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法
- 出土文献与王国维楚辞研究
多的目光,二重证据法的提出就是这种学术转型背景下的产物。结合王国维的楚辞研究历程来看,用好二重证据法,对于学术研究是大有裨益的。一、二重证据法提出下古史新证的学术背景二重证据法是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提出的观点:“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他认为当今的学术研究是幸运的,随着考古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
名作欣赏 2023年2期2023-02-10
- 证据法学是法学吗
——证据法学界限的教义学分析
0074)一、证据法学与证据学的学科定位:混同与分立传统上,我国学界对证据法学与证据学学科是不做区分的,无论是以“证据法学”抑或“证据学”命名,其学科体系内容都大同小异。如我国最早的翻译教材《民事证据论》(日本学者松冈义正著,张知本译,上海法学编译社1933年出版)及自编教材《证据法要论》(周荣编著,商务印书馆1936年出版),其内容均涉及证据法律问题及非法律领域的证据评价等规律问题,没有呈现学科上的差异。改革开放后,证据法学科发展步入快车道,但传统的证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年12期2022-12-31
- 扬之水“名物新证”的研究方法小议
将王国维“二重证据法”施于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先之人,考古与文学相结合的说法在此处被注解为“‘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2]的“二重证据法”说。第二种观点,以王莜芸为扬之水《古诗文名物新证》撰写的序言里所提到的“三证归一”说为代表。她认为,“作者对名物的考证和叙述,力求从实物、文献(历史记载和文学)、图象三个方面,三类线索,三条源流的交汇点上,穷尽与对象相关的资料”[3]4。第三种观点,以夏传才教授为代表。他认为扬之水把“文化学、考古学、历史学、文献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5期2022-11-27
- 证据法案例库的建设与应用
在法学教育中,证据法这门学科就显得格外重要。法学是一门注重实务操作的专业,重视应用型人才的实操能力培养。所以,要想更好地实现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证据法的教学在完成理论学习的同时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证据法教学中,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分析研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法学思维,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据此,证据法学的教学目标才能实现。建立一个数量众多、质量优秀的案例库,可以利用其丰富的资源,挑选出适合教学的典型案例,提高教学水平,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的有效
法制博览 2022年24期2022-11-21
- “三重证据法”的应用
——论沈从文1949年后的文物研究与文学“考古”
证研究的“三重证据法”。此“三重证据法”之名是后代学者对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研究方法的理论总结。事实上,围绕沈从文物质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和“三重证据法”的理论内涵,不同学者提出了几种不同的说法。有代表性的说法有刘中玉先生在2013年的认识,“沈从文开创了服饰、纹样、玉器、杂文物等多个文化史研究的新领域,并形成了实物、图像、文献相结合的方法论”[3]。杨道圣教授就沈从文与“三重证据法”的问题,专从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的研究实例分析,肯定刘中玉关于实物、文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2年9期2022-11-21
- 两周青铜器铭文对文献的佐证与反证
根据王国维二重证据法对“伪史、信史”的辩证论述,作为人造物而存在的青铜铭文,当然有信与伪的争论。面对作为历史研究对象的青铜类文物,我们如何看待其铭文的信与伪值得思考。相较于汉代以后存在的各种稗官野史,青铜类文物创造伪史的可能性如何,价值何在,是否能够从中探索到历史事实之外的东西都是值得研究的议题。人是有是非价值判断的社会动物,文字是这一特征最为显著的体现。除了能够反映当时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和审美追求外,青铜器作为人类创造物,特别是作为祭祀器具存在,可以反映
收藏与投资 2022年7期2022-08-02
- 马丽加·金芭塔丝之“女神文明”对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启示
宪提出的“四重证据法”(第一重证据是文字书写的材料;第二重证据是出土的甲骨卜辞;第三重证据是民俗、民间的口头表达;第四重是考古之物与图像)是对马丽加·金芭塔丝运用民间故事、语言、习俗等的方法总结,亦是对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继承与发展,顺应时代潮流。四重证据法就像一个容器、一个模型或者一个动态的全息图,它是一种宏观的综合,把各种媒介(语言、文字、图像)结合在一起并相互联系成一个连贯和全面的整体,解释了许多部分及其关系。正如叶舒宪所说的四重证据法能达到立体释
语文学刊 2022年3期2022-07-30
- 新文科研究范式:四重证据法与文明探源
