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油

  • 致密油井缝网压裂后放喷速度研究
    水恢复情况、累积产油情况和返排率-累积产油关系4个方面进行效果分析:1)对比分析见油情况。通过对比日返排量为压裂液总量的0.5%、0.8%、1.0%、1.1%、1.2%和临界出砂速度6种速度进行放喷的油井见油情况,发现日返排量为压裂液总量的0.5%、0.8%两种速度下的放喷的井,下泵生产后见油时间最早,见油时返排率最低。不同放喷速度见油情况见表2。2)对比分析含水恢复情况[5-7]。通过跟踪6种放喷速度在下泵生产后不同时间内的含水恢复情况,发现日返排量为压

    石油石化节能 2022年9期2022-09-29

  • 六西格玛技术在氮气吞吐措施优选中的应用
    的遴选井。2 累产油影响因素分析2.1 不同油层厚度的影响在现场生产中,由于要求精度不同,常用的油层厚度有射孔厚度、主产层厚度、有效厚度(井斜)、有效厚度(井斜、倾角)。在单一油层条件下,绘制不同油层厚度模型(图1)。图1 单一油层条件下不同油层厚度模型主产层厚度是一个常用术语,但没有严格的定义。为研究方便,把六西格玛技术中帕累托图的二八原则[13],引入主产层定义。根据渗透率和射孔厚度的乘积绘制帕累托图,累计分布大于80%的射孔厚度为主产层厚度。六西格玛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2年7期2022-08-18

  • 响应面优化艾叶精油的提取工艺研究
    3.3 艾叶精油产油率的计算艾叶精油产油率的计算公式为:艾叶精油产油 率=(提取艾叶精油质量/艾叶粉末质量)×100%。1.3.4 艾叶精油的提取试验设计(1)单因素试验设计。准确称取10 g经预处理的艾叶粉末,根据预试验预设浸泡时间12 h,液料比10∶1(mL·g-1)和提取时间4 h为单因素试验中的常规量。以浸泡时间(3 h、6 h、9 h、12 h和15 h)、液料比(4∶1、6∶1、8∶1、10∶1和12∶1)、提取时间(1 h、2 h、3 h、

    现代食品 2022年9期2022-06-16

  • 碳源、温度和pH对产油酵母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广泛关注[7]。产油酵母是一类能积累超过自身干重30%油脂的微生物[8-9],在特定的培养条件下能够超过自身干重的60%[10-12]。此外,产油酵母具有生长速度快、底物利用谱广、耐受多种木制纤维素水解副产物等优点,被认为是生产油脂的理想细胞工厂[13]。脂肪酸组成的差异赋予油脂不同的功能与用途,富含油酸、硬脂酸和棕榈酸等长链脂肪酸的脂质可用于可可脂的替代品,而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适合生产生物柴油[14-15]。调控培养基的成分或改变发酵条件(如碳源、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2年7期2022-04-18

  • 微生物油脂制取生物燃料研究进展
    用前景广阔。2.产油微生物菌体培育技术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又称单细胞油脂(Single Cell Oil),是由微生物将有机物(如烃类、糖类、醇类等)或有机废弃物(如秸秆水解物)作为碳源,并配合氮、磷、无机盐等营养元素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物质[5]。微生物中的油脂含量因微生物的种类、培养环境等不同而有差异,著名生物学家Ratledge把产油微生物定义为油脂积累量超过细胞总量20%的微生物。产油微生物通常包括细菌、微藻、霉菌、酵母等[6

    当代化工研究 2022年5期2022-03-28

  • 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发参数优化
    平段长度情况下日产油情况,图5所示为水平段长度与累产油关系曲线。从水平段长度与15年累产油的关系曲线中可以看出,水平段长度1 000 m为累产油曲线拐点,当水平段长度大于1 000 m时斜率明显降低,累产油增幅减小。当水平段长度为1 000 m时,水平段长度增加20%,15年累产油仅提高9%;水平段长度增加40%,15年累产油仅提高17%。但当水平段长度减少20%,15年累产油降低14%;水平段长度减少40%,15年累产油降低29%。因此综合考虑钻井和压裂

