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汪灵犀
澳门已有11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名录,它们不仅是澳门珍贵的文化资源,更已融入澳门人的日常生活。
澳门是一座文化城市,历史和文化就是澳门的财富。几百年来,中西文化的交流与嬗变,赋予澳门独特的文化魅力,也形成和保存了相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久前,国务院公布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由澳门特别行政区申报的土生土语话剧、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和澳门土地信俗等3 个项目全部成功入选。至此,澳门已有11 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国家级名录,它们不仅是澳门珍贵的文化资源,更已融入澳门人的日常生活。
自2006年国务院首次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澳门共有11 个项目成功入选,分别是由粤、港、澳三地共同申报的粤剧和凉茶制作技艺,由澳门独立申报的木雕-神像雕刻、道教科仪音乐、鱼行醉龙节、南音说唱、妈祖信俗、哪吒信俗,以及本次新增列入的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土生土语话剧和土地信俗。而其中最具“澳门味道”的,非澳门美食莫属了。
据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介绍,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源于16世纪,以葡萄牙的烹调方法为基础,融汇欧、亚、非的食材及烹调方式,菜品丰富,变化多样,是澳门的地道美食,体现了澳门独特的饮食文化,也是澳门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城市的见证。
葡国鸡、马介休球、咖喱海鲜、酸辣鱼……这些东西方的饮食文化经过融合,产生了丰富多彩、味道浓郁、美味可口的各式菜品。如今,尝一顿“葡餐”成了游客在澳门必不可少的“打卡”项目。东方香料加上葡式烹饪带来的丰富味觉体验,为来来往往的游客所称道。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也随着土生葡人移居,慢慢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和特色的美食技艺之一。澳门特区行政长官贺一诚曾说,土生文化是澳门多元文化的重要体现,在中西文化交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生葡人美食烹饪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鲜明体现出不同文化在澳门交融荟萃的独特魅力。特区政府将继续创造条件,让珍贵而独特的土生文化在澳门得以传承和保育。
同样在澳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还有凉茶铺子。虽然以“茶”为名,但凉茶既不凉,也不是茶,而是将药性寒凉和能消解内热的中草药煎水而成的饮料,可消除夏季人体内的暑气,或冬日干燥引起的喉咙疼痛等疾患。凉茶至今仍是澳门人的日常饮品,承载了古老中医药的独特智慧和经验。
澳门舞龙舞狮迎新春活动
自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凉茶产业及其所代表的中医药产业就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些凉茶的老字号有了自己的生产车间,配备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和完备的消毒杀菌设施,实现了转型升级,打开更大市场,向世界传播着中华饮食文化。
据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介绍,不久前新入选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土生土语话剧”,是澳门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戏剧。土生葡人以戏剧演出为平台,使用土生土语作为表演语言,充分展现澳门东西方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并存的城市特质。
何谓土生土语?它是土生葡人的日常沟通语言,其基本词汇以葡萄牙语为基础,夹杂着马来语、粤语、英语及西班牙语,可说是语言的一个大荟萃,也是东西文化融合的代表。每年的澳门艺术节上,必有土生土语话剧作为保留节目。2021年5月,一众本地土生葡人演员再次登上澳门艺术节的舞台,其精彩表演深受观众喜爱,并维系着土生葡人的澳门情怀。
而粤剧、南音说唱、道教科仪音乐等非遗项目,则可谓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了。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局长穆欣欣曾介绍,澳门现有三张世界级文化名片,其中之一便是粤剧。从1872年澳门首间戏院—清平戏院落成至今,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沉淀,粤剧已成为澳门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抗日战争时期,内地许多戏班来到澳门,澳门粤剧迎来一段兴旺发展时期。2009年入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粤剧在澳门再度呈现繁荣景象。首部大型纪实现代粤剧《风雨同路》,即是把2017年台风“天鸽”重创澳门事件搬上舞台,彰显澳门人纯朴、踏实的本性和助人美德;作为庆祝澳门回归祖国20 周年的重点剧作,大型原创粤剧《镜海魂》则是以本土历史为题材,传递澳门人爱国爱澳、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科仪音乐是道教法事仪式中使用的音乐。由于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历史传承有序、记录详备,2011年即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澳门目前保留有大大小小道曲合计近500 首,其曲目数量之多为各地道教音乐中所罕见。
南音说唱则是一种原生态的说唱体民间歌谣,20世纪50年代曾一度兴盛,由港澳电台广泛传播。在电影《胭脂扣》中,男女主角出场那一段哀婉多情的对唱:“凉风有信,秋月无边。亏我思娇愁绪,好比度日如年……”就是地道的广东南音风格。
澳门特区政府文化局表示,这些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不但提升了非遗项目的认受性和保护力度,更展现了澳门保存的中西文化和谐交融成果,肯定和凸显澳门在粤港澳大湾区“以中华文化为主流,多元文化共存的交流合作基地”中的文化定位。
如果你在农历四月初八来到澳门,很可能会在街上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上身穿白色衬衫、下身着黑色灯笼裤、腰间系红色腰带、左手和头上缠红纱的男子穿街而过。他们手持木制龙首或龙尾,在锣鼓声中边行进边作醉酒状的舞姿,不时抓起大碗一饮而尽对空喷酒,围观人们阵阵叫好……这便是澳门的舞醉龙了。澳门鱼行醉龙节—澳门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节庆活动,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也是粤港澳历史文化血脉相连的见证。
据载,舞醉龙起源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珠海、澳门一带),早在500年前,当地居民就有此习俗,祈求消除百病,老少平安。几百年的历史变迁中,澳门将这一热闹仪式保留传承了下来,每年还因此吸引大批内地、香港和海外媒体摄影爱好者采访拍摄。
土地信俗在澳门也由来已久。数百年来,澳门华人为保一方水土平安、邻里和睦、家财旺盛、社区繁荣,以各种形式供奉土地公,形成了世代相传的民间信俗,并以农历二月初二的土地诞为年度重点活动,是促进邻里团结,增进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归依感的重要媒介,是中华传统民俗文化在澳门一脉相承的重要体现。
和鱼行醉龙节、土地信俗一样,妈祖信俗、哪吒信俗等民间信俗,都已根植澳门社会数百年。这些民间信俗在澳门的影响力很大,每年五月十八哪吒宝诞前后三天,前去哪吒庙参拜的善信成千上万,庙门前水泄不通,巡游队伍超过一公里。农历三月二十三妈祖诞辰日,在具有500 多年历史的澳门妈阁庙前,必会搭建舞台,请人表演庆祝。澳门各界知名人士、信众、香客一同上香恭祝妈祖寿辰,纪念妈祖升天的日子,举行妈祖圣像巡游,队伍从妈阁庙出发,一直巡游到新马路。这些非遗项目随着时光演变,已不仅仅是单纯的民间信仰,更传递出团结协助、和谐共荣的积极意义,在澳门影响深远。
澳门文化局表示,未来将持续对澳门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识别、建档、调查和研究等工作,同时继续为非遗的保护传承提供宣传推广的平台,落实推动澳门非遗“走出去”,进一步保护和弘扬澳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