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俗
- 福建大圣信俗文化研究回顾与展望
为极具特色的大圣信俗文化。21 世纪以前福建大圣信俗文化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聚焦在神祇溯源、《西游记》成书与福建联系的探讨上。随着21 世纪初闽北顺昌县“齐天大圣”“通天大圣”相关文化遗存被发现,该领域的研究较以往明显深入,但仍多着力于“孙悟空”艺术形象来源等问题上。2010 年以后,国内外学者们将视角扩大,更多关注到当代的大圣信俗文化,在文艺作品、海外传播和文旅发展等方面研究上出现了一批引人注目的成果。总体而言,近年来关于福建大圣信俗文化的研究呈现出逐步
武夷学院学报 2024年1期2024-04-15
- 关林信俗音声景观研究
系的阐释中。关林信俗音声景观是关林信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直伴随着传统的延续在时间线上经久不息,与关林信俗文化的地方认同问题息息相关。一、关林信俗概况关公,是中国汉族民间信奉的诸神中最具影响力的神祇之一。据关林现存历代碑文和相关史料证实,关羽灵首被以诸侯之礼厚葬于此已近两千年。后经宋代改称“武安英济五庙”,明万历修殿建庙,清代敕封“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并为其立碑等一系列官方推崇,以及有关关羽忠勇事迹的诗文、传说、造像的传播和佛道两教对关羽神
大众文艺 2023年8期2023-08-22
- 系统阐释妈祖塑像与图像艺术,实证构建妈祖神像艺术体系
——《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评述
相关习俗。“妈祖信俗”是民间信仰妈祖的各种习俗的统称,于2009年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成为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从地方性民间信仰发展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在妈祖信俗中诞生的用作敬奉妈祖的单体塑像和妈祖组合立体塑像,以及妈祖绘画类、雕版印刷类图像,是妈祖信俗的物化载体,始终传承与彰显着妈祖这一民间宗教信仰长盛不衰。张蓓蓓教授所著的《民间信俗下古代妈祖塑像和图像艺术研究》(文物出版社,2023 年
工业工程设计 2023年6期2023-04-22
- 内丘神码信俗实践与女性情感世界展现
有成果对内丘神码信俗实践主体——女性行动者的相关研究关注较少。从当前女性民俗学研究来看,一般集中在民间宗教信仰视域探讨作为实践主体的女性“因何参加”④“如何参加”⑤“影响效果”⑥等三个层面予以讨论,将宗教信仰与女性实践者进行某种意义上的耦合思考,但此类朝山进香的宗教信仰均表现为“长周期性”的特点,不具备日常生活化特征,无法形成和展现女性较为完整的情感世界。同时这些研究不曾引入身体民俗学的视角,思考女性如何在具体的身体实践中完成自我性别意识和身份认同的建构,
社会科学动态 2023年2期2023-04-06
- “福地祥凝——澳門土地信俗” 展弘揚傳統文化
生根。“澳門土地信俗”於2021年獲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藉此重要契機,澳門博物館聯同本澳多個民間團體,一同徵集各類與澳門土地信俗相關的文物,透過展覽向公眾展示土地信俗深厚的文化內涵。 “福地祥凝——澳門土地信俗”展覽是文化局“兔歲添福氣,蓮城起祥雲”新春系列活動之一,分為“地載之德”、“世代相承”、“萬家歡慶”和“德蔭閭閻”四部份,包括書籍、碑文、照片、神像、祭祀及賀誕物品等,展示出土地信俗在澳門植根、傳承及發展的過程,反映華
澳门月刊 2023年3期2023-03-17
- 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的思考
——以莆田市妈祖信俗传承人传承实践为例
交流协会作为妈祖信俗的代表性传承群体名列其中。通过与苍南县坑尾妈祖庙、莆田湄州妈祖祖庙、莆田文峰天后宫(以下简称“文峰宫”)等相关人员(1)温州市苍南县坑尾妈祖庙董事长林成眠、莆田市湄洲妈祖祖庙董事会办公室主任林群华、莆田文峰天后宫管委会主任陈鹭玲等。进行访谈交流,本研究认为,莆田市认定的妈祖信俗代表性传承人虽是个体,但各宫庙以团体或群体的方式展开具体的传承工作,与苍南县认定的妈祖信俗传承群体传承方式相似。本研究拟以莆田市妈祖信俗传承人(2)文中的妈祖信俗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5期2023-02-20
- 陈靖姑信俗文化内涵与当代社会价值探析
