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
- 元代前期科举废止与诗学观念的演变
键词:元代前期;科举;诗学转型;文体观念宋元易代之际,科举制度的废止强烈地冲击着文人敏感的心灵。从隋唐开始施行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延续到宋代,深刻地影响了文人的思维方式、处世心态以及行为活动,当然也影响到文学观念的发展。宋元王朝鼎革之际,反思科举制度的功能及其影响成为当时重要的文化现象。当前学术界对于元代科举兴废与文学关系的研究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大都着眼于延祐元年(1314)科举恢复之后对于元代诗学的影响,而对宋元易代之际以及元代
求是学刊 2023年5期2023-11-29
- 经典背诵:中国教育的一道特殊风景
造性的阐发。随着科举的盛行,经典背诵日益趋于对精确记忆的考查,而不甚鼓励创造性的阐发。西方世界尽管也有过经典背诵的传统,但随着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兴起,语言被认为是一种单纯的表达工具,经典背诵逐渐旁落。日本在“二战”后也大幅削减了经典背诵的比重。从全球范围来看,经典背诵的衰退是一个明显趋势。中国的语文教育应当保留这一重要的传统,但不能停留于机械的背诵层面,而应当注重考查学生对经典原义的理解。【关键词】经典背诵 《诗经》 科举 实用主义教育2023年,一部新片《
中国教师 2023年9期2023-09-22
- 科举场域中明代古文选本文化功能的嬗变
明代 古文选本 科举 载道 文章学〔中图分类号〕K206.2;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2023)07-0098-12关于古文选本,目前的成果多集中于南宋呂祖谦《古文关键》等少数几种选本,①而明代文章总集的研究,又主要聚焦其文体辨析,②并未过多论及明代文章总集与科举的关系。③伏俊琏、杨爱军将《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所收明代文学选本分为“载道类选本”“辨体类选本”“重文类选本”三类,并对重文类选本做了详细介绍,指出“科举
人文杂志 2023年7期2023-09-11
- 清代凉州府武威县文进士数据分析研究
信息,了解当时的科举制度和社会风貌。【关键词】清代;武威;科举;进士;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31-0065-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31.020基金项目:此文系2022年武威市市级科技计划项目《武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的建设与运营研究》(WW2201MSS031)、武威祭孔大典分项研究的成果。甘肃省武威市,古亦称
今古文创 2023年31期2023-08-24
- 对《儒林外史》中扶乩的研究
不多,所以本文从科举与扶乩的关系来进一步探析明清时期扶乩盛行的原因以及人们对扶乩的态度。【关键词】《儒林外史》;扶乩;科举【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7-0016-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27.005一、江南地区的扶乩之风(一)扶乩活动盛行之因《儒林外史》写于大兴文字狱、考八股、开科举的清朝,地点以当
今古文创 2023年27期2023-07-21
- 从《颜氏》《小二》看蒲松龄的双重思想
说分别以女性参加科举和女性从商作为线索,展示这些女性不逊于男性的才能,故事跌宕起伏,几经变化。文中的颜氏和小二都不是封建社会下一味隐忍、被壓迫的女性,她们大胆而又机智地展示自己能力,不断向封建时代下的男权社会发起冲击。本文主要以颜氏、小二等女性为主,分析蒲松龄所处社会下实现自身理想的途径。【关键词】聊斋志异;科举;经商;颜氏;小二【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3)2
今古文创 2023年25期2023-07-20
- 科举制对诗词的影响及原因
占据重要地位,而科举制则是完成寒门入仕为官唯一的途径。相较于唐代,宋代科举在给予庶族阶层流动机会的同时,也深刻影响宋代文学作品,尤其是宋代诗词方面。从前“以古讽今”的大方向悄然转变,士人对当下与个人名利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究其原因,既是客观上受到宋代科举制新发展的影响,也是文人心态产生潜在变化的直接表现。在综合作用的影响下,宋代诗词被注入新的活力。【关键词】宋代;科举;诗词;制度改革;社会心态【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今古文创 2023年13期2023-05-31