学研究的“四重证据法”突破传统文科思维,以跨学科思维创建了中国特色的文科研究方法论。该方法论自2005年提出以来,经历了16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前瞻性地与新文科的发展要求合流,展现了新文科思维方法论极大的创新活力。在此,笔者拟对“四重证据法”的理论构建与实践个案两方面进行考察,分析该方法论在文明探源研究中的重要价值和作用。一、“四重证据法”与新型科学文学人类学研究的“四重证据法”以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为发端,经历了20世纪“三重证据法”的
社会科学家 2022年3期2022-06-08
- 四重证据法的文化科学方法论基础
一派提出的四重证据法在跨学科、跨文化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实绩,但在方法论上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深入的探讨。显然,与那些陷入朴素的实证主义幻想而“对他们自己的方法甚至对他们的行动的本质缺乏认识”[1]的经验论者相比,当下的文学人类学学者们不仅具有明确的方法论革新意识和建构能力,而且试图让四重证据法能够“被成功赋予人文科学一般方法论的意义”[2]。这一派锐意创新的人文学者们充分自觉地意识到,只有具备一般方法论所应该具备的理论规定性和逻辑要求,四重证据法才有
社会科学家 2022年3期2022-02-03
- 论刑事司法中最佳解释推理的证据基础
思维工具,也被证据法学者引入司法证明领域,而且正因为IBE介入司法证明,使得证据法领域发生着从概率主义向解释主义转型的“范式转型”。[13]罗纳德·艾伦极力推崇将IBE引入证据法领域,并主张应当以IBE取代统治司法证明领域中的概率主义。艾伦在《相对似真性及其批评》一文中,从四个方面批评了司法证明结构以概率论为中心的不可取。首先,概率论存在证据“数字化”的障碍。其次,存在契合性障碍,概率进路与事实认定者运用证据进行加工和推理的方式是不一致的。前者对证据评价的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2021-12-03
- 普通法系证据法的五个基本谬误
究生院普通法系证据法的标准模型一直都是法学辩论的主题。这些概念模型虽然出于简单的生活原理,但却对现实世界影响深远。人类的行动和动机是由思想指导的,证据法现有的标准模型毫无用处,因为其法律解释非常复杂,分散了研究人员的注意力,并干扰了法律培训和学术研究。此外,这通常会导致司法实践的不确定性和混乱,有时会影响制度和立法的变化。一、普通法系证据法的谬误一:统一性和通用性将证据法泛化为法律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单个一般或跨学科领域是普通法系中的最常见的。正如萨耶尔所说:
消费导刊 2021年9期2021-07-12
- 证据法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研究
育课程之一,在证据法课程中开展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以证据法课程的专业内容为基础,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对证据法学课程开展课程思政的路径进行了分析。课程思政关键在于将证据法课程的知识性讲授和思政元素的教育内容有机融合起来,让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渗透到授课过程中,最终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关 键 词] 课程思政;证据法;路径[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9期2021-06-02
- “二重证据法”在文献学研究中的运用与局限
最终提出“二重证据法”。他在他的重要论文《殷卜辞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中就以二重证据法为研究方法,利用甲骨卜辞对《史记》有关商代王室谱系的记录进行考证,并最终证实了《史记》等传世古籍内容上的可靠性,给当时甚嚣尘上的疑古派予以打击。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最早被称为“二重证明法”。该说初见于王国维1913 年所著《明堂庙寝通考》,但该部分内容后来又被删去。真正让二重证据法光耀于世的是王国维《古史新证·导论》中的一段话: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5期2021-02-27
- 数据空间证据法的法经济学分析
00)数据空间证据法是指在区别于传统物理空间的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数据信息空间领域中,如何适用证据法理论相关制度规范的问题。其主要研究对象和内容,是在理论层面对数据运算处理和证据法规范体系衔接性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是进一步沟通数据“虚拟”空间与规范“现实”空间的桥梁和纽带的现实问题。从研究方法论体系来看,法经济学从其诞生和发展的历时态上考察,是一种对法律的经济分析,其核心要义就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法律问题的分析和探讨。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在法经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02-13
- 论证据法的两重视角
——与“从认识论走向价值论”者商榷