杨文军陈靖姑信俗文化的影响范围包括闽、台、港、澳、浙、赣等省(区)和世界各地的泛道家文化圈,尤其台湾汉人聚集区和国外华人社区,信众达八千多万,出现四千余座临水宫分庙,形成一种特殊的信俗文化现象。据统计,在台湾有四百多座临水宫分庙,近二十多年来台湾到古田祖宫朝圣者已有四十多万人次。[1]每年的陈靖姑诞辰日(农历正月十五日),中国举办接香火、科仪、祭祀大典、“请花”仪式等非遗活动,吸引来自海内外信众的拜谒、瞻仰与祈福,反映出陈靖姑信俗已经成为福建一张文化名片、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4期2023-02-18
- 西江流域传统聚落的避灾信俗与心理补偿研究
族群形成了不同的信俗。西江流域是多神信俗的典型区域,社稷、儒释道信仰、民间神祗等遍布各地,并且有强大的包容性,和谐共存。我们对西江流域传统聚落中各种有形的和无形的避灾信俗与心理补偿进行分类阐述如下:一、避灾信俗(一)社稷(土地神)对聚落土地和空间的庇护社稷是西江流域传统聚落中最大量的信仰对象。“社”是掌管大地和阴阳生育的神祗,是“五土之神”,与祖先崇拜有内在的联系。“稷”是“五谷之神”,“社稷”为人类对自然的指代,供奉社稷是祈求自然与祖先的庇护。广东地区的
西部学刊 2022年14期2022-08-08
- 文本互涉:《哪吒》系列的跨媒介叙事
居澳门以来,哪吒信俗便进入了顾跃的视野。哪吒信俗是澳门传统的民间信仰之一,百年来每逢农历五月十八哪吒宝诞,澳门民间必有隆重祭祀,不啻建醮祈福,还要巡游、飘色、印平安符、抢花炮、求哪吒印符、派平安米……2012年,哪吒信俗列入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4年又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顾跃以哪吒为题材的创作,始于2016年的油画作品《哪吒-大将军》。如果说这是他对澳门民间文化语境的一种初步回应,那么随后创作的青铜雕塑《哪吒-火焰:守护》则是其跨媒
雕塑 2022年2期2022-05-31
- 福州天后宫“茶帮拜妈祖”信俗的历史变迁与当代价值
天后宫是福州妈祖信俗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天后宫内由福州茶帮在商运过程中发展出来的“茶帮拜妈祖”信俗文化是闽茶文化的独特形式,更是海上丝绸之路枢纽城市福州对外贸易繁荣的见证与缩影。“茶帮拜妈祖”信俗文化是福州地区一种既含有福建茶文化又带有民间信仰属性的特色文化资源,申遗成功之后更是带动了其在当代的新发展,促进了两岸精神文化交流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其中蕴含的闽商精神使得福建茶产业在“一带一路”的倡导之下获得了更广阔的市场,福建茶文化也得到了弘扬和传播。福建
炎黄地理 2022年12期2022-05-30
- 古都流韵 河洛风情
、牡丹花会、关公信俗等为代表的独特地方民俗文化。河洛大鼓河洛大鼓起源于清末民初,早期又称“大鼓书”“鼓碰弦”“钢板书”,是在洛阳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洛阳琴书词曲典雅,旧称“琴音”,最初多在官宦、商绅和文人之间传唱,流入民间后,改称“琴书”。19世纪初,洛阳琴书与“单大鼓”结合,并吸收了河南坠子的一些曲调,而形成河洛大鼓。河洛大鼓最初流行于洛阳周边的农村地区,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洛阳、偃师等城市盛行,当时的洛阳城区已经具有较为稳定的曲艺市场。到20世纪
中华瑰宝 2022年10期2022-05-30
- 画笔绘就最美湄洲
2009年,妈祖信俗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湄洲岛的妈祖祖庙也是全球亿万人的朝圣之地。湄洲岛地处东南形胜之地,素有“南国蓬莱”之称。长达30.4公里的海岸线上“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散落着13处金色的沙滩。绵延5公里的海蚀景观更是“神光离合”,让人流连忘返。湄洲岛的天光云影里有神奇的色彩,四时风景里有神妙的时刻,民俗风情中有神圣的意味。行走湄洲岛,最好的行囊莫过于一支画笔、几块画布。盛夏是湄洲岛最美的季节。2022年7月中旬,一群画家来到湄洲岛采风、写生。
油画 2022年3期2022-05-30
- 闽南关帝信俗歌仔戏“三出头”仪式舞蹈研究
——以漳州文衡殿关帝信俗仪式中的民俗舞蹈呈现为主
