秋时期秦国将领,吃了败仗自上囚车请求处罚。秦穆公以为,经大风浪才能成长,让他吸取教训再战。孟明痛改轻敌毛病,强化针对性训练,最终在关键性战役中获胜,秦国扩地千里,成为西戎霸主。显然,所谓“使功不如使过”,并非使用有功者不如使用有过者,也不是简单容过。而是要懂得,输了一场战斗不代表输掉整个战役,要给以教训为师者赢得整个战役的机会。在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看来,一味模仿别人的成功是不靠谱的,相反,研究失败非常重要。他在一次演讲中提到

    思维与智慧·下半月 2017年9期2017-09-29

  • 西戎陵与黄帝陵
    实在在有着一大堆西戎人的墓葬群的。由于史料缺乏,古史对缺乏文字记载的西戎部落的“消失”一直比较模糊。然而2011年春末,少有人知的西戎人墓群古迹,却石破天惊地在黄帝陵近旁显露了出来——陕西省考古队为配合“延安市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在黄陵县城北去几十里的阿党镇寨头河村,发掘出了九十多座距今有两千五百至两千年的西戎人墓群。九十多座哦,绝非小数目!此次发掘,使困惑史学界两千年之久的、曾深刻影响到西周王朝向东周王朝过渡的戎人部落神秘“消失”的“盖头”,渐渐被揭起

    西部散文选刊 2016年5期2017-07-21

  • 随遇而安话平安
    后来成了名作家的西戎一道投奔抗日决死纵队,却不幸负伤归家了。伤好后复又投军,则投到了同样抗日的国军行列,从事无线电发报工作。朝代更迭后,他因是技术人员,无甚“罪大恶极”可言,被留用在太原二完小(后改为五一路小学)从教。他曾投书二舅,二舅赞他有志,答应了帮他。于是,他便先在家乡打工赚钱,积攒盘缠。曾给当地的花纱布公司修建工地打工挑土,担子沉重,他身小力弱,硬是汗流浃背,灰头土脸,磨破肩膀,苦熬苦受了月余,赚足了路费,然后扛上被卷行李,抄近道步行两天来到临汾汾

    黄河 2017年2期2017-07-19

  • 切除肥大的腺样体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吗
    年秋天,李世民在西戎平定战乱。程咬金等人向李世民汇报战况,说众多将士连年征战、奔赴前线,虽然捷报连连,但是有些将士因水土不服,出现了面色萎黄、食欲不佳、脘腹胀痛等症状。于是,李世民赶紧召集当地大夫,寻医问药。一天,一个西戎大夫来到李世民的军营献药。李世民热情地接待了大夫,请他到营帐去诊病。由于出现相同症状的人很多,大夫一个人忙不过来,带的药材也不够用,便向李世民申请回家找徒弟们来帮忙,顺便上山采些药材。李世民派了一队士兵保护大夫顺利地回到家中。夜幕降临后,

    婚育与健康 2017年5期2017-06-14

  • 我对西风犹整冠
    他就看出孟仙台是西戎人,中原与西戎交恶已久,皇帝曾下令将踏进京都的西戎人格杀勿论。可是这个姑娘,竟然误以为世家子要杀的是他,为了保护他下杀手。“真是没办法,”魏端无奈地长舒一口气,“我替你查真相,查清楚后,你离开京都,有多远走远。”三“公子的家乡在仙台,我给自己取名字叫仙台,因为公子很想念自己的家乡,我希望有一日他也会想起我这个和他家乡同名的姑娘。”“公子是天纵之才,自小便享誉塞北,族中老人提起他,都说他纵横捭阖,尤胜王霸之术,日后必成一等一的王佐之臣。”