不同的视角,但证据法也要有现代法治的一些标准。以法治为前提的证据法,首先要有法律形式的合理性,其程序合法性则是法律权威的一种确证。其次,证据法也需有法律价值的合理性,通过证据提供有效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保障当事人的权利。最后,证据法还应实现法律的效益化,证据实施效果能确证其法律的自身价值,并能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同。[1]这样的证据法才是合理、具有实效的证据法。而证据本身,也有其独特的维度。如证据分类中,人证与物证、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等,皆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 2021年3期2021-01-29
- 早期中国与神话历史研究
——关于中国文学人类学“四重证据法”的对话
学倡导用“四重证据法”中的“物证优先”原则展开研究,逐步提炼、形成一套本土的文化理论体系。考古学者韩鼎在工作坊上质疑了叶舒宪对夏的认知方式,认为“四重证据法”存在对所引文献缺少系统认识、文献与对象的关系倒置等问题。两人观点针锋相对、精彩迭出,会后还有不少学者关注和追问,可谓余音未了、意犹未尽。遗憾的是,受会场时间所限,诸如早期中国的研究背景、“四重证据法”的历时发展与理论诉求、神话历史的旨趣等重要问题皆未涉及。这次争论可以为我们今天就中国文学人类学相关问题
文艺研究 2020年7期2020-12-28
- 法学与史学印证方法比较研究
学研究的“多重证据法”长期以来,史学研究,主要依靠历史文献的记录。即从史书记载中看到历史。不过,相对于历史由时间、空间和事件形成的巨大体量,历史文献的记载十分有限,而且这种记载还有真伪之别。如所谓“正史”,只会由政治与战争中的胜出者书写,为常态社会中的国家权力拥有者服务,因此不可尽信,这是历史学的常识。基于这种常识,即使研究、使用历史学文献,也应采取参照、比较等史料考证的方法。只有获得史料或史实印证的历史事实,才能被确认为真实。因此,考据学上,历来有“孤证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1期2020-12-27
- 证据法语境下电子文件的凭证性保障研究
李美萱摘要:从证据法角度来说,电子文件的凭证保障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国家立法对于电子文件凭证资质的认可,另一方面则是在司法实践中电子文件被认定为证据的条件。最新修订的法律将电子文件作为独立的诉讼证据之一,也就是说国家进一步的从法律层面承认了电子文件作为诉讼证据的事实。此文将从证据法语境层面分析电子文件的凭证性保障,也就是说深层次的分析何种电子文件能够作为证据被法院采信。关键词:证据法;电子文件;凭证保障电子文件的凭证性是电子文件的灵魂所在,无论是电子
时代人物 2020年21期2020-11-18
- 法学与史学印证方法比较研究
学研究的“多重证据法”历史考据学同于法学,历来有“孤证不立”的说法,因此十分强调文献的引证和互证。然而,仅于传世文献中寻求印证,则存在资料与视界的限制。因此,历史学者放宽视野,广泛搜集证据,并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和方法。如陈寅恪先生鉴于中国文学与历史同根共源,有着内在不可分割的关系,提出“诗史互证”的研究方法。包括“以诗证史”“以史证诗”,以及“诗史互证”。他以元、白诗证唐史,以韦庄《秦妇吟》证黄巢起义事,均可补史书之未载。而其所著80余万言的《柳如是别传
社会观察 2020年4期2020-11-15
- 电子证据科学性初探
词]电子数据;证据法;现场;检验;鉴定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electronic evidence and traditional evidence by exploring its connotation and extension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electronic evidence. Then the paper a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3期2020-06-04
- 证据法的二元价值目标
中得到体现。以证据法为例,求真和求善都属于证据法的价值体系范畴。证据法力求做到两者兼备,即用合理、公正的手段寻求事实真相,本质上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有机统一。[关键词]证据法;价值;求真;求善[中图分类号]D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20)12-0032-05法律并不仅仅是为了维护社会正常秩序而采取的强制性规范,它还承担着彰显社会道德标准和引导价值取向的功能,所以认识论中的“真”和价值论中的“善”都应该在具体法律的制定和
党政干部学刊 2020年12期2020-04-25
- 我国证据法的未来发展趋势
为深入了解我国证据法现存问题及未来的立法需求,本文对我国证据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建议,为将来制定完善统一法典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关键词:证据;证据法; 基本现状; 立法方向一、证据法1、证据是证据法的逻辑起点。证据的定义和属性决定了举证、查证、质证和认证的范围、方向和标准①。这属于证据法的主要原理。目前,我国关于证据的学理定义不胜枚举,但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学说。2、证据法是指诉讼中证明活动的法律规范。目前,在中国,有关证据的法律散见于诉讼法(民事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9期2019-10-21
- 论我国证据制度发展趋势
