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皮塞
- 钾和水反应实验的创新设计
固性和可视性;橡皮塞可以使反应容器不漏气。通过对上述用品的处理和组装可以很好地达到实验装置既密闭又可以自动调整压强。5 实验原理(1)K和H2O反应:2H2O+2K=H2↑+2KOH(3)酚酞溶液变色:KOH溶液使酚酞溶液变红。6 实验过程6.1 实验用品洗衣液、酚酞溶液、蒸馏水、金属钾、打孔器、1支胶头滴管、1根玻璃棒、1个蒸发皿、1把小刀、1块玻璃片、1盒火柴、1盏酒精灯、3根大号注射器针头、2个3号橡皮塞、1根两通玻璃管(φ2 cm×12 cm)、2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3年5期2024-01-03
- 一种医用负压吸引防倒吸装置
浮部件(9)和橡皮塞(7),漂浮部件(9)设置在上漏斗(5)内,漂浮部件(9)和上漏斗(5)壁之间有空隙,橡皮塞(7)设置在漂浮部件(9)上方且通过中间杆(8)与漂浮部件(9)相连,橡皮塞(7)外径和上漏斗(5)小口径端内径相匹配,漂浮部件(9)浮起时,橡皮塞(7)进入上漏斗小口径管道(6)内并将其完全堵塞。注:下漏斗大口径端螺纹处和上漏斗小口径端螺纹处设置有橡胶圈。镂空隔板与下漏斗大口径开口处通过卡扣连接或者螺纹连接,漂浮部件为空心塑料球,橡皮塞为锥形,
临床护理杂志 2021年6期2022-01-05
- 科学小实验
铁支架 有孔橡皮塞 锥子 橡皮泥 水【实验步骤】(1)先在塑料瓶的底部中心用锥子钻一个小孔,使这个孔正好能被管子插入。(2)把管子下端穿过橡皮塞插入装了水的锥形燒瓶,上端插入塑料瓶底,在锥形瓶瓶口处用橡皮塞塞好,塑料瓶的小孔四周也用橡皮泥密封好。(3)支好铁支架,将锥形烧瓶放在电热盘上,把塑料瓶放在金属环上,瓶口向上。向塑料瓶中注水,水要高出管子一些,然后打开电热盘。不一会儿,塑料瓶里的水就会向上喷出,形成一股精致的小喷泉,十分有趣。【科学奥秘】当烧瓶里
小读者之友 2021年9期2021-09-30
- 植物叶片蒸腾作用强度测量仪和演示装置
玻璃弯管两根,橡皮塞两个,尺两把,钻孔器一台,塑料薄膜大袋子一个。二、制作步骤1.在橡皮塞上用钻孔器打两个孔(两个孔之间的距离为1cm),分别用来安装分液漏斗和玻璃弯管。2.在透明塑料水杯盖上打两个孔,一个孔的直径与橡皮塞的直径相等,用来装分液漏斗、玻璃弯管整体部分。另一个孔用来放树枝。装置做好后用蜡密封,防止漏气。装置图如图1所示。图1 装置图三、使用方法及原理使用前先把装置的各部分按图1 的样式组装。接着,在活树上剪一根带有叶片的枝条。注意,应将枝条剪
发明与创新 2021年10期2021-03-26
- 水沸腾分组实验的改进
温度计、带双孔橡皮塞的锥形瓶、酒精灯、三脚架、石棉网、带气球的玻璃导管、多功能夹子、清水。3 实验装置水沸腾改进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图2 改进实验装置4 实验步骤(1)将三脚架放到相应位置,铺好石棉网,向锥形瓶中加入60 mL水。(2)将带有电子温度计和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塞入锥形瓶瓶口,并用多功能架子固定锥形瓶,将电子温度计摆放好。(3)点燃酒精灯进行实验。(4)水沸腾后,将带有气球的L型导管插入锥形瓶导管内,收集水蒸气,当把导管插入锥形瓶里的导管时,可以形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1年1期2021-03-08
- 气体扩散实验的一体化设计
mL),配套的橡皮塞,配套的磨砂玻璃片,铜丝,稀硝酸,氧气(或空气),饱和的氢氧化钠溶液等。3 实验装置新设计的气体扩散实验装置见图3。4 实验步骤4.1 制取一氧化氮气体(1)取1个100 mL的锥形瓶,在瓶中装满稀硝酸;将带有直角导管和粗铜丝的双孔橡皮塞塞到锥形瓶的瓶口上,此时会有少量的酸液被压入直角导管里(从而排除导管里的空气)。(2)取1个60 mL集气瓶,在瓶中装满刚冷却的凉开水;将带有2根直角导管的双孔橡皮塞塞到集气瓶的瓶口上,此时会有少量的水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年5期2020-12-11
- 探究微粒运动的多功能实验装置
(含配套的单孔橡皮塞),20 mm×200 mm玻璃管(含配套的橡皮塞),2 mm×150 mm的金属丝,脱脂棉。1.2 制作过程(1)找1根2 mm×150 mm的金属丝,将其表面打毛,一端磨尖。(2)取1个与20 mm×200 mm玻璃管的口径相配套的橡皮塞,将金属丝的尖端插入橡皮塞的反面,然后在金属丝上捆扎20~30个大小合适的脱脂棉球,如图2(a)所示。(2)取1个20 mm×200 mm的玻璃管,按图2(b)所示,将插有金属丝的橡皮塞塞入玻璃管的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20年2期2020-08-13
- 生产生活用具
