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评价的综合性学习样态研究

2025-02-14 00:00:00桂冠群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5年1期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核心素养

[摘 要]在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以数字化评价赋能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拓展,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以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为例,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以问题驱动为支点、以价值旨归为落点,从目标有度、任务有法、评价有方三个方面建构综合性学习样态,为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数字化评价;核心素养;学习样态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5)01-0068-03

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其中明确提出“创新评价工具,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学校依托区教育局推出的“梁溪区中小学生综合素养评价系统”(以下简称“评价系统”),致力于改变过去以“唯分数”、过于强调知识记忆、脱离具体教育情境等简单化、单一化、书面化的量化评价为主导的传统评价模式,使评价重点从“容易测量的技能”扩展到“难以测量的素养”,更加关注“软素养”、高级认知技能和非认知学习成果,以实现评价体系的重塑,打造评价“智”治下的课堂教学新生态。

综合性学习是指学生在真实积极的情境中展开协作探究,开展各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因此,以评价方式的变革促进课堂转型,适应了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为更清晰地呈现基于数字化评价的综合性学习样态,我们以统编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难忘小学生活”为例进行详细阐述。本次综合性学习分为“回忆往事”和“依依惜别”两大板块,用“回忆”和“惜别”串联起学生六年的小学生活,主要活动分别是“制作成长纪念册”和“举办毕业联欢会”。我们以“制作成长纪念册”为中心,关联“举办毕业联欢会”,形成一个关涉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的形散而神聚的统整性情境项目。

一、目标有度: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

(一)厘清融会贯通、清晰具体的素养评价目标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审美创造的综合体现。”同时对不同学段的语文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素养目标要求。因此,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应指向素养目标的达成,根据学段特征和素养要求,立足实际和学情,体现适度和梯度原则。

例如,教学“难忘小学生活”时,我们以素养立意为根本,提出学习总要求:1.围绕“回忆”主题搜集、整理、运用材料,设计一份能展现班级情谊、同学个性、自我创意的成长纪念册;2.围绕“惜别”主题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设计一场能体现感恩学校、感恩老师、感恩同学的毕业联欢会。围绕学习主题,我们先精心设计贯穿始终的核心素养评价量规;再分解设计具有内在关联的分项评价目标(见表1),层层驱动、环环相扣,从而联通课堂内外,推动综合性学习有效落实。

(二)关联科学合理、多维立体的综合评价指标

评价系统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据构建评价指标模块。我们结合教学实际,对核心素养的6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整合分类,将任务情境、素养目标融会贯通,使其更可解释、更可测评、更可操作,成为实施评价的行动指南,指向学生综合素养的长期发展。

教学“难忘小学生活”时,我们于教学伊始将评价前置,选择评价系统中的综合素养评价指标,将下设的评价考查基本要点和任务情境的侧重点进行有机融合,以精准落实综合性学习(见表2)。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与主题的紧密结合,既实现了知识的建构与运用,又以活动的形式体现并升华了核心素养。

二、任务有法:以问题驱动为支点

(一)“项目+情境”定向发布

在仔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以“毕业纪念”为主题,创设情境:“临近毕业,回顾六年的小学生活,你从母校带走了什么?又留下些什么?”围绕这一问题情境,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最终确定项目任务及具体流程(见图1)。

项目确定后,我们在评价系统发布任务,并进一步明确任务要求。通过丰富素养培养载体、任务发布内容和形式,将枯燥的指向性作业转变为有趣的探究式旅程。这样目标贴近生活实际、过程凸显开放自主的项目任务,能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

(二)“线上+线下”协同并进

本次综合性学习采取“线上评测+线下实践”双联动模式。活动前,我们按照定时定量的原则,提前布置、定时发布任务。例如,在“资料搜集”环节,我们引导学生根据活动内容自主搜集需要的材料,可以是“我的校园趣事”,可以是“我的大发现”,也可以是“我的第一次”等。我们鼓励学生多方查阅资料,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丰富材料的内容和类型。通过任务完成情况,可以较好地观察、测量、分析学生的增值素养表现。

