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鼻
- 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选穴规律*
外膝眼”统一为“犊鼻”,“绝骨”统一为“悬钟”。若1篇文献中有针对辨证分型或伴随症状选用的配穴,则依照“1组主穴+1组配穴=1组针灸处方”的原则进行拆分录入。1.6 统计学处理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软件分析腧穴使用情况,包含:腧穴频次、归经频次、分布部位频次、特定穴频次等;采用SPSS Modeler 18.0中的Apriori算法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并使用Cytoscape 3.9.1绘制高频腧穴共现网络图;采用SPSS Sta
中医学报 2023年9期2023-09-11
- 防暑降温,古人自有妙招
民化的衣服——“犊鼻裈(kūn)”。犊鼻裈实际是一种短裤,它上宽下窄,两边开孔,以使双腿穿出,又因为造型和牛鼻子相似,所以叫“犊鼻裈”。尽管犊鼻裈在当时主要用作内裤,但农民在水田干活时却甚爱外穿。当然了,犊鼻裈外穿是比较极端的穿法,一般情况下当时的人们是不会如此暴露的。人们在夏日还可以选择材质轻薄的衣料:富人有薄如蝉翼的丝绸衫,穷人则穿透气的麻衣。另外,还有一种竹衣,由竹子编制,穿在身上具有透气和隔汗的功能,就像在身上披了一张凉席一样。竹衣早在唐代就已出现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3年8期2023-09-07
- 防暑降温,古人自有妙招
民化的衣服——“犊鼻裈(kūn)”。犊鼻裈实际是一种短裤,它上宽下窄,两边开孔,以使双腿穿出,又因为造型和牛鼻子相似,所以叫“犊鼻裈”。尽管犊鼻裈在当时主要用作内裤,但农民在水田干活时却甚爱外穿。当然了,犊鼻裈外穿是比较极端的穿法,一般情况下当时的人们是不会如此暴露的。人们在夏日还可以选择材质轻薄的衣料:富人有薄如蝉翼的丝绸衫,穷人则穿透气的麻衣。另外,还有一种竹衣,由竹子编制,穿在身上具有透气和隔汗的功能,就像在身上披了一张凉席一样。竹衣早在唐代就已出现
恋爱婚姻家庭 2023年24期2023-09-06
- 健康新词典等
用。手到病除【 犊鼻穴】肛肠病患者的福音老年人到了一定的岁数之后,就很容易大便失禁,就是无法控制大便;一些身体患有某些疾病的人,也会因为控制不了大便,经常下痢或者将大便拉在床上或裤档中。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肛门括约肌的机能消失或者减退了。还有一些人经常感到膝中疼痛、酸软,要么无法站立,要么不能久站。其实,遇到这些情况后,只要能够长期坚持按摩犊鼻穴 ,就具有很好的保健调节作用,并能够使病情多多少少得到一些改善。关于这个穴位,《素问》云:“刺膝滨出液为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2年12期2022-12-21
-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选穴规律
将外膝眼穴规范为犊鼻穴、绝骨规范为悬钟穴等。1.5 研究方法:①将腧穴的使用频次、归经、部位、特定穴等录入Microsoft Excel 2019 进行频次统计和构成比分析;②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 软件对高频腧穴(频次>10)运用Pearson 相关性组间联接进行系统聚类分析;③使用IBM SPSS Modeler 18.0 按照Apriori 算法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核心针灸处方。2 结果2.1 文献
哈尔滨医药 2022年5期2022-12-09
- 古人消暑面面观
民化的衣服——“犊鼻裈(kūn)”。《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犊鼻裈,今三尺布作,形如犊鼻。”犊鼻裈实际是一种短裤,它上宽下窄,两边开孔,以使双腿穿出,又因为造型和牛鼻子相似,所以叫“犊鼻裈”。尽管犊鼻裈在当时主要用作内裤,但农民在水田干活时却甚爱外穿。元《浴马图》中马倌穿的就是犊鼻裈。当然了,犊鼻裈外穿是比较极端的穿法,只有极其贫穷的人或是出于特殊工作需要才会这么穿,一般情况下当时的人们是不会如此暴露的。人们在夏日还可以选择材质轻薄的衣料:富人有薄
大自然探索 2022年8期2022-09-25
- 关于足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穴定位的探讨
穴横坐标均定位在犊鼻与解溪连线,胫骨前肌中。但笔者查阅历代针灸文献中有关三穴位置的描述,尚未以两穴之连线定位其所在,且其实际位置也不相符合。见表1。从表1可见,足三里穴或许与上、下巨虚穴同在犊鼻与下巨虚穴连线上,但以犊鼻与解溪穴连线定位三穴横坐标缺乏一定的文献学依据。《针灸甲乙经》[3]中解溪穴定位为:“在冲阳后一寸五分,腕上陷者中”,三穴位置所在与解溪穴并未存在任何关联。表1 针灸古籍中足三里、上巨虚和下巨虚穴的位置此外,根据针灸古籍腧穴图谱可明显看出,
针灸临床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4
- “312”经络锻炼法科学健身
