耻感
- 北村《水土不服》中小知识分子的存在危机
》 小知识分子 耻感 信仰1992年-1993年,北村的转型期的小说以“神性写作”成为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水土不服》作为其转型期写作的典型文本,引起了批评家们的广泛注意。评论多就“罪”这一概念作为北村小说的焦点,探讨其小说中“神性书写”模式给当代文坛带来的冲击与神圣价值,而对于北村“神性书写”模式化的弊病,部分批评家虽然指出了,却没有深究这种现象之所以呈现出一种“模式化”的内因。本文就北村的神性写作为何呈现“重复化”、“偏执化”这一问题,探讨深藏在其文本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网络环境下儒家耻感文化的价值与激活
之一。儒家传统的耻感文化资源丰富,深刻理解其内涵并挖掘其对于当今社会的价值意义是极其重要的。当今社会为何需要耻感文化的再教育?如何对儒家耻感文化进行与时俱进的时代性教育?这些问题值得不断学习和研究,也需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再补充。一、儒家耻感文化的内涵“耻”,古汉语写为“恥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辱也,从耳,心声。”[1]明代吴元满在《六书总要》中释义: “恥 ,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则为耻也。”[2]马克思亦曾经指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2年1期2022-02-05
- 从《菊与刀》中分析日本文化的人格塑造作用
。而日本文化中的耻感文化、欠债感和恩义文化又在每个日本人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无孔不入的等级制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关键词:日本文化;人格;耻感;报恩中图分类号:G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16-0-021 菊花与刀的象征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本尼狄克特所著的《菊与刀》是世界公认的现代“日本学”鼻祖[1]。恬淡静美的菊花是日本皇室的象征,凶狠决绝的刀则象征着日本的武士道精神,作者把这两样具有象征意义的物品放在一起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
艺术科技 2021年16期2021-10-21
- 消失的“耻感”
的是一个几乎没了耻感的中年男人。许多人都说,奋斗多年,我终于成了自己曾讨厌的那个人。这句话我不敢说,怕说了之后,一语成谶。耻感弱了有许多好处,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不会觉得那么尴尬了。这个世界你会遇到很多尴尬的事情,比如遇到一个牛皮吹得震天响的人,以往你会觉得尴尬,讨厌这个场合,恨不得起身离去,现在好了,你会觉得,总是替别人感到尴尬是一种病,当你面对一个口水四溅的人已经无动于衷的时候,就会觉得内心粗糙一点是多么好的事情。耻感的消失,让拒绝别人成为家常便饭。以
杂文选刊 2021年9期2021-09-09
- 耻感的潜在结构及其 在课程思政中的实践
琪摘 要:耻感是唯人有之的情感体验,内涵“常 / 非常”及“一体 / 等差”的潜在结构,在耻感淡漠的当下,耻感的唤起与维持尤显必要。探究耻感的潜在结构,由此而彰显生命的尊严与责任感,无疑可为当下课程思政中耻感的重建提供具有教育意义的价值参考。将社会主义价值观纳入课程思政的重要目标,帮助学生重建对耻感的认知,也成为当下高校课程思政的重要任务。关键词:耻感;常 / 非常;一体 / 等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黑龙江教育·高校研究与评估 2021年5期2021-06-10
- 公安院校大学生耻感教育探析
吴心怡耻感是个体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对自身思想行为不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时的自我知觉,是一种指向自我的否定性情感体验,通常表现为内心的愧疚、不安、难为情等。耻感观念能够规范、约束和调节人们的言行,不仅对个体的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公安院校大学生作为预备警官,是公安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更应成为明善恶、知荣辱的公民典范[1]。一、公安院校大学生耻感教育的特殊需求与现实需求(一)公安院校大学生耻感教育的特殊需求公安院校大学生
文化学刊 2021年9期2021-03-07
- 美德、行动与为政之道
——中国早期思想中的“耻”
耻文化”(或曰“耻感文化”),但作为中国哲学传统中的道德/伦理观念,“耻”这一概念本身还没有得到最充分的研究。在《孟子的“义”之德》(“The Virtue of Righteousness in Mencius”)一文中,万百安(Bryan W. Van Norden)探讨了孟子对“义”之德的理解,并将其与“耻”的观念联系起来。(1)参见Bryan W. Van Norden, “The Virtue of Righteousness in Menciu
思想与文化 2021年1期2021-01-30
- 农村艾滋病患者耻感文化的归因分析
农村艾滋病患者的耻感文化根深蒂固,因此产生自我认同度低、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通过对农村艾滋病患者进行耻感文化的归因分析,可以避免农村艾滋病患者产生自我伤害和伤害他人的越轨行为。1 耻感文化的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1.1 概念界定耻感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注重廉耻,是人内心世界的羞耻心。耻感文化的特征是在这种文化之中自身在意于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其人的行为会受到自身羞耻心的约束,具有“耻感文化”特征的人多半会更加在意他人对自身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改变自身的行动。1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7期2020-12-15