000)闽南关帝信俗仪式舞蹈作为珍贵的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民俗舞蹈的主要表现内容,它与民俗事象息息相融,渗透着闽南的民俗风情,成为闽南民俗文化有形传承的重要形式[1]40,亦成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与心理认同的重要纽带。文章以漳州文衡殿为中心,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借鉴民俗学、民族舞蹈学和文化人类学等方面的研究方法,既总结闽南关帝信俗仪式中歌仔戏“三出头”仪式舞蹈存在的基本概况,又归纳其所具有的艺术形态特征,也剖析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意涵。由此深入探讨闽南关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1期2022-05-26
- 莆田蔗塔与妈祖信俗非遗文化传承研究
蔗塔,以其独特的信俗符号与表象符号成为妈祖信俗非遗文化的十大符号载体之一。一、莆田蔗塔所指的信俗符号莆田蔗塔作为妈祖信俗符号的十大表现形式之一,最突出的特点当数其丰富的文化精神。据当地民间人士所说,莆田蔗塔的背后有一个关于妈祖信俗的动人传说。早年间,妈祖林默娘为海上迷途的打鱼人照亮归家的路,点燃了自家的茅草屋,然而草屋燃尽却不见归途,于是妈祖就将庄稼地里的甘蔗扎成堆作为燃料。因为甘蔗内含丰富的糖分,便燃起熊熊大火,引领海上的渔民平安返航,避免了一场悲剧的发
天工 2022年19期2022-03-18
- 卷首语
。我们知道,妈祖信俗随闽商的活动而迁播,但随着闽商活动传播到内陆地区之后,却形成了“海神不临海”的有趣现象。本期“千年闽商商会会馆”着眼于川滇交界的凉山州;中国古代重要的商贸路线——蜀身毒道和茶马古道均由此经过。明清时期的福建移民把妈祖信俗带到了凉山;2017年,随着西部大开发奔赴凉山创业的新一代闽商再次将家乡的妈祖分灵至凉山西昌。传统与现代,西南内陆与东南沿海,又一次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是为序。
闽商文化研究 2021年1期2021-12-06
- “非遗”融入澳门百姓生活
饪技艺和澳门土地信俗等3个项目全部成功入选。至此,澳门已有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名录,它们不仅是澳门珍贵的文化资源,更已融入澳门人的日常生活。向世界传播中华饮食文化自2006年国务院首次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澳门共有11个项目成功入选,分别是由粤、港、澳三地共同申报的粤剧和凉茶制作技艺,由澳门独立申报的木雕一神像雕刻、道教科仪音乐、鱼行醉龙节、南音说唱、妈祖信俗、哪吒信俗,以及本次新增列入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土生土语话剧和土地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1年10期2021-11-01
- “非遗”融入澳门百姓生活
饪技艺和澳门土地信俗等3 个项目全部成功入选。至此,澳门已有11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名录,它们不仅是澳门珍贵的文化资源,更已融入澳门人的日常生活。向世界传播中华饮食文化自2006年国务院首次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澳门共有11 个项目成功入选,分别是由粤、港、澳三地共同申报的粤剧和凉茶制作技艺,由澳门独立申报的木雕-神像雕刻、道教科仪音乐、鱼行醉龙节、南音说唱、妈祖信俗、哪吒信俗,以及本次新增列入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土生土语话剧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1年10期2021-10-27
- 福州“茶帮拜妈祖”信俗
现设有“福州海丝信俗文化交流中心”图5 在旧时大水流湾处鸣锣(今南后街门口左侧),“茶帮拜妈祖”仪式开始图6 身着短打,挑着茶担,打着“茶”字大旗,“茶帮”鱼贯而入天后宫图7 “茶帮”列队,行礼敬香图8 泡茶,向妈祖献礼后,“茶帮”手捧平安茶,饮福受祚闽商商业的繁荣和妈祖文化的昌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无论走到什么地方,妈祖都是福建商人共同的文化符号。闽商在妈祖的保佑下走遍全球,妈祖信俗也适应于闽商的所在地域、不同行业而产生了丰富的呈现形式。清末福州为世界茶
闽商文化研究 2021年2期2021-03-31
-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山西民俗旅游文化韩译研究
——以关公信俗为例
