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曼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山西太原 030032)
关公信俗是指崇拜关羽的民间实践、 相关仪式和庆典活动。关羽是中国三国时期著名蜀将,其核心精神为“忠仁义勇”,被誉为“武圣关公”,与“文圣孔子”享誉海内外。关公信俗是中国民间信仰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之一。 2008年运城关公信俗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备受世人瞩目。而运城作为关公故里,运城关帝庙是全国最大的关帝庙,也是关公信俗活动的主要开展地, 运城关帝庙与关公文化密不可分, 关公文化的对外宣传也会对运城关帝庙这一著名景点的发展和建设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山西省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战略决策, 其中就涉及关公文化特色品牌的打造与传播[1]。在当前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时代背景下, 加强关公信俗的外宣翻译研究, 将关公文化与运城关帝庙景区更加紧密地结合,对于推进山西省文旅融合发展,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山西民俗的对外传播和旅游文化的对外宣传有着非凡的意义。
关公信仰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非常深厚的社会基础,关公信俗虽然是一种民间信仰,但因其深受历代统治者的推崇而位置显赫。关公骁勇善战、忠君仁义的形象深入人心,受到百姓的拥戴,同时得到统治者的提倡和历代朝廷的封号, 逐渐从一位历史人物演化成各宗教推崇的神一般的存在, 其影响力遍及全国以及整个东亚地区。
关公信仰在明清时期达到了极致, 明代开始关公信仰渐渐传入朝鲜半岛、越南及日本等东亚地区,韩国的关公信仰于明朝政府援朝抗倭期间传入,明朝将领在朝鲜半岛建立关庙, 从此关公信仰开始在韩国落地生根。韩国的关公崇拜历经漫长的演变,逐渐实现了本土化, 因此韩国的关公崇拜与中国有很大差别, 理解中韩两国关公信仰的差异对于将中国的关公信仰更好地向韩国宣传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公这个人物传入朝鲜半岛后,逐渐本土化,与在中国的形象有所差别。 《三国演义》中对关羽的长相这样描述:“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2]”,这种形象在中国人心中根深蒂固,很多关公画像、雕像都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述进行塑造。 而明朝出资建造的东大门关庙中关羽的形象却有所不同。 东大门关庙供奉两座关羽像,一座红脸,一座黄脸。 黄脸关公端坐关庙中间,长须戴冠,享受主祭,红脸关公目光如炬端坐一旁,在朝鲜文物中常用红色表示阳,黄色表示阴,因此有黄脸关公代表死后,红脸关公代表生前之说。由此可见关公的形象自传入朝鲜半岛后,受朝鲜文化的熏染,呈现出不同于中国的关公形象。
关公信仰在中国的萌芽始于西晋时期, 陈寿所著《三国志》中出现了关羽的相关评价。 而朝鲜半岛的关公信仰开始于明朝政府援助朝鲜抗击日本入侵,由明军将领引入朝鲜,两国关公信仰的起始点有着明显的差异。
关公信仰在中国产生的原因首先得益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的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的描写,关羽忠勇仁义的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而关公信仰在韩国的生根发芽首先是缘于统治阶级的极力推崇, 关公信仰的开端首先是朝鲜王朝官方主导的祭祀活动,是带有统治阶级色彩的,后来在朝鲜王朝的倡导下,从王的祭拜走向百姓的尊崇,渐渐地被人们接受。 因此关公信仰在韩国的传播是一种自上而下的路径[3]。
中国的佛教和道教中对关公均有推崇。 佛教中关公神化源于寺庙中关公显圣的传说, 后被佛教奉为“伽蓝菩萨”,与韦陀一起并称为佛教寺院的两大护法。 道教中创造出关公神迹, 将关公列入道教神谱,冠以“关圣帝君”之称号。 19 世纪关公信仰在韩国受到热捧, 专门成立了以关公崇拜为核心的关圣教,设有专门组织、祭祀场所、教理等内容。关圣教的出现是关公信仰在韩国本土化过程中最具代表性的表现。
以上分析了关公信仰在中韩两国的差别之处,可以看出关公信仰起源中国,自传入韩国后,几经沉浮,逐渐本土化,具备韩国特色。 促进运城关公信俗的韩语外宣翻译, 应该着眼于两国在关公信仰的不同之处, 以便更好地对外宣传关公信俗这一山西地方代表性的民俗, 从而带动山西文旅融合的旅游新发展。