- 不知耻者 无所不为
为五斗米而折腰,耻感是节气与大义,也是“知耻而近乎勇”的进取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为官避事平生耻”,“不知耻者,无所不为”,坚持原则、敢于担当是党的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担当大小,体现着干部的胸怀、勇气、格调,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同时,还要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要是大家都不知羞耻,就会为所欲为,误入歧途。发挥好道德的教化作用,必须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耻感文化支撑下的社会公德和普遍行
廉政瞭望 2020年3期2020-05-26
- 耻感何以必要
摘 要:对耻感的重视和强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在改革开放40周年、建国70周年之际,我们重新发掘耻感的现实意义,对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有着巨大的时代价值。强烈的耻感有助于个人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有助于培育和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与此同时,强烈的耻感有助于深入理解和贯彻社会主义荣辱观。关键词:耻感;现实意义;三重维度耻,古代写作“恥” 。对此《说文》讲道:“辱也。从耳,心声。”《六书总要》认为:“恥,从心耳,会意,取闻
青年与社会 2019年13期2019-05-27
- 从耻感的呈现探究沈从文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特的地方就是对于耻感的体现,因而本文通过耻感角度对其小说中所呈现的两种文明下的两性关系进行探究。主要分为三个部分:湘西人的不以为耻、都市人的不知耻以及从无到有。【关键词】沈从文小说;两性关系;耻感中图分类号:I2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2-0220-02耻感文化是构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耻感文化在中国沿袭了数千年,无论是现代文化还是古老的乡村文明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耻感的表达。而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地域的人们
戏剧之家 2019年12期2019-05-24
- 他人即地狱
——《竹林中》的日本耻感文化探析
为的深层观念——耻感文化来解释。一、日本耻感文化下的“竹林”悲剧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出“耻感文化”这一概念。在与之对应的西方“罪感文化”中,人对于“罪”会产生负罪感,因而约束自己的行为;但以“耻”为基点的耻感文化对人的约束力来自于社会评价。耻感文化的核心是“名誉”。本尼迪克特将日本对名誉的维护称作“对名誉的情理”,包括“维持各种纷繁复杂的礼节各得其所,能忍受痛苦,维护自己在专业或技能上的名声。……还要求消除毁谤和侮辱,……必要时要对毁谤者进行报复,或
戏剧之家 2018年26期2018-11-14
- 消失的耻感
的是一个几乎没了耻感的中年男人。许多人都说,奋斗多年,我终于成了自己曾讨厌的那个人。这句话我不敢说,怕说了之后,一语成谶。耻感弱了有许多好处,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不会觉得那么尴尬了。这个世界你会遇到很多尴尬的事情,比如遇到一个牛皮吹得震天响的人,以往你会觉得尴尬,讨厌这个场合,恨不得起身离去,现在好了,你会觉得,总是替别人感到尴尬是一种病,当你面对一个口水四溅的人已经无动于衷的时候,就会觉得内心粗糙一点是多么好的事情。耻感的消失,让拒绝别人成为家常便饭。以
幸福·婚姻版 2018年7期2018-08-27
- 消失的耻感
的是一个几乎没了耻感的中年男人。许多人都说,奋斗多年,我终于成了自己曾讨厌的那个人。这句话我不敢说,怕说了之后,一语成谶。耻感弱了有许多好处,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不会觉得那么尴尬了。这个世界你会遇到很多尴尬的事情,比如遇到一个牛皮吹得震天响的人,以往你会觉得尴尬,讨厌这个场合,恨不得起身离去,现在好了,你会觉得,总是替别人感到尴尬是一种病,当你面对一个口水四溅的人已经无动于衷的时候,就会觉得内心粗糙一点是多么好的事情。耻感的消失,让拒绝别人成为家常便饭。以
幸福 2018年19期2018-08-04
- 新时代视域下重探大学生耻感问题
年中间出现了一些耻感问题,具体表现为耻感缺失、耻感淡化、荣耻错位。这些问题影响个体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与家庭、学校和社会耻感教育的缺失有密切联系。因此,新时代视域下,重探青年耻感问题是高校德育改革的关键一环,必须加强家庭、学校与社会的耻感教育,从而提升大学生的耻感意识和道德自律。[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耻感[中图分类号] G416[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5-5843(2018)04-0021-07[DOI]1013980/jcnki
现代教育科学 2018年4期2018-05-14
- 论耻感文化与民间规范
余地内容摘要:耻感文化源自扎根于人内心世界的羞耻之心,对他人的否定性评价的价值观念、自我否定的耻感情绪导向的价值观念以及对耻感情绪为何转化为此种行为的内在原因共同组成了耻感,而对耻感这些构成性部分的回应形成的价值观念就是耻感文化。民间规范在形成意义上与耻感文化的关联在于借助耻感禁忌过滤他者的否定性评价。民间规范在运行中体现的耻感文化在于,借助民间规范对耻感的过滤性功能将精神利益转化为其他价值,以及对于违背民间规则而导致的已经形成的耻感予以制度性回应,从而型
东方法学 2018年2期2018-03-23
- 管窥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文化之“礼”的传承