30032)关公信俗是指崇拜关羽的民间实践、 相关仪式和庆典活动。关羽是中国三国时期著名蜀将,其核心精神为“忠仁义勇”,被誉为“武圣关公”,与“文圣孔子”享誉海内外。关公信俗是中国民间信仰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2008年运城关公信俗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世人瞩目。而运城作为关公故里,运城关帝庙是全国最大的关帝庙,也是关公信俗活动的主要开展地, 运城关帝庙与关公文化密不可分, 关公文化的对外宣传也会对运城关帝庙这一著名景点的发展和建设起到积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1年21期2021-03-07
-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民间信仰的传承与保护
——以柘荣陈靖姑信俗为例
本文以柘荣陈靖姑信俗为例,试图分析其从民间信仰到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变过程中的传承与再生,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民间信仰的保护作用。一、柘荣陈靖姑信俗的历史源流陈靖姑信俗文化在柘荣县的传承已有600多年,在当地传统文化中有着深远影响。目前找到最早记录柘荣陈靖姑信仰的文献是万历《福宁州志》:顺济宫神,姓陈,江南下渡陈昌女也。在西门外迎恩亭右,旧在夫人桥旁,成化十六年从(重)建。今所州判刘志选重修。又名临水陈夫人宫。凡新嗣者保男女,痘疹者皆祷于此[1]。这条文献虽然
文化学刊 2021年9期2021-03-07
- 非遗视角下的民间信仰发展研究
——以冼夫人信俗为例
22)一、冼夫人信俗的历史成因洗夫人一生经历了梁、陈、隋三个朝代,在朝代更迭的重大历史时刻,冼夫人都能顺应国家统一大局,避免百姓受到战争灾难,生灵涂炭,并在梁朝时上书朝廷恢复崖州政制设置郡县,致使海南结束了至汉代以来脱离中央政府管辖了五百多年的混乱局面,并且给海南带来了当时先进的文化。日本历史学家小叶田淳在其著作《海南岛史》中称“海南历史上的黎明自冼夫人始”。冼夫人一生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其功绩受到历代政府和民间的认可。因民众自发祭祀活动不断
大众文艺 2020年3期2021-01-27
- 疫情下妈祖信俗传承的危机与应对
机?下文试以妈祖信俗为案例进行分析。一、疫情下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危机妈祖,原名林默、林默娘,福建莆田湄洲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据文献资料记载,妈祖生前是位女巫,水性极佳,能预言祸福,善于观测天象,也懂得许多医理知识,经常救助当地百姓和过往船只。宋雍熙四年(987),在一次海难救助中妈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妈祖死后,当地居民在湄洲岛上立庙祭祀,希望世人永远记住这位美丽、善良、勇敢的人,也希冀妈祖能够像她生前一样继续保佑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对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6期2020-12-19
- 闽东三大女神宫庙建筑特征及信俗初探
;陈靖姑;马仙;信俗福建背山面海,地处丘陵地带,境内层峦叠嶂、河流纵横、交通闭塞。千百年来,迁徙入闽的中原民众聚族而居,形成了“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的地域文化,也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民间信仰。其中,“海上女神”妈祖、“妇幼保护神”临水娘娘和“健康平安神”马仙并称福建三大女神。三大女神都有扶危济困、乐善好施、助人为乐、保境安民的“功力”,因此,三大女神在闽东有广泛的信众和普遍的影响力,宫庙遍布闽东大地。1 宁德天后宫建筑特征及其信俗1.1 庄严华美的宁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8期2020-12-07
- 闽地“姑”信俗文化的内涵及其在新时代的价值
”为主要祭祀对象信俗。林默娘妈祖信俗就是这种“姑”信俗的代表与组成部分。本文拟就八闽“姑”信俗的由来、内涵与妈祖文化的关系及其在新时代价值与意义做初步探讨。一、“姑”信俗文化概念提出与八闽地区“姑”信俗文化述陈八闽“姑”信俗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如果给予理论定义的话,八闽“姑”信俗文化则是以值得尊重的女性长辈为主要崇拜对象并通过祭祀、立碑、绘画等形式加以肯定、给予弘扬,并以此为核心吸引更多百姓认同而建造与创作出来的仪式、传说、出版物等文化遗存。以女性为祭祀对
闽商文化研究 2020年2期2020-12-02
- “妈祖信俗”千年传承中华美德
