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耻感文化与人的全面发展

2012-08-15 00:45王鹏飞胡凤雏陈晓杰
关键词:耻感荣辱观念

王鹏飞,胡凤雏,陈晓杰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长春,130022)

一、耻感文化的内涵

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具有着浓厚耻感意识的文化类型,这种耻感意识是基于一定的是非观、善恶观、荣辱观而产生的一种自觉的求荣免辱之心,是人们珍惜、维护自身尊严而产生的一种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一般而言,我国的传统文化就是一种伦理性的文化,尤其是对我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儒家文化,就更是一种伦理性文化了。或者,更具体的说,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儒家传统荣辱观就是以耻感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的。

耻感文化,是美国人类学家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一书中最先提出来的,她认为耻感文化就是“公认的道德标准借助于外部强制力来发展人的良心社会”。换言之,耻感文化是人们因自觉地求荣避辱的道德情感和价值意识而形成的一种道德理念和文化形态,它是人们因经历和体验到了人性和基本价值被亵渎后,在人格深处产生的一种自我谴责和自我升华意识而形成的道德精神文化传统。由此可以看出,耻感文化是行为主体的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文化,它的存在是以普遍的社会价值观念和基本的道德操守为前提的。

笔者认为,耻感文化是一种积极的道德情感文化。耻感文化的提出是与西方的罪感文化相对应的,它是海内外学者针对我们的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东方文化的一种概括。

二、耻感文化的功能

马克思认为文化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即人的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在改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对象化。也就是说,在人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相互塑造的关系:对人的本质的合理性的理解,不能脱离文化对象性活动的结果;同样,若要正确地回答文化为何物,却又不能脱离人及其实践活动。由此可见文化具备其特有的强大的社会功能,那么,耻感文化也不例外。耻感文化的功能主要是指耻感文化对社会中个体或群体的发展所起到的效用。这种效用主要体现在它对人的道德品质形成和社会发展上,它是净化社会风气和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思想动力。具体来说,耻感文化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功能。

(一)评价功能

耻感文化的评价功能就是帮助人们分辨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功能。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耻感文化使人们具备一种荣辱观念,这种荣辱观念帮助人们进行道德和价值判断,即帮助人们判断自己的道德和价值观念是否符合整个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在进行判断之后,如果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人们就会坚持自己现在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并继续以这种标准和观念去处理自己同他人以及社会的关系。另一种情况,如果人们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也就是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有悖于社会普遍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时候,那么人们就会努力去避免在这种标准和观念的指导下将会产生的具体行为,同时会努力修正自己,使自己的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符合整个社会的要求。

(二)调节功能

人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孤立的存在物。人自诞生之日起就生活在整个社会当中,无时无刻不与他人及整个社会发生着关系,在产生各种关系的时候,就会有和谐的时候,也会有不和谐、对立的时候。不管是和谐的时候,还是不和谐的时候,这种关系都需要一个调节工具。耻感文化就充当了这个道德工具,它会用道德的约束作用来调节社会关系,这就是耻感文化的调节功能。耻感文化的调节功能是通过道德的力量来实现的,它借助道德的力量来调节人际关系,社会关系,从而达到融洽社会关系,提高社会道德水平,改善社会风气、增进社会文明程度的目的。从整体上来看,它耻感文化都是首先通过道德的作用来影响社会中的人,从而使个人的行为符合整个社会的要求,进而调节整个社会关系。

(三)教育功能

教育功能是耻感文化的又一重要功能。它是指耻感文化利用道德的力量来对整个社会或个人的思想观念和价值意识进行启发、教育、引导,从而使人们的社会行为变的更加合理和道德化的功能。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耻感文化主要是通过个人的自发的道德意识来进行教育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使行为主体个人的行为观念更加符合社会中普遍的道德标准,更加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耻感文化的教育功能是一种观念的力量,这种观念不仅仅只是个人自发产生的,而且还和整个社会的社会风气高尚与否以及公众道德水平高低水平等密切相关。在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里,就会形成一种好的道德观念,反之则不然。

三、以耻感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人的精神的全面发展;二是人的活动能力的全面发展;三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换句话说,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人的发展要坚持精神世界、活动能力、行为规范以及人际交往等的全面发展,这对社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中华传统耻感文化倡导以耻感意识和荣辱观念来对人们进行道德约束,规范人们行为方式,促进和谐的人际交往。