价值观;“礼”;耻感;传承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8.023巍巍中华,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古国。礼仪从起源到形成再到变革经历了夏朝以前、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期间又划分了礼神时代、礼制时代和礼学时代。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钱穆先生在台湾接待了美国学者邓尔麟,在长达三个小时的谈话中钱先生谈到“在西方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8期2018-03-19
- 耻感
偌大的广场,那种耻感在梦里也令我想钻进地洞。球球是如何懂得羞耻的呢?是不是所有的狗都有耻感?所有的动物都有耻感?是不是每个动物躯体里,都有一个灵魂?它们只因为寄身的地方不同,因而处于不同的空间,所以我们才无法对话?我想起它几乎与整个世界为敌,只为赢得尊严;想起它为吃饱肚子,不得不逡巡在那个卤鸭摊子旁,忍受着嘲笑、冷遇和暴力。活着多么不易,尤其对于有耻感的灵魂来说。如果没有耻感,一条狗是很容易幸福的,就像一個人,如果没有耻感,他比一般人更容易成功。球球是不幸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8年3期2018-03-08
- 低俗文化渗透下对大学生耻感教育的路径探析
文化的影响。二、耻感教育是抵制低俗文化渗透的必要手段面对世界范围内复杂多元的社会思潮交融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发展中思想意识多元多样的背景,大学生作为心理发育尚未成熟、价值观念尚未坚定的群体,在很多事情难以把握正确方向,容易被一些不良的恶习侵袭和影响。这也是低俗文化利用通俗的外衣容易打进大学生心里的原因之一。通过大学生耻感教育,在培育大学生耻感意识和道德自觉意识的同时,增强大学生辨别文化当中善恶、好坏、清浊内容的能力,才能有效地阻止低俗文化对校园文化的侵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3期2018-01-29
- 传统耻感文化与网络道德治理
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耻感文化给我们提供了重要启发。传统耻感文化是把知耻作为立人之大节的根本、守仁行义作为远耻之目标的文化;其核心是从人的主体性出发,坚持“行己有耻”,形成内省思维、建立耻感行为认识,在此基础上做到“有耻且格”,生发出向上向善的动力。而“行己有耻”“有耻且格”德性意识的形成,则源于耻感教育的开展,即“养民知耻”。这对以自主性为主的互联网道德治理具有极强的引导价值。一、网络道德治理的基础是“行己有耻”网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人类带进了虚拟化时代。不管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8年2期2018-01-27
- 留守儿童耻感心理及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研究
李桂玉留守儿童耻感心理及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研究刘芳, 杨培东, 李桂玉目的分析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耻感心理及其在同伴冲突情况下的应对方式差异。方法选取1 029名儿童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儿童耻感问卷和同伴冲突应对方式问卷两部分。结果留守儿童行为耻感因子得分较非留守儿童低(P留守儿童; 耻感心理; 同伴冲突; 应对方式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一方无监护能力、一方外出务工或父母双方同时都外出务工而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的年龄不满16周岁的儿童[1]。该特殊群体出现在我国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7年6期2017-12-27
- 知耻是道德重建的起点
中国人就非常注重耻感道德的培育。历史上,耻感道德不仅对个体德性的养成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国民性格的塑造和民族精神的培育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我们仍需大力提倡耻感教育,要将其更加深入地融入中小学德育工作之中。《说文解字》将“耻”字解为:“辱也。从心,耳声。”《六书总要》则进一步解释道:“耻,从心耳,会意,取闻过自愧之意。凡人心惭,则耳热面赤,是其验也。”当一个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就会心生悔愧、面红耳赤,羞愧之情溢于言表。可见,知耻之心、羞愧之情,是每个人
中国德育 2017年17期2017-09-15
- 浅析耻感形成的心理机制及培育路径
[摘要]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个体基于一定的道德标准因自己言行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负性评价而产生的痛苦心理体验,其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耻感的形成也遵循知、情、意、行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通过对耻感形成的心理机制的分析,深化对耻感的认知,探索耻感培育路径,从而在现实生活中引导人们加强道德修养,做到知耻明辱。[关键词]耻感;心理机制;培育路径[中图分类号]B8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7)10-0079-02当今,随着
丝绸之路 2017年10期2017-06-05
- 耻感、耻感伦理与转型期道德建设
——评章越松著《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