早在千年前,妈祖信俗已经扎根澳门社区。澳门的先民多以渔业为主,故敬奉妈祖为神。妈祖信俗起源于宋朝。相传,妈祖原名林默娘,为福建蒲田人氏,平日里喜欢扶危济困,乐于助人,因救助海难而受到人们的敬仰。人们立庙奉祀,奉妈祖为渔民之守护神。后经民间神化及历代皇帝褒封赐号,妈祖信俗影响力逐渐覆盖中国东南沿海及东南亚国家。坐落在澳门路环岛叠石塘山上的澳门天后宫,占地近7000平方米,是澳门迄今规模最大的庙宇。整个建筑按照闽南古建筑风格设计建造,并参照福建、台湾等地妈祖庙
侨园 2020年12期2020-03-24
- 东西方文化荟萃之地
——澳门的非遗
鱼行醉龙节、妈祖信俗、哪吒信俗、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土生土语话剧、土地信俗、朱大仙信俗、搭棚工艺、苦难善耶稣圣像出游和花地玛圣母圣像出游。其中8个项目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括粤、港、澳联合申报的粤剧和凉茶制作技艺,由澳门独立申报的木雕-神像雕刻、道教科仪音乐、鱼行醉龙节、南音说唱,及新增的妈祖信俗和哪咤信俗。另外,粤剧更于2009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肯定,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粤剧:用粤方言演唱
侨园 2020年12期2020-03-24
- 锡伯人最尊贵的绳索
特质,与其独有的信俗传承有很大关联。其中,喜利妈妈信俗产生于锡伯人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鲜明的结绳记事和祖先崇拜的特征,作为原始崇拜的一项重要内容被保留沿用至今。在沈阳市沈北新区黄家乡八家子社区,聚居着一百多户锡伯族人家,其中有五户人家将本家族的“喜利妈妈”保留下来。“敬祭”喜利妈妈,是锡伯族普遍和独有的民间信俗,发源于东北地区,如今在东北最主要的传承地就是沈阳市沈北新区的八家子社区。沈北新区地处平原,境内有辽河、蒲河、柳条河等,适合农牧业发展。特别是辽
侨园 2020年1期2020-02-29
- 试析陈靖姑信俗标准化在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信俗文化交流,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之一的福建福州,其丰富的民间信俗文化更是其中一支不可或缺的文化交流力量。福州作为福建的省会城市,一个由陆向海的文明窗口,历来秉持着“海纳百川”的城市精神,拥有众多开拓海丝、逐浪前行的先行者,也带动着福州多元信俗文化走进海丝沿线国家。作为福州市仓山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陈靖姑信俗文化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随着时代的变迁,陈靖姑信俗在闽台沿线和东南亚一带信众中也得到了演
经济师 2020年9期2020-02-28
- 高校研究生教育与地方文化研究的良性互动
——“第五届中国研究生地方民俗与社会研习班” 综述
少民间信仰以 “信俗” 名义申报,成为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这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当代传承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林国平教授主讲 “福建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对福建民间信仰的概况和类型作了具体分析,指出当地民间信仰不仅数量多、种类杂、影响大,具有区域性和宗族性等特征,并且沿海与内陆的民间信仰也各有特色。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研究所张泽洪教授的讲座主题为 “历史民族学与西南少数民族宗教研究”,他强调历史学与民族学研究结合的必要性,并系统论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2020-02-25
- 诗意的女神 和平的使者
——品读临水夫人信俗
国文化意味的民间信俗。湄洲的“妈祖信俗”如此,福鼎的“太姥娘娘信俗”如此,闽都的“临水夫人信俗”亦如此。依据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 年)古田人张以宁所撰《古田县志》中的《临水顺懿庙记》,临水夫人传说在唐朝后期已经形成,多地已经有了祭祀她的庙,但传播的范围还比较窄,主要是在闽东与闽北靠近福州的区域,也就是在以福州方言为主的方言区域口口相传,并逐步形成了信俗。到了宋朝的淳佑年间(1241-1252 年),朝廷敕封陈靖姑为“顺懿夫人”,临水夫人的崇拜活
海峡教育研究 2020年3期2020-02-07
