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青少年耻感培育研究

2012-12-18 04:42李炳毅
克拉玛依学刊 2012年6期
关键词:耻感个体道德

李炳毅 李 玲

(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这是一个神圣性缺失的年代,青少年在网上晒大尺度写真集、以求高点击率已司空见惯。上海援助交往少女案①发生后,大多数涉案少女认为自己是通过“自己劳动”挣零花钱,其中一个涉案少女反问“都二十岁了,还向父母要钱不觉得羞耻吗?”毫无耻感可言。诸多类似事例反映出当下部分青少年的价值观已扭曲到令人震惊的地步,他们荣辱不分、荣耻颠倒。那么什么是真正的耻感,如何对青少年进行耻感教育,应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一、耻感的产生机制及德育价值

耻感是个体基于一定的道德评价标准,因自己的言行受到他人或社会群体的负性评价而产生的羞愧痛苦体验,它具有深刻的产生机制以及较高的德育价值。

(一)耻感的产生是个体向外寻找差距与向内自省的结果

1.耻感是个体因他人负性评价而产生的痛苦体验

耻感的产生需要有他人在场,也就是在向外寻求差距的过程中产生。马克思曾说“人对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对他人的关系才能得到实现和表现”,[1]也就是说,人只有通过他人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耻感的产生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个体介意他人的负性评价而对自己的言行产生消极体验。耻感是在他人面前的耻感,没有他人在场,个体即使做了不光彩的事也有可能意识不到,《皇帝的新衣》中皇帝如果没有听到孩子的喊声,就不会意识到自己没穿衣服,丢了“面子”。中国人历来重视“面子”,而这“面子”是社会给予的,要“面子”就得重视社会的承认和评价。在耻感文化中,耻感的产生是个体意识到在他人面前丢失“面子”,为维护脸面会采取的补救措施。

2.耻感是个体未成为“理想我”而产生的否定性情绪

人之所以异于动物是因为有“人性”,就是“他的意识代替了他的本能,或者说他的本能是被意识到了的本能”。[2]孟子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孟子·离娄下》)是因为人有“四心”,其中“羞恶之心”就是“几希”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还被提高到“义之端”的高度,从本体论角度提出耻感是人之为人的依据。人有自我意识能力,能够意识到“理想我”与现实存在之间的差距。耻感就是人意识到这种差距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也就是“康德所意谓的人所具有的作为本体的自由”。[3]上海师范大学哲学院副教授张志平提出“羞感是人对高层次的自我价值意识与低层次的自我价值意识之间紧张关系的主观感受,缺少这种紧张关系或只有一种自我价值意识层次,羞感就不会发生。”[4]耻感产生的根源在于个体追求“理想我”的境界,渴望从现实存在中不断挣脱,提升自己。

(二)耻感的德育价值

1.耻感是道德自省品质养成的心理基础

道德教化首先是他律,只有个体关注,介意他人或社会评价,才能产生耻感,反省自己的言行。现代心理学表明,正确的耻感对于个体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纠正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耻感的存在引导个体时刻反观自己,是道德自省的心理基础。传统儒家文化倡导通过自省慎独、改过迁善、见贤思齐的方式来修身养性,人贵有自知之明。自省能力的存在是个体不断进步、产生耻感意识的重要心理历程。

2.耻感是道德自律品质形成的心理保证

耻感的产生是个体把道德标准内化为个体价值追求的过程。人的道德行为的发生,是由他律到自律意志自由提升的过程,道德自律是个体内化社会道德的最高境界。马克思也说过:“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5]如果一个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主动将垃圾送入纸篓或垃圾桶,不管有没有老师监考都不会作弊,那么他就做到了自律。当下耻感教育培养的是“文化人”而不是“规范人”。自律品质自古就是立人的关键,儒家把“有耻且格”作为追求的理想人格,激励士大夫修身养性,最终实现“内圣外王”的理想境界。