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功效: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312”之“1”指腹式呼吸法。做法:平卧或端坐,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将注意力尽可能地集中在丹田,保持胸部不动。用鼻均匀吸气,小腹隆起。用口均匀呼气,腹肌收缩,小腹复原。腹式呼吸法能够調动腹部的9条经络,保证五脏六腑的阴阳协调。“312”之“2”指两条腿做下蹲运动。做法:在进行下蹲运动时,要全身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
恋爱婚姻家庭·养生版 2021年10期2021-10-28
- 『312』经络锻炼法科学健身
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功效: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312”之“1”指腹式呼吸法。做法:平卧或端坐,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将注意力尽可能地集中在丹田,保持胸部不动。用鼻均匀吸气,小腹隆起。用口均匀呼气,腹肌收缩,小腹复原。腹式呼吸法能够调动腹部的9条经络,保证五脏六腑的阴阳协调。“312”之“2”指两条腿做下蹲运动。做法:在进行下蹲运动时,要全身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
恋爱婚姻家庭 2021年30期2021-10-27
- 隔姜温灸阳明胃经联合太阴脾经治疗胃肠手术后胃肠蠕动减弱的临床观察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上巨虚:卧位或坐位,在犊鼻下6寸,当足三里与下巨虚连线的中点取穴。下巨虚:在犊鼻下9寸,条口下约1横指,距胫骨前嵴约1横指处。当犊鼻与解溪穴的连线上取穴。治疗方法治疗组腹部穴位采用隔姜温灸的方法。将新鲜生姜切成约0.3cm厚的薄片,姜片中心处用针穿刺数孔,上置艾炷,分别同时放在各个穴位进行施灸。下肢部位穴位采用针刺的方法。选取50mm针灸针,直刺皮下,轻插轻提,至患者有针感或施术者手下有沉紧感后留针。当艾柱燃烧到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34期2021-06-23
- 循经刮痧联合针刺治疗内侧间室膝骨关节炎
、胆俞、内膝眼、犊鼻、膝关、阳陵泉及太冲穴,采用直径为0.25 mm、长度为 25 mm 的华佗牌无菌针灸针,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先嘱患者取俯卧位,常规针刺肝俞及胆俞穴,得气后即出针;再嘱患者取仰卧位,常规针刺内膝眼、犊鼻、膝关、阳陵泉及太冲穴,得气后留针30 min。2.2 疗效评价方法采用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评分中的疼痛、僵硬及躯体功能评分[10
中医正骨 2021年10期2021-02-11
- 冬季按摩,“走肾”先行
(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及下巨虚(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等穴进行按摩,能够有效益气养胃。脾经选穴:阴陵泉、三阴交肾所藏先天之精及其化生的元气,依赖于脾气运化的水谷之精及其化生的谷气不断充养和培育,方能充盛。建议有养肾需求的人,在脾经上选取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等穴位进行
开卷有益·求医问药 2020年12期2021-01-22
- 男性排湿常按五穴
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可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按压时使足三里处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分钟,每分钟可按压20次左右。阴陵泉穴此穴具有排湿健脾的功效。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在此穴做按揉操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操作两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条口穴此穴具有调理胃肠,清热利气的功效。位于犊鼻下8寸,小腿前外侧当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用拇指按揉条口穴,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操作2分钟~3分钟,以产生酸胀感为宜
饮食保健 2020年14期2020-12-05
- 健脾养胃 养心安神 夏季可按摩这7个穴位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外侧膝眼)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拇指指面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上巨虚: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拇指指面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如此反复操作数次即可。下巨虚: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拇指指面垂直用力,向下按压,按而揉之。产生酸、麻、胀、痛和走窜等感觉,持续数秒后,渐渐放松,