扳手、双面胶、橡皮塞、打孔器、美工刀、纸、打气筒。★创意参考步骤1.取一个矿泉水瓶,在距瓶底四分之一高处,用剪刀剪断,剪出一个平滑的圆口,保留带瓶口的那一部分。将另一个矿泉水瓶的瓶底插入剪出的圆口中,用防水胶布固定,不留缝隙。2.裁剪出四个尾翼,将其对称粘贴在没有被剪去瓶底的矿泉水瓶的瓶身上,再用胶带固定。然后将头锥扣在矿泉水瓶上端,用胶布固定。3.选择一个与矿泉水瓶口直径相仿的橡皮塞。根据气门芯尾部大小,在橡皮塞中心打穿一个小孔,将气门芯嵌入小孔中,再用
第二课堂(课外活动版) 2020年4期2020-05-11
- 通过自制化学教具培养学生质疑探究精神的有效策略
锥形瓶、细沙、橡皮塞、玻璃棒组成密封装置,用灼热的玻璃棒点燃白磷。学生通过反复观察和思考发现,玻璃棒在火焰上的受热时间不能少于5秒,否则就会温度太低,同时移动过程又会散失少许热量,可能导致白磷不能被点燃。因此,使用该装置做实验虽然用时很短,但存在四点不足之处。一是如果白磷用量过大,燃烧放热过多,可能引起瓶内气体体积膨胀,使瓶塞鼓开导致实验失败;二是要用到细沙,刷洗仪器麻烦;三是如果用力稍大可能将白磷捅入沙内,导致无法点燃;四是观察不到白磷受热熔化、冒白烟、
基础教育参考 2019年22期2019-12-05
- 科学课《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锥形瓶、带孔的橡皮塞、漏斗、染色水(便于观察),装置如图3所示。实验步骤:1.将漏斗穿过橡皮塞的小孔,紧紧密封;2.向漏斗内倒水,检查漏斗是否正常漏水;3.将插有漏斗的橡皮塞密封在锥形瓶口,再次向漏斗内倒水。实验现象:染色水液通过漏斗向烧杯中倒水,水会一滴不剩地漏入烧杯中,说明漏斗能够正常漏水,但将漏斗用橡皮塞密封在锥形瓶口时,再次向漏斗中倒入染色水,发现水却无法漏入锥形瓶中。实验优点:看到水无法漏入锥形瓶中这一现象,学生的好奇心马上会被调动起来。他们会主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9年11期2019-11-29
- 探究微粒间隙的学生实验装置的设计与制作
、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导管下端与橡皮塞下端相平)、试管架、橡皮圈(可以剪一小圈橡皮管)、酒精(用红墨水染红)、水(如图2)。图2三、制作与操作要求1.将玻璃导管转入单孔橡皮塞中,然后将橡皮圈套在玻璃导管上,再将橡皮塞塞入试管,改进后的装置就完成了。2.先往试管中倒入半试管的水,接着往试管中倒入酒精,直至倒满试管。3.将橡皮塞塞入试管,此时橡皮塞上的导管中会出现一段红色的液柱,并将导管上的橡皮圈转到液面处作为标记(如图3)(或若不用橡皮圈,则可用滴管取酒精并
儿童大世界 2019年9期2019-09-28
- 关于《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演示实验创新设计
器材是燃烧勺、橡皮塞、导管、集气瓶等。我们在利用这些仪器组装做实验时,橡皮塞与集气瓶的连接就非常困难。通常实验室中的集气瓶有60mL、125mL和250mL几种类型,而橡皮塞是0-10号规格的橡皮塞,连接时很难找到口径相匹配的集气瓶和橡皮塞。2. 装置容易漏气。在本实验中,所涉及的器材之间的连接较多(如橡皮塞与集气瓶瓶口的连接、导气管与橡皮塞的连接、燃烧勺与橡皮塞的连接等)。如果连接不紧密,就会导致装置漏气,出现实验误差。同时,在红磷燃烧时,如瓶内空气体积
考试周刊 2019年44期2019-05-18
- “塑料饮料瓶”的实验方案设计案例分析
号饮料瓶,4号橡皮塞2只,三通玻璃管1根,铁丝一段,胶手指套1只(医药门市有售),瓶盖一只,洗耳球一只,1号橡皮塞两只,长约10cm的小玻璃管1段,内径1.6cm,长6cm的透明塑料硬管1段(可以用装药片的废旧桶截取)。如图5所示,两个半球是用饮料瓶截取,其中一个从内径最宽处的凸起部分截取,另一个则从凸起部分往下约1cm处截取。上半瓶的瓶塞是用一个4号橡皮塞在中央打孔,下半瓶的瓶塞用原瓶盖,瓶颈上用铁丝线系上,作为重物挂钩。这样,一个马德堡半球基本完成。为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1期2019-03-14
- 自制“呼、吸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对比”演示仪
广口瓶配套的大橡皮塞2个、与干燥管配套的橡皮塞1个、三通管1支、直角玻璃导管3根、玻璃导管1根、乳胶管3段。2 制作过程(1)在大橡皮塞上打一大一小2个孔,大孔中插入球形干燥管,小孔中插入直角导管,将橡皮塞与广口瓶组合成1只洗气瓶,如图1所示。(2)用同样的方法制作另一只洗气瓶,并在这只洗气瓶的干燥管口连接1个带有直角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如图2所示。图1 洗气瓶(甲)图2 洗气瓶(乙)(3)将2只洗气瓶按图1、图2相对位置摆放,用乳胶管将2只洗气瓶与三通管相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9年1期2019-03-05