州215009)耻感、耻感伦理与转型期道德建设 ——评章越松著《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吕耀怀(苏州科技大学 教育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苏州215009)耻感既是人之为人的一种重要规定性,也是人之道德的心理基础。《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一书针对转型期的各种道德问题,将以耻感为根基的道德、伦理现象概括为耻感伦理,展开系统且有深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不可否认的现实意义。耻感;耻感伦理;社会转型;道德建设虽然人类中心主义在最近几十年中已经受到多方面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7年3期2017-04-13
- 孝道与耻感: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德性阐微
上的生发性教育,耻感教育则是一种底线式的反省性教育。针对当前大学生群体中缺乏孝心和耻感的现状,应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孝道与羞耻感的文化意蕴,提升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性和有效性。【关键词】 孝;耻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意蕴;践行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起本质上是指向一种德性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魂都在与中华优秀文化中,文化自信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观自信。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在于一个“德”字,“德为
新西部·中旬刊 2017年2期2017-03-25
- 青少年耻感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
5211青少年耻感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梅 莉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中,青少年的耻感意识培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虽然大家都非常重视青少年的耻德教育,但在这个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本文通过四个方面对青少年耻感教育问题的对策进行了阐述。青少年;耻感;耻感教育一、青少年耻感教育的现状分析(一)目前成绩1.青少年的耻感意识有所提高在当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中,青少年的耻感意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社会氛围
山西青年 2017年14期2017-01-31
- 传统社会的道德耻感论
健传统社会的道德耻感论吴根友,熊 健“耻”是一种负面的道德情感与心理状态,古汉语“耻”字由耳心结构转向耳止结构,反映了传统社会中国人对“耻”的意义理解的变化。传统社会各阶层共享的道德耻感,主要是与“三纲”相一致的不忠、不孝、不贞,以及与“五常”相一致的不仁、不义、不礼、不智、不信,而其亚文化形态中“笑贫不笑娼”的道德耻感则是一种不正确的价值观体现,在今天仍然需要受到批判。晚明以降,传统社会主流的“道德耻感”开始受到质疑与批判,逐渐与五四新文化运动提倡的新道
伦理学研究 2017年6期2017-01-27
- 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与内容含量①
向多样化的今天,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所呈现出来的是一幅紊乱失序与井然有序并存的道德图景。要读懂这幅现世生活的“浮世绘”,必须对“需要什么样的耻感伦理”做出回答。因为这不仅仅是联结“什么是耻感伦理”和“怎样建设耻感伦理”的纽带,更是测量社会转型下社会生活和生活中的人的伦理道德标尺。“需要什么样的耻感伦理”就是科学合理地确立和构建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与内容含量的问题,而这也是最为复杂与艰难的事情。一、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耻感伦理指的是“人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面对耻感现
浙江伦理学论坛 2017年0期2017-01-27
- 耻 感
,却未失去起码的耻感,那是做人的颜面。毫无耻感的那些妹子,拿骗来的钱快活去了。人贱了,耻感就没了尊严。于正侵犯琼瑶著作权案败诉,高调辩解。明火“打劫”却摆出好汉的架式,赢得了粉丝们叫好。周鹏(现改名姓萨)假唱拿反了话筒,被揭穿后面不改色心不跳,以自黑的腔调说:“下次演得更精细些,大家消消气!”厚着脸皮继续给孩子们当导师。李云迪给第17届肖邦钢琴国际比赛当评委,中途飞走参加一个影星的婚礼,令众评委瞠目结舌。也不想想当年自己从“肖邦大赛”起家时,先辈评委们是怎
中外文摘 2016年12期2016-08-29
- 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与内容含量
312000)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与内容含量章越松(绍兴文理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 绍兴312000)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和内容回答的是“需要什么样的耻感伦理”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从思想指导、思想主题、思想精髓、思想要求等方面规制了耻感伦理的思想基础。耻感伦理是由一系列德目相互联系、相互结合而构成的系统的、复杂的含量体系。这既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也是也伦理道德本身发展的需要。耻感伦理;思想基础;内容含量在文化多元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的今天,耻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6年5期2016-04-13
- 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重构的路径分析