自我保健 2020年7期2020-12-03
- 排湿按五穴
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按揉此穴可调养后天之本,补中益气。用大拇指或中指按压,按压时使足三里穴产生酸胀感为宜,每次按压5分钟,每分钟按压20次左右。阴陵泉穴。此穴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按揉此穴可排濕健脾。在此穴做按揉操作,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2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条口穴。此穴位于犊鼻穴下8寸,小腿前外侧当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按揉此穴可调理胃肠、清热利气。用拇指按揉条口穴,顺时针、逆时针方向各
老友 2020年7期2020-08-28
- 古代的“裳”是裤子吗
短裤衩,被称为“犊鼻裈”。《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出奔后,因没有经济来源,只好又回到临邛开了一家酒馆,“而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犊鼻裈,仅用三尺布便可做成,而又“形如犊鼻”,上宽下窄,显然是三角裤头了。这种犊鼻裈一般是穿在里面的,司马相如故意将其穿在外面,其用意是为了刺激其岳父卓王孙,以求得资助。犊鼻裈到了魏晋六朝时期仍有人在着。《世说新语》中写道,七月七日有晒衣的风俗,阮咸穷无所晒,遂“以竿挂大布犊鼻裈于
读者·校园版 2020年15期2020-07-30
- 90多岁的经络学家:我有一种锻炼法,助您活过100岁
穴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功效:足三里穴是胃经合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濕、扶正祛邪之功能。“312”之“1”指腹式呼吸法。做法:平卧或端坐,全身放松,排除杂念,将注意力尽可能地集中在丹田,保持胸部不动。用鼻均匀吸气,小腹隆起。用口均匀呼气,腹肌收缩,小腹复原。腹式呼吸法能够调动腹部的9条经络,保证五脏六腑的阴阳协调。“312”之“2”指下蹲运动。做法:在进行下蹲运动时,要全身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自然站立。双臂伸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0期2020-05-28
- 火针独穴疗法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
结果表明火针独取犊鼻穴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具有良好的即时临床疗效。现进行如下报道。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中心中医科近一年收治的88例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44例,对照组44例。其中,研究组患者男18例,女26例;年龄54~82岁,平均(67.52±2.66)岁。对照组患者男17例,女27例;年龄55~83岁,平均(67.85±2.98)岁。1.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针灸治疗,将针灸进行消毒后,分别刺入患者的阿是穴、梁丘、血海穴、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20年5期2020-05-16
- 黎族犊鼻裤:方尺腰布回唱衣韵历史
蔡宁犊鼻裤,又称丁字裤或腰布,现乃存在于海南黎族地区,有些地方俗称为吊衬、黎襜。犊鼻裤一般由两块梯形腰布组成,材质为木棉布或野生麻粗布,多为素织,少量织有花纹、花边和刺绣。裤子式样,上宽下窄,缠绑在腰身前后,属一种旧时代的服饰。看似简约的犊鼻裤,却蕴含丰富的历史印记——追寻犊鼻裤历史趣事古时不是贵族或官员的人,都称平民。平民本指平善之人,后泛指普通老百姓。旧时平民为了符合日常劳动需求,加上受到经济条件限制,在服饰上的表现,往往朴实、方便,普遍实行短简打扮,
现代青年·精英版 2020年11期2020-01-13
- 从遮羞到性感
加速一场战争啊。犊鼻裈,内外兼修的中式内裤与外衣外裤相比,内裤紧贴人最私密的部位,是文明的最后防线。但最早的内裤发明却并非为了遮羞,而是为了保护胯下安全。对早期中国先民而言,开裆的“下裳”对付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农业生产是足够的。到了战国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汉地愈加频繁,要想与之作战,汉族人也得学会骑马。这样一来,没裆或开裆的“裳”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为此,北方的赵国首先改革自己宽衣大袍的传统,历史上称作“胡服骑射”。自此,裤子正式摆脱了“裳”的束缚,