生态翻译学理论是由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的, 是从生态学的视角对翻译进行整理研究的翻译理论,胡教授认为“翻译生态与自然生态在许多方面具有类似性和同构性[4]。 ”这种带有跨学科性质的理论, 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更加宽的范围和更加广的视野。 根据生态翻译理论,翻译的实质是“译者适应生态翻译环境的选择活动”[5], 其中包含九大翻译理论和视角, 该理论对山西民俗及旅游文化的韩语外宣翻译提供了积极的实践指导作用, 对促进山西文化走出去, 建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文以山西民俗旅游文化中的关公信俗为例,用生态翻译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对关公信俗从“三维转换”的角度进行韩译分析和探讨,以期对关公信俗的韩译对外宣传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为中韩两国在关公信俗上的文化交流与人文合作开拓新的思路。
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将翻译的方法概括为“三维”转换,即在“多维度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原则之下,焦点侧重于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3 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下面从三维转换的角度对关公信俗的韩译进行探讨。
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重点关注翻译过程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换言之,译文应该用目的语对应的词汇和形式进行原文和译文的转换。 众所周知汉语是表意文字,一个字就可以代表深层含义,同时词汇众多,语义丰富;而韩语属于表音文字,相对汉语而言韩语的词语单调, 一词多义的现象更为显著。 另外在文学作品中中国作家多用华丽的语言表述,而且善用排比、平行等结构,因此在进行关公信俗韩译时需注意对应词汇和译文形式的选择,进行适当的转换。
例句1: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上面的例句1 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初见关羽时对其长相的描述,汉语的描写言简意赅,只用了寥寥数语,关羽的外貌长相以及气质跃然纸上。韩语翻译过程中,没有对应的词汇,无法直译,因此采取增译的翻译策略,“面若重枣” 是指脸色像大枣那样红,“丹凤眼”是指眼睛又细又长,“卧蚕眉”用躺着的蚕来形容眉毛特别粗,因此在翻译的时候,应该关注描述的重点,即“红、细长、粗”,如果没有这些增译的内容,就很难让译文读者完全理解关羽的长相。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顾名思义,需要聚焦在文化上, 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语言中文化内涵的准确阐述和无误传达。 中韩两国共属儒家文化圈,两国的文化有相似之处,但是同时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这些文化上的差异势必会导致文化冲突和碰撞,如何在文化上认清本源,求同存异是外宣翻译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以关公信俗为例,关公信仰在明代传入韩国,其发展路径与推崇方式与中国存在很大差异, 实现了关公信仰的韩国本土化,对关公信俗进行韩译外宣时,特别需要注意两国关公信俗的不同之处。
例句2: 关公信俗是以崇拜中国武圣关羽(160—220)“忠仁义勇”精神品格为核心内容的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6]。
例句2 是对关公信俗的概括,其中“信俗”二字是不仅指关公信仰, 同时包括祭拜关公的民间仪式和风俗,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翻译“信仰()”不足以体现其文化特色,需要增加“民俗()”来强调中韩两国在关公文化上的不同之处。 因此需要直译, 在其括号内标注信仰和民俗以强调信俗的范围。 另外在翻译关公的武圣地位及其忠仁义勇的精神内涵时,需要在后面备注汉字或者内容解释,以增强译文读者对原文文化的深度理解。