14)高校大学生耻感文化重构的路径分析曹会龙(山东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精髓,是中国伦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对人的生存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从当前高校实际来看,由于大学生自身道德意识淡薄以及社会环境中的不良行为影响,使得部分学生荣辱不分、是非颠倒,甚至耻感缺失,大学生耻感文化建设正日益遭受外界的强烈冲击与干扰。解决此类问题,既需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挥引领作用,又需学校制度体系发挥规范和强化作用。耻感意识;大学
山东工会论坛 2016年6期2016-04-12
- 耻感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价值考量
湖241000)耻感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价值考量朱洪浪,金艾裙(安徽工程大学,安徽芜湖241000)腐败反映出党员干部耻感伦理道德的缺失,而耻感是通过否定的方式表达出对善的向往与追求,是党员干部通往廉政、勤政、善政的必由之径。可以说,耻感规范与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密切。从耻感的属性分析入手,细细梳理中华民族耻感文化的发轫与形成,透析耻感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功能与作用,试图构建一条基于“耻感”的反腐倡廉新路径。耻感;党风廉政建设;价值;路径耻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所特有
怀化学院学报 2016年8期2016-03-16
- 论传统耻感文化与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
002)论传统耻感文化与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庄梅兰(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部,福建 福州 350002)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道德精神财富。中国传统耻论和耻感文化对社会主义公共文明建设仍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对加强大学生公共文明观的培育意义重大。认为引导大学生树立和践行优良的公共文明观,提升大学生公共文明素质,要善于利用传统耻感文化这一有益的道德教育资源。提出充分挖掘传统耻论资源,大力弘扬传统耻感文化,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3期2016-03-07
- 耻感培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向度
455000)耻感培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向度孔 鹏(河南职业护理学院,河南 安阳 455000)本文从当前极少数大学生应聘娱乐场所这一社会现象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分析背后折射出的耻感培育的教育状况,进而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成因,最后尝试构建当代青年学生耻感教育的路径方法。耻感教育;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向度在大学校园或是大学聚集的大学园区等区域,部分私人会所、高档KTV的公关人员时常发放颇具有煽动性的招募大学生的广告。这些广告以高额收入、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12-17
- 中日社会中的耻感文化差异
军摘 要: 中国耻感文化发端于传统儒家思想,作为一种道德评价促进手段,通过社会舆论的影响,引导人们内在自省,提高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道德修养。日本文化受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耻感”强调外界力量对个人的约束,虽含有中国传统耻感文化评价手段,但受岛国文化的扭曲,缺失促进道德修养的要义,在内容上产生异化。关键词: 中日社会 耻感 文化差异耻感,即羞耻之心,是人在外来力量的刺激下内心产生的羞耻感受。一般来说所谓的“耻感”,代表是日本文化。在《菊与刀》中,本尼
考试周刊 2015年46期2015-09-10
- 守望美德的底线
峻岭教授的《道德耻感论》是近年个人美德伦理研究的扛鼎力作。中国传统伦理特别重视个人美德修养的养成,美德研究是中国传统伦理的主要内容。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关注制度伦理的研究,从弥补传统理论研究缺陷的角度讲,这当然意义重大,但是在注重制度伦理研究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个人美德的研究,不能得出社会道德建设应该主要靠制度,个人美德、良心不可靠的结论。个人美德是所有社会道德、公共道德、制度伦理的基础。也就是在这个意义上,美国法学家伯尔曼才说,法律必须变成人们的信仰,否则
道德与文明 2015年2期2015-09-10
- 从“耻感”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30070)从“耻感”谈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燕 梅,邵献平(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0)耻感,无论对于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对个人来说是,它关系到个人的人格和尊严以及对自身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尊重;对社会和国家来说,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国家的兴盛衰弱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耻感对于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耻感的丧失不仅影响个人的荣誉和尊严,甚至对国家的尊严和荣誉都有损害。因此,利用耻感培养人们的爱国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 2015年6期2015-04-09