3.耻感是道德行为产生的心理动力

耻感作为自我情绪的制裁,通过痛苦心理体验激励个体“知耻而后勇”。“耻的异体字是从‘耳’从‘心’,它被文字学家解释为因不当行为而心愧耳赤之意”,[6]有了这样的痛苦体验,个体就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约束自己做合时宜的事情。耻感约束个体改过从善,引导人在道德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耻感激励着个体知耻求荣,越王勾践为洗刷耻辱,卧薪尝胆,励精图治,终于一举歼灭吴国,当上春秋最后一位霸主。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具有自我意识增强、追求个性、崇尚自由、富有创新精神等鲜明特点。但相应的是非善恶评价标准模糊、抗压能力弱、易迷失方向等特点也很明显。当下青少年对耻感没有正确的认识,耻感缺失已成不容争议的事实。

二、当前青少年耻感缺失的表现

(一)青少年自省能力的缺失

当前青少年宣扬独立、自由,其行为越来越自我。“2011年11月份网上报道了上海援交少女案,对涉案少女的访谈结果令人震惊。这些花季少女并没意识到其行为与卖淫无异,相反大多数女孩为通过‘自己劳动’挣零花钱感到‘自豪’”。[7]这种情况的出现固然有家庭、学校、社会的责任,但青少年缺乏自省意识、道德麻木冷漠令人难以想象。儒家传统以“不信”为耻,学校历来对考试舞弊现象严惩不贷,但由于自省能力的缺失,不少学生仍心存侥幸,以身试法。他们甘愿冒险对抗制度,也不愿反思自身。

(二)青少年自我评价感的缺失

部分青少年崇尚个性,标榜自由,喜欢我行我素,自我评价感低。一方面表现在冷漠处事,不能正确对社会群体行为作出评价,另一方面表现在不在乎其他人怎么说、怎么看、怎么议论。这就使得一般的社会道德规范对其行为的约束日渐式微。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随地吐痰、扔东西、不遵守纪律乱插队等。当下青少年爱慕虚荣、盲目攀比现象充斥校园,荣誉与耻辱评价错位,把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归因于教师的无能、自己的智力缺陷。青少年自我评价感低,缺乏追求理想的自信和勇气,不利于健康人格的培养。

(三)青少年担当意识的缺失

青少年是社会未来的接班人、民族的希望。然而当下一系列负面报道,矛头都指向青少年群体,种种行为表明他们在一定程度上缺少担当意识。“药家鑫案”、“我爸是李刚”等让我们看到,当车祸发生后他们不是想着如何救助伤者,而是如何置对方于死地以逃避责任。他们的耻感何在?他们的担当意识何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我们不怀疑青少年的爱国热情,但在日常生活中都不能做到敢作敢当,怎敢寄希望于战争年代挺身而出?没有勇气承担责任的人注定不会受到社会尊重,也缺少舆论同情。

三、青少年耻感缺失的原因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人的社会意识,人的行为总是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历史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到底是现实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8]人的社会意识反映社会经济状况。部分青少年耻感的缺失除了自身因素外,与当下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现状密不可分。

(一)青少年信仰弱化造成价值观多样化

当下传统文化弱化,大众文化大行其道。大众文化中的低俗、庸俗、媚俗成分影响青少年价值判断,而消费主义、虚无主义、享乐主义给青少年带来很大冲击。人一旦变成欲望的奴隶,势必会降低自己的个人与社会责任感,随之而来的就是信仰的弱化、道德的堕落、荣耻的错位。市场经济追名逐利的负面影响造成青少年的价值观、尊严感被践踏,尊崇金钱至上。青少年置身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由于缺乏辨别力,价值选择多样化不可避免。

(二)网络文化消极影响造成人格虚拟化

截至2009年12月底,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占网民总体的50.7%,网络成为青少年最主要的信息来源渠道。[9]网络在给予青少年言论自由、追求自我最大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网络疏远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形成由“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变,虚拟的“人机交换”取代现实的“人际交往”。青少年长期沉溺其中造成人格的虚拟化,耻感淡化比较明显。网络隐匿性缺少“熟人”监督评价,言行更加肆无忌惮,比如匿名发表所谓个性宣言,追求高关注度,从中得到虚伪满足感。