济的不断发展,证据法作为诉讼制度必不可少的方法和程序,也要随之进行深入发展,目前我国并没有统一的证据法典,大多散见于诉讼法,组织法,司法解释中,为了构建更加完善的司法制度体系,证据法将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立法模式为单行法典。关键词:证据;证据法;立法现状;发展趋势一、证据的概念和分类证据是指依照诉讼规则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证据对于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法院查明案件事实,依法正确裁判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证据问题是诉讼的核心问题,在
科学与财富 2019年29期2019-10-21
- 浅论我国证据法基本原则及其内在逻辑联系
李之扬摘 要:证据法基本原则基本内涵丰富,学界尚未形成统一观点。本文在不否认其他证据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着重论述了证据裁判原则、实体真实原则、程序法定原则以及合法推定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以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力为线索,拟对上述诸原则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进行分析。关键词:证据法;基本原则;内在逻辑一、证据法基本原则概念基本原则,也将其称之为“规则之规则”。其作为规则建立的基础,是一种兼具综合性和稳定性的原理和准则。其特点是高度概括、贯穿始终,是进行法律推理的权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13期2019-09-10
- 何以深度释中国
——评《玉石神话信仰与华夏精神》和《四重证据法研究》
法论——“四重证据法”。有对传统的文献史学的历史观的敏锐批判和超越,也有重建中国大小传统贯通的神话历史的宏大设计,有刷新古史体系的理论雄心。本书的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可以当作一个整体来阅读,它们分别提供了建构中国文化理论话语的可能性和重建国家文化品牌的紧迫性。相信任何一位读者在阅读完本书后都会对作者的良苦用心深有体会,即玉石神话包含有一种异常深远的文化信仰,这种信仰正是构成华夏文明国家的精神基因。史前牙璋分布示意图公元前20世纪“玉石之路”路线图何以深度释中
名作欣赏 2019年22期2019-08-23
- 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的排除规则浅谈
讼;非法证据;证据法;法理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又进一步要求,健全落实非法证据排除等法律原则的法律制度。从会议中,我们了解到,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如此重视,也正是能够有效的减少或尽可能的避免产生刑讯逼供,预防非法取证。之所以在会议上专门提出这项要求,主要原因也有可能是因为全国各地法院相继发现并纠正了一批早年的冤假错案。而这些案件对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所有中央对此高度的重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还提出“推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9年3期2019-06-12
- 从刑事案件视角浅析我国证据法发展趋势
因此,制订新的证据法规范,已经很具必要性,本文通过刑事诉讼案例分析我国近期证据法立法趋势,为我国证据法立法提供一定程度理论参考,在一定程度上是极具可行性和参考性的。关键词 诉讼证据 证据法 立法 趋势作者简介:马雄,三峡大学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10.0072017年7月某日19时许,身为甲村人被告人张某和孙某二人,在从外面回家途中经过本村一道路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8期2018-10-17
- 对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的批判性解读
所著的《漂移的证据法》一书运用比较的方法对两大法系证据制度的主要差异进行了深刻剖析,并在末尾对证据法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得到法学理论者的广泛推崇与认同。但是从目前来看,该书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且证据法未来的发展方向应当是两大法系证据制度的不断融合与互相吸收借鉴而非达马斯卡所谓的“崩溃”。关键词:证据法;达马斯卡;发展方向美国耶鲁大学法学院教授米尔建·R·达马斯卡教授所著的《漂移的证据法》因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英美证据法的三大制度性支柱及其转变的现实进行精湛的分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8年8期2018-09-24
- 对达马斯卡《漂移的证据法》的批判性解读
所著的《漂移的证据法》因运用比较的方法对英美证据法的三大制度性支柱及其转变的现实进行精湛的分析而赢得广泛赞誉,成为国内法学院证据法研读的热门推荐书目之一。但从现在来看,该书的研究方法存在局限性,且作者对证据法未来的发展走向太过悲观主义。一、关于作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漂移的证据法》成书于1995年,距今已二十年有余。这二十年间证据法学不断发展,科学证据种类不断丰富,对于作者的个人观点和对证据法未来走向断言,我们可以根据现今的司法实践情况进行验证并做出评论。在笔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16期2018-01-23