- “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改进实验
法1.将第1个橡皮塞打孔(不打穿),插入玻璃棒.2.将第2个橡皮塞打一小一大的2个孔,小孔不打穿用于插入燃烧匙,大孔打穿用于插入玻璃导管.3.用尖嘴钳将燃烧匙的勺口朝上,并弯成90°角.4.将燃烧匙插入第2个橡皮塞的不打穿的小孔中(如图2所示).5.玻璃导管插入第2个橡皮塞打穿的大孔中,并将第3个橡皮塞也打穿1个孔,插入玻璃导管,2个橡皮塞中的玻璃导管用橡皮管连接,套上止水夹(如图3所示).6.将上述第1个橡皮塞塞入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上端管口(玻璃管事先用红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9年2期2019-02-14
- 见证电流
红纸条、铜丝、橡皮塞、锥形瓶、锥子、塑料尺实验步骤1.用锥子在橡皮塞上钻一个小孔。注意锥子要垂直,避免刺到手指。2.将细铜丝穿入约4/5的长度,在铜丝的下段弯出一横一竖状的小钩。3.在铜丝的小钩下面挂上对折的红纸条,放入瓶内。4.把塑料尺在毛皮上摩擦几下。5.用摩擦后的塑料尺去接近铜丝的上端,原来对折的小纸片竟会立即分开。科学原理塑料尺在毛皮上反复摩擦后,就带上了电荷。铜丝能够导电,用塑料尺接近细铜丝后,电流传导到纸条上,纸条也就带上了同种电荷。同种电荷互
学与玩 2018年3期2018-08-27
- 检验蜡烛燃烧产物实验的新方法*—锥形瓶法
烛火焰,用一个橡皮塞把锥形瓶口塞住,翻转锥形瓶正放在桌面上。用量筒量取5 mL石灰水倒入一个空的250 mL锥形瓶作对比,再用量筒量取5 mL石灰水,打开锥形瓶口的橡皮塞,把量筒里的澄清石灰水全部倒入锥形瓶底部里,盖好橡皮塞,振荡2个锥形瓶,观察对比2个锥形瓶里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情况。图1 锥形瓶口罩火焰上方3.实验现象与结论锥形瓶口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后,锥形瓶内壁很快起雾,接着在锥形瓶下边内壁里可以看到附着许多晶莹透明的细小液滴。锥形瓶底部倒入澄清石灰水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0期2018-07-02
- 大伯
家中,啃水壶的橡皮塞或泡沫盒。人们三番五次地向我爸告状,紧接着,毫无疑问我被训了。但是,在大伯家可不一样了,他看见我躲在角落里啃水壶橡皮塞时,便立刻迎上来将我抱起,让我坐在椅子上,随后便下面给我吃。他的动作我至今记忆犹新。面煮好了,他一直看着我吃,吃完,便哄我睡,然后把我抱进他的卧室。爸妈找不到我时,第一个念头便是去大伯家。他们每次向:“孩子睡觉了?他饿吗?”大伯每次都回答:“孩子,早睡了,睡得正香呢!刚才我下了面给他吃,他可吃了一大碗,放心,饿不着。”我
作文成功之路·作文交响乐 2018年10期2018-05-30
-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C瓶)、3个橡皮塞、硬管、剪刀等。我先将A瓶的底部剪掉,3个橡皮塞,每个钻出两个孔,确保硬管能够顺利通过,组装橡皮塞,在完整的硬管中,塞入橡皮塞,再将剩余硬管剪成适宜的长度,塞入2个剩余橡皮塞孔中,裁剪硬管,在剩余橡皮塞孔中,分别塞入一根硬管。最后,将橡皮塞组装起来,长软管部分,连接橡皮塞宽头硬管。在B瓶中装水,C瓶设置于距离B瓶高度40cm以上的地方,在A瓶中倒入水,于是,一个“红色的小喷泉”就这样诞生了。虽然实验花费了3个多小时才顺利完成,但是看到自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2018-05-29
- 简易、便携、可控式气体制备装置
灰石、稀盐酸、橡皮塞。三、实验装置图及组装说明1.剪下输液器带有两个尖嘴的一段(图1),将一尖嘴沿三通部分剪开插入单孔橡皮塞内;取一塑料输液袋去掉袋塞,将橡皮塞插入袋口;取另一塑料输液袋,将另一尖嘴沿袋口的塞子插入袋内。图1图22.取下输液器的控制开关,套在三通的软胶管上(图2);将软胶管的另一端连接到带有针头的输液管上(图3)。图3图43.总体实验装置图如图4。四、实验操作部分1.检查装置气密性:打开控制开关,将针头放入水中,挤压塑料输液袋,水中有气泡产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7年10期2018-01-25
- 争当智多星
。请你设计一个橡皮塞,使它能够塞住任意一个洞。这个橡皮塞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将它画出来吧!(2)有四个不同坡度的模型,将四个玻璃球同时从顶部滚下。哪个模型上的玻璃球会先滚到下面的坑里呢?推理题小王、小张、小李三名运动员在一次青年运动会上都得了奖。三个得奖的项目分别是篮球、足球和排球。我们现在知道:小王的身材比排球运动员高,足球运动员比小李和篮球运动员都矮。请你想一想,小王、小张和小李分别是什么运动员?数字保龄球每只保龄球上都有数字,琪琪想一下打倒4只,让剩下