- 科举学学科科际整合的跨学科研究:机制、模型与应用
710062)科举学是一门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科举人物活动、思想和科举事件现象与科举制度运行规律等的科学[1]。科举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参与规模最大、关联范围最广、公平性最佳、风险系数最高和盖棺定论最难的古代人才铨选系统[2],是作为一门新兴学科—科举学的核心研究对象。学科是科学的某一知识分支领域研究发展成熟的产物,并非所有的知识分支领域的研究最后都能发展成为新学科,从“领域”到“学科”的“锦鲤化龙”式飞跃的关键就是是否进行合乎学术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2年2期2022-07-12
- 论《儒林外史》中士阶层的社会流动
的社会流动现象。科举制不仅从制度层面上影响社会各阶层的多上流动,士阶层社会多向流动皆与科举制度有关。《儒林外史》中士阶层纵向流动趋势较为明显,向下流动速度加快。士阶层被迫向下流动后,就要被迫治生,结合社会流动理论,阐述士阶层高速率的社会流动的深刻内涵,即科举制度的弊端、探寻士阶层的理想人生以及现实性的治生理念。關键词:儒林外史;士阶层;社会流动;科举;文人治生《儒林外史》以讥讽之笔描摹了一群想要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功名富贵的文士,及科举考试制度造就了一代心理扭
美与时代·下 2022年4期2022-05-25
- 论唐代举人对岳神和地方神的信仰
摘要:科举制度自隋朝创立并经过唐朝完善之后,对社会有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继之而起的是与科举考试相关的社会习俗的出现,科举习俗作为一种科举文化是不容忽视的。神灵信奉作为科举习俗中的重要一种习俗文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关键词:唐代;举人;科举;神灵信奉随着科举制度的发展完善,读书成为改变命运的机会,科举考试成为大多读书人的选择。开元天宝后受唐人读书山林风气的影响,举人对岳神的信奉日渐突出。受游历以及读书环境的影响,举人的地方神信奉也是十分盛行。但是举人对岳神和
锦绣·上旬刊 2022年2期2022-05-16
- 鄂州古代书院略陈
关键词】 办学;科举;学田【中图分类号】G5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2)16-0047-03【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6.015基金项目:鄂州职业大学吴都文化研究创新团队阶段性成果。鄂州先秦时期为“鄂”所在地。三国时期,孙权在此建都,改“鄂”为武昌。武昌之名沿用一千多年。1913年,民国政府废武昌府,武昌县改为“寿昌县”,次年
今古文创 2022年16期2022-04-22
- 地理、人文、经济:徽州建筑雕刻科举图像的生成因素
词:徽州;建筑;科举;图像明清两朝,徽州地区文化底蕴深厚,汇集多种文学艺术,堪称封建社会后期的文化百科全书,建筑雕刻艺术就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篇章。明清时期,科举入仕的观念深入人心,科举图像在这样大的环境背景下应运而生,逐渐发展。徽州建筑雕刻科举图像是多种因素融合的产物,是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深厚的文化内涵、社会的经济支柱息息相关的,蕴含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民俗文化心理。一、徽州地区的地理环境因素古语有云“多难兴邦”,所谓“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徽州
书画世界 2022年2期2022-03-30
- 多学科、完整性、集大成的科举学研究巨制
——刘海峰教授主编《中国科举通史》读后
一定意义上说,写科举的书比考科举还难。第一本研究科举的典籍专书应该是五代时王定保所撰的《唐摭言》。科举废止后,有关科举的研究才真正开始。1929 年由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的邓定人著《中国考试制度史研究》,堪称是近代第一部研究科举的中文专书。后有邓嗣禹的《中国考试制度史》、齐如山的《中国的科名》、沈兼士的《中国考试制度史》以及商衍鎏的《清代科举考试述录》等。改革开放以来,对科举的研究不断走向繁盛。进入21 世纪后,每年出版的科举研究著作都在30-60 部之间,发