- 论“二重证据法”的新发展与齐文化研究的深入
——“多重证据法”和东周齐国殉马坑等的研究
10)一“二重证据法”是王国维先生提出的,即“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1]。“二重证据法”一经提出,便在学术界畅行不衰,至今在古史研究领域仍颇具影响力。通过运用“二重证据法”,王国维先生在对商王世系和殷墟的确认以及甲骨文研究等诸多方面的学术实践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二重证据法”成为他对学术界的一大贡献。虽然王国维先生对于地下出土的只提到了甲骨文、金文,实际上是
管子学刊 2018年1期2018-01-23
- 浅析证据法中的推定问题
24推定问题在证据法中,与证据相辅相成,是证据法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推定的定义及更多内容对我国证据法以及证据内容具有积极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了推定的基本概念,对我国证据法的意义进行总结,在遵循法律相关流程的基础上,使得推定问题的方式有法可依。一、推定的概况证据法意义上的推定,是指通过某一存在的事实,推出另一相关事实的假设,即由基础事实的存在,推演出推定事实的存在。其实推定的基本概念是十分缥缈的,为了确定推定学说的概念,需要明确推定与推论、假定、拟制的关系。(
法制博览 2018年16期2018-01-22
- 对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的科学建构的探讨
目前,我国刑事证据法学处于繁荣的学术景象,但是由于长期缺乏科学理论的训练与指导以及过于偏好哲学思维方式的影响,我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仍然处于一个较为混乱的阶段。近年来,我国刑事证据立法严重滞后,伴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刑事证据法学又有了新的发展契机,并且将会成为诉讼法学甚至是整个法学领域的一个亮点。1 中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之反思关于中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的反思如下:1.1 认识论的误用传统刑事证据法学当中,认识论是刑事证据制度的唯一理论基础,但是随着
职工法律天地 2018年4期2018-01-22
- 论我国公司法中的证据法规范
论述公司法中的证据法规范。关键词:公司法;证据法;证据法渊源证据法是指诉讼中证明活动的法律规范,本质上是法律化的“认识法”。我国的公司法规定并且规范各类公司在进行各種活动时的行为,在进行这些活动时,需要有据可循,因此,证据法规范在公司法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公司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证据法规范分为明示与隐现两种类型。在实际的应用中,明示类型应用较多,所以重点论述明示的各种规定。证据法规范主要包含对书证的规定;对立法拟制推定的规定;对于证明责任的规定和对于证明
卷宗 2017年34期2017-12-28
- 错案应当如何被避免
2年,在这期间证据法发生了重大的变革。从严打时期具合法性色彩的刑讯逼供,到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正式确立。错案的发生离不开当时的社会环境与法制现状,法制的发展牵动着错案的纠正。本文认为以证据法为切入点,寻找导致错案发生的内在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寻求如何避免错案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严打 非法证据 证据法 错案作者简介:游佳,四川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诉讼法学。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
法制与社会 2017年32期2017-12-08
- 司法文明专业考研读研
“长江学者”、证据法学和诉讼法学专家Ronald J·Allen教授讲授的“美国证据法”,前南斯拉夫刑事法庭副院长刘大群法官的“国际刑事审判”, 瑞士洛桑大学Durdica Hazard博士讲授的“犯罪现场与科学证据”等等,授课者都是国际上非常有名的专家学者,能够体现这个学科的国际性特点。我还了解到,司法文明专业还有众多出国交流学习的机会,奖学金也很多,不论是从学术价值还是学习的性价比来讲都是非常高的。准备初试时,在选择书籍方面,需要准备的是《法硕考试分析
大学生 2017年5期2017-05-10
- 浅析证据法若干基本问题的法哲学
分析。关键词 证据法 基本问题 法哲学作者简介:杨松,江苏典上律师事务所。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4.189针对证据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其每一点变革都有可能导致整体制度全部变革的效应。所以在设计一项具体的制度过程中,还需要考虑这一制度与整体的民事诉讼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变革会带来的后果和情况,这也给我国证据法的研究提出了非常强烈的挑战。在面对这一挑战的过程中还需
法制与社会 2017年11期2017-05-04