    飞魔幻B 2017年2期2017-02-24

  • 《吕梁英雄传》:书写吕梁山上的抗战传奇
    报》记者的马烽、西戎决定将这些事迹浓缩整合成一个故事,提笔写就《吕梁英雄传》,一段共产党领导人民抗战的经典传奇就此流传。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日寇冲进长城,顺着平绥铁路、同蒲铁路打进了绥远、山西。是年冬,贺龙领导的120师开到晋西北,接连收复失地,建立了晋绥解放区。解放区人民在共产党和抗日民主政府领导下,纷纷加入八路军、游击队,在家的就参加了民兵。民兵们平时在家生产,抽空练兵习武;一到战时便拿起步枪、火枪、地雷、手榴弹和敌人战斗,保护群众,打

    青少年日记·小学生版 2016年11期2017-01-05

  • 庄浪县出土北方系青铜器及有关问题探讨
    春秋战国时期,属西戎遗物;与宁夏固原、天水张家川等地出土的北方系青铜器或战国墓葬出土遗物关系密切。[关键词]庄浪县;北方系青铜器;西戎在我国北方广大地区的古代少数民族墓葬中,经常发现大量动物纹样的青铜器,并形成一种以动物纹样、兵器、马具、生活用品为主要特征的青铜文化。关于这种文化的命名,学术界目前认识尚未统一。解放前多称为“鄂尔多斯青铜器”,①因首先发现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而命名。解放后,随着北方地区考古工作的深入进行,大量遗物不断发现,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

    丝绸之路 2016年12期2016-11-22

  • 巫新华:新疆的丝路地位与文化底蕴(七)
    崛起、称霸,以及西戎被迫西迁中亚和西亚。西戎是长期活动在古代中国西北地区的游牧部族,从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他们是古代中国的高加索(白种)人 。春秋时期,也就是公元前770-前476年因为关中秦国强大起来,西戎被迫向西一再退却。最严重的打击中要发生在公元前7世纪下半叶,那时秦穆公征服西戎“益国二十,开地千里 ”,西戎远去。世居于中国西北的西戎迁移远去中亚、西亚,是古代中国第一次实质性改变世界历史格局和进程的重大事件。也是亚欧大陆古代各主要文明彼此相识、主

    音乐天地(音乐创作版) 2016年7期2016-08-20

  • “窜三苗于三危”新辨
    危;黑水;洮河;西戎;彩陶《尚书·舜典》载:“窜三苗于三危。”[1]126而《尚书·禹贡》雍州篇的记载却说:“三危既宅,三苗丕叙……导黑水于三危,入于南海。”[1]126-138这样,“三危”与“南海”的地望,成了学术上难以形成定论的矛盾问题。事实上,因《尚书》这个记载,人们也无法把“三危”“三苗”“西戎”和“黑水”分开来思考,故“窜三苗于三危”是我国历史问题中一个重要公案。一、关于“三危”与“黑水”地望的争鸣(一)“三危”地望的几种不同说法第一,“三危”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2期2016-06-13

  • 论粟特人的“得悉神”信仰
    公军事扩张,打击西戎王(大夏)各国(部族)。大夏国从洮河、大夏河西迁至新疆南部称“吐火罗”;析支国从黄河河首西迁至新疆和田称“于阗”;织皮国从青海东南部西迁,散布西藏北部、西部及新疆东南部,称“苏毗”。原居于兰州、榆中周围的大月氏国(驹支、禺氏),逃往昆仑山区(今祁连山),赶走了“渠谀”(粟弋,粟特,昭武九姓胡)。“渠谀”西迁到中亚。近年,有学者说大月氏故乡在新疆哈密北部的巴里坤山,还有外国学者说大月氏是斯基泰人,故乡在南西伯利亚等等,都是错误的。昆仑山是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2016-04-04

  • 清华简《系年》第一、二章校读(十则)
    曾(缯)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按:“曾人乃降西戎”一语,整理者并未出注。其实,这句话颇为唐突费解,很值得研究。甲骨文中“降”大多数情况用作升降之降,偶尔也可以用于投降的降。只承认升降的降,而否定投降的降是不对的*王恩田:《释降》,《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辑,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简文中的“降”当然不会是升降的降,但也未必就是投降的降。投降的降一般都因战败而投降。简文并没有说曾人与西戎交战,也没有说曾人被西戎战败。如把简文的“降”解为投降,显然并不符