- 中华传统耻感文化形成的根源探析
01)中华传统耻感文化形成的根源探析丁 一 平(河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1)耻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搞清耻感文化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耻感文化的功能与机制。探讨耻感文化的形成,应当从中华文明形成早期的生产方式入手。耻感文化产生于集体主义的农耕文明之中,它发端于古老的祖先崇拜,由祖先崇拜形成的宗法制度和宗法意识使耻感政治化、社会化、伦理化,而儒家的推崇、传承、传播,最终形成了耻感文化,并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符号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5-03-29
- 日本文化探索
——以耻感文化为中心
文化探索 ——以耻感文化为中心刘代容1,江 昊2(1.云南财经大学 外语外贸学院,云南 昆明 650221;2.北京蓝美视讯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80)本研究探索日本文化中的耻感文化。首先探究日本耻感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然后分析耻感文化的性质和特点,最后分析耻感文化对日本人行为规范的深刻影响,从而让他们很多看似不可理喻的言行得到合理的解释。耻感文化;起源和发展;集体规范;惩罚日本,一个与中国临近,自古以来就与中国颇有渊源的国家,从一个资源匮乏的弹丸之地
学术探索 2015年2期2015-02-26
- 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及其建设理路
章越松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及其建设理路章越松①当下诸多“无耻”现象不断挑战社会伦理底线,社会转型下耻感伦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而这种困境的实质乃是由传统道德范式的失效所引发的道德信念缺失和价值标准异化。因此,应从“现实生活的过程”的深刻变化中剖析其生成的社会根源。整体而言,人类社会道德是不断进步的,但在社会转型这个特定时期,却存在着历史与伦理的二律背反,所以,应以积极的态度评价耻感伦理的现代境遇。耻感既是他律的,也是自律的,摆脱耻感伦理困境,必须遵
浙江伦理学论坛 2015年0期2015-01-30
- 消失的耻感
□ 韩浩月消失的耻感□ 韩浩月这辈子怎么都没想到我也会跳广场舞,当幼儿园新年演出活动组委会传来中班爸爸家长们要集体跳小苹果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排斥,开什么玩笑?我那天有会没时间去参加演出。可抵不住女儿祈求的眼光,事实上还没等她开口跟我急我就妥协了,不就跳个小苹果吗?于是,老老实实跟着幼儿园老师排练,硬着头皮往中间站,混了个领舞的位置,和十几位五大三粗的家长跳得不亦乐乎。正式表演那天,爸爸们理所当然跳得一团糟,可那又怎样,把全体家长和孩子们逗笑了就是成功
中外文摘 2015年11期2015-01-04
- 日本人的“耻感”文化
义文化便是一种“耻感文化”。罪感的基础,建立在人的内在道德标准上;耻感的制约,则来自外部的强大压力。然而,一旦没有了这种压力(如出外旅行等),他们的表现又会判若两人。[5] 罪责可以通过忏悔来赎过,而耻辱只会一层层更加蒙羞,即日语所说的“ の上り”——坦白了便更加耻辱。因而,在日本常常见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日本人在没有过错时(如并没有踩到你的脚)会口口声声地道歉,而一旦犯了错误,反而不道歉了。[6] 日本人的害羞也是有名的,如女人的厕所间通常有似流水的音乐
英语学习(上半月) 2014年5期2014-12-21
- 当代大学生耻感问题的文化学分析
会转型期大学生的耻感问题愈来愈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深切忧虑。影响大学生耻感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是不可回避的关键因素。因此,要从重塑伦理道德文化价值标准、完善制度文化以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和加强高校耻感文化建设等方面重建大学生健康的耻感意识和判断是与非、荣与辱的标准,践履符合民族特性和时代要求的道德行为。关键词:大学生;耻感;文化;社会转型期每个人都是社会人,其本质是社会关系内化和个人化的结果。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决定社会伦理价值取
世纪桥 2014年9期2014-09-17
- 传统耻感伦理的逻辑发展、理论架构与现代转型
12000)传统耻感伦理的逻辑发展、理论架构与现代转型章越松(绍兴文理学院 社科部,浙江 绍兴312000)传统耻感伦理是一个本土化的话题,它萌芽于殷周,形成确立于春秋战国,固化定型于秦汉,停滞弱化于魏晋隋唐,深化成熟于宋元明清。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耻感伦理是由人性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和方法论等架构的。传统耻感伦理的现代转型就是消弭和化解其生存境遇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张力,摒弃糟粕,弘扬精华。耻感伦理;逻辑发展;理论架构;现代转型鲁思·本尼迪克特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4年6期2014-04-10
- “耻感”需要“痛感”唤醒
●本刊评论员“耻感”需要“痛感”唤醒●本刊评论员近日,财政部、审计署发出《深入开展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严肃财经纪律和“小金库”专项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坚决纠正和查处各种财经违法违纪行为,推进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源头上斩断不良作风的“资金链”,确保中央八项规定落到实处。该方案列举了一系列需要治理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未按规定及时足额上缴国库,隐瞒、截留、挤占、挪用、坐支或者私分罚没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产收益和处置等非税收入,乱收费、