小学生作文选刊 2017年23期2017-12-26
- 小改进 大收获
5根铁钉固定在橡皮塞上。(2)向试管中倒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将带有铁钉的橡皮塞塞入试管口并旋紧。(3)将试管置于1只合适的烧杯中,用天平称量出反应前装置和溶液(烧杯、试管、铁钉、硫酸铜溶液及橡皮塞)的总质量。(4)取出烧杯中的试管,将其上下颠倒,让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一段时间后,再次将其倒转过来,复原为图4中固、液分离的状态。观察到铁钉表面附着了红色的铜屑且溶液颜色变浅。(5)将试管重新置于烧杯中,观察到天平仍然平衡。2.4 改进优点(1)实验操作简单、方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7年5期2017-11-11
- 信息技术对初中化学课堂中的优化
试管、燃烧匙、橡皮塞、250ml的烧杯,将燃烧匙穿过橡皮塞,向试管中装水,再将橡皮塞塞进试管倒置,水位在15ml的位置时即可,取下橡皮塞,向燃烧匙内加入绿豆大小的白磷(白磷用滤纸擦干),塞好橡皮塞并观察现象,等试管内的白烟消失后,将试管口向下放入大烧杯中,拔下橡皮塞,使试管的15ml刻度线与水面相平,仔细观察水面变化情况。对实验中关键性的观察点:试管内液面读数的变化,通过投影技术进行扩大,使验证性实验的验证更具科学性,同时避免了实验时因塞橡皮塞的快慢不同,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7年8期2017-11-03
- 自制教具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桶氧气,桶口用橡皮塞塞紧。(2)点燃系在细铁丝上的火柴(细铁丝上端插有橡皮塞),打开原有的橡皮塞,迅速插入带有细铁丝的橡皮塞。(3)打开上支管的止气夹,继续在下支管通氧气,观察到细铁丝在桶内持续燃烧。(4)用止气夹夹住下支管,停止通氧气,直至燃烧结束,观察生成物。1.4自制优点此自制装置上支管利于排气,下支管便于进气,连接氧气发生装置(或氧气瓶)能持续供氧,即使燃着的火柴过早伸入,消耗较多氧气实验也能顺利进行。燃烧实验时间长,利于学生充分观察,实验效果好。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7年3期2017-06-30
- 重现指纹
酒精灯、剪刀、橡皮塞。需在成年人的监督指导下进行实验。实验步骤步骤1 用剪刀把白纸剪成长约4厘米、宽不超过试管直径的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地摁几个指印。步骤2 在试管中放入芝麻粒大的碘。步骤3 把纸条放进试管中(注意不要把摁有指印的一面貼在试管壁上),塞上橡皮塞。步骤4 用试管夹夹住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灼烧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用盖子盖住酒精灯,停止加热。这时观察一下纸条,你就会发现摁在白纸上的本来看不见的指纹会慢慢显现出来。实验原理人的手
科学启蒙 2017年2期2017-04-27
-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改进
滴管、集气瓶、橡皮塞、燃烧匙、玻璃导管、胶皮管、止水夹、烧杯、酒精灯、红磷等.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说明连接好装置,气密性要良好;橡皮塞要塞紧;红磷的量要保证足量;燃烧匙的位置靠近中上部.四、实验操作集气瓶中装满水(以塞紧橡皮塞为宜),然后将集气瓶中的水倒入量筒内,恰好100mL;燃烧匙内装入红磷,在酒精灯上点燃,放入集气瓶中,塞紧橡皮塞;待集气瓶内的温度冷却后,打开止水夹,量筒内的水被吸入集气瓶,量筒内液面下降的体积约20mL.五、实验创新点及其意义量筒可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17年2期2017-04-13
- 升华和凝华实验的改进
形瓶、大烧杯、橡皮塞、细铁丝、固态碘(或樟脑球粉)、热水(最好为开水)。实验过程:1.把铁丝做成树枝状固定在橡皮塞上,注意橡皮塞不能被铁丝扎透;2.在锥形瓶底部平铺上少量的固体碘颗粒,再把带有铁丝的橡皮塞塞入锥形瓶口(注意树状铁丝向下),然后把锥形瓶密封。3.在大烧杯中倒入热水,再把装有碘的锥形瓶放入大烧杯里的热水中,观察锥形瓶中出现了什么现象。4.把充满紫红色碘蒸气的锥形瓶从热水中拿出来,在空气中冷却一会儿,观察橡皮塞上的树状铁丝上出现了什么现象。实验装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7年11期2017-02-27