(三)重知识轻德育造成耻感教育的缺失

长期以来学校、家庭忽视青少年的品德教育,尤其是忽视耻感教育,在“三德”教育中加入耻感教育也才处于起步阶段。一方面教育的目标长期停留在家长“望子成龙”、学校追求高升学率的层面。这种重知识、轻德育的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只是会考试的机器而不是具有独立思维能力的个体。智力越突出,如果人格不健全,对社会的危害越大。另一方面在教育方法上,把耻感教育仅作为一种知识进行传授,仅满足单一表层说教形式,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缺乏情感交流。青少年形成冷漠、抵触甚至叛逆的态度,教育没有发挥启迪人心、激发青少年自觉道德良心的作用。

(四)社会的转型造成道德评价标准混乱

社会转型意味着两种社会结构的变迁,意味着社会结构的断裂,同时也就相应地存在着“道德精神的断裂”的问题[10]。道德精神的断裂意味着原有的是非善恶评价标准出现混乱,在这个过程中就要面临价值澄清的历史任务。社会转型期价值标准的混乱,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人缺少信仰支撑,具体来说,缺少信仰的自律意识,也没有养成守法的他律意识。当社会环境宽松、青少年享受到渴望已久的自由时,就会走向自由的另一个极端,出现无所适从、自以为是的耻感缺失现象。在个人主义盛行的社会中,道德评价标准混乱,个体又缺乏耻感的约束,是非善恶不分,所作所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也是个体沦为阶下囚的原因之一。

四、青少年耻感培育的路径选择

耻感教育就是“加强区分美丑善恶的教育,正确树立何者为耻、何者为荣的观念教育,知耻教育从小抓起,待人在形成‘自我意识’之后,自然就有荣誉感和耻辱感”。[11]对青少年进行耻感培育是化解当下德育困境的重要方式,是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青少年健康人格、自觉行善的需要,全社会都要关注青少年成长,关注耻感教育。

(一)培育内容:责任感、荣誉感、道德感

1.责任感是青少年耻感培育的前提

“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论语·泰伯》第八)儒家传统耻感文化强调士大夫的担当精神,把个人荣辱得失与国家兴亡联系起来。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心理,是耻感教育的前提。有责任意识,青少年才会不断反思,形成自我意识,当出现责任过失时才会产生羞愧痛苦体验,才会勇于面对,努力弥补过失。新时代青少年应该有崇高的理想,眼光不能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青少年情感易冲动,朋友同学之间因言语不和就大打出手,因为打架斗殴被学校开除,此类违法犯罪的事情屡见不鲜。青少年首先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人生目标、人生理想有清醒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自我意识,建立起支撑自己实现理想的精神动力。其次要对家庭负责,通过感恩教育的宣传理解父母,增强对家庭的责任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青少年要有社会责任意识,有正义感和是非感,最终成长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2.荣誉感是青少年耻感培育的基础

荣誉感与耻感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荣耻是“人们对一定道德事实的善恶性质之客观评价和主观感受。”[12]善的否定性存在就是恶,荣誉感是对善的肯定性感受,耻感是对善的否定性感受。荣誉感是通过肯定性的感受明白怎么样做,而耻感是通过否定性感受明白怎么去做,在一正一反的鲜明双重感受中明白到底该怎么做。如果仅以耻感来规避青少年的行为,那么其认识有可能还“停留在‘不犯错,不违规,但也不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常态行为上”。[13]人要完善自我,实现超越,除了要自觉规避恶行,还要追求善行,只有培养青少年的荣誉感,才能提升道德境界。荣誉感是对待自我与他人、社会产生一定的道德认同。有归属感才会促使人不断完善自我,努力行善寻求认同。培育荣誉感是以积极的道德情感激励善行,而不是不择手段地急功近利。

3.道德感是青少年耻感培育的目标

道德感是基于一定的道德需求和规范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作出评价时产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反感、尊敬、感激、爱憎等。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情感对人行为的推动力持久而强大。道德感的存在可以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使其符合一定的道德要求,从而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产生自尊、自爱、自信的情感。道德感的存在也可以培养青少年群体意识,在督导自己言行的同时,关注他人,正确判断他人行为,并作出适当评价,产生爱憎分明的情感体验。于己可以引以为戒,于社会可以防止道德冷漠行为的发生。“小悦悦事件”②的发生引发国民的道德感思考,青少年对此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二)培育方式:知、情、意、行

