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期
刊物介绍
《南都学坛》是南阳师范学院创办的学术理论刊物,原名《南阳师专学报》,1981年创刊,1987年更为现名, 1989年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2001年以前分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两个版面,双月刊,1、2、4、5为社会科学版,3、6为自然科学版,逢单月10日出版。辟有“汉代文化研究”、“历史学研究”、“红楼梦研究”、“文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中学教育研究”等栏目。自2002年起,改为以文史哲为主,双月刊,调整部分栏目设置,保留原来的“汉代文化研究”、“历史学研究”、“红楼梦研究” 、“文学研究”栏目,删去原来的“教育教学研究”栏目,取消自然科学版,新辟“法律学研究”、 “政治与经济学研究”栏目。 《南都学坛》充分发挥我校学科优势,突出文史重点 ,在汉文化研究、文学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 。它的主要任务是: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报道校内外有关文、史、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技术方法、综合评述,为促进本校的教学科研服务,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高等院校的师生和有关单位的科研人员。 《南都学坛》创办至今,已出版了110余期,发表文章4300余篇。刊发了一大批高质量的学术稿件,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被《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资料》、《高校文科学报文摘》等收摘率达95%以上,据中南财大信息咨询部统计,1994、1995、1996、1997、1998、1999、2000 年,分别被上述刊物收摘16、11、15、11、36、16、8篇,在全国师专中分别居11、23、9、19、1、6、8位;2001、2002年分别被上述刊物收摘21、22篇,在全国师范大学学报(含师院)排30、28位,尤其1998年,跃居全国师专榜首,可谓成绩最辉煌的一年;本刊关心社会现实,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选题,把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刊发的论文大都为有关部门进行决策提供参考或依据。先后获省委宣传部、省教委、省科委、省社联、南阳市政府、南阳市科委等各种科研成果奖励300余篇次。 《南都学坛》始终把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改革,锐意创新,强化精品意识,严把稿件质量关,寓师范性、地方性于学术性之中,办出了刊物特色。1991年获河南省新闻出版局颁发“栏目设置优秀奖;1998-1999年度、2000-2001年度,连续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评为首届、二届“全国百强学报”暨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1995年、2000年在河南省教委举行的首届、二届省高校学报三优评比中连续被评为“优秀学报一等奖”。《中国教育报》曾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利用文化名城优势,南阳师专学报办出特色”为题作过报道。 《南都学坛》创刊及获奖情况 1981年1月南阳师专学报创刊并成立学报编辑部,属校教务处 1987年1月南阳师专学报更名为《南都学坛》并独立建制为处级单位 1989年1月南阳师专学报《南都学坛》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刊号: CN41-1157 1989年4月25日河南省学报研究会二届二次学术年会在南阳师专召开 1991年3月南阳师专学报《南都学坛》获河南省新闻出版局颁发“河南省首届社科类期刊栏目设置优秀奖” 1991年5月11日《中国教育报》第2版以“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利用文化名城优势,南阳师专学报办出特色”为题,对《南都学坛》作过报道 1991年9月10日南阳师专学报《南都学坛》编辑部被学校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995年8月24日《南都学坛》(社科版)在1994年度河南省首届高校学报系统“三优”评比中获优秀学报一等奖,获奖者:王志尧、刘太祥 、白遂君、李法惠 、李景瑞;《南都学坛》(自科版)在1994年度河南省首届高校学报系统“三优 ”评比中获优秀学报“编辑质量奖”,获奖者:徐登林、陆宜新、郑庆安、李景瑞 。获奖证书由河南省教委颁发。 1999年9月10日南阳师专学报《南都学坛》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授予“首届全国社科百强学报”称号 2000年1月《南都学坛》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2000年4月21日南阳师专学报《南都学坛》在河南省第二届高校学报 “三优”评比中获优秀学报一等奖 2000年7月17日南阳师专学报《南都学坛》在中国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学报研究会专科委员会“三优”评比中被评为优秀学报一等奖 2002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南都学坛》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一级期刊” 2002年南阳师范学院学报《南都学坛》被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授予“第二届全国社科百强学报”称号,并被评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核心期刊
南都学坛
- “廷尉王恬开”其人小考
- 论东汉灵帝时期的宦官
- 上封事制度与汉代政治的关系
- 背景与动机:“二重证据法”提出的学术反思
- 论庄子学派的理想社会说
- 宋蒙广西战场宋方的后勤补给问题及影响
- 唐前仙传小说与尸解理论
——以《列仙传》《神仙传》《洞仙传》为例 - 宋本王维集考述
- 两汉的箴体文创作及其文学成就
- 蔡楠“车祸系列”小小说论析
- 行政法治文化革新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
- 互联网金融失范现象的刑法制裁思路
——以典型范式“校园贷”为分析对象 - 试论作为侵权法关键词的损害与赔偿
- 学术期刊著作权使用与保护认识上存在的两个误区
- 从经济法与民法角度化解医患矛盾
- 精准脱贫视阈下就业扶贫:政策回顾、问题诠释与实践探索
- 美国主流思想界关于对华政策的最新争论
- 多元共治:改善基层政府治理的有效路径
- 变革时代青年领导力的培养
- 农村居民消费支出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 我国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
- 基于约哈里窗户理论的商业企业界面管理模式
- 网络问政长效机制建构研究
- 七年级《历史》中“刘备三请诸葛亮辅佐”中的错误需修正
- 南阳市农业大数据发展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