教育与考试 2022年2期2022-03-17
- 《明实录》崇祯朝科举书写探析
在位期间的历史,科举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与明代实录相比,四种崇祯实录的科举书写发生了一些明显变化,如不再试图建构崇祯皇帝科举运行的主角形象、科举不再是人物传记书写的重要素材、某些科举个案却成为书写的焦点。崇祯朝科举史的书写,彰显的不再是明朝皇帝的英明伟大、科举的荣耀图景,也没有再渲染明帝国“天朝”的气象。相反,其反映的是明亡清兴的时代主题、天命属清的意识形态、国亡史存的史家情怀。这些书写方式的变化主要是明清王朝更替、江山易姓后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政治环境使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2-20
- 绍兴府学清代碑石书法研究
。关键词:儒学;科举;唐初书家;典雅;中和绍兴府学是绍兴市文保单位(现为稽山中学),古木苍翠,亭台蔚然,风物殊美。据《绍兴县志》第五册《第四类·建置》记载:“绍兴府学宫,旧为吴监簿宅,宋天圣中度支成悦,始为学,未完。嘉祐中守刁景纯、沈文通、章伯镇,相继卜筑成之。”约略记载了府学历史沿革和各年代官方及乡绅重修府学宫的梗概。在现存的碑林中有三块清代碑石,均是重修儒学的纪念性文字,其书法风格对唐初怀仁《集王书圣教序》、欧阳询《虞恭公碑》、虞世南《夫子庙堂碑》都有
收藏与投资 2022年1期2022-02-07
- 《声律启蒙》与车万育
性又和当时社会以科举考试为重的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声律启蒙》及其作者车万育,都在蒙学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 《声律启蒙》;蒙学;科举;车万育【中图分类号】G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7-0023-04基金项目: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金滢坤教授《中国童蒙文化通史研究》”(项目编号:16ZDA121)子项目《清代童蒙文化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引言对于儿童启蒙的教
今古文创 2021年47期2021-12-22
- 清代科举考试制度浅论
【摘要】 清代科举考试始于顺治二年(1645年),乡试和会试均要考三场,分别在八月和三月(最初是在二月)举行。科举考试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定,考生不限年龄与次数。乡试和会试试卷,不论是否考中,在放榜后都可以领回自己的试卷。会试是全国竞争,乡试则是各省录取名额为定额。乡试施行定额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清代;科举;乡试;会试【中图分类号】K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46-
今古文创 2021年46期2021-12-21
- 进士题名碑上的爱国进步进士
: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为封建时代的我国选拔出了许多有用之才。文章梳理清光绪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进士题名碑上那些通过科举考试步入仕途,并在近代中国为救亡图存而奋斗的进士的事迹,以此展现在社会动荡期这些爱国进士为了国家崛起而肩负使命,在新的历史阶段为国家复兴而贡献力量。对这些爱国进步进士在不同领域所做的功绩的梳理,意在使后人铭记先驱,代代相传。关键词:进士;题名碑;科举1 北京孔庙内的进士题名碑简介北京孔庙内的进士题名碑林中有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9期2021-11-27
- 南宋刘震孙《文章正印》考述
宗朝以来理学介入科举、评点古文选本盛行背景下产生的汇评选本。作为仅存的宋刻孤本,《文章正印》汇辑当时流行选本评语,对评点学、文章学、科举学等有重要参考价值。考证刘震孙的生平行实、《文章正印》的成书时间及宋版源流,对选文与评点价值予以评介,并深入阐发其包融文理的文章学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 刘震孙 《文章正印》 科举 汇评选本分类号 I207.2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21.09.012Abstract