    古籍研究 2016年2期2016-03-20

  • 丝路新疆
    战国时中国西北部西戎(塞种、斯基泰)西迁,导致亚述帝国覆亡,随后大夏帝国出现;波斯居鲁士二世和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入侵中亚,祆教成为第一个世界性宗教;秦汉时期大月氏西迁导致贵霜对中亚南部、阿富汗北部和印度河上游地区的统治;叙利亚塞琉西王朝对中亚的统治;匈奴西迁,从中亚贯通西亚横扫欧洲,致使亚欧大陆大规模地缘政治重组;在西亚和地中海沿岸,波斯帝国、安息王朝和罗马的扩张及其交通网的建立和一系列的贸易活动等等,都表明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发展亚欧大陆各地区之间的交通不

    新疆人文地理 2015年12期2015-12-30

  • 嘉陵江名源探析
    载:“嘉子公辅主西戎,居陇西郡天水西县。”宋人所纂《通志·氏族略》云:“秦并代,使嘉子公辅主西戎,世居天水。”同为宋人所编的《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云:“(代王)降于秦,秦使嘉子公辅主西戎西戎怀之,号曰赵王,世居陇西天水西县。”由此可知,代王嘉降秦后,秦命嘉的儿子公辅主政西戎事务,从此,公辅“世居陇西天水西县”。这里有必要对“天水”一名略加讨论。所谓“天水”,是早期秦人对发源于祖邑之地“汉水”的美称,后转化成为了地名。上世纪70年代初至90年代末,在今西汉

    丝绸之路 2015年20期2015-10-29

  • 《诗经.秦风》看秦人的民族性格
    了秦人早期崛起于西戎与西周之间,既吸收戎人“尚勇力”的骑马射猎文化,又汲取周人的礼乐农耕文明,从而形成秦人兼具游牧与农耕两大文明特色、融西部农战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性格风貌。撇开旧说对本诗内容呈现贵族文化腐朽的理解,透过表象,细品诗意,可想象诗人是一位女性,可能是秦宫中的一位婢妾。她通过寺人见到了秦君,感受到了国君仪仗的壮观威严和音乐的华美动听。此诗表面上反映了秦君日常生活的一个断面,折射出秦君身上兼有君的威严和人的情感,实质上却是记录了在常年征战的环境下,普

    速读·中旬 2015年12期2015-10-21

  • 陈垣斥“远东”
    雄传》作者之一的西戎,采访此镇。一日街上遇见轿车多辆,载京中民主人士数十,来此观察土地改革运动。贵宾云集茶馆,谈笑甚欢。领队的秘书长杨绍萱,是京剧《北京四十天》的作者,西戎认出来,上前去招呼。杨绍萱引西戎和我到茶桌边拜见一位蓄须老翁,圆眼带笑,知是史学大师陈垣。陈垣在茶座上说过啥话,记不得了。只是今日读到一篇短文,唤醒旧时记忆。那短文说,新中国成立以后,有人呈上所著书稿,书名有“远东”二字,当面请教。陈垣注视稿本,沉默良久,忽然问道:“你是哪国人?”其人语

    读者 2015年16期2015-05-14

  • 试论春秋以前西戎为西地之戎
    0)试论春秋以前西戎为西地之戎吴 伟(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甘肃兰州730030)春秋以前,西戎特指活动于今西和、礼县一带的一支戎族,多见于文献记载,与周秦关系密切。西周末年,西戎与申、缯、犬戎联合迫使周王室东迁。春秋早期,秦穆公吞并西戎。从此,作为独立族群的西戎退出历史舞台,转而与秦族融合。战国以后,西戎含义出现变化,泛指西部戎狄族群,并沿用至今。寺洼文化是分布于甘肃东部地区戎族的物质文化遗存,与西戎有关的考古文化遗存即分布于今西和、礼县一带的寺洼文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4期2015-05-08