百科知识 2019年8期2019-05-29
- 说“裤”
及较多的是一种“犊鼻裈”,因其形似小牛鼻而得名,类似于后世的短裤。在中国古代,主要被下层劳动人民所穿着,以便于劳作。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记载:“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说的是司马相如穿着犊鼻裈,在市场上和奴婢们一起洗涤酒器。司马相如此举,是有意以其贫贱让老丈人卓王孙感到难堪。总之,无论是无裆的“绔(袴)”、有裆的“穷绔(袴)”,还是有裆的“裈”,其在形制、用料和功用等方面都与今天的裤子有所区别。裤子的演变过程,也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的
月读 2019年3期2019-03-22
- 柳氏治痿九穴摩方在小儿脑性瘫痪中的临床应用
:在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百会: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上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下6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下巨虚:在小腿外侧,犊鼻下9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人迎:在颈部,横平喉结,胸锁乳突肌前缘,颈部动脉搏动处。大抒:在脊柱区,当第1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膻中:在胸部,横平第4肋间隙,前正中线上。风府:在颈后区,枕外隆突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1.2 功效 具有益气血、濡筋脉、荣脑髓的功效。1.3 操作手法 气冲、足三里、百
中国民间疗法 2019年19期2019-01-09
- 胃下垂患者的自我推拿治疗
之间。足三里穴: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犊鼻: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三阴交穴:内踝高点上3寸,胫骨内侧面的后缘。治疗方法1.按揉百会穴、中脘穴、神阙穴、气海穴、关元穴各1分钟。2.托胃:右手四指并拢,指面和小鱼际着力托住胃部,由下向上反复托,以腹部坠胀感减轻为度,约20次。3.按揉内关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各1分钟。4.做两手托天动作10次。注意事项1.加强腹肌锻炼。2.平时不宜饱食,宜少食多餐,忌食生冷、刺激性、不易消化的食物。
保健与生活 2018年14期2018-08-21
- 敦煌石窟里的儿童装
着类似三角内裤的犊鼻裈。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336号唐墓出土的顶竿单臂倒立木俑,竿上倒立童子赤裸上身,只穿红色犊鼻裈,作单臂倒立状。莫高窟第322窟西壁中的一身童子也只穿了犊鼻裈。间色条纹背带裤则是随着丝绸之路从波斯传入的,形制是裤腰上装有挎肩背带的裤子,裤口紧窄。背带裤在新疆、敦煌直至中原内地都曾流行。新疆吐鲁番阿斯塔纳唐墓出土的双童图织物上,两个童子就是穿着波斯条纹小口裤,显得稚气可爱。无独有偶,莫高窟第220 窟南壁壁画中也有童子穿着这种裤子。
华夏地理 2018年6期2018-08-08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观察
、阳陵泉、鹤顶、犊鼻、膝阳关,针刺,留针时间40min。观察组用温针灸。取膝眼、阳陵泉、鹤顶、犊鼻、膝阳关,针刺得气之后将1.5cm艾条插入尾针处点燃,持续烧3段艾条后出针。两组每隔1日治疗1次,持续10次后休息3日后继续治疗,治疗2个疗程。3 疗效标准[2]显效:症状、体征消失,膝关节可以正常屈伸,屈伸角度为135°。有效:症状、体征改善效果明显,膝关节可以正常屈伸,屈伸角度为135°。好转:症状、体征有所缓解,但膝关节在活动过程中受到限制。无效:症状、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8年7期2018-08-03
- 便秘的自我推拿
骨之间。足三里: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犊鼻: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照海:内踝下缘凹陷中。治疗方法1.按揉中脘、神阙、天枢、大横、气海、关元穴各1分钟。2.推腹: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由上腹部向下腹部掌推,力量抵达腹内,以有热感为度,约30次。3.摩腹:用手掌掌面以順时针方向按摩中、下腹,约5分钟。4.按揉支沟、足三里、照海穴各1分钟。注意事项1.养成定时排便习惯,有便意时不可抑制排便。2.多食蔬菜水果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多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8年7期2018-07-25
- 老人护膝试试“4+4”