- “地方”如何建构:海口府城信俗的内涵、形式与研究方法(访谈录)
前 言海口府城的信俗活动的内涵,包括了历朝国家祀典、道教礼仪及各地南下汉族移民传统文化的渊源,是三者的影响交叉互动与结合相融的体现,所以既是承载了宋代以来历代朝廷以儒学解释天地人万物关系的主流神道设教意识,又表现出道教教义回应前者而确定在神人能相互沟通、万物也能相感应而变化的诠释,由此构成当地民间传统思维对各种事物的文化认知与相互印证,形成地方的传统信仰形态,并以信俗文化作为载体而表现。概言之,从海口府城信俗文化的历史形成,可一再发现其思想背景源自华夏传承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5期2020-01-19
- “整体性”理念下的妈祖与城隍信俗保护
化、水尾渔家妈祖信俗;省级瑶族文化(乳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瑶族文化(连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市内的瑶族乳源盘王节、曹主娘娘信俗、双朝节、圣祖祭;潮汕(潮阳)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潮汕(湘桥)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市内的贵屿双忠信俗、华阳珠珍娘娘信俗、凤岗珍珠娘娘信俗、大峰信俗、夏岭妈宫信俗;广府文化(越秀)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市内城隍诞庙会活动、妈祖信俗(龙潭村天后诞)、南沙妈祖信俗、畲族拜祖公图等众多的民间祭祀活动不胜枚举。在这些民间礼俗中
文化遗产 2019年4期2019-08-08
- 江永女书文化中女子体育宗教信俗的衰落与修复
的心理归属与宗教信俗需求.在地理上江永县处于交通闭塞之地,自古以来只有一条南北官道与外界相通,重农耕、轻商贾,男耕女织的劳作方式,压制了女性的生活空间[1].江永女性较少从事体力劳动,婚前过着“闺阁”生活,主要从事“女红”活动.另外,当地瑶族女子还有生育前“不落夫家”的习俗,几乎处于与男性社会隔离的生活状态,为排解内心孤寂、焦虑和无奈,相互间通过女书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同时,女书具有较强的民间宗教信俗特点,江永女子书写女书、祭祀女神,参加庙会拜祭,组织女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5期2019-03-05
- 妈祖信俗的概念与内涵
——兼谈民间信仰的更名现象与制度化问题*
009年,“妈祖信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而历史上从无“妈祖信俗”的说法。对于妈祖这一神灵,各地民间和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同的称谓。在此前的国家与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与妈祖信仰有关的项目则都以“祭典”和“皇会”等名称出现。*在此之前,福建莆田湄州妈祖祖庙申报的“妈祖祭典”于2006年列入我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天津“妈祖祭典”(天津皇会)被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
文化遗产 2018年2期2018-05-04
- “俗信”概念的确立与“妈祖信俗”申遗
——乌丙安教授访谈录
,以期能够提高对信俗类非遗项目的认识,探索有效的保护与管理路径。参与访谈的有中山大学博士生胡玉福、任洪昌以及北京联合大学的张勃研究员。访谈内容由胡玉福整理成稿,整理稿经乌丙安教授审订。一、概念借用:有关“俗信”的知识生产胡玉福(以下简称胡):乌老您好,我们正在从事一项与“妈祖信俗”相关的研究课题,课题名称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信俗”的保护与UNESCO精神》。我们知道,您在中国民间信仰研究中较早提出“俗信”的概念,这个概念的提出对于我们重新理解民间信
文化遗产 2018年2期2018-01-23