    非常规油气 2022年1期2022-03-17

  • 断块油藏水平井提液参数优化
    5种因素对阶段累产油的影响进行回归,得到的回归模型为z=α0+α1x1+α2x2+α3x3+α4x4+α5x5(1)式(1)中:z为阶段累产油量,104m3;x1为提液时机,%;x2为提液幅度;x3为采油速度,%;x4为注采比;x5为注入速度,%;a1~a5为多元回归系数。表1为16组用于回归的参数表,同时对自变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表2。应用MATLAB计算得到回归模型阶段累产油(自变量)的系数α1=6.894 7、α2=-12.000 9、α3=-2.3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22年2期2022-02-18

  • 下寺湾致密油CO2注气吞吐参数优化研究
    入量的增加A井累产油增加,注入量增加到350×104m3以后,累产油基本不再增加(图1)。图1 不同注入量下累产油对比(2)焖井时间在注气量350×104m3、注气速度5×104m3/d、焖井后生产6年的条件下,对比焖井时间0天、10天、20天、30天、40天时CO2吞吐效果。结果表明焖井可以使CO2与原油充分接触从而提高地层压力增加产量,但焖井时间过长会减少生产时间使产量下降,从图2累产油随着焖井时间增加先增加后减小,焖井10天开发效果最好。总体上看,焖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17期2021-09-14

  • 3株油脂酵母产油特性的对比研究
    l oil),是产油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合成并储存在体内的油脂,产油微生物包括酵母、丝状真菌、细菌、微藻等[3]。其中产油酵母种类多,其所产脂肪酸组成适合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引起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和研究[4]。本研究旨在同一条件下对比3株产油酵母的产油能力和所产油脂的脂肪酸组成,为其进一步的工业化开发应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1 材料与方法1.1 菌种禾本红酵母(Rhodotorula graminis),皮状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cutaneum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8期2021-08-23

  • 产油酵母利用廉价原料合成油脂的研究进展
    油简介表1 常见产油微生物及其油脂含量然而生产微生物油脂的成本较高,其中主要是碳源成本。有研究表明葡萄糖作为碳源的成本高达整个生物柴油生产过程总成本的80%[5]。为了降低微生物油脂的生产成本,研究者们致力于寻找廉价原料代替葡萄糖,以便使得微生物油脂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因此本文详细总结了目前研究较多的4种廉价原料,即木质纤维素、粗甘油、有机废水和挥发性脂肪酸(VFAs)用于产油酵母合成油脂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产油酵母菌利用这些廉价原料的发展趋势。以期通过本

    化工进展 2021年5期2021-05-31

  • 排碱渠水中产油微藻分离鉴定及培养产油
    耕种的盐碱地进行产油微藻培养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并得到一些对氯化钠、碳酸氢钠、温度、强光等理化因子有良好耐受性的藻株[11,14-16],但从排碱渠水中分离产油微藻并以排碱渠水为基质进行微藻培养尚未见报道。微藻油脂含量受培养条件的影响,氮饥饿、高盐浓度、pH值变化等胁迫条件能有效提高微藻油脂产量[17],加之其独特的营养模式,为微藻有效利用排碱渠水生长产油提供了可能。因此,筛选适应能力强、油脂产量高的微藻,并利用排碱渠水进行培养,对提高排碱渠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农业工程学报 2021年4期2021-05-09

  • 靖边畔沟长6油层采油制度效益研究
    84.5m3、日产油9.5m3,综合含水率86.9%;注水井5口,日配注量为66m3,日注水量66.63m3。2 间歇采油井工作制度的确定通过上罐对每口井进行产液测量,同时加大频率含水化验,及时掌握产液情况,进一步摸清单井上液规律,按照“逐步放长停井时间、现场检测生产数据”的办法,对47口油井逐步摸排,反复测算,最终确定41口油井采油制度,其中有5口井短周期间歇采油,采油制度为抽12h停12h,36口为长周期间歇采油。3 间抽前后产量对比3.1 井组产量对

    化工设计通讯 2021年2期2021-03-15

  • 产油微藻的筛选、培养及在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从早期发展至今,产油原料发生了由第一代农作物过渡到微藻的变化,以微藻作为生物产油原料这一想法早在1960年就由两位美国学者提出,在此之后,各国在微藻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能源部从大量微藻中挑选出300株油脂含量高的能源微藻;21世纪初期,英国建成了产量达25万t/a的大型生物柴油厂[1];中国近些年在微藻生物燃料方面同样发展快速。缪晓玲等[2]通过异养转化细胞得到了油脂生产率是自养藻细胞产油率3.4倍的高脂肪异养小球藻细胞。海南绿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0年11期2020-11-26