- 例谈注射器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注射器各1支;橡皮塞2只(可用生理盐水瓶胶塞代替,能与上述玻璃管相匹配);细铜导线2段(可抽取废旧通讯电缆中的铜导线);5号电池碳棒2根;薄纸板或塑料泡沫板;蜡烛胶。【简易水电解器的制作】(1)将20mL注射器针头去掉,换上1mL注射器针头。(2)导线两端各去掉部分绝缘塑料,一端与碳棒一端拧紧,用蜡烛胶将裸露的铜线全部封住。(3)将两支玻璃管上端用橡皮塞封住,下端各放入一根碳棒。将两玻璃管放入烧杯,用带孔的纸板将其固定。(4)向烧杯中注入适量稀硫酸。用注射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9期2016-12-12
- 对“燃烧的条件”实验改进的探究
个气球)、单孔橡皮塞(带玻璃管) 、红磷、白磷、滤纸、镊子、小刀、玻璃片、水槽、药匙。2.组装(1)在两个单孔橡皮塞上的玻璃管上各扎上1个塑料袋(或气球),塑料袋(或气球)内部通过玻璃管与外界大气连通,把橡皮塞塞紧试管备用。 (如图1)(2)把细铁丝绕成与玻璃管内径略小的圆环,再把细铁丝网包在铁环上(形似筛子),然后把它卡在玻璃管内中上部,最后用扎有塑料袋的橡皮塞塞紧玻璃管备用。 (如图2)图1图23.操作步骤(1)向大烧杯中注入约800ml热水,取一根大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36期2016-12-08
- 自制电热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
0)用集气瓶、橡皮塞、电炉丝和U形管组装而成的电热与电阻、电流、时间的实验装置,代替实验室中现有的“焦耳定律”演示实验装置.能降低实验成本、节省经费;还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对装置的制作、组装和使用方法作了介绍.电热电阻电流实验装置在讲授“焦耳定律”时,须给学生做“焦耳定律”的演示实验.实验室原有的实验装置存在着一些不足,基于此,笔者自制了电热影响因素的实验装置.本实验装置是挖掘校本教育资源,拓宽实验室中最普通的仪器如集气瓶、橡皮塞
物理通报 2016年7期2016-10-25
- 氨的喷泉实验优化
两个相配的双孔橡皮塞,四根长玻璃导管,两根橡皮管,两个止水夹,胶头滴管,大烧杯,铁架台,锥形瓶,分液漏斗,酚酞试液,氢氧化钠固体,浓氨水。二、实验过程1.前期准备将两根玻璃导管用橡皮管连接,止水夹夹在长玻璃导管上靠近橡皮塞的一端,稍长的一根玻璃导管插入三孔橡皮塞,管口稍露出橡皮塞。另一个孔中插入已吸足水的胶头滴管,第三个孔接分液漏斗装置,大烧杯装满水,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待用。如图1所示。2.具体操作将干燥的圆底烧瓶放在三脚架上,向分液漏斗内滴加3ml至4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 2016年10期2016-05-30
- 微粒运动实验的改进
m)一支、6号橡皮塞3个、注射器(10mL)2个、脱脂棉、滤纸条(25mm×150mm)、烧杯(250mL)1个、浓氨水、稀硫酸、酚酞溶液。(二)改进后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2)(三)实验操作过程及步骤1.将注射器1、注射器2分别吸入10mL浓氨水和10mL稀硫酸,并迅速插在橡皮塞上,以防止试剂挥发或流出(如图1)。2.在滤纸条上每隔2厘米滴一滴酚酞溶试液,送至试管底部,并在试管口放入一团脱脂棉(脱脂棉不要接触到滤纸条),塞上带有针头的橡皮塞。3.取下注射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6年5期2016-05-14
- 氯气性质实验的改进
内径匹配的单孔橡皮塞中央的孔中,再将加液器(注射器1)管插入多微孔隔板中央的孔中,使单孔塞和多微孔隔板之间隔一定距离,然后用胶水将单孔橡皮塞和多微孔隔板粘接在圆珠笔芯管(加液器管)上。5)在氯气发生器的反应室中加入少量的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固体,用加液器(注射器1)吸入一定量浓盐酸后放入氯气发生器的反应室中,在塞紧单孔橡皮塞前加入适量无水氯化钙固体作氯气干燥剂,组合成氯气发生器。6)将一条湿润的有色纸条和淀粉碘化钾试纸用水浸湿后隔一定距离贴在集气瓶内壁上,再将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6年1期2016-02-17
- 气体体积测量实验的改进