  • 西戎最后一次回临汾
    西戎最后一次回临汾是在1999年5月。记得那天早上,我接到时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曹平安老师给我打来的电话,曹老师说西老在蒲县,让我过去一下。我一听喜出望外,赶忙和临汾市农发行办公室主任尉军等一起驱车直奔蒲县。西老是蒲县化乐镇西坡村人,原名席诚正,在抗日战争的第二年,年仅15岁的他就参加了丁玲率领的抗日巡回剧团。他先拉幕,后演戏,再后来就改行做小报编辑,在《晋绥大众报》编副刊。由于他生在西坡村,又少年从戎,所以笔名为西戎,以示不忘故土之意。西老是我最敬

    文史月刊 2014年12期2015-03-16

  • 我的逸民老师
    几年,我们敬爱的西戎老师、马烽老师、孙谦老师、胡正老师都陆续离开了我们。现在,我们身边又一位敬爱的文学前辈――李逸民老师,也去了。噩耗传来,我不相信这是真的。春节拜年,知道他在太原。他已经好几年都在太原过年。我发了短信,未见回信。我心想,逸民老师是不善于鼓捣这些新鲜玩意儿。那年西戎老师病故,我和逸民老师一起去太原吊唁,当晚住在作协附近的宾馆,一夜的悲伤追念不必说了。第二天赶早起来,要去医院参加遗体告别和追悼会。洗漱时候,他半天在卫生间里研究那个小小的牙膏。

    山西文学 2014年7期2014-09-17

  • 论农村题材小说中人性的回归
    要:文章通过对比西戎《姑娘的秘密》及张贤亮《绿化树》的人物形象,试图探讨从十七年时期到新时期,农村题材文学作品中人性的回归。关键词:农村题材小说;西戎;姑娘的秘密;张贤亮;绿化树《姑娘的秘密》是山西“山药蛋派”文学代表作家之一西戎1959年所编的短篇小说集,内收录作家在1954年至1958年在“赶任务”的情况下写成的九篇小说,反映了农业合作化、“大跃进”、农村两条道路的大论辩等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的重要改造运动,也集中笔墨表现干群矛盾、公私矛盾、集体与个人的

    企业导报 2014年10期2014-08-27

  • 陇右出土秦早期车马葬与《诗经·秦风》的互证研究
    张家川马家塬战国西戎墓葬发掘中秦早期文物不断出土,推动秦早期文化研究高潮跌起。对于这些出土文献,学界多从政治、历史、制度、文化、文字等方面进行研究,很少见利用此批出土文献来研究秦早期文学者。事实上,对于秦早期文学研究来说,新出土文献的发现是推动学术研究深入最重要的层面之一。“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4年6期2014-08-15

  • 从“西戎杀秦仲”条看古本《竹书纪年》的版本问题——以《史记·秦本纪》与《后汉书·西羌传》比较为例
    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秦仲立二十三年,死于戎。有子五人,其长者曰庄公。周宣王乃召庄公昆弟五人,与兵七千人,使伐西戎,破之。于是复予秦仲后,及其先大骆地犬丘并有之,为西垂大夫。[3]P178对于周宣王的即位,《集解》引用徐广注,说:“秦仲之十八年”[3]P178,按照这一记录来推算,秦仲23年是宣王6年。即,与《后汉书·西羌传》所说的年份有两年的差异。这两条不同的史料中,我们该信赖哪条记录?一般根据《竹书纪年》来修正《史记》的错误比较多。但是,《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期2014-03-31

  • 高空垂落的悲剧:纪念青年时代的一位朋友
    。这个朋友名叫刘西戎,乃四川成都人士,出身于望族,据传为三国时代蜀主刘备的后裔,祖父是大清的举人,父亲曾官居国民党政权的要职,历代先人和父母又都是读书人,称得上书香门第。刘西戎因袭家风,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在校读书时,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为师友所称羡。五十年代中期,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四川大学机械系,后被分配至北京到国家一机部所属的机械科学研究院做技术员。这在当年来说,是非常令人羡慕的工作岗位了。当年能够从遥远的四川来到京城工作,不是一般大学毕业生都可以