1.提高道德认知,构建理想人格

德育属于价值认知的范畴,而非科学认知范畴。传统教育在科学认知模式下追求“单一向度”的技术人才的培养,忽视人的精神需求,德育仅停留在说教的层面。青少年的耻感教育首先要有道德认知,认清道德层次性,了解青少年的道德接受情况和发展情况。搞“一刀切”容易让青少年产生反感,所以耻感培育要有目的性、层次性。其次,针对部分青少年“去道德化”现象,有目的地构建理想道德人格,鼓励青少年为实现崇高的理想人格不断完善自我,追求卓越。耻感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个体能意识到现实存在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距,因此只有提高道德认知,有高尚理想人格引导,才能发挥耻感的积极作用。

2.模拟道德情景,强化知耻体验

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其培育要采取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青少年耻感的培养需要模拟道德情景,实现情与景结合。比如可以通过宣传与耻感有关的道德故事、播放“知耻明荣”主题的录像、组织有关耻感主题班会等形式,让青少年积极参与,老师、同学对其言行进行评价。情景教育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这一耻感教育素材,从中抽取鲜明的人物形象,引导青少年融入主人公的情景故事,强烈感受到什么样的行为会受到赞扬、什么样的行为会得到大家的唾弃,唤起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对照反思现实中自己的言行,以榜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情景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情感沟通,及时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避免过度耻感对学生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3.构建赏罚体系,践行行己有耻

赏罚体系的建构不仅体现公平正义,还要体现社会的荣辱观,目的是要除恶扬善。它包括两个方面:奖励体系和惩罚体系。奖励以肯定的形式对社会成员的行为作出正面价值认定,意在激励人们为社会作贡献;惩罚以否定形式把社会成员的负性行为揭发出来,让群众以此为戒自觉规避言行。赏和罚都只是手段,最终目的是激发人的荣耻感。论功行赏,赏罚有序,由此来约束人的行为。赏罚有度,在公正合理的体系下,真正发挥他律功能。正所谓过犹不及,赏罚体系既要体现社会的道德力量,也要发挥法律的威慑力,让青少年因为羞耻感而自勉。

(三)培育途径:先进文化引领

1.家庭文化氛围的熏陶:发挥垂范作用,重视养成教育

耻感的养成应成为家庭教育的重点,行为一旦成为习惯就没有了耻感。比如吸烟,刚开始时因害怕批评可能会感到害羞,自觉躲避起来,但父母若不及时纠正,就习以为常不会有耻感产生。部分青少年以不正当手段,如“行贿”等当选学生干部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与父母的教养方式存在很大关系,没有做好率先垂范的家庭的不健康文化氛围让他们毫无耻感。耻感的培养还应满足青少年成长的情感需要,给予精神慰藉,消除孤独感。父母参与青少年成长,对他们的每一步关键选择作出引导。但由于现代生活方式造成家庭关系冷漠,父母忙于事业忽视孩子情感需求,孩子以极端的方式来引起父母的关注,上海“援助少女案”的发生与父母忽视孩子情感有很大关系。在单亲家庭中成长起来的青少年,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极易发生扭曲,这部分孩子耻感教育更应该得到父亲或母亲格外关注,对出现消极耻感进行引导。因此青少年耻感培养要重视家庭养成教育,父母给予孩子更多的爱,满足情感需求。