:100ml带橡皮塞的药水瓶、针筒、用完的空圆珠笔芯、小橡皮管、量筒2.试剂:红墨水、植物油二、仪器装置图及组装说明1.仪器装置图(见图2)2.组装说明:先将红墨水倒入药水瓶,并在其上滴入几滴植物油,塞上橡皮塞;再将圆珠笔芯的一端插入药水瓶中,另一端套上小橡皮管,将小橡皮管伸入量筒中;然后将针筒的活塞往后拉至某一位置,再将针头插入橡皮塞至穿过橡皮塞。三、实验操作1.将活塞往下推,使红墨水从小橡皮管溢出,表明红墨水已充满圆珠笔芯和小橡皮管2.读出此时的活塞刻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15年5期2015-05-30
- 一次性注射器代替电动吸痰瓶橡皮塞通气管
吸引装置后,与橡皮塞相连的一次性连接管道常因用力过大把通气管一起扔掉。这时我们如果没有找到或是找不到合适代替的东西就会延误抢救或是引起患者的不满。为此,我科使用一次性1 ml注射器代替通气管,无漏气、松动现象,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材 料1 ml 一次性注射器,剪刀。2 方 法取1 ml 一次性注射器,拉出活塞、取下针头。用剪刀将头尾两端各剪去2 ~3 mm,直接将针筒塞入橡皮塞即可。3 优 点(1)取材方便。可将用过的注射器浸泡消毒后、清洗、晾干备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年6期2015-03-20
- 分子运动
管、单孔及双孔橡皮塞、橡胶管、弹簧夹、锥形瓶、气球、棉花、酚酞试液、浓氨水、胶头滴管、水槽等。3.1.2 实验装置3.1.3 实验操作(1)将细铁丝绕在粗铁丝上(做成树枝形),并在细铁丝两端缠上少量棉花,在棉花上滴加少许酚酞试液,将粗铁丝插在双孔橡皮塞的小头上,将橡皮塞塞紧在大试管上,并将其固定在铁架台上。(2)在锥形瓶中倒入约10ml的浓氨水,并塞好单孔橡皮塞(橡皮塞上的橡胶管已用弹簧夹夹好),移近大试管,并将其与橡胶管连接。(3)打开弹簧夹。3.1.4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4年4期2014-11-28
- 无菌橡皮塞联合IV3000在胸引管拔除后防渗漏中的应用
来我科运用无菌橡皮塞联合IV3000 透明敷料法处理拔管后积液渗漏问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2012年4~10月,我科行胸腔穿刺术并留置闭式引流管的胸腔积液病人100 例,男63 例,女37 例。年龄38~77 岁,平均58 岁。将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具有可比性。1.2 研究材料 IV3000 透明敷料型号为4008,规格为10 cm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年11期2013-07-26
- 一套连续制备Cl2的装置
布)适量,双孔橡皮塞5只,7孔橡皮塞1只。KClO3粉末,浓盐酸,浓硫酸,饱和食盐水,Na2S2O3溶液。二、原理三、装置图四、步骤1.加 KClO3、饱和食盐水、浓硫酸,Na2S2O3溶液,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2.打开止水夹1、3,由针筒注入浓盐酸。3.同时用6个集气瓶收集Cl2,集满后关闭止水夹3,向上提起七孔塞集气瓶,盖毛玻璃片,再放置6个集气瓶,打开止水夹3继续收集。4.洗气瓶中气泡减少时,打开止水夹2,关闭1取下针筒吸取浓盐酸,再将针筒插入
化学教与学 2012年1期2012-07-17
- 微型一氧化氮气体制取装置
约15mL,配橡皮塞,医:中较常见)、输液管、注射器长输液管连通A、B瓶,B瓶橡皮塞上还有一较短输液管,起平衡瓶内外气压作用。二、操作步骤1.将铜丝卷成螺旋状插入A瓶上的橡皮塞内并固定,向A瓶中小心加满水并盖上橡皮塞,保证A瓶中没有空气。2.用注射器吸入3~4mL浓硝酸透过橡皮塞注入A瓶中,浓硝酸被稀释为稀硝酸,同时有一部分溶液通过输液管被压入B瓶中。3.A瓶中铜丝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一氧化氮收集于液面上方,并将部分溶液压入B瓶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当A瓶中液
化学教与学 2011年3期2011-04-20
- 浓硫酸性质实验改进两例
取1支两头带有橡皮塞的弯导管,在扎气球一端塞入一小滤纸条,用胶头滴管滴几滴品红溶液将其润湿,然后套上气球用透明胶带缠紧并赶出气体备用。②在试管中加入1g蔗糖,1~2mL浓硫酸,用胶头滴管滴入2滴蒸馏水后用螺旋铁丝迅速搅拌,然后塞上橡皮塞(预先准备的上述带玻璃弯管和螺旋铁丝的橡皮塞)。蔗糖先变黄后变黑并逐渐膨胀,气球慢慢鼓起,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条褪色。③待吸有品红溶液的滤纸条褪色后,用酒精灯对其加热,滤纸条恢复原来的红色。④实验结束后,等试管冷却后小心用注射