新世纪图书馆 2021年9期2021-11-07
- 朝鲜时代初期科举经学考察方式考述
92—1493)科举存在重经学还是重词章的争论,最终经学派占上风。此外,朝鲜对于经学的重视在官员课试、宗亲试中也均有体现。对经学考试应该以笔答还是口述的方式解释经书、考生或文官应研习一部还是多部儒学经典,皆有争论。但不管争论的结果如何,实质上都促进了经学在朝鲜的本土化发展。关键词:朝鲜王朝 科举 经学朝鲜半岛在朝鲜王朝(1392—1910)以前也有关于经学传授与经学考试的历史记录,但朱子理学传入朝鲜后,经学在政治统治与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才得以真正稳固,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0期2021-10-29
- 论朝鲜时代初期科举重视词章的表现
王朝初期,词章在科举文化中依然占有重要地位,这与词章在朝鲜与明王朝的外交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密不可分。进士试时废时立,最终于端宗元年复立并保留下来;文科中场的考试内容屡次变迁,但诗赋依然是重点考查对象。关键词:朝鲜王朝 科举 词章一、“词章”释义及其在科举文化中的意义关于“词章”,《说文解字》:“词,意内而言外也,从司言。”a“章”有彩色、花纹之意,如《尚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b“词章”一词有三个义项:一指言语、话语,如《敦煌变文集·燕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0期2021-10-29
- 《红楼梦》中曹雪芹与高鹗所及科举内容比较研究
所著。书中虽然对科举内容的着墨不多,但是科举线路却能够贯穿全文,由此可见,作者对科举内容的描写能够推动故事的发展、主旨的表达。本研究通过对比曹雪芹与高鹗两位作者在《红楼梦》中的科举内容的描写,进而揣测二人对科举考试的态度,研究发现:前八十回中曹雪芹主要描写了科举考试无用论,而在续著中高鹗笔下的科举情节却违背了原著本旨。◆关键词:红楼梦;曹雪芹;高鹗;科举实际上,在众多《红楼梦》后四十回的续写中,高鹗笔下的人物情节最接近原著,不仅如此,后人在对高鹗续作进行分
速读·上旬 2021年10期2021-10-12
- “幽魂及第”
戚昊关键词:科举;进士追赐;追忆;文人心态学界对于科举制度、科举与文学文化、科举与士人心态等方面的研究早已造端,孜孜矻矻,洋洋大观,可谓珠玉琳琅。然而,经过文献爬梳,发现在古代的科举取士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非常规举措,即“进士追赐”——对身殁士子的科名追赐。1这一举措属于“特赐第”制度的延伸,2在科举时代比较少见,施行频率亦较低。每次施行,背后都潜藏着当时独特的历史动因,在一次次偶发中,成为科举制度下的另类存在。而这一偶然举措,对于古代文人的情感心态,仍然
古代文明 2021年4期2021-10-12
- 明清小说中的科举与堪舆
摘要】 明清两朝科举与堪舆兴盛起来,原本没有直接联系的二者,因为复杂的社会原因形成了靠堪舆获取科举功名的病态现象。本文从《儒林外史》中分析小说所反映清代社会对堪舆的接受,批判世俗过度依赖堪舆进行科举的病态行为。【关键词】 科举;堪舆;《儒林外史》【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24-02一、科举与堪舆的联系科举与堪舆纠缠发展的关系源于儒与道的冲突融合,二者兴衰
今古文创 2021年34期2021-09-22
- 试论《人间乐》中天花藏主人的科举观
藏主人对于理想的科举之路的渴望、对科举黑暗的讽刺以及隐逸情怀的追求,像当时的落第文人一样在残酷的现实中通过小说寻求安慰。作者将自己的理想抱负放到小说人物的身上,在小说中创造了一个理想的世界,通过虚构理想来实现心理安慰,同时也展现了自身的科举困境。【关键词】《人间乐》;天花藏主人;科举【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27-0021-02一、《人间乐》中科举士子的形象“
今古文创 2021年27期2021-09-10
- 基于晚清服饰标本解析“婴戏图”形制及内涵
念,更是受到明清科举改制拓宽学子读书举仕途径的影响,成为宗族企盼后辈读书、科举及第的蒙学教科书。晚清女装婴戏图将祈子、教子、祈禄的吉祥寓意联系在一起,隐寓了中国几千年儒家传统的民族大义,为人们了解中国充满世俗文化的儒家传统以深刻启示。关键词: 晚清女装;婴戏图;祈子;科举;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 TS941.716.1;K892.23文献标志码: B文章编号: 10017003(2021)08008005引用页码: 081202DOI: 10.3969/j.