2.校园文化环境的塑造:构建主题,推动高雅文化进校园

校园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要有鲜明的文化主题,弘扬知耻明荣的校风,在多样性中坚持统一。首先校风体现学校的精神内涵,凝聚力量,它激励学生始终奉行“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信条,让学生牢记学校的光荣与梦想,真正体会知耻明荣,自觉履行责任,成长成才。校园文化基调体现时代精神和民族特色,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载体,如广播、网络平台、学生社团等宣传先进文化,使耻感文化得到传递和感染,让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感受耻感的底线和内涵。校园文化建设还要推动高雅文化进校园活动,例如中央芭蕾舞团、昆曲剧团等深入学校进行演出。高雅文化进校园能有效抵制大众文化负面影响,让学生明辨是非荣辱,分清真善美,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高雅文化占领学校主阵地,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有利于学校的耻感教育、审美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遏制校园攀比之风,及时纠正扭曲的审美观。学校管理者要根据学生的成长需求,为高雅文化进校园创造条件。

3.社会舆论环境的净化:树立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旋律

电视、广播、报纸等大众传媒作为社会的“喉舌”,应遵循行业自律精神,明确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即树立社会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主旋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树立健康的道德价值标准。但当下大众媒体为迎合大众口味,实现利益最大化,往往偏离“轨道”。例如,某相亲类节目竟推出女生的恋爱宣言:“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国家广电总局发布“限娱令”③才让此类风波暂停。在公众场合赤裸裸地表达金钱欲望,容易误导涉世未深的青少年,不利于耻感观念的形成。大众传媒一方面要发挥社会舆论功能,监督大众的言行,惩恶扬善,标榜社会正义,及时曝光社会丑恶行为;另一方面也要加强自律意识,反对虚假报道,反对不顾社会公益,盲目追求商业化运作。青少年耻感的培养要积极引导大众传媒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发出时代最强音引领时代主旋律,为青少年营造知耻明荣的社会环境。

4.网络文化环境的优化:引领意见领袖,提升网络文化层次

网络是青少年信息的主要来源,也是青少年与他人沟通交流的载体。网络方便快捷,足不出户尽知天下事,网民也常用微博、论坛、QQ聊天等发表自由言论。网民思想文化素质参差不齐,文化层次有待提高。提升网络文化层次就要对网络意见领袖进行引导监督,约束其言行,允许在法律范围内的言论自由,鼓励对时事政治做出客观评价,鼓励为政府执政建言献策,反映基层民众心声。坚决制止发表破坏社会和谐和煽动群众闹事的言论,反对发表低俗消极言论误导青少年价值观的行为。要加强对网络监管,及时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优化网络环境。

青少年耻感教育应加强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形成合力,建构成体系,关注青少年成长,关心青少年耻感的养成教育。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追求士大夫“有耻且格”理想人格,当下青少年耻感的培育也要做到“知耻而后勇”,使青少年及时反观自己的行为,自觉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控制、自我纠正。

注释:

①2011年11月4日,上海市闸北区检察院办案检察官向媒体披露的、警方破获的一起未成年女性参与卖淫和介绍卖淫的特大案件。

②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18人视而不见,只有拾荒者陈贤妹施以援手,小悦悦经抢救无效死亡,引发热议。

③广电总局2011年7月专门召开了“关于防止部分广播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座谈会”,会上专门邀请各大卫视的相关负责人参与讨论关于“限娱令”的意见。10月下旬,广电总局“限娱令”正式下发。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9.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3]陈新汉.论耻感的哲学意蕴[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9,(05):21~28.

[4]张志平.情感的本质与意义——舍勒情感现象学概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60.

[5]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5.

[6]樊浩.耻感的道德哲学意义[N].光明日报,2006-10-30(12).

[7]上海多名女中学生组援助交际团相互介绍卖淫[N].京华时报,2011-11-07(18).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477.

[9]新华网.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1.95亿规模不断增大[DB/OL].http://news.xinhuanet.com/eworld/2010-06/09/c_12199447.htm,2010-06-09.

[10]高兆明.耻感与存在[J].伦理学研究,2005,(03):9.

[11]金开成.说耻[J].中国图书评论,2000,(01):265.

[12]曾建平.耻恶荣善——道德心理学视野中的荣辱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35~38.

[13]茹世青.论耻感[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09:20.

猜你喜欢
耻感个体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耻感、耻感伦理与转型期道德建设
——评章越松著《社会转型下的耻感伦理研究》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竞技体育赛场上的耻感文化与罪感文化
论大学生耻感教育的实效性和平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