- 浅谈山西省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统制作工艺、关公信俗共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文化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全省名列前茅:运城已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多达67项,占全省四分之一,居全省之首;运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到165项。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及节庆民俗类。1.民间文学类资源中名人传说众多,除芮城县外皆有分布,又以永济市,闻喜县,夏县较多运城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舜耕历山、舜凿龙门、等优美传说都在这里发生。运
大东方 2017年2期2017-05-30
- 浅谈山西省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统制作工艺、关公信俗共1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文化部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全省名列前茅:运城已有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更是多达67项,占全省四分之一,居全省之首;运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达到165项。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在民间文学类、表演艺术类、传统技艺类及节庆民俗类。1.民间文学类资源中名人传说众多,除芮城县外皆有分布,又以永济市,闻喜县,夏县较多运城是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舜耕历山、舜凿龙门、等优美传说都在这里发生。运
大东方 2017年2期2017-05-30
- 妈祖信俗国际性形成的历史原因
供精神动力。妈祖信俗国际性的诸种文化形态“四海恩波颂莆海,五洲香火祖湄洲”。妈祖缘起莆田的湄洲岛,自宋代诞生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当下全世界有5000余所妈祖庙,有约3亿信众。妈祖信俗已成为沿海、沿江、沿河国内外信众的精神之魂。中国史籍有妈祖信俗国际化的记载,如隆庆二年前(1558~1568年)日本萨南野间岳已建妈祖庙;万历十三年(1585年),西班牙传教士在所著《中华大帝国史》中介绍湄洲娘妈的生平事迹,等等。妈祖信俗伴随漂洋过海的华侨、海员和外交使节,传
珠江水运 2017年5期2017-04-24
- 福州民间大圣信俗的作用与传承保护对策
林哲福州民间大圣信俗的作用与传承保护对策陈超1林哲2(1.福建教育学院,福建福州350025;2.中共福州市鼓楼区办公室,福建福州350025)福州民间大圣信俗是闽都文化的重要元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对推动榕台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福州大圣信俗文化遭遇场所被拆、故事失传、传承“断代”等现状下,保护与传承这一信俗便成为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福州大圣信俗;作用;保护传承福州民间大圣信俗是福州地方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闽都文化不可或缺的元素。本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2017-04-15
- 最草根的神仙得到了最虔诚的敬仰
月3日,柘荣马仙信俗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马仙,又称马孝仙、马氏天仙、马氏真仙、马真人等,自古是以柘荣为信仰中心的民间崇拜地方神明,与妈祖、陈靖姑并称“福建三大女神”。马仙信俗肇始于唐中叶,源自浙南,盛行闽浙,影响赣粤、台港澳乃至东南亚,迄今1300多年,信众上千万。明初成为“以孝治天下”的典范,唐肃宗、宋太宗、宋真宗、元英宗、明正德帝都曾敕封马仙,封号多为“马氏护国夫人”“护国嘉佑真仙”“灵泽感应真人”等。李阳冰、朱熹、
福建人 2016年11期2016-12-07
- 妈祖故里湄洲岛“朝圣怀古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度假区因妈祖文化信俗而设。搞湄洲岛旅游,确切地说就是传播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妈祖文化信俗是湄洲岛旅游的特色和灵魂。建议着眼妈祖文化旅游发展未来,着力妈祖信俗文化和湄洲历史文物保护,建设湄洲岛北部鸽状“朝圣怀古区”。关键词:湄洲岛 妈祖文化 信俗 旅游 朝圣怀古翻开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风景区总体规划图,试着沿天妃故里旁上林路到北头中厅澳口一划,则北部上空一只展翅奋飞的和平鸽跃然眼前,鸽状“朝圣怀古区”俨然成形。其右翼为朝圣区,以湄洲妈祖祖庙为核心,向东北延