丝绸 2021年8期2021-09-06
- 太原科举建筑
摘 要:科举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反映儒学文化的生动教材,与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文化演进、文学风尚、教育发展等息息相关,至今仍影响重大。唱经楼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科举文化遗存,是太原乃至全国重要的科举文化实物载体,见证了太原儒学的发展和文脉的延续,展现了科举建筑的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具有极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关键词:科举;建筑;历史;文化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经过唐朝、宋朝的不断完善,在明、清两朝尤为兴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4期2021-08-30
- 张之洞督鄂与湖北“中学”及“中国文学”
经心与江汉书院以科举考试为教学导向,分别课以经史和制艺,教员多由张氏幕僚及旧式文人担任;书院改章期,随着张氏科举改革的推进,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在西学冲击下逐渐边缘化,仅两湖书院授经史之学,教习为江苏、广东地区古学专家;新学堂时期,科举废止,各学堂重设经史、文学课,“中学”教习多为鄂籍两湖、经心毕业生。纵观近代知识、教育转型的历史脉络,清末湖北地区“中学”教育的演变虽为地方经验,却因张之洞在晚清学制改革中的关键地位而具有普遍意义。张之洞倡行的“保存国粹”思想及
江汉论坛 2021年3期2021-05-20
- 仕宦视野下的儒生境遇
;贾政;甄士隐;科举;皇权[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5-0-03一、时尚之学——贾雨村贾雨村的出场是在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作者如此介绍贾雨村:“姓贾名化,表字时飞。别号雨村的。”评本如此评道:“化,变化也。变化飞腾,及时通显。”作者在人物名称中点出其最主要的性格,便是钻营求进。“表字时飞”,与后文中他在中秋对月时吟咏的一联相对,“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青年文学家 2021年5期2021-04-06
- 明代古文选本的历时演进与功能分化
,主要有载道类、科举类、个人类选本。到了晚明,古文的政教价值被不断边缘化,纯科举指导而无涉思想教化的选本持续盛行,并出现追求奇异的选本,给古文带来多元的审美维度。个性解放使个人类选本大放异彩,与传统的古文观念截然对立,古文由集体教材变为审美消遣的娱乐品,审美价值得以凸显,古文选本的教化姿态随之改变。晚明经世选本的泛起,则是“古文运动”精神在特定时代语境下的重提与强化。可以看到,无论是数量,还是形态、功能,明代古文选本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形态万千,功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1年1期2021-03-24
- 论《儒林外史》的科举与堪舆之关系
致使堪舆成为改变科举命运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堪舆与科举关系的探讨,可以从新的视角来了解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文化生态和社会现实。关键词:儒林外史;科举;堪舆堪舆活动的兴盛,上至权贵、士大夫,下至贫苦百姓都笃信堪舆,士子们也成为风水的信众。堪舆的核心思想是趋吉避凶。究其原因,在政治制度层面,明清时期统治阶级的制度强化;思想层面,程朱二人对堪舆进行的“以儒为本”的“儒化”改造;加之科举困难的现实问题。堪舆成为人们期望获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一条捷径。长此以往,社会矛盾激
美与时代·下 2021年1期2021-03-15
- 唐代科举与文学研究回顾与展望
乎时序”,研究与科举相关的文学作品、探究科举影响下的文学创作,不仅是了解唐代文化、士风的一扇窗,而且是考察其社会风尚、价值取向、士人心态、文化氛围的一种方式。可以说,从科举视域对唐代文学进行综合研究是一个理想的切入点:从文学研究角度看,研究唐代科举与文学的关系有利于将文学研究置于特定的历史环境之中,深刻理解文学创作的时代背景;从科举研究视角看,研究与唐代科举相关的作品有助于在文学视域下认知唐代的时代特征和风貌。从唐代文学这一视角反思和审视科举制度,对深入理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1-01-17
- 人才选拔制度迁延
拔,主要是采用的科举考试制度。两者都要进行大规模的竞争考试,两者也有众多的区别,但在設计和运作方面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关键词】人才选拔;科举;古代科举;公务员考试;高考引言古代以科举取仕,如今是高考选拔人才。两者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接下来,本文主要针对两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展览分析,以此来探析我国古代科举考试到当代公务员考试之间的联系。1.天下英雄都入彀中否?在唐末五代中,有流传这样一句话,即: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因为自隋唐以来,我国都是以科举取仕,那