例句3: 关羽因勇猛善战,被尊崇为“武圣”,与“文圣”的孔子齐名,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被神话为集战神、驱邪神、保护神、武财神为一体的全能神,其信众包括社会各阶层和大多数行业的相关人群。
例句3 概括了关羽的名声与地位, 描述了关羽神格化之后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以及其信众所包含的人群。在提及关羽的地位时,将其与文圣孔子相提并论,文圣在翻译过程中需要直译,并在其后标注对应的汉字,使其意思更加明确。第二句描述关羽神格化后的形象,句中并未出现主语,翻译过程中,为了句子表达更加清楚,用增译的方式为其添加主语。而文中对神格化关羽的描述,战神、驱邪神、保护神,武财神等词汇分别翻译成韩国语中对应的战神、辟邪神、守护神和财务神, 上面的词汇都属于韩国语中的汉字词, 但是韩文种对应的汉字跟原本的汉字又有些不同之处,这些是翻译过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最后,出现了“信众”一词,这个词在韩国语中并不存在,因此采用解释说明的方式来翻译,最终翻译成相信他的人。
例句4:桃园结义,刮骨疗毒,单刀赴会,过五关斩六将
上面例句4 中出现的是与关羽相关的成语,这些成语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翻译的时候需要注意文化的传递。 像桃园结义和过五关斩六将这样的成语,原封不动的从中国传入韩国,因此可以直译,为了使其意思更为直观, 需要注意的是应在其后标注对应的汉字。而像刮骨疗毒和单刀赴会这样的成语,在韩国并未广范传播,需要直译后标注对应的汉字,除此以外还需在后面具体解释说明成语的含义,这部分的翻译可以采取直译+汉字或者直译+汉字+解释的策略。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文中应注意交际意图, 除上面所说的注意语言和文化两个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之外, 译者还应该把焦点放在交际上面,审视译文是否达到交际的意图,译文是否能够引起与原文读者同样的共鸣和感受。
例句5: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是关公故里,围绕关公形成的关公祖庙信俗内涵极其丰富。 解州关帝祖庙是全国最大的关庙, 它敕建于隋代开皇九年(589),前朝后寝,在国内外数以万计的关帝庙中规格最高。
例句5 介绍了解州关帝祖庙在全国关帝庙中的地位,关公信俗的传播离不开解州关帝庙的作用,将“内涵极其丰富”“全国最大”“规格最高”等评价原汁原味的转换成韩语译文, 使韩国读者感受到解州关帝庙在全国关庙中的地位及其在关公信俗中不可代替的位置。 其中出现的地名,采用了音译+汉字的策略。 另外汉语中短句较多,而韩文使用长句较多,因此采用句子重组的策略, 形成韩国读者较能接受的句型。
山西省历史悠久, 人文荟萃, 历史文化遗产丰厚。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西时指出,要充分挖掘和利用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建设,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如何将山西的民俗和旅游文化资源更好的对外宣传, 是应该研究的课题。该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框架,山西民俗旅游文化中的关公信俗部分进行了韩译探讨, 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中的语言维、 文化维和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为出发点, 对关公信俗的韩译策略进行了举例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可以看出,翻译关公信俗内容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韩国语中不存在的词汇,一是可以采取增译的方式将表达简洁的汉语翻译成表达功能相对应的韩语。 二是可以采用解释说明的方式来再现原文的语义。 而在翻译具有厚重的文化信息语句时,则需要注重文化内涵的传递,可以采用直译+韩文解释说明或者直译+对应的汉字等翻译策略来明确文化信息。 另外关公信俗的相关内容中还会出现四字成语的内容,这部分的翻译可以采取直译+汉字或者直译+汉字+解释的策略。 对于关公信俗相关内容中出现的地名,可以采用音译+汉字的策略。 最后关公信俗相关内容中出现较多的汉语短句, 而韩文使用长句较多,因此采用句子重组的策略,形成韩国读者较能接受的句型。综上所述,对关公信俗的相关内容进行韩语翻译时, 应根据具体的内容来选择相对应的策略, 才能实现生态翻译理论中语言、文化、交际三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