- 王国维“二重证据法”之我见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成为热词,在期刊、杂志、著作中屡屡出现。为什么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会如此的“热”呢?因为王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作为具有理论自觉的方法论,为众多古文献、古史等领域研究者奉为圭臬。且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还是“疑古”与“走出疑古”两派争论的焦点。一、“二重证明法”至“二重证据法”据资料显示,“二重证据法”开始叫“二重证明法”,1913年4月王国维于 《明堂庙寝通考》中提出 “二重证明法”;1925年秋王国维老先生在清华学校研究院讲
青年文学家 2017年6期2017-03-31
- 读史不能只看规律
不应夸大“二重证据法”检察风云:一般认为,所谓大师就是善于总结规律的人。比如一提王国维先生,大家就会想到“二重证据法”,而不是他的具体研究。您怎么看?辛德勇:在学问上,我很崇敬王国维先生,但我崇敬他是因为他做了非常扎实的、富有意义的工作,而非“二重证据法”。所谓“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这或者对重视出土材料、推进历史研究有意义,但过分夸大“二重证据法”的创新意义,我不太同意,因为用地下材料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并
检察风云 2017年3期2017-02-20
- 读史不能只看规律
不应夸大“二重证据法”检察风云:一般认为,所谓大师就是善于总结规律的人。比如一提王国维先生,大家就会想到“二重证据法”,而不是他的具体研究。您怎么看?辛德勇:在学问上,我很崇敬王国维先生,但我崇敬他是因为他做了非常扎实的、富有意义的工作,而非“二重证据法”。所谓“二重证据法”,即运用“地下之新材料”与古文献记载相印证,这或者对重视出土材料、推进历史研究有意义,但过分夸大“二重证据法”的创新意义,我不太同意,因为用地下材料与文献记载相印证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并
检察风云 2017年3期2017-02-20
- 背景与动机:“二重证据法”提出的学术反思
与动机:“二重证据法”提出的学术反思后晓荣1, 杨燚锋2(1.首都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北京 100048;2.宁波市宁波帮博物馆,浙江 宁波 315000)20世纪20年代,王国维先生在《古史新证》一书中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这一方法一直备受学术界推崇。实际上,“二重证据法”是王国维在殷商史著作基础上推论出的古史方法论,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史学方法;其提出动机是针对当时的疑古思潮而发,却又不是针锋相对,而是有关注、有拨正,即虽然赞同疑古精神,但对“疑古派
南都学坛 2017年5期2017-01-27
- 论感知事实及其证据法意义
法公正以及解决证据法学中的一些基础性理论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关键词:感知事实;诉讼证明;事实信息;证据法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6)01-0112-02对过去发生的事实进行证明,以确认该事实是否客观真实,这是社会生活中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更是诉讼法学,尤其是诉讼证据理论中最为基础却又极为重要的内容。但是,经过人们证明为真的这些过去的事实是否就是该事实自身呢?这一经过证明的事实是否就是学者们常说的
学理论·下 2016年1期2016-05-30
- 浅析中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构建
要:我国刑事证据法学由于长期缺乏科学方法论训练以及过于偏好哲学思维方式,以致我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仍然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之中。有鉴于此,理论界亟待重构刑事证据法学的理论体系。而科学构建我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应该在回归刑事证据法本质的基础上,打造纯粹的刑事证据法学。关键词:刑事证据法学;理论体系一、中国刑事证据法学理論体系之演变(1)传统刑事证据法学的萌芽。在1979年以前,理论界对于刑事证据法学的研究主要是以论文为主,直接以刑事证据法学为研究对象的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期2016-05-30
- 达马斯卡证据法理论中三个程序支柱的相互关系*
而 启达马斯卡证据法理论中三个程序支柱的相互关系*陆 而 启达马斯卡在《漂移的证据法》一书中提出“支撑英美证据法大厦的三根支柱”为原型审判法庭、集中式程序和对抗制。这种观点的合理性在细致检讨其程序支柱与证据规则的相互衍生和支撑关系之前,甚至首先是检讨这三个支柱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与不同观点的相互比较以及对英美法系诉讼文化背景的考察,这三个支柱之间的确存在着独立性、充分性、关联性和层次性的关系,这三个支柱不独可以解释证据法的过去,还可以因应程序的变化而预测证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1期2016-03-15
- 关于刑事证据法的价值结构应用研究
10关于刑事证据法的价值结构应用研究蒙浩霖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检察院,广西贵港537110刑事证据法作为刑法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刑法研究的重点对象。最近几年,关于刑事证据法的价值问题研究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充分体现了价值结构在刑事证据法当中的重要性。由此,本文着重探讨了刑事证据法的价值结构,包括主体价值与客体价值,研究了刑事证据法价值的评判与应用,旨在促进刑事证据法价值充分发挥。刑事证据法;价值结构;评判;应用在法哲学分析方法的兴起与发