理论与创新 2020年20期2020-12-14
- 论清以前书院的文学教育
代语录体的出现与科举关系的日益密切昭示着书院文学教育因素的持续发酵,明代书院歌诗的兴盛对应着书院文学教育的进一步平民化。总体来看,书院文学教育的发展历程顺应了传统教育“下行”、受教育对象阶层扩大、时代流行文体多样化文学普及的潮流,紧密结合了科举文学和俗文学两个因素,取得了较有特色的成果。关键词:书院;文学教育;科举;歌诗;俗文学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677(2020)4-0087-07 传统书院作为中国古代一种特
华文文学 2020年4期2020-11-14
- 彭秋潭生卒年及科举相关问题考论
潭的生卒年和参加科举考试时间、形态等基本信息,存在着较大的分歧。通过梳理彭氏自撰的《祭官孺人文》、恽敬的《前临川知县彭君墓志铭》等文献,可以考定:彭秋潭生于乾隆十二年(1747)正月,卒于嘉慶十二年(1807)三月,年六十一;他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恩科乡试中举,其后多次会试不第,乾隆五十二年(1787)参加专为多次下第举人而设的大挑,并获一等,派到江西任知县,从此步入仕途。关键词:乾嘉文学;土家诗人;彭秋潭;生卒年;科举中图分类号:K81 文献标识码
三峡论坛 2020年2期2020-10-20
- 明清时期无锡地方学校探析
无锡培养了大量的科举人才,使无锡形成了享誉全国的梁溪文人群体,为后世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关键词: 明清 无锡 学校 科举無锡,又名梁溪、金匮、新吴,地处江苏省南部,太湖之畔。历史上的无锡经济发达,文化和教育事业非常兴盛。自北宋时期便有了自己的县学,并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历史文化名人,诸如北宋抗金名相李纲、南宋初年四大诗人之一的尤袤及其弟子蒋重珍。明清时期的无锡,经济得到了更大程度的发展,一批大家族开始出现,推动了文化的发展。当时的江
文教资料 2020年15期2020-10-20
- 唐代旅馆诗中的举子形象
要: 交通与科举的结合催生了唐代旅馆诗,其中出现了不少举子形象,大都是作者形象的自我塑造,他们借助诗歌将自己的生活状态及情感起伏向世人展现出来。这一形象使唐诗中的人物形象类型丰富化,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社会认识价值。研究这一形象对了解唐代科举制度,体会唐代底层文人生活,探究唐诗写实风格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旅馆诗 举子 科举 人物形象 文学意义一、唐代旅馆诗及举子形象兴盛的原因今存唐诗中出现了为数众多的旅馆诗,写作者的旅馆见闻感
文教资料 2020年10期2020-09-24
- 《水浒传》对科举之弊的揭示
义。在封建社会,科举不仅在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逐步影响广大社会阶层的观念意识和情绪心理。《水浒传》就已经侧面反映了科举文化背景下带来的等级意识观念、进阶之难、文人品行低下等弊端。关键词:《水浒传》;科举;弊端作者简介:王丽君(1995-),女,汉族,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专业文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20)-26-0-02一、科举与等级意
青年文学家 2020年26期2020-09-14
- 简论元代诗歌与科举的关系
成的诗社也与元代科举制度产生了联系,本文就此简要分析元代诗歌与科举之间的关系。关键词:元代诗歌;科举;诗社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政治文化制度,渊源于秦汉,肇始于隋唐,成熟于宋元,完备于明清。自唐宋以来,随着科举制度的日趋完善,知识分子可以说百无一遗地都被吸引到科举入仕的这条道路上。这既是这些文人实现“拯物济世”的社会政治理想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变他们社会地位和物质生活条件的必由之路,参加科举早已成为他们最为重要的人生目标。诗社也是在魏晋时期已具雏形,如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2期2020-09-10
- 科举学学科的衍生分化:理论、模型与范例(上)
冯用军科举学是一门运用跨学科方法研究科举人物活动、 思想和科举事件现象与科举制度运行规律等的科学[1]。“科举学将古、今、中、外,文、史、政、教等各方面的科举研究熔于一冶,是一门融会古今、贯通中西的学问”[2],这一关于科举学学科特质的科学判断,奠定了科举学学科衍生分化的理论基础。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科举学学科的衍生分化是科举学外部关系规律发生作用的必然结果。一方面,科举学与社会大系统及其子系统相互作用;另一方面,科举学与科学大系统及其子系统
考试研究 2020年1期2020-04-25
- 论科举学学科史的构化
形成的历史过程,科举学学科史的形成、梳理和构化是科举学学科建设的重要前提。辩章学术方能考证源流,正视历史方能展望未来。一部客观(真实)、明晰(简约)而系统(全面)的学科史是一门学科走向成熟的标志,也是一门专学成为学科的基石。科举学“扛鼎之作”《科举学导论》开宗明义指出:“本书重在科举学学理的阐发和学术史的梳理。”[2]2由此可见,学科史在科举学学科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构建学科制度和学科文化取向的科举学学科史,包括科举人物、事件、制度、活动的科举思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期2020-03-16
