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妈祖信俗传承的危机与应对

2020-12-19 17:02王福梅
莆田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宫庙妈祖文化遗产

王福梅

(莆田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是全世界关注的共同话题。早在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通过了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决定建立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就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出了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指导性意见,并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要求各个群体和团体要随着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创新传承方式,使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地再创造,为受众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其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2]。

2020年初全面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下文简称 “疫情”),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为控制疫情传播速度,全国不得不按下 “暂停”键,停产停业停课,居民限制出行。这突如其来的 “暂停”,给全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造成巨大的冲击,也给许多行业带来巨大的危机。那么,疫情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遇到了怎样的危机?各群体和团体又是怎样应对危机?下文试以妈祖信俗为案例进行分析。

一、疫情下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危机

妈祖,原名林默、林默娘,福建莆田湄洲人,生于宋建隆元年(960)。据文献资料记载,妈祖生前是位女巫,水性极佳,能预言祸福,善于观测天象,也懂得许多医理知识,经常救助当地百姓和过往船只。宋雍熙四年(987),在一次海难救助中妈祖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妈祖死后,当地居民在湄洲岛上立庙祭祀,希望世人永远记住这位美丽、善良、勇敢的人,也希冀妈祖能够像她生前一样继续保佑人们的生产生活安全。对妈祖的崇拜由此产生。后在历代王朝、官僚士大夫、船工水手、海商、渔民等群体的崇奉下,妈祖信仰逐渐由福建莆田传播到世界各地。

妈祖信俗是千百年来人们在崇奉妈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崇奉和颂扬妈祖的 “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为核心,以妈祖宫庙为主要活动场所,以庙会、习俗和传说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民俗文化[4]217。2009年9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妈祖信俗列入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妈祖信俗由此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4]1。保护妈祖信俗,使这个古老的民俗文化活态地传承下去,成了大家关注的问题。十多年来,各地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出了一套以传承人及祭典、庙会等民俗活动为主的常态化的保护传承模式。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使这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1.宫庙暂停对外开放

宫庙是妈祖信俗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保护和传承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场所。然而,为了防控疫情,应各地人民政府要求,妈祖宫庙及其所在旅游景区不得不暂停对外开放,严禁信众、游客到宫庙朝拜、烧香、祈福及参观等。如,有 “东方麦加”之称的湄洲妈祖祖庙是世界上第一座妈祖宫庙,也是全世界妈祖信仰的中心,每年到祖庙朝拜进香、旅游观光的海内外信众、游客已达数百万之多,仅台湾同胞每年就有超30万人次到祖庙朝圣进香、旅游观光[5]。然而,受疫情影响,湄洲妈祖祖庙所在的湄洲岛国家旅游景区自2020年1月25日起暂时关闭。直至2020年4月7日,根据 《莆田市关于实施分区分类差异化疫情防控和推动有序复工复产工作的通知》,湄洲岛露天广场景点才对省内游客散客实行每日2000人次限流开放,而各殿堂楼阁仍不对外开放。[6]随着疫情的日益缓和,4月23日,湄洲岛景区对国内低风险地区游客开放,每日限流10 000人次,但仍不接待团队游客和进香团。又如,历史上极其重要的妈祖信俗传播中心——泉州天后宫于2020年1月24日起暂停对外开放。位于汕尾城区的凤山妈祖庙是粤东地区最负盛名的妈祖文化传承中心,每年到庙旅游观光、朝拜进香、调研访问的人数不胜数。然为防控疫情需要,凤山祖庙及其所在景区也于1月24日起暂停对外开放。妈祖宫庙的暂时关闭无异于切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直接联系,没有了主客体之间的直接联系,文化传承难以进行。