财政监督 2014年24期2014-03-28
- 艾滋病患者相关耻感及自尊水平调查
代开始对AIDS耻感进行研究,目前认为AIDS患者及HIV感染者具有“双重耻感”,一方面是疾病相关耻感,因为AIDS具有传染性,会对他人造成危险;一方面是患病人群相关耻感,因为AIDS高发于吸毒或同性恋群体中,这些群体原本就受到社会歧视[3]。HIV耻感是AIDS预防与控制的最大障碍,它严重影响HIV感染者的生活质量、抗病毒药物治疗依从性、自愿咨询与检测以及获得卫生服务的意愿和能力[4-5],使HIV感染者产生抑郁、焦虑、内疚、无用和悔恨感[4,6]。国外
中国全科医学 2014年28期2014-02-08
- 浅议党员的耻感修养
党的干部,要加强耻感修养。“耻”字是我们经常提到的,但是何为耻呢?《说文解字》上说:“耻,辱也。”耻感就是耻辱感。其实,耻感是自己对“我”的过错产生的痛苦体验。在这里,共产党员的耻感主要是道德上的耻感,即道德观念与自我行为产生差距、发生冲突时,主体产生的痛苦情感。孟子曾讲“耻之于大人矣”(《孟子·尽心上》),把耻作为一种较高的道德素质,实际上耻感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基本的道德自觉,是一道人之为人的道德堤防。耻感能唤起党员内心道德的良知,在新的考验面前,从容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2期2013-04-12
- 当前青少年耻感培育研究
得羞耻吗?”毫无耻感可言。诸多类似事例反映出当下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已扭曲到令人震惊的地步,他们荣辱不分、荣耻颠倒。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耻感,如何对青少年进行耻感教育,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一、耻感的产生机制及德育价值耻感是个体基于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因自己的言行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负性评价而产生的羞愧痛苦体验,它具有深刻的产生机制以及较高的德育价值。(一)耻感的产生是个体向外寻找差距与向内自省的结果1.耻感是个体因他人负性评价而产生的痛苦体验耻感的产生需要
克拉玛依学刊 2012年6期2012-12-18
- 浅议耻感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30022)一、耻感文化的内涵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具有着浓厚耻感意识的文化类型,这种耻感意识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一种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一般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一种伦理性的文化,尤其是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就更是一种伦理性文化了。或者,更具体的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儒家传统荣辱观就是以耻感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的。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最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10期2012-08-15
- 论耻感的意识向度与人的存在方式
恒久的生存方式。耻感便是这样的一种民族—文化心理印记。尽管中西方对耻感的心理体验和哲学建构不同,但都在不同的意识向度里彰显主体(人)的存在价值、存在方式,从而展现了不同文化视界里人们面对自我心灵的独特性和共通性。一、耻感所示之主体意识与人的本体性存在方式正如耻感自身所具的道德层次性①一样,耻感所示之意识在人生中的作用与价值也有层次性。无论是在被称为“耻感文化”国度的中国还是“罪感文化”的国度的西方[3],(羞)耻感都被视为“人之为人”的根据,人与动物的首要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年6期2012-08-15
- 人性镜像下的耻感与公共管理伦理构建
宏斌人性镜像下的耻感与公共管理伦理构建李宏斌耻感是以否定性的方式来把握“善”的过程,是通向仁之境界的必由之路。耻感规范与公共管理伦理建构关系密切。文章从探讨我国古代圣贤的人性理论入手,以耻感分析为线索,提出了“耻感行政人”的假设,并进一步解析了公共管理伦理建构的逻辑起点及规范体系。人性;耻感;公共管理伦理;规范构建公共管理与国家统治不同,它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其终极目标是为公众增添福祉,促进公众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因此,公共管理涉及到人性、人的本质、人的价值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2年3期2012-04-14
- 论高校大学生耻感意识现状及对策
伏力论高校大学生耻感意识现状及对策张伏力分析了导致当代部分大学生荣辱不分、耻感淡化现象的原因。认为增强大学生耻感意识,必须加强知耻教育,联系实际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建设价值导向鲜明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大学生;耻感意识;知耻教育;社会主义荣辱观耻感意识是伦理标准、道德准则的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对人的耻感意识的引导和培养,许多人的耻感意识逐步淡化,社会伦理、耻感文化丧失了其应有的价值主导地位及约束力。当代大学生也表现出荣辱不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15期2011-08-15