新经济 2016年4期2016-05-30
- 丙申猴年论“封侯”
【关键词】吉祥 信俗 官侯2016年是农历丙申年,民间俗称“猴年”。猴年论“封侯”,恰逢其时。驻马店市博物馆藏马上封侯玉佩,明代,玉质,完整,长10.6厘米,高8.2厘米,厚3厘米。圆雕坠形佩,雕刻工艺简练,圆润浑厚。马和猴的造型与实体相似,骏马回首远望,四肢跪卧,肥美圆润,尾部细长贴附于腹下。背上的大猴四肢站立,侧向爬行,步态轻盈。一上肢抓起马鬃,另一上肢紧按马上颚,后肢稳踏马背。圆圆的猴头机灵地扭转向前,上圆下尖,尖嘴猴腮;面部雕刻简洁,眼、嘴、鼻、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5期2016-05-24
- 从海洋认知到信俗遗产——妈祖祭典的意像诠释
的通常被称为传统信俗文化。而传统信俗文化反过来也会反作用于生活本身,或参与形塑生活的表里。祭俗文化作为民间社会普通民众精神寄托与精神生活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发展阶段介于发展形制与内里高度完备的成熟宗教与普通民俗生活之间,却又比具体的生活细节更为抽象,富有想象空间,由于发生在民间生活空间里,称其为民间信俗更为准确,也更贴近一般民众的生活空间和理解习惯。有学者认为,“在目前中国的现代化的过程中,民间宗教在许多城镇得到部分复兴,这可能说明民间宗教与现代化并不矛盾。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5年6期2015-04-09
- 深化两岸闽南民间信俗交流的对策
63000)民间信俗是民间信仰及其伴生习俗的总称。受泛神论的影响,福建闽南拥有丰富的民间信俗资源,如妈祖信俗、保生大帝信俗、关公信俗、开漳圣王信俗等。这些信俗往往经历了漫长的传承过程,具有普世性的文化内涵,以致其信众之多、范围之广、影响之深,罕有其匹。由于特殊的历史和地缘关系,闽南民间信俗大多与台湾关系密切,台湾现有1万多座民间信仰的宫庙,供奉200多种主祀神,前20名主祀神中,大部分来自闽南,因而,闽南民间信俗在两岸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作
闽台文化研究 2013年3期2013-11-14
- 论闽南民间信俗在两岸交流中的区位优势
00)论闽南民间信俗在两岸交流中的区位优势何池(闽南师范大学 闽南文化研究院,福建 漳州363000)通过叙述闽南民间信俗的概念与民俗性、泛神性、草根性、功利性特点,阐述闽南主要民间信俗的神祇及充满特色的各种信俗活动,介绍了闽南民间信俗传播入台的经过和台湾的信俗活动概况,最后以改革开放以来台湾信众频繁回闽南祖庙祭祖进香的大量事实,得出“两岸交流从民间开始,民间交流从信俗开始,民间信俗交流从闽南开始”的结论,揭示出民间信俗对两岸关系的重要作用,以及闽南在两岸
闽台文化研究 2013年2期2013-07-07
- 古田陈靖姑信俗旅游定位及其旅游资源开发*
)一 古田陈靖姑信俗旅游定位陈靖姑生于唐代大历年间(公元767—790年),福州下渡人,嫁给古田县人为妻,相传在保护妇幼上做了许多善事,被百姓尊为“救产护胎佑民”女神,历代帝王给予“临水夫人”“顺天圣母”等敕封。古田临水宫始建于唐贞元八年(公元792年),是海内外奉祀的陈靖姑祖庙,现为福建省重点保护文物和全国首批涉台文物保护工程项目,陈靖姑信俗还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笔者采用实地问卷调查法,共发出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43份,有效度95℅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年2期2012-08-02
- 旅游表述语境下的妈祖信俗真实性探析
表述语境下的妈祖信俗真实性探析黄秀琳(莆田学院旅游系,福建莆田351100)妈祖信俗是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妈祖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民俗和口承语言民俗等,内容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妈祖信俗在旅游表述中出现了失真的现象,借助旅游真实性理论从搜集参照文本、维护妈祖信俗品牌、培养原味导游队伍三方面阐述妈祖信俗真实表述的利好作为,同时提出“二元”看待妈祖信俗真实以及“前——后台”开发妈祖民俗文化旅游的观点。妈祖信俗; 表
怀化学院学报 2010年7期201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