法制博览 2016年28期2016-02-02
- 试论刑事诉讼法修改如何革新证据制度
工作下去。二、证据法的正确运用(一)严格遵守证据法中的基本原则我国在《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已经明确了证据在刑事诉讼案件中的使用方法与基本原则,规定要认清出案件发生的真实情况,必须以证据为评判标准,这是证据使用的一项重要原则。这样的原则促使我国司法工作人员能够正视证据的重要性,帮助他们强化自身对于证据的认知。证据法中也明确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在工作时侦查所获取的材料可以在刑事诉讼中作为证据使用,但是如果使用这些证据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或者对
法制博览 2016年36期2016-02-02
- 历史上“证据力”和“证明力”的考察
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成“三重证据法”的出现。不管“二重”还是“三重”,历史研究中的证据法,是与证据学有交叉的一个概念。其中的证据,在说明历史现象、证实历史问题的同时,也应当符合证据学的一般规律。一、由“二重”向“三重”的发展1925年,王国维在《古史新证》中提出了“二重证据法”。通过将殷墟发掘出土的甲骨卜辞与《史记·殷本纪》等传世文獻的印证研究,王国维梳理、订正了商代先公先王的名称、世系,有力地证实了商代历史。其后,闻一多、郑振铎等
决策探索 2015年10期2015-09-10
- 司法鉴定与司法公正之我见
定;司法公正;证据法;证明责任有关证据的定义,在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中规定:“可以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都是证据。证据必须经过查证属实,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在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中虽然未直接对证据加以定义,但在第六十三条中规定:“证据必须查证属实,才能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证据,就是能够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信息:前已言之,这些信息的载体,被称为证据方法。①虽然三大诉讼法对于证据方法进行了不同的分类,但是都不影响鉴定意见作为人的证据方法的一种
商 2015年6期2015-05-30
- 英国证据制度改革的启示——评齐树洁教授主编的《英国证据法》(第二版)
授主编的《英国证据法》(第二版)吴启帆*有学者指出,“证据法作为法治的基石,在中国背景下加强证据法学建设,将特别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和法治的基本目标”①张保生:《论中国特色证据法学体系的建构》,载《法制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6期。。随着时代的变革,证据法学面临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要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掌握和运用证据法学的基础理论就显得特别重要。英国证据法历史悠久,体系严密,内容丰富,与时俱进,对各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普通法系国家和地区)证据制度的发展
司法改革论评 2015年1期2015-04-09
- 制下交付侦查措施研究
:控制下交付;证据法;既遂与未遂我国2012年《刑事诉讼法》第263条规定:“对涉及给付毒品等违禁品或者财物的犯罪活动,为查明参与该项犯罪的人员和犯罪事实,根据侦查需要,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可以实施控制下交付。”这标志着控制下交付作为一种侦查措施得到了我国立法的认可。毫无疑问,控制下交付措施是打击毒品犯罪、腐败犯罪、有组织犯罪的利器,然而除了2012年公安部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151条之外,我国法律法规并没对其进行详细的解释或
犯罪研究 2014年6期2015-02-11
- 在中国文论研究中导入 “四重证据”法
多问题,譬如在证据法上,基本上承续的是“稽书为证”的传统例证方法,即通过引用并分析传世文献中的史料及言论,来完成论证过程,达到证明某种观点的目的。这种取证之法一直以来被视为中国文论研究首要的、基本的法门,无论是著作等身者,还是新秀后学,一旦开始做某项研究时,都是首先查阅传世文献,并按论证之需取用并分析材料,所不同者,主要在于研读材料的深广程度不一,对材料的甄别眼光不一,悟解力的层次不一。但即使是最优秀的学者,在引用传世文献时,也会犯下甄别不明、引用欠当的错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1期2014-08-15
- 创新研究方法 还原历史真相
——读评《国史党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
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陈 辽为了还原国史、党史真相,著名国史党史专家程中原,在破解党史两大难题(歌特是谁?博(古)洛(甫)交接在何时何地进行?)过程中,开始尝试并在其后自觉运用“四重证据法”,认为这是还原国史、军史真相的最好方法。一是人证;二是书证,指来自档案、报刊、书籍、书信、题词、日记等的书面材料;三是物证;四是史证,指继承传统的“经史互参”方法,联系历史、结合现实,对史料进行考释,通过具体分析,求得问题的解决,做出恰如其分的评价。程中原运用“四重证据