我按摩有口诀膝痛犊鼻求,阿是常来揉。血海阳陵叩,健康来行走。按揉犊鼻穴犊鼻穴位于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灵枢·本输》:“刺犊鼻者,屈不能伸”。《灵枢·杂病第二十六》:“膝中痛,取犊鼻……”。犊鼻具有通经活络、消肿止痛、利膝的功效。临床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可按揉此穴1-2分钟。按揉阿是穴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这类穴位一般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方法就是以痛为腧,即人们常说的“有痛
中老年健康 2018年3期2018-04-11
- 您患膝骨关节炎了吗
我按摩口诀:膝痛犊鼻求,阿是常来揉。血海阳陵叩,健康来行走。1.按揉犊鼻穴犊鼻穴位于髌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灵枢·本输》:“刺犊鼻者,屈不能伸”。《灵枢·杂病第二十六》:“膝中痛,取犊鼻……”犊鼻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利膝的功效。临床主治膝痛、下肢麻痹、屈伸不利等。可以按揉此穴1~2分钟。2.按揉阿是穴阿是穴,又名不定穴、天应穴、压痛点。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多位于病变的附近,也可在与其距离较远的部位,没有固定的位置和名称。它的取穴
家庭用药 2017年12期2017-12-27
- 关节炎就找膝眼来调治
眼来调治文/李智犊鼻,用俗语来说,就是牛的鼻子。犊在古代就是牛的意思,民间还有牛犊子的说法,“初生牛犊不怕虎”是老百姓都熟悉的俗语。可能有人不明白,这穴和牛的鼻子有什么关系呢?这就要看这个穴所在的位置了。犊鼻穴在膝部,髌骨与髌韧带外侧凹陷中,两边都是空的。动物的鼻子很多都是这样的,两边两个鼻孔,中间是实的。有较真的人又该说话了,那么多动物,为什么单用牛啊?这算是问到点子上了。大家认真思考一下会知道,犊鼻穴在胃经上,胃经属土。而在中国传统文化里面,《易经》八
益寿宝典 2017年21期2017-09-15
- 古人的裤衩
,秦汉以后称作“犊鼻裈”;另一种裤管略长,可护住大腿,多为开裆。然而,未必人人能穿裤衩——裈。成书于汉代的《焦氏易林》说:“载车无裈,裸裎出门。小儿作笑,君子忧患。”(载车,一作戴元)没有裤衩而出门,会让人笑话的。《世说新语》载范宣清正廉洁,豫章太守看他穷,赠百匹绢,范宣不接受;减为五十匹,仍不受。“如是减半,遂至一匹,既终不受”。太守后来坚持塞给范宣二丈绢,说:“宁可使妇无裩耶?”意思是说,你宁愿让老婆穷得连裤衩都没有吗?范宣这才笑而受之。这是家里穷,老
寻根 2017年2期2017-06-14
- 打嗝,一按就消停
点处。足三里穴: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犊鼻:髋骨下缘,髌韧带外侧凹陷中)。治疗方法1.按揉缺盆、天突、膻中、内关穴各1分钟。2.摩腹:用手掌掌面以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3分钟。3.按揉中脘、足三里备1分钟。4.擦胸腹部:手掌掌面紧贴胸腹部,右手摩擦左侧胸腹部,左手摩擦右侧胸腹部,约30次。注意事项1.进食不宜过快过猛,少食生冷、辛熱食物。2.呃逆发作时,应保持情绪稳定,也可专心做其他事情,以分散注意力。
中老年健康 2017年3期2017-03-31
- 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阳虚寒凝型)的临床研究
卧位,屈膝,选择犊鼻、内膝眼、鹤顶、血海、阳陵泉、膝阳关等穴位,常规酒精消毒后给予针刺治疗,其中犊鼻穴向后内斜刺1.5~2.0寸,内膝眼穴后外斜刺1.5~2.0寸,鹤顶穴直刺0.8~1.0寸,血海穴直刺1.5~2.0寸,阳陵泉穴及膝阳关穴均直刺1.0~1.5寸。针刺后行捻转法。每日治疗1次,连续治疗10次为1疗程,共1个疗程。(3)治疗组嘱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屈膝,犊鼻(取75 mm毫针)、内膝眼(取75 mm毫针)、鹤顶(取50 mm毫针)、血海(取60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7年34期2017-01-12
- 按压穴位自己治病
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主治:此穴具有补气行气、调理脾胃、疏通经络的功效。经常按摩此穴,可增强下肢体力、消除疲劳、强壮神经,能防治四肢肿满、倦怠、股膝酸痛、软弱无力,对胫腓骨神经痛、坐骨神经痛、小儿麻痹、风湿痹痛、末梢神经炎等病症都有较好的疗效。正坐,屈膝90°,手心对髌骨(左手对左腿,右手对右腿),手指朝向下,无名指指端处即是该穴以中指指腹垂直用力按压,每日早晚各按压1次,每次1~3分钟
养生保健指南 2016年9期2016-05-14
- 夏季的凉爽
的内衣还有抱腰、犊鼻裈、凉衣等形制。《世说新语·任诞》记载了竹林七贤之一阮咸晒犊鼻裈的故事。“俗以七夕晒衣,阮咸以长竿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民俗七夕晒衣,阮咸以长竹竿悬挂犊鼻短裤,反传统而行之。《世说新语·简傲》还记载了另一种贴身所穿的内衣——凉衣。何为凉衣?顾名思义,凉衣穿在身上有凉爽的感觉。笔者推测凉衣是一种面料透气、容易散发身体热量的衣服,大概类似近代香云纱一类的面料。在当时还诞生了类似今天浴衣的内衣——明衣。明衣是古代一种贴身的单衫,它的作用就是浴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6年5期2016-04-14