  • 海上裂缝性低渗透油藏矩形井网合理井距研究 ——以渤海B 油田为例
    求油田平均单井累产油达到(8~12)×104m3,几乎是陆上油田的10 倍[8-9]。 较高的单井累产油要求海上油田采用少井高产的开发策略,而少井高产的开发策略会导致开发井距过大,低渗透油藏难以建立有效注采[10-13]。 为了确定海上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采用矩形五点法井网的合理井距,尽量平衡海上少井高产和建立有效注采之间的矛盾,提出利用海上平均单井累产油最大化来确定油井井距的方法。 该方法与考虑启动压力梯度的极限井距相结合,可以综合判断海上裂缝性油藏采用矩形

    复杂油气藏 2020年2期2020-08-31

  • 基于废蔗渣为原料的小球藻产微生物油脂的研究
    研究,其中,采用产油微生物生产油脂具有高效、便捷和低成本等优点,可以有效缓解此类问题。以产油微生物为主要生产者开发微生物油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成本[6],它们能够利用外界条件将有机碳源通过配合氮源和无机盐辅助因子在体内合成转化后得到的甘油酯,这类甘油酯便是微生物油脂(microbial oils)。和常见的产油农作物相比,产油微生物的生长周期更快且所需能源较少,可以在更复杂的条件下生存,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生存环境且所得产物也更为清洁[7]。在能产生油脂

    江西化工 2020年4期2020-08-17

  • 哈茨木霉细胞内油脂积累的初步研究
    4].目前发现的产油微生物主要在酵母、丝状真菌、藻类这3种生物中[5].而且它们的生长周期短,易于大规模生产且基本不受地域气候等外在条件的影响[6].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本试验所用菌株是哈茨木霉(Trichodermaharzianum)CICC 13056,购自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由商丘师范学院生物精炼河南省工程实验室保存.菌种活化培养基使用查氏培养基,依照参考文献[7-8]中的查氏培养基稍作更改,产油发酵培养基依照参考文献[9]配制.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2020-01-09

  • 濮城油田S3S5-10油藏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2.1油藏小层产油状况小层产出油状况统计结果显示,各小层产油量差异大,产出量较大的层主要集中在沙二下6、8砂组的,累计产油170.6万吨,占到总产油的61.7%。2.2.2油藏砂组剩余油分布情况S3S5砂组:地质储量22.9万吨,累计产油7.4万吨,采出程度32.15%,剩余可动油6.0万吨,剩余油主要富集在断层遮挡和井网不完善区。S3S6砂组:地质储量236.3万吨。累计产油79.4万吨,采出程度33.59%,剩余可动油60.4万吨,剩余油主要富集井网

    石油研究 2019年14期2019-12-28

  • 六西格玛技术在原油集输波动研究中的应用
    及时被发现。根据产油数据统计,2018年胡状集输原油异常波动占16.9%,给胡状采油区造成损失达435万元。如何提高油井的生产效率和降低原油异常波动,是大多数油田面临的重要课题。1 定义阶段原油波动缺陷是指以月平均产油为基准,原油波动的绝对值大于10%的称为缺陷。总液(产油与产水之和)和含水波动超过标准差的,定为识别原因。对2018年胡状原油波动不同缺陷原因进行统计,绘制帕累托图(图1)。由图1可知,未识别原因比重最高(48.0%),其次为总液(25.1%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9年10期2019-11-01

  • J油藏层间干扰系数变化规律研究与实践
    含水率阶段对应的产油干扰系数曲线(见图1)。图1 J油田产油干扰系数随含水率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J油田产油干扰系数在不同含水阶段具有不同增长规律,在低含水阶段产油干扰系数上升幅度较小。从图1可以看到,当含水率fw<40%,该油田产油干扰系数范围为0.15~0.34,随着含水上升产油干扰系数增加幅度较小;当含水率fw>40%产油干扰系数随着含水快速上升,几乎成直线上升,产油干扰系数最大可达0.89。在含水率大于40%时,产油干扰系数逐渐增大,因此应该尽量在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7期2019-08-13