- 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实效性和平稳性
1004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实效性和平稳性曾云莺,潘 健广西师范大学 政治与行政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广西师范大学 数学科学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耻感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是道德意识形成的心理基础。耻感具有普遍性、内隐性、无限性、潜移默化性,对个体道德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与道德水平呈正相关关系。而随着社会转型,大学生对耻感的淡化越发明显,表现为道德的认知和行为偏离等问题。从个体和集体两个维度,探讨耻感教育的平衡稳定性,有助于提高耻
贺州学院学报 2010年4期2010-08-15
- 试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理论依据
40)试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理论依据金 慧(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哈尔滨150040)耻感教育作为一种心理和文化途径的统合体,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德育模式,古今中外对耻感的研究都为其提供了实施的理论依据,理应成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的重要维度。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伦理价值取向和道德心理发生了深层次的变化,他们的耻感淡化趋向正日益凸显出来。所以,加强大学生耻感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独立性、坚持性以及合作精神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我们应该积极倡导高校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2010-08-15
- 转型时期的耻感文化:蜕变与重建
76)转型时期的耻感文化:蜕变与重建邹兴平(长沙理工大学,湖南 长沙 410076)尽管很多人对社会转型以来道德滑坡的原因提出了不少与事实相符的看法,但耻感文化由羞恶到羞输再到羞失的蜕变无论如何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此种情况的出现不仅与历史的迁延,而且与今人行为的失当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为使这一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最终有俾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人们无疑应采取各种具针对性的措施。耻感文化;蜕变;重建很早以来,耻感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道德心理范畴,而在中国,以这种意识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0年2期2010-04-11
-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羞耻感?
运气不好。于是,耻感文化不断地丧失自己的精神领地,日益走向衰微。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羞耻感?耻感文化缘何在这个曾以重视道德著称的国度走向衰落?可以从体制等众多角度考察这个问题,但我只想敞开一个事实:耻感文化的衰落与信仰缺失之间的关系。中国古代的耻感文化本有其信仰之维。儒家之所以要求人要有羞耻意识,是因为它预设了天道的规范性:“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者,耻也。”这种语境中的羞耻感固然源于人的内省,但内省的原则源于对天和天
粤海风 2009年4期2009-08-14
- 正在消失的“耻感文化”
生命的消失,让“耻感文化”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法律还没有作出裁决。而他们却先作了自我了结,其生命坍塌于灵魂深处的“耻感”。一个“耻”字,中国古代哲人反复警醒,可为何现代人却频频越过警示线?从学术剽窃到医疗腐败,从教师协助学生高考作弊到飙车撞人后仍大言不惭,“耻感文化”在我们身边的各个领域一再缺失,无怪乎,如今大学生论文抄袭,会辩解“天下论文一大抄,凭什么我不能抄”;医生收了红包,会辩解“付出与报酬不相符,凭什么不能堤内损失堤外补”;学者拿了广告费,会辩解“
做人与处世 2009年9期2009-08-11
- 政治耻感弥足珍贵
道德洁癖和浓厚的耻感文化,直接促成了卢武铉这种“极端性质的选择”。或许正因如此,对卢武铉的“非正常死亡”,舆论对其个人多缅怀推崇,对韩国式民主则多反思,对政治争斗多拷问。的确,卢武铉是韩国特有的制度文化生态的牺牲品,对其个人来说是不折不扣的悲剧;但以历史发展的视野来看,这又不仅仅是一出悲剧,而应该是“悲欣交加”。正是因为韩国民主政治的发展,才会真正实现“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虽然是过去式);也正是因为其强大的反腐意志和强力的制度问责,才会让上世纪90年代以
廉政瞭望 2009年6期2009-06-15
- 耻感·良心·气节
于何处?一是基于耻感。一个教师,无论教书,还是育人,教师道德的确立是基于耻感的。一个教师在道德意识中必须要树立一种观念:若自己的言行违背教师的职业责任和义务,则引起羞辱惭愧之情,从心从耳,耳闻过而心愧。一定要对自己违背职业良心的意识或行为产生不体面、不光彩的心理,要由周围人的责备而产生自责心理,这是教师之所以为教师而必须具有的最起码的耻感。耻感不存,责任感何来?教师道德何存?知耻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重要的规范之一,为人师表是教师传统道德重要的规范之一,而教
人民教育 2004年21期200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