(一)促进精神的道德化

加强道德教育,促进心灵的道德化,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进行道德教育,有多种方法和途径,其中,注重中华传统耻感文化作用的发挥,培养耻感意识,树立荣辱观念,是促进人们心灵和精神道德化不可缺少的手段。

对于一个人来说,都会具备一定的耻感意识,都有着追求荣辱、避开耻辱的自然的心里愿望。荣誉感对人们常常会产生吸引和激励,而对于耻辱,人们则会选择避开或者在有了耻辱之后产生洗刷耻辱的强烈意识,这是作为一个人最为自然不过的情感倾向。耻感观念是一个人的精神原点,是一种基本的道德情感,内指为自我评价,外指为现实行为。正是因为这种原因的存在,耻感观念通常是与外部社会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在社会提倡荣辱观念就会有一种根本性的价值导向意义。

在耻感文化的评价功能的帮助下,人们可以确立一定的荣辱标准,进而区分清楚什么是光荣的事情,什么是耻辱的事情,人们在认识到荣与辱的标准之后,就有了培养自身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的前提和基础。具体到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要想促进人们的精神境界更具道德性,就要坚持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改造精神世界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必须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具体要求渗透到我们的认知领域,从个人的独立生活到对社会、国家的责任都要树立这种荣辱标准,从而使我们的精神情感符合其要求。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做到对社会基本道德标准的遵守,进而使我们的精神境界得到道德层面的升华。

(二)激发行动的积极性

人的活动能力的提升和增强是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又一层面。相对于精神世界来说,客观的物质世界才是人类得以存在的前提条件和物质基础,因此,人要想得到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客观世界的改造,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

耻感文化有助于激发人的积极进取向上的精神,进而提升人们采取行动的积极性。古人云:“知耻近乎勇”,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一个人能够知道什么是耻辱了,他就有了奋进向上的动力,并且会做到有所不为。反过来说,如果一个人没有了羞耻之心,那么他就会陷入麻木不仁、萎靡不振,苟且偷生的境地,失去斗志,丧失采取行动的积极性。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具有耻感意识,关系重大。

在当今社会中,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市场经济带来了巨大竞争压力,不进则退,人们的个人价值和存在意义要想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公众的赞许,获取荣誉,就必须将以落后平庸为耻,以不思进取为耻,以精神空虚为耻、以知识贫乏为耻的观念转换为人们努力奋斗的强大动力,积极的采取行动,努力劳动,改造客观世界,创造美好生活,赢取荣誉,避开耻辱。尽管在不同的时代耻感文化具有着不同的内容和内涵,但耻感文化中的奋斗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在当今时代仍不失为激励我们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道德力量。

(三)增强交往的和谐度

人际交往是人存在于世所不可逃避的社会行为,提高社会关系的融洽性,增强人际交往的和谐程度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是马克思、恩格斯针对人的全面发展所提出的基本要求。这是因为,认识社会的动物,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要遇到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世界中,因为如果是这样的话,人的生命就不可能创造其价值,社会情感也就会不复存在,同时也无法享受到社会合作的好处,各方面的能力也得不到发展,这样,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妄谈了。

耻感文化具有一定的调节功能,它对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构建有着积极的影响。耻感文化能够帮助人们培养耻感意识,树立荣辱观念,从而使人们在产生某种思想或采取某个行动之前作出荣与辱、对与错的判断,对于道德的、光荣的思想和行动积极追求,而对于不道德的、耻辱的、有损于他人的思想和行动采取努力避免的态度,如果已经发生,就会积极调整,降低影响,消除耻辱,这种处事方式能够增加活动的预见性,对人际交往具有非常积极的指导作用,促进人们交往和谐有序的进行。

按照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人们在交往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诚实守信、团结互助,摒弃见利忘义、损人利己的基本准则。只要这样,我们就能维护人际交往中的道德纽带,增强交往的和谐程度;否则,就会导致人际交往道德纽带的断裂,从而使社会生活陷入激烈的冲突之中,社会和谐也就岌岌可危了。

总之,社会的发展要依靠人的发展,而社会的和谐则要依靠人的全面发展。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耻感文化能够促进人们精神世界的道德程度的提升,激发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奋发向上的热情,调节社会关系,增强人际交往的和谐程度。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发挥耻感文化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耻感荣辱观念
维生素的新观念
路口
别让老观念害你中暑
无题(新韵)
沙漏
消失的耻感
健康观念治疗
我想抚摸你
竞技体育赛场上的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新闻观念与实践需反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