唯实 2014年11期2014-05-08
- 传统考据方法之典范运用与当代发展
——评程中原先生《党史国史七大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
疑案破解:四重证据法》荀德麟(淮安市大运河文化研究中心, 江苏 淮安 223001)程中原先生,从事中共党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30多年,洞关悉节,综核贯通,成就卓然,是当代中国史研究的著名专家。他不仅主编了迄今最具权威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还著有《张闻天传》《历史转折的前奏:邓小平在一九七五》《转折年代:1976—1981年的中国》《历史转折三部曲:前奏·决战·新路》《中国的成功之路》《国史研究论》《中国道路的奠基和开创:从毛泽东到邓小平》等。每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5期2014-04-09
- 刍议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基于证据法学理论的思考
规则 ——基于证据法学理论的思考孙 韬1,熊 明2,胡冬冬3(1.四川警察学院,四川泸州646000;2.泸州市龙马潭区人民法院,四川泸州646000;3.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检察院,重庆402260)基于证据法与程序法的关系,审判阶段适用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区别于其他诉讼阶段国家专门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刑事司法行为。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以审判阶段为中心设定的证据法规则,检察机关审查证据的司法行为也将受到其制约。从证据法学的角度理解何谓“给审判案件的法官制定的游戏规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4期2014-04-07
- 二重证据法与考古学研究
生一、关于二重证据法“二重证据法”,就是将“地下发现之新材料”与“纸上之材料”二者互相释证,以达到考证古史的目的。这一理论最早是由王国维先生在1917年提出的,是在当时时代背景之下而产生的。20世纪初期,中西文化交流增多,引进和学习西方新学顺应了时代潮流。王国维先生本人既熟悉中国传统的经史典籍,又十分重视吸收和运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学理,并将两者精华相结合,从而推动传统历史考证方法的前进。同时,在当时新史料相继被发现,例如大量的甲骨卜辞、汉简等。这些成为
史志学刊 2013年4期2013-04-10
- 论我国刑事证据法的转变
于完善我国刑事证据法具有积极意义。为了促进我国刑事证据法更加科学、规范、文明,需要通过司法解释对《新刑事诉讼法》关于刑事证据制度的规定予以进一步完善。一是推动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重心从注重职权便利的需要向重视权利保障的转变。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往基于将证据视为公安、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手段,比较注重从公安、司法机关查明案件事实的职能需要的角度设置刑事证据制度。然而,随着权利保障对司法公正的重要意义在新刑诉法中被肯定,刑事证据法需要继续从注重职权便利转向重视权利
中国检察官 2012年17期2012-01-28
- 吴其昌古文字研究与二重证据法①
国维提出的二重证据法。本文主要就吴其昌对二重证据法的继承与发展进行论述。二、吴其昌对二重证据法的继承与发展(一)王国维与二重证据法清代金石学因为众多学者的参与,取得了不俗成就。[7]众多学者在考证文章中,已注意到出土文物、金石拓本与典籍记载之间的对应关系,引用金石文献,补充、纠正史籍记载是研究的主流,这是二重证据法的远源,但二重证据法作为理论的系统提出,则自王国维始。且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也有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正好反映了王国维学术的进展。二重证据法的提出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1年11期2011-08-15
- 第二次机会
力,并且迷上了证据法。第二年,教证据法的教授去世了,学校请我来上这门课——这在波尔得那样的法学院是不可思议的。证据法成了我终身从事的专业,多年来我为全国各地的法官、法学专业学生和挂牌律师讲授这门课。与此同时,我白天还在丹佛市检察官办公室当职员。工作本身并不吸引人,但是毕业之后我却因此成为一名市助理检察官。28岁时,我成了丹佛市最年轻的郡法官之一,后来又当选为地区法官,然后又由总统任命在联邦司法部担任美国地区法官。最终,我又回到了波尔得——接受科罗拉多大学的
时代青年(上半月) 2009年12期2010-04-07
- “三重证据法”演绎下的楚辞研究
综合运用“三重证据法”(即“文献典籍”、“文物考古”、“文化人类学”三个方面的证据)来破解《楚辞》的疑难、死结与公案,《楚辞全解》一书正是“三重证据法”演绎下的楚辞研究的可喜成果。善于充分利用传世文献典籍资料与证据,是《楚辞全解》的第一个重要特点。传世文献典籍是我们从事古代文史研究最基本、最重要的资料与证据。吴先生在破解《楚辞》疑难时,十分注重运用传世文献典籍资料与证据。如《九歌·国殇》“天时坠兮威灵怒”,今人多误将“威灵怒”释为“鬼神发怒”或“鬼哭神号”
艺海 2009年3期2009-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