活动时,学生可根据任务要求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方式。教师作为指导者、建议者、点拨者要密切配合,以确保任务顺利完成。同时,教师要依据学生任务的完成度、表现力等情况,引导学生进行量化分析,结合前期设计的评价量表,按照赋分匹配等级,通过手机定格精彩瞬间,并实时上传“亮星进阶+个性评语”。

(三)“个性+全程”实时测评

本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期间,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可实时登录评价系统,获得学生参加活动的素养评价报告。这一报告及时、客观、多维、动态地反映了学生的综合素养。评价系统除了能采集文字信息,还能采集音频、视频、数据等,通过记录学生成长的过程性材料,实现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的有效结合。

综合性学习具有周期长、综合性和实践性的特征。因此,我们要对标评价指标,运用评价系统采集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数据,呈现学生的活动过程与物化成果,如“成长初体验”日记照片、“互诉别情”赠言音频、毕业献礼表演视频等,并利用云存储、云计算技术生成学生的成长“画像”,以增强连续性任务评价反馈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引导学生从过程性评价中汲取动能,不断解锁成长“密码”。

三、评价有方:以价值旨归为落点

(一)“知识信息+综合素养”的螺旋升级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数字化评价,不以对错为依据,而强调在真实情境下开展伴随式数据采集,综合考查学生经验、能力、素养等的进阶情况,关注学生的动态成长、进步空间和变化表现。因此,教师应立足学生原有知识信息开展测评,观察、监控、记录和评估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长经历,助力学生重视、追求和享受学习进步。

在“难忘小学生活”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在项目驱动下制作纪念册,既锻炼了快速梳理的能力,又提高了归类筛选的能力;在举办联欢会的过程中尝试活动策划,从时间、场地、道具、音响、节目内容、表演形式、人员分工等方面进行全盘考虑。我们依托评价系统,着力加强跨部门数据汇聚,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芜存菁、解决问题、生成智慧,推动学生的综合素养有效落地。

(二)“具象思维+抽象思维”的相互转化

在综合性学习中,学生往往会借助具象思维,结合直观形象的表格、图像等表达自己的观点、思想。一方面,我们要引导学生根据任务情境理解学习内容与视觉形象的关联,通过评价系统存储的记录和描述学生成长过程的材料,实现活动步骤可视化,促使学生形成理性认识。如通过成长时光轴记录成长中的自己,借助书信礼赞无私奉献的老师,用班级纪念册致敬深爱的集体,以经典诵读展演祝福美丽的母校……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通过查看评价数据化抽象为形象,利用照片、视频、图表等放大学生活动过程中的探究方法、思考路径等细节,遵循记录与描述、分析与解释、回应与改进的评价程序处理信息,让学生的活动过程有重复解读的机会。

(三)“多模态学习+超级链接”的深度融合

依托评价系统开展综合性学习,通过双向对接建构数字化技术支持下“学、教、辅”三线并行的学习模态:学生的“学”,依托具体明确的评价要求,优化“自我评估、个性学习、协同探学、动态测评”的基本流程;教师的“教”,借助评价数据反馈语文课堂教学,以作品反向指导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的“辅”,结合作品与课堂评价模型,开展学习任务分层设计和推送。

同时,多模态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立体思维等,充分发挥语文综合性学习统整教学、整体育人的优势。学生结合线上、线下评选,开展自评、互评;教师、家长对此进行讨论、解读,共商改进方向;班级依托平台,与第三方(非本班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连接,以跨班、跨年级的形式进行线上全景式展评。这样以无界协作促进跨界赋能,能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程龙.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技术使用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教育与考试,2023(4):13-18.

[2] 曹雨.基于综合性学习的活动链:“难忘小学生活”的教学设计[J].新课程,2021(32):86.

[3] 袁爱国.跨界·思辨·赋能:数字时代语文学习的应然选择[J].语文教学通讯,2024(17):7-11.

(责编 蔡宇璇)

猜你喜欢
综合性学习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语文的“综合性学习”
青春岁月(2016年22期)2016-12-23 10:21:22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有效性探讨
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教师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的角色和作用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大语文”观下如何实施综合性学习
考试周刊(2016年78期)2016-10-12 13:00:16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15:12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