- “犊鼻裈”之我见
李凤能“犊鼻裈”(又作“犊鼻裩”“犊鼻”“犊裩”)累见于文人著述,兹举例如下: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与俱之临邛,尽卖其车骑,买一酒舍酤酒,而乃令文君当垆。相如身自着犊鼻裈,与保庸杂作,涤器于市中。”赵晔《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越王服犊鼻,着樵头。”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贫。七月七日,北阮盛晒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竿高挂大布犊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复尔耳!’”姚察、姚思
文史杂志 2015年4期2015-09-10
- 古语中的“雅代”
作会说话的花),犊鼻(短裤。因其形状似犊鼻,故名。出自越王勾践战败后赴吴国做仆人穿“犊鼻”故事),松下尘(对死者的婉称。墓地多植松,人死化为尘,故云),萧郎(美男。唐崔郊的姑姑将一婢女卖给了大官,他十分思念她,就写诗相赠:“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后以“萧郎”指美好的男子或女子所爱之男),令坦(称对方女婿。援王羲之坦腹东床参与选婿故事),不栉进士(才女。唐刘讷言《谐噱录》:“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
杂文月刊 2015年7期2015-06-11
- 月光长照金樽里
着的围裙,名曰“犊鼻裈”,大概它的样子有点像牛犊的鼻子吧。后来,这个词就专门用来指代贫民穿的衣服,比如宋代梅尧臣《岸贫》诗曰:“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衤昆(通‘裈)。”这之后,“犊鼻裈”在贫民中流行开来。关于这种围裙,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还有个故事。古时的农历七月初七,被称为“龙王晒鳞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晒衣服、棉被。阮咸家穷,住在道南,阮家其他人都很阔气,住在道北。七月初七这一天,道北阮家成员纷纷晾出罗绮锦缎“炫富”,阮咸没有好衣服晒,就用竿子挂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5年5期2015-06-02
- 关于足三里穴定位的思考
是“在小腿外侧,犊鼻(ST35)下3寸,犊鼻与解溪(ST41)连线上。在胫骨前肌上取穴。”据《针灸学》[3]教材第9版(以下简称《针灸学》)的定位是:“在小腿外侧,犊鼻下 3寸,胫骨前嵴外 1横指处,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据笔者的理解,无论是最新版的《定位》或《针灸学》教科书,在作上述定位时,是“采用标准解剖学体位,即身体直立,两眼平视前方,两足并拢,足尖向前,上肢垂直于躯干两侧,掌心向前[2]。”显然,在标准体位下,膝关节是处于正立伸直位的。因此,这里出现
上海针灸杂志 2015年10期2015-04-03
- 热敏灸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犊鼻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
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犊鼻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郑劼,陈波,狄幸波,王志平浙江省人民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4目的:观察热敏灸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犊鼻穴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的变化,初探热敏灸的脑调节机制。方法:选取在本院使用热敏灸治疗的左侧膝骨性关节炎患者42例,使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观察患者热敏灸前后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功能连接指标。结果:颞上回和枕叶楔叶热敏灸后fALFF值降低,顶叶楔前叶、后扣带回皮质、小脑前叶、中央半球和白质热敏灸后
新中医 2015年5期2015-02-13