2.各种民俗活动无法照常举行,民众参与度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强调民众的广泛参与,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提出:“承认各社区,尤其是原住民、各群体,有时是个人,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保护、延续和再创造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从而为丰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性做出贡献。”[2]信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以宫庙、雕塑等有形的物质为载体,还以传说故事、祭典、庙会、习俗等为表现形式。经过一千多年的传承,人们在崇祀妈祖的过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祭典、闹元宵、庙会、妈祖回娘家、谒祖进香等民俗活动,其中尤以妈祖庙会活动最为多样,富有地域特色。妈祖庙会是农历三月廿三日前后民间为纪念妈祖诞辰而举行的盛大酬神活动,庙会期间,通常有迎神巡游、演戏酬神、歌舞表演、武术杂耍、妆架踩街等活动,参加者数以万计,观者如潮,热闹非凡。如著名的天津皇会期间,除神灵出游、演戏酬神外,还有净街、门幡、挎鼓、法鼓、旱船、秧歌、提炉灯、大乐、华辇、高跷等几十种民间技艺、百余道皇会行会参加表演。文献记载天津皇会 “先之以杂剧,填塞街庙。连宵达旦,游人如狂”, “香船之赴庙烧香者,不远数百里而来。由御河起,沿至北河、海河,帆樯林立……所有可以泊船之处,几乎无隙可寻”[7],庙会盛况由此可见一斑。通过举办这些民俗活动,使民众广泛参与其中,从而使妈祖信俗得以世世代代传承下去。然而,疫情暴发后,为了控制疫情,各地纷纷出台各种限制人员聚集的措施,如居民居家隔离,暂时关闭包括妈祖宫庙在内的各宗教活动场所,禁止举行元宵、庙会等传统民俗活动,等等。这些非常时期采取的非常措施使民众不可能广泛参与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3.学校停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雪上加霜

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是以口传心授、口耳相传的方式进行的,而这种传承方式是十分脆弱的。受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冲击和影响,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后继无人、人去艺绝的窘境。可见,仅靠政府保护、传承人的自觉传授并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长久之计,也不是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中山大学高小康教授指出:“用花钱供养传承人或像设立自然生态保护区那样的方式使这类习俗、技能靠着输血的方式苟延残喘一段时期,在消亡之前拍些DV留作文化记忆,最后的归宿还是或迟或早的消亡。”[8]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不仅是政府、社会、非遗传承人的责任,也是地方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需要对遗产各个方面进行确认、立档、保存、保护,还需要通过宣传、教育、研究等方式,“深度挖掘非遗的珍贵价值,传播非遗的意义,弘扬非遗的精神,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1]。对此,具有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地方三大职能的地方高校责无旁贷。国发〔2005〕42号文件要求 “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遗产内容和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9]。十几年来,各地方院校积极将地方优秀文化遗产内容纳入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并取得可喜的成绩。位于妈祖信俗发源地的莆田学院将妈祖文化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如改革妈祖文化人才培养模式,开设 “妈祖文化传播人才培养特色班”;开设妈祖文化相关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必修课,建设妈祖文化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举办妈祖文化知识竞赛、妈祖文化主题征文比赛、妈祖明信片设计大赛、妈祖文化名家讲座、妈祖祭祀舞蹈 “三献礼”表演等系列活动,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在传承和弘扬妈祖文化方面逐渐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特色”[10]。然而,疫情暴发后,为了防止疫情在学校扩散,确保师生生命安全,教育部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学校推迟春季开学时间,所有学生不得提前进入校园,地方高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能和作用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二、应对:疫情下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的转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要善于化危为机,变压力为动力[3]。面对疫情的冲击,各妈祖文化机构、团体及地方高校积极应对,适时调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式。

1.线上直播纪念妈祖诞辰1060周年系列活动

如前文所述,庙会是妈祖信俗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是妈祖诞辰1060周年,4月13日上午,纪念妈祖诞辰1060周年庙会启动暨升幡挂灯仪式在妈祖故里湄洲岛举行,因受全球疫情形势影响,现场活动没有嘉宾和观众,而是以高清直播的方式,向世人呈现活动情况[11]。新华社、央视频、央视新闻+、百度直播、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同步直播。

为了满足妈祖信众庆祝妈祖诞辰1 060周年的美好愿望,2020年4月14日至15日,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在妈祖故乡福建莆田,举办“赞歌庆华诞·礼乐献妈祖”1 060分钟抖音现场直播活动。活动共组织106位歌手,献唱106首歌曲,分两个唱段直播:第一唱段从农历三月廿二上午11:00至次日凌晨2:00;第二唱段从农历三月廿三日上午8:00到11:00。献唱直播总时长1060分钟。[12]