  • 溶解气驱油藏Fetkovich递减分析新方法
    测结果。与实际累产油比较,常规的Arps方法计算的累产油为41.21×104m3,而推导出的Fetkovich新方法计算的累产油分别为38.67×104m3和38.59×104m3,实际累产油为38.91×104m3,误差控制在1%左右。结果表明,对于溶解气驱油藏,采用推导的溶解气驱油藏Fetkovich新方法进行产量递减规律预测可行,计算结果可信。表2 不同方法计算的累产油与实际累产油对比3 结论(1)本文在Fetkovich产量-时间方程与两种不同形式

    复杂油气藏 2019年2期2019-08-05

  • 子长老草湾区7247井组调剖驱油技术研究
    明显增加,但是月产油量却明显下降,含水率升高,表明该井组有较大的生产潜力和治理必要性[3-5]。为封堵水窜孔道,改善层位吸水状况的差异,并缓解注采矛盾,提高水驱效率,从而控制对应油井的含水上升速度,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达到控水稳油,增加井组其他油井产量的目的,决定对7247注水井进行调驱作业[6-8]。封堵通过7245-5、7247-3、7248和7263的高渗带,分流注入水,增加7247-1和7247-2的水驱收益效果(见表1)。1 7247井组调驱分析

    石油化工应用 2019年4期2019-07-24

  • 稠油油藏自生CO2吞吐油藏参数敏感性研究
    ,以预测期内的累产油为评价指标,研究含油饱和度、地层压力、储层有效厚度、储层渗透率等油藏敏感参数对自生CO2吞吐效果的影响。2.1.1含油饱和度在基础模型的基础上,选择地层压力20 MPa,储层渗透率50×10-3μm2,储层有效厚度30 m,模拟计算含油饱和度分别为20%~70%时的累产油(见图2)。由图2可知,随着含油饱和度的增加,累产油逐渐增加,其中含油饱和度20%~35%属于弱敏感区,该范围内随着含油饱和度的增加,累产油增加缓慢;含油饱和度35%~

    复杂油气藏 2018年2期2018-07-13

  • 数 字
    据,沙特2月日均产油998.2万桶,俄罗斯产油953.3万桶。今年1月,沙特日均产油997.6万桶,俄罗斯为1052.8万桶。被沙特超越之前,俄罗斯已连续11个月稳坐头号产油国交椅。389.9万桶/日埃克森美孚钻探业务的一季度油气产量降至2016年9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受巴布亚新几内亚和荷兰的中断事故影响,埃克森美孚的油气产量为389.9万桶/日。●国际能源署署长高级顾问杨雷认为,中国进行国际能源合作最大的优势是合作共赢理念。 供图/杨雷

    中国石油石化 2018年10期2018-06-21

  • 锦45块老区边部潜力再评价及配套挖潜技术研究
    油层进行试采,日产油均5-10t/d,周期产油大于1000t,优选一口井侧钻试采兴隆台油层,日产油15t/d左右。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全面的部署研究工作,研究主要從井区油藏地质特征入手,对区块主体部位开发效果进行评价,对井区潜力再评价,深入研究剩余油,最终部署产能井15口,目前投产13口,日产液316.9t/d,日产油84.6t/d,含水73.3%,累产油5183t,累产水6679m3。关键词:锦45-34-24井区 试采 潜力再评价 剩余油1 概况1.1地质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5期2017-09-17

  • 多段压裂水平井不均匀产油试井模型
    压裂水平井不均匀产油试井模型何佑伟1,2, 程时清1,2, 胡利民1,2, 方 冉1,2,李 双3, 汪 洋1,2,黄 瑶1,2, 于海洋1,2(1.中国石油大学油气资源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 2.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2249;3.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深圳分公司,广东深圳 518607)针对某条或多条裂缝产油量较小或不产油这一问题,运用Green函数、Newman乘积方法和叠加原理,建立多段压裂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4期2017-07-31