- 深刺犊鼻、内膝眼穴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实。笔者运用深刺犊鼻、内膝眼治疗膝骨关节炎,观察针刺深浅对临床疗效的影响。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40例均为门诊患者,按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治疗组中,男10例,女10例;平均年龄(64±9)岁;平均病程(21.1±10.5)个月。对照组中,男8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11)岁;平均病程(23.4±9.9)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诊断标准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制定的膝骨关节炎
上海针灸杂志 2013年10期2013-12-01
- 热补及凉泻针刺手法运用体会
气,祛寒通络。取犊鼻、足三里,双侧均用热补手法。右重于左,故先在右足三里、右犊鼻行热补法,提插10余次后感右膝发热,并随酸胀感传至足背。为对照凉热感觉,在针左犊鼻、左足三里时先采用凉泻手法,自觉右膝热感消失,且似有掮风样凉感。后采用热补法,则右膝上凉感消失,复又产生热感。针毕自觉双膝凉感消失,治疗10天后两膝冷感尽除,唯略有酸楚,原穴针治而愈。例2:王某,女,48岁,2011年8月28日就诊。左膝关节肿痛10余天,经针灸治疗渐有好转,然而左膝肿痛尚未尽除,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3年7期2013-04-07
- 针刺与氦氖激光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对比研究
30例。两组均在犊鼻穴上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氦氖激光照射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的差异并进行分析。治疗组治疗后VAS评分及疼痛和晨僵的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0.05)。针刺是一种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针刺疗法;骨关节炎,膝关节;穴,犊鼻;激光针刺膝骨关节炎(knee ostarthritis)是当今世界老年人的常见病,大多由于滑膜关节退变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的疾病。针刺治疗膝骨关节炎有疏通
上海针灸杂志 2012年11期2012-06-09
- 针加灸治疗风湿性膝关节炎的临床体会
穴。主穴:梁丘、犊鼻、膝眼、鹤顶、膝阳关、足三里、阴陵泉;配穴:以行痹为主者,配风门、风市、膈俞、血海;以痛痹为主者,配气海、足三里、肾俞、阴市;以湿痹为主者,配脾俞、三阴交;以热痹为主者,配大椎、曲池、外关。2.3 治疗方法 每次选主-配穴各 2~3个,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取 1 cm长的艾药条分别置于穴位的针灸上,点燃至烧尽,留针 20~30mi n,1次/d,10次为 1个疗程,2个疗程之间休 5~7d。3 治疗效果3.1 疗效标准 痊愈:膝关节肿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6期2010-08-15
- 隔附子饼灸配合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45例
泉、梁丘、血海、犊鼻、内膝眼,以75%酒精消毒,用直径0.35mm、长40~50mm毫针针刺,得气后接上海产G6805-Ⅱ型电针仪。第1组正极接阳陵泉,负极接阴陵泉;第2组正极接梁丘,负极接血海;第3组正极接犊鼻,负极接内膝眼。予以连续波治疗,频率为4Hz,强度以患者感受到振动而无不适为度,留针30min。以上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1.3 疗效标准 治愈:关节疼痛、僵硬、肿胀消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好转: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减轻
中国中医急症 2010年10期2010-02-10
- 古人的下衣
种下衣。还有一种犊鼻裨,因其形似牛犊鼻而得名。《史记·司马相如传》记,司马相如与卓文君成婚后,丈人卓王孙嫌其贫穷,不同意这门婚事,不给女儿任何钱财。无奈之下,司马相如便卖掉自己的财产,与卓文君在临邛(今属四川)买了一间酒铺,自己制酒出售。卓文君负责照看炉火,司马相如则穿着犊鼻裈,如同伙计一样,在大街上洗刷器皿,以此羞辱丈人。卓王孙闻讯,感到太丢面子而闭门谢客。后经他人以司马相如颇具才能,卓文君可以与之相依劝说,卓王孙无奈,只好认可女儿的婚事。对于这种犊鼻裨
百科知识 2008年23期2008-12-29
- 膝四针为主治疗增生性膝关节炎38例
骨、膝关、膝眼、犊鼻。2.2操作方法患者在治疗床上坐位,将枕头垫于跷咽顾膝关节屈曲,常规消毒。取 30号2寸不锈钢毫针,髋骨穴直刺1.2~1.5寸,膝关穴直刺1寸,膝眼、犊鼻穴直刺0.5~1.2寸,均以得气为标准,留针40分钟。同时TDP照射患膝并外涂自配中药擦剂(将生川乌与冰片、樟脑等药浸于55%酒精1周后即可使用)。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休息3日继续下1疗程。3疗效观察3.1疗效标准痊愈:行走、上下楼梯均完全正常,劳累后不复发。显效:行走、上下楼梯
中国针灸 2000年11期2000-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