- 论金代科举的行废与特点
繁盛背后,是金代科举制度的发展。女真族执政的金王朝并没有固步自封,相反他们积极学习汉人,实行科举制。金代科举制中存在大量前朝科举的踪影,但同时也颇具本朝科举特色:金代科举对各民族文人营造较为宽容的环境,为他们提供大量实现自身理想抱负的机会。这使得金代科举成为我国科举史上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目前,对于金代文学或金代科举研究尚非,但近年来也逐渐呈现增长迹象,而与金代文学密切相关的金代科举的行废与特点,暂无详细的研究。笔者将其作简要归纳,以供参考与指正。一.由兴
文学教育 2019年17期2019-11-26
- 科举申遗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063015)科举申遗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冯用军(唐山师范学院,河北唐山 063015)科举遗产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人类大成智慧和文明结晶。科举制度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持续时间最长、参与规模最大、关联范围最广、公平性最佳、风险系数最高和盖棺定论最难的人才铨选系统。在透析科举申遗的重大时代背景下,分析备选项目及其利益关联方职能,探讨经费筹措机制,提出项目储备建议和程序化路线图,有望从实质上推动科举申遗从“纸上谈兵”走向“落地操作”。科举制度;文化遗产;科举
中国考试 2017年9期2017-12-13
- 南戏中的科举程式
南戏这种对科举的全景式展现方式,在宋元戏曲中显得颇为独特。它不忌繁琐地详尽呈现科举的每一个阶段,慢条斯理地拉开主人公的科举历程,令观者一戏之间,尽揽士人科举的全流程,亦为后人提供了一幅读书人科场奋战的艰难、酸辛与荣耀的全景图。在这种模式之下,各个剧本几乎踏着整齐划一的步调,依照不同阶段的科举流程,分配内容相似的出目。对于这些内容与表现手法类同的出目,我们可称之为“科举程式出目”。“科举程式出目”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南戏舞台的反复积淀。经过长期的
艺术评论 2016年8期2016-05-14
- 科举制的废止与科举学的兴起
1300年之久的科举制度。尽管科举制的利与弊都非常明显,但是其采用的考试选才办法要优于世卿世禄制和察举推荐制;“学而优则仕”原则虽然有其局限性,但远比“学而劣则仕”或“不学而仕”更好,这是科举制存在1300余年的最大合理性。不仅如此,作为官员选拔制度的科举制对隋唐到明清的文化教育、社会历史和社会习俗等进程都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在现代中国也还有深远的影响。因此,充分认识并深入研究科举制,在今天仍有相当重要的现实和理论意义。1905年废止科举是中国教育历史上最重
大学教育科学 2015年6期2015-03-31
- 大众传播是科举学发展的应有之义
20余年的努力,科举学作为一门专学已经初具规模,成为“显学”的预期并非一句空谈或者一句口号①刘海峰教授在1992年提出建立科举学(刘海峰.“科举学”刍议[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89),之后又预期科举将成为21世纪的“显学”(刘海峰.科举学导论[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404.)。科举学的发展与传播应当是学术研究与向普通大众传播、普及的有机结合,学者不仅对科举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而且应将研究成果转化
大学教育科学 2015年6期2015-03-31
- 十年来我国科举学研究述评
杨莹莹十年来我国科举学研究述评杨莹莹“科举学”一概念由刘海峰教授于1992年在《“科举学”刍议》首次提出,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的刘海峰教授著作《科举学导论》标志着科举学的形成。通过对从“中国知网”(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下载的2003年至2013年期间与科举学研究相关的106篇论文的分析,得出十年来我国科举学研究在整体上呈波动增长;研究主题丰富,但侧重于科举历史的介绍和学科性质的辨析;研究队伍较多,半数成果来自厦门大学。本文试对存在以上
教育与考试 2014年5期2014-07-12
- 科举学作为一门学科——兼论新科举学的判别标准、逻辑架构与发展前景
冯用军新科举学是以跨学科研究为方法论探析科举人物事件及其要素运行规律的新兴边缘交叉学科,也是一门处于学科制度化、范畴体系化、方法科学化进程中的专学。新科举学拥有独特而专门的研究对象和逻辑化的研究范畴,通过“新”“旧”科举学的理性切割及其合法化的合理性判别标准的逐步完成,目前已进入基本理论体系重构和学科制度重建的发展新阶段。当然,这里面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新”“旧”科举学为何要进行理性切割?二是如果新科举学这门专学能够成立,那么其合理性判别标准是什么?只有理
中国考试 2013年5期2013-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