  • 短期内回到高位可能性不大
    实属低廉,在有些产油国,“水比油贵”真不是笑话。再來看产油国的盈亏平衡点:Rystad能源的数据显示,沙特和科威特两国的产油成本为全球最低,分别为10美元和8.5美元。阿联酋的生产成本刚刚超过12美元。尽管伊朗官员表示伊朗最终能将其产油成本降至1美元的水平,但目前伊朗的产油成本也是12美元。这仅仅是开采成本,石油公司作为所属国家的重要经济支柱,它们要支撑本国政府的巨大财政支出,包括社会福利等。国外媒体算了一笔账,加上以上支出,沙特石油公司的盈亏平衡点是86

    瞭望东方周刊 2017年26期2017-07-18

  • 适于沙漠地下水培养的耐碳酸氢钠产油微藻
    培养的耐碳酸氢钠产油微藻席玮芳1, 2高 宏1兰 波1徐旭东1孔任秋1(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武汉 430072;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北京 100049)产油微藻; 培养; 沙漠地下水; 18S rDNA能源危机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 采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是出路之一。生物柴油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备受瞩目[1—3]。目前, 生物柴油主要以大豆和油菜、油棕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以及动物油脂、废餐饮油等作为原料。但是动物油脂、废餐饮油原料

    水生生物学报 2015年2期2015-11-29

  • 断块油藏油水过渡带油井部署界限研究
    理清了油水过渡带产油能力、储量丰度等地质条件与投产经济技术界限的关系。基于实际油田特点和开发要求,建立不同条件下油井投产经济技术界限图版。该图版可以指导断块油藏油水过渡带调整井部署。断块油藏 油水过渡带 产油能力 储量丰度 收支平衡法 经济技术界限油水过渡带一方面因储量丰度低、有效厚度较小、油井产量较低等因素,储量未能有效动用;另一方面,因含油带窄,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无法部署有效井网,注水井排到油水边界多存在无井网控制的空白区带,对油藏的控制程度差、油藏采

    复杂油气藏 2015年4期2015-10-31

  • 绥棱油页岩低温干馏工艺研究
    速率时,油页岩的产油率逐渐增加,在5 ℃/min时达到最大值,而升温速率继续提高时,产油率开始降低。这是由于提高升温速率加快了油页岩的热解,使其中的油母质的初次反应速度加快,反应产物增加。同时,反应产物在设备内停留的时间也相对减少,减少了反应产物二次反应和裂解的机会,所以产油率增加。如果继续提高升温速率,会造成外部空间的温度升高,初次反应的气态产物从油页岩内部向外导出时温度过高以至于二次反应,甚至二次反应的反应方向转向深度裂解,这样会导致产生大量半焦和干馏

    当代化工 2015年12期2015-10-27

  • 二类油藏分层注聚措施优选
    结束后,试验区累产油7.37×104 t,采出程度为39.28%,剩余含油饱和度为50.82%,图1为各层剩余油分布。南三区中块试验区目的层综合含水率达87.24%,处于高含水期开采阶段。葡I5-7~葡II1-3油层有效厚度水淹比例较高,继续水驱挖潜的难度越来越大,水驱开发的经济效益较差。因此有必要转聚驱并进行聚驱注入参数优化研究,改善二类油层开发效果。图1 各层剩余油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remaining oil in ea

    当代化工 2015年7期2015-10-21

  • 产油酵母发酵中遇到的问题初探
    柴油产业的发展。产油微生物是上世纪50年代兴起的研究热点,它的优势在于培养周期比较短,正常情况下,产油微生物生长周期仅3-20 天,产油微生物胞内优质含量高达50-80%,占地面积相对传统产油原料来说要少得多。 作为异养产油微生物的代表, 华东理工大学的李元广团队培养的小球藻终了生物量可以达到144g/L,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的赵宗保团队培养的圆红冬孢酵母终了生物量更是高达180g/L 以上。 产油微生物的产率高、油脂含量高、生长周期短、占地面积较少的优点赢

    河南科技 2015年1期2015-03-24

  • 双频复合超声油砂分离技术
    度的破乳剂.油砂产油率为单位质量的油砂所出油量与单位质量油砂含油量的比值[11].图1 油砂分离装置示意图Fig.1 Schematic representation of oil sands separation2 结果与讨论2.1 作用方式对比试验所用超声波频率为28和68 kHz,设定的作用方式有1)双频率复合.28和68 kHz双频率声波同时作用15 min,记作Ⅰ;2)双频率交替.28 kHz(或68 kHz)声波先作用15 min,然后68 k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4年4期2014-11-26