化学教与学 2011年11期2011-04-20
- 自制角动量守恒演示仪
交叉细线相连的橡皮塞构成,它是演示角动量守恆规律的主要部件.其制作方法如下.材料:直径2.26mm、长30cm的自行车车轮钢丝2根,8号橡皮塞4个,长4cm直径6mm的带螺母的螺杆5个,长约25cm的牢而柔软的尼龙细线(或棉线)2根,如图3所示.图3 制作旋转装置的材料加工:将上述2根钢丝的两端剪去,留下约20cm长度;在每个螺杆的两端用直径2.5mm的钻头各钻1个小孔;用木螺钉的引孔钻分别沿每个橡皮塞的轴线打1个小孔.安装:首先在5个螺杆上各旋入1个定位
物理实验 2011年10期2011-02-01
- 简易真空不传声演示器
装置用打孔器在橡皮塞上钻一小孔,插入玻璃管,管与橡皮塞接触处融点蜡,防止漏气。在橡皮塞下端挂一个玩具铃,用橡皮塞塞紧玻璃瓶。二、实验方法实验前,摇瓶子使铃发声,然后用嘴在瓶口外玻璃管口把瓶中空气往外吸几下,会发现铃声比抽气前小;给瓶中吹气,铃声又会变大。从而可得出“真空不传声”的结论。三、改进后的优点1.取材容易,实验操作简便易行且时间短。此教具对于那些缺少抽气机或两用气筒的山村中小学特别实用。2.如果把此教具中玻璃瓶换成塑料瓶,向外吸气时,瓶会迅速瘪下去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0年4期2010-10-23
- 稀硝酸与铜反应的改进
、螺旋形铜丝、橡皮塞、U形管、酒精灯、火柴四、实验装置五、实验步骤1.配好3.5mol/L HNO3溶液。2.将螺旋形铜丝如实验装置图所示插入橡皮塞1上,使螺旋形铜丝露出约2cm左右。3.打开U形管上橡皮塞1和2,注入稀硝酸约使U形管上空部分长度约为5cm(上图)。4.塞上橡皮塞1和2,平放U形管将橡皮塞1侧内空气排尽,打开橡皮塞2。5.试管夹夹住U形管无橡皮塞一侧,微热,引发铜丝和稀硝酸反应后停止加热,当铜丝和稀硝酸脱离后反应自动停止,观察橡皮塞1下方产
化学教与学 2010年11期2010-04-20
- 聚氯乙烯输血袋尾管的两种再利用方法
血中物品准备有橡皮塞,但实际工作中很难找到橡皮塞,只有青霉素或头孢唑林钠瓶盖上有,但目前青霉素使用较少,且瓶盖上的铝盖很难撬开。我科采用将输血袋尾管当作橡皮塞使用的方法。2 结果与讨论2.1 输血袋尾管口夹闭尿管 输血袋尾管口长 2cm,宽 0.8cm,高1.2cm,正好符合尿管外接尿袋前端的管道反折规格。再加上PVC的特点是耐腐蚀、牢固耐用,由于在制造过程中添加了增塑剂、抗老化剂,增加了其耐热性、韧性等,它的收缩率低,一般为0.2%~0.6%。因此夹闭尿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0年6期2010-04-07
- 谈对气体对外做功实验装置的一点改进意见
便用比较厚实的橡皮塞用力塞紧,也只是轻轻打两三下气,瓶塞就会跳出来,所以无法看到浓雾.另外,当瓶塞冲出瓶口时,由于瓶口太大,导致很多学生特别是后排的学生还没有看清有没有雾,雾随即就散去了,实验效果很不理想.(2)实验存在安全隐患.在做这一实验时,教师在向瓶内打气时不免都会产生一丝忧虑,害怕玻璃瓶会突然爆裂伤着学生或自己.(3)容易损坏实验器材.用玻璃瓶做实验时,当橡皮塞冲出瓶口时,瓶子容易倒下摔破.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如果损坏了实验器材,会对学生造成不良影
物理教师 2010年11期2010-01-20
- 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两个小药瓶上的橡皮塞(为保证放入水中后能浮起来,两个橡皮塞上面都粘有一小块塑料泡沫);容器中放人适量水。上课时引导学生做了两个小实验:实验一:(要求学生在做实验时闭上眼睛,细心体验)把双手伸进水中,手掌向下,先不接触容器底;再把手掌与容器底部密切接触。比较两次手掌感觉到的浮力是否相同。实验二:(1)把粘有塑料泡沫的橡皮塞一和橡皮塞二同时浸没在水中接触到容器底后再松手,观察比较两橡皮塞的运动、浮沉情况(松手后,橡皮塞一和橡皮塞二全部向上运动,最终都漂浮在水面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09年7期2009-11-26
- 乙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及溴反应的实验改进
瓶乙烯气体,用橡皮塞盖好备用;配制好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分别装入滴瓶中备用。实验时,小心移开橡皮塞与瓶口边缘形成空隙(空隙大小足以让滴管插入),迅速用滴管分别吸取两种溶液约10ml(因溴水颜色浅,可适当加大用量)滴入瓶中,然后迅速盖好橡皮塞,用左手握住瓶底,右手紧握瓶塞和瓶口,用力上下左右振荡,结果就会明显地发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紫色很快褪去,溴水的黄色也很快褪去。经过改进,此实验变得效果明显,简单易行,并且减少了化学试剂的污染。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4期2009-09-23