妈祖祭典与黄帝祭典、孔子祭典并称为中国的三大祭典,2006年5月20日,妈祖祭典经国务院批准被列入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210。妈祖祭典分春、秋两祭,春祭于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举行,秋祭于农历九月初九妈祖升天日举行。2020年4月15日,正值农历三月廿三,妈祖春祭大典照例在湄洲妈祖祖庙举行。与往年人山人海、观者如潮的盛况不同,受疫情影响,此次春祭大典没有邀请嘉宾,也没有组织现场观众,本着减规模不减规格、减程序不减传承、减热度不减疫情防控力度的原则,采取线上直播与线下互动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全球的妈祖敬仰者都可以通过连线视频“云端”朝拜妈祖,表达弘扬妈祖大爱精神和守望相助、同舟共济、携手战胜疫情的共同愿望。[13]新华社、央视频、央视新闻+、新华社现场云、今日头条、百度、新浪、优酷等各大新媒体平台同时直播了祭典活动,展示了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上海天妃宫以 “三献礼”、拍摄微视频的方式庆祝妈祖诞辰。

2.开展抗疫公益活动,践行妈祖精神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疫情暴发后,各地妈祖宫庙、妈祖文化交流协会纷纷开展 “抗疫情、送温暖”“抗疫情、送平安”等活动,踊跃捐款捐物,助力一线抗疫,共克时艰,在践行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中弘扬妈祖文化。湄洲妈祖祖庙在第一时间向滞留在湄洲岛的外地游客及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送去慰问物资,并向海内外妈祖宫庙发起捐款倡议,同时积极配合当地政府部门开展抗疫工作。泉州天后宫大力开展“抗疫情、送平安”活动,陆续将2.8万斤 “乞龟”平安米发放给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民警、基层工作人员及受疫情影响的困难群众[14]。泉州天后宫还向日本东京妈祖庙捐赠1 500个一次性医用防护口罩。疫情期间,陆丰市福山天后宫向群众免费分发口罩,宣传防疫知识。深圳福岗天后宫不仅给辖区内公安、交警、社区检查岗捐赠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和矿泉水、大碗面等生活物品,而且还四方筹集善款,支援武汉抗疫。海南省妈祖文化交流协会和长岛县、苍南县、连江县等县区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也积极筹款,支援一线抗疫。如此等等,限于篇幅,不一一列举。

3.开发妈祖文创产品,活态传承妈祖文化

开发文创产品,是活态传承妈祖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之一。疫情期间,各妈祖文化研究机构、团体、个人在抗疫的同时,也积极开发妈祖文创产品。如泉州天后宫在2020年 “乞龟”活动中,制作了印有 《天后宫·仙境博览》插画的平安米票,作为民众领取平安米的凭据;在寄给日本东京妈祖庙的1500只口罩外包装箱上印上线稿妈祖形象;制作印有天后宫标志的卡包、平安福袋、Q版妈祖钥匙扣、大吉大利护身卡等妈祖主题文创产品[15]。台湾屏东慈天宫推出戴口罩Q版妈祖娃娃,颇受欢迎[16]。台湾动画师庄绚淳、黄宏翔共同打造 《妈祖巡福》3D动画,用1分钟动画重现妈祖巡境迎神盛况[17]。

4.线上教学传承妈祖文化

疫情发生后,莆田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发挥专业优势,利用 “互联网+教育”,线上传承妈祖文化。马克思主义学院开设的 《妈祖文化教育概论》在线开放课程,吸引全国4 200多名学子来选修。文化与传播学院的台湾籍教师利用地理之便和研究专长,采用现场直播的方式,带领学生线上参观了北港朝天宫、新港奉天宫、大甲镇澜宫等台湾地区有名的妈祖宫庙,让学生直观了解台湾妈祖文化创意产业的现况及其运作情况。体育学院在学校公众号上推出妈祖健身操、妈祖健身功相关教学视频,让全校师生在强身健体、增强防疫抗疫能力的同时,领会、传承博大精深的妈祖文化。

三、结语

疫情下的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情况再次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必须根植于现实社会环境,任何脱离了当代社会的隔离式保护,“只是使这些文化形态勉强延续一段时间而已”[8]。当前,应该转变传统传承模式,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妈祖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建设和相关网站建设,加大妈祖文化主题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大力发展妈祖文化慈善公益事业,进一步发挥地方高校在弘扬、传承妈祖文化中的作用,多管齐下,让妈祖信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环境中活态地、永续地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宫庙妈祖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福建宫庙建筑龙柱装饰艺术的时代风格流变研究
与文化遗产相遇
台军想征召“宫庙义勇”
妈祖祭典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Tough Nut to Crack
“万国茶帮”拜妈祖
蟳埔妈祖安座巡香
妈祖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