  • 产油趋势法评价绒囊修井液在海上SZ36-1油田修井效果
    100027)产油趋势法评价绒囊修井液在海上SZ36-1油田修井效果张 媛(中海油研究总院,北京 100027)绒囊修井液在SZ36-1油田C22井修井后,产液量下降,产油量上升,含水率下降。如何评价绒囊修井液储层伤害效果成为焦点。利用C22井修井前后10个月的产液量、产油量和含水率变化趋势,发现产油趋势分析法评价绒囊修井液修井效果比平均产液法更合适。产油趋势法可以详细分析修井前后产液量、产油量等参数的变化幅度及变化速率,对产量预测和制定合理的工作制度更

    石油钻采工艺 2014年4期2014-03-10

  • 重离子诱变创制高产油微拟球藻新品种
    变方式尚未应用于产油微藻育种。微拟球藻Nannochloropsis oceanica OZ-1是真核单细胞绿色微藻,直径为 2~3 μm,属于大眼藻纲,单珠藻科,其细胞内总脂含量可达干重的68%,是公认的最有希望用于工业化的高产油海水藻之一[5-9]。针对其产油特性育种的研究,目前仅有 1例使用甲基磺酸甲酯 (EMS)诱变提高其产油特性的报道[10]。本研究以微拟球藻为研究对象,采用重离子诱变方式进行育种,通过大规模筛选获得了两株高生长速率微拟球藻,随后

    生物工程学报 2013年1期2013-11-12

  • 缝洞型油藏分类开发
    “无因次自喷累计产油”的概念,定量分析井点处的地层能量,将油井出水特征划分为5类。结合物理模拟、单井的生产特征,明确5种出水类型油井钻遇的储集空间类型,分别为能量充足的溶洞型、能量欠充足的裂缝型、能量较充足的裂缝-溶洞型、能量不充足的孤立定容体型和复杂型。根据单井钻遇的储集空间类型,对油井进行聚类分析,细化已有的缝洞单元。对细化后的缝洞单元采取不同的开发对策,指导油藏分类开发。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分类开发;无因次自喷累计产油;储集空间类型;缝洞单元;塔河油

    特种油气藏 2012年5期2012-09-15

  • 生物柴油技术有望大规模市场化
    油”新技术。利用产油酵母将作物秸秆、木屑等可再生生物质转化为油脂,从根本上解决生物柴油的原料问题。这一技术还可为油脂化工产业提供新原料,部分替代大豆油、菜子油等。此外,产油酵母生物安全性好,提取油脂后可以作为饲料再利用。目前这项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研究组负责人赵宗保告诉记者:“生物质制生物柴油在技术上完全可行,目前制约该项技术大规模应用的瓶颈是成本过高,初步估计利用玉米秸秆生产出的生物柴油比市面柴油价格高近一倍。所以,我们的研究重点是

    化工管理 2012年11期2012-06-12

  • 产油微生物的筛选
    因此利用微生物生产油脂是一条开发新油源的好途径[3-5].Ratledge 等[6]把油脂积累量超过细胞总量20%的微生物定义为产油微生物(Oleaginousmicro-organisms).已知的产油微生物包括细菌、酵母菌、霉菌和微藻[7],其中酵母菌和霉菌类真核微生物积累的油脂具有与常规植物油更相似的脂肪酸,如菜籽油、棕榈油和大豆油等,并且富含饱和及低度不饱和的长链脂肪酸,是生产生物柴油的潜在原料.后来,关于微生物油脂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获取功能性油脂,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2年3期2012-03-05

  • 能源微生物油脂技术进展
    介绍了国内外利用产油真菌生产能源微生物油脂的现状,包括拓展发酵原料、选育优良菌株、建立新型调控策略和不同培养模式以及解析油脂过量积累的分子机制;概括了微生物油脂技术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最后指出了能源微生物油脂研究未来发展方向。微生物油脂,生物柴油,木质纤维素,发酵,合成生物学,生物炼制,生物能源Abstract:Microbial lipid is a potential raw material for biofuel industry. In

    生物工程学报 2011年3期2011-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