- 氢气的制取及其爆鸣实验的改进
;细金属导线;橡皮塞1个;粗铜丝2小截(可以从废电线中剪取);热熔胶棒。2实验装置连接与操作2.1氢气的制取取小号矿泉水瓶一个,将瓶盖拧下用粗钢丝烫孔,孔径大小以恰好让导气管插入为宜,用热熔胶棒熔化从瓶盖正反两面沿导气管灌缝填充,确保密封。另取塑料小筒两支。并在四周全部刺满小孔,往其中一小筒内装满锌粒,将其底部再套一小筒支持抬高锌筒部分。再往瓶内加注适当稀H2SO4后,小心投入塑料筒,保证锌粒部分恰好在液面之上,盖好连有导气管的瓶塞。需要反应发生产生H2时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09年3期2009-08-28
- 钠与水反应微型化学实验设计
射针筒连接,在橡皮塞上打一小孔,并将连有输液针头和输液控制开关的输液管的一端插入该孔,在橡皮塞上插上一根大头针,大头针的针尖露出胶塞约1cm。将橡皮塞塞入塑料针筒,最后将连接好的气体发生装置固定在铁架台上。四、实验操作步骤1、将组装好的气体发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2、取下左边注射器上的胶塞,用小烧杯向里加入适量水,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然后再加入煤油约2毫升。3、用小刀切黄豆粒大小的一块钠,用胶塞上的大头针扎注,然后将胶塞塞人注射器。4、打开气体开关,调整右边的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09年5期2009-07-30
- 鱼沉浮与水面升降
1条金鱼,盖上橡皮塞。在橡皮塞中央挖一小洞,插入一根玻璃管,伸入瓶中约1/3。2. 用记号笔在玻璃管壁上划上等距离的横线,线间距离以2~3毫米为宜。3. 在瓶塞四周和瓶塞跟玻璃管之间涂上凡士林,以防漏气。4. 仔细观察并记录瓶中金鱼的沉浮跟玻璃管内水面升降的关系。注意事项:1. 鱼体大小要适当。太小,效果不明显;太大,鱼在瓶中不能自由游动。2.一定要确保瓶的密封性。结论: 当鱼体下沉时,管内的水面也会稍稍下降;当鱼体上浮时,管内的水面也会稍稍上升。
物理教学探讨·初中学生版 2009年5期2009-06-24
- 手掌里的喷泉
颈烧瓶、冰水、橡皮塞、吸管、橡皮泥、温水1将吸管穿过橡皮塞,并用橡皮泥填充在吸管周围,起到密封的作用。2在圆底长颈烧瓶中灌入冰水,塞上插有吸管的橡皮塞。一定要保证完全密封,如果有一点缝隙都很容易失败。3将手浸入温水中加热。4用手握住圆底长颈烧瓶中靠上方空气的部分,水就会像喷泉一样,通过吸管向上喷射出来。科学原理由于在圆底长颈烧瓶中灌入了冰水,烧瓶里的空气体积收缩了。体积收缩后的空气在手掌热量的作用下开始膨胀,增大了对水的压力。因此,当体积膨胀到一定程度时,
小星星·阅读100分(低年级) 2009年12期2009-01-25
- 烧瓶中的“神奇”之水
、大号试管夹、橡皮塞、装有凉水的水杯、干毛巾、红墨水.(2)进行实验:①在烧瓶内注入约1/3烧瓶容积的自来水,并滴入几滴红墨水.②将烧瓶放在炉火上加热.开始时,为避免烧瓶炸裂,要用微火.③水沸腾后,用干毛巾垫手取下烧瓶,此时看到烧瓶中的水停止了沸腾.迅速塞紧橡皮塞,用试管夹夹住烧瓶颈部的中央,将烧瓶倒置.④把水杯里的冷水立即浇在烧瓶的底部,仔细观察此时烧瓶中水发生的现象.总结结论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后会重新沸腾.所以猜想4是正确的.辅导教师点评实验中要注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人教版 2008年7期2008-10-15
- 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的验证实验设计
璃管,安装单孔橡皮塞,准备两套气密性好的规格相同的装置(如右图所示),分别向两套装置的曲形管中注入等量的水(滴有蓝墨水)至中部刻度处,并使两端液面保持水平.2.用锥形瓶收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立即塞上有曲形管的橡皮塞,编号为Ⅰ.另一锥形瓶中装空气,直接塞上有曲形管的橡皮塞,编号为Ⅱ.3.将两套装置放于太阳下照射约6分钟.可以看到:装置Ⅰ中曲形管的A端液面上升、B端液面下降,而装置Ⅱ中曲形管A、B两端液面基本保持不变.工作原理:Ⅰ号锥形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吸收太
中学理科·综合版 2008年8期2008-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