    江南 2013年4期2013-11-15

  • 生命的记忆
    我对蒲县本土作家西戎老师、李锐老师的作品却不曾全面系统地读过,在这里,我首先说一声抱歉。究其原因,一是我阅读面窄,对现当代作家作品了解不是太多;二是多年来我一直生活在自己狭小的天地里,对时代甚或土地都有了一种生疏感。所以,对二位老师作品的阅读,都是零散的,间隔久远的;对他们的文学道路,处于一种亲切、陌生而又遥远的感觉。唯独张行健老师,因为彼此熟悉,所以读他的作品多一些,可是,我又何曾真切地感受过他所历经的苦难、彷徨,以及他的文学作品中蕴含的朴素的哲理和人生

    山西文学 2013年8期2013-04-29

  • 为生存勇于公战不畏死——从《诗经·秦风》看秦人的战争观
    别。秦之地,古近西戎,两族之间纷争不断。有一失必有一得,残酷的战争固然减损了人口,可也磨砺了秦人的性格,培养了他们坚毅的个性。战争观是人们对战争问题的总的根本的看法。战争观理论,包括对战争起源、战争根源、战争动因、战争本质、战争性质、战争目的、战争的历史作用、战争与其相关因素的内在联系、对待战争的态度、消灭战争的途径,以及战争与和平等相关问题的基本观点。战争观是在战争发展历史的长河中以战争实践在人们头脑中形成的理论观点。[3]面对战争,秦人自己也形成了一套

    陕西开放大学学报 2013年1期2013-04-06

  • 中国古代秦朝时期的人才政策及其现实意义
    人原是西周时期与西戎接壤的一个小部落。据史学家考证,秦人的先祖很有可能也是戎人。西周末年,“周厉王无道,诸侯或叛之。西戎反王室,灭犬丘、大骆。周宣王即位,乃以秦仲为大夫,诛西戎西戎杀秦仲。”[1]这样,西戎与秦就产生了世仇,开始了长达上百年的与西戎的战争。公元前771年,戎人灭了西周,秦襄公派兵救周,又护送周平王迁都洛阳,于是周平王就封秦襄公为诸侯。这样,“秦始列为诸侯”[1],取得了同其他诸侯国平等的地位。在与西戎征战的同时,也开始了与其他诸侯国进行争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3年5期2013-03-27

  • “西域神鬣”考辨
    曾多次提及有关“西戎神獒”、“神獒”、“獒犬”等词语。显然电影《赵氏孤儿》中的“西域神鬣”这一称谓和上述剧本存在联系,由于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先于其他版本,且对后世影响比较大,故应选取其中的描写做一论述。纪君祥在元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的剧本前面的楔子中对“西戎神獒”有如下描述:后来西戎国进贡一犬,呼曰神獒,灵公赐予某家;自从得了那个神獒,便有了害赵盾之计。将神獒锁在净房中,三五日不与饮食。于后花园中扎下一个草人,紫袍玉带,象简乌靴,与赵盾一般打

    昌吉学院学报 2012年6期2012-04-02

  • 成都拜访流沙河
    绥南下干部、作家西戎主持《川西农民报》,把这个崭露头角的小作家调进报社,流沙河由此参加工作。依仗西戎提携护佑,流沙河得以在文坛安身。嗣后几十年,流沙河和西戎保持了将近半个世纪的师生情谊。一直到西戎安居山西,依然书来信往,时有过从。1991年作协换届,山西官方戏弄前辈作家,西戎落选。流沙河有长信诉衷情,宽慰恩师。世纪之初西戎去世,流沙河写了长文,回忆和西戎数十年的交情。一直到前年,老西家三姑娘到成都,还是流沙河带着她,春熙路、鹿鸣春,一处一处指点当年老西的行

    名作欣赏 2011年4期2011-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