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绘本”工具,科学大不一样

2025-01-10 00:00:00胡晓静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绘本故事区域活动幼儿教育

摘 要:绘本是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的有效载体,用好“绘本”工具,学生的科学学习将大不一样。文章以绘本资源在中班科学区域活动中的应用为例,从绘本的投放和绘本的使用两方面入手,系统地梳理了绘本工具在科学教育中的使用方法,提出了“紧扣科学育人目标”的绘本投放标准,以及走进绘本故事、拓展绘本经验、探索绘本内容、实施家园共育等多条应用路

径,为教师利用绘本激活科学课堂,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意识与思维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与方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绘本故事;区域活动

中图分类号:G4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7-1737(2025)01-0051-03

作为幼儿园五大区域活动的重要构成之一,科学区域活动承担着培养创新人才、助力幼儿终身发展的重要使命[1]。在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需利用适宜的教育资源、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他们在对周围世界的自主探索中获得充裕的科学经验。而使用“绘本”工具就是一种恰当且有效的方

法。科学绘本对幼儿来说有着较为强大的吸引力,其图文并茂的知识呈现方式有效降低了幼儿学习和理解科学知识的难度,有利于拓展其探索与学习空间,扩大其科学视野,丰富其科学经验,提高其科学素养。那么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中,教师该如何利用绘本工具,发展幼儿的科学素养呢?以中班科学区域活动的组织与推进为例,笔者将从科学绘本的投放和使用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紧扣科学育人目标,优化绘本投放标准

科学区域活动中的绘本是为幼儿开展科学探索实践服务的。在投放和使用科学绘本之前,教师先要明确幼儿园科学育人的阶段目标,然后以此为方向进行绘本的统整与选择,以提升科学绘本的针对性和有序性,为绘本故事资源发挥对科学区域探索活动的促进作用提供现实支持[2]。

(一)统整科学目标,确定绘本选择方向

明确科学区域活动育人目标是教师确定绘本选择方向的前提。在此期间,教师需参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要求,结合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科学目标。如,在中班幼儿科学区域活动组织推进中,教师可参考《纲要》和《指南》要求,从“科学情感与态度”“科学技能与方法”“科学知识与经验”等三个维度入手,确定幼儿阶段科学教育总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与现象。随后,教师结合中班幼儿的科学能力现状及现有的科学教学条件,可确定中班科学育人的具体目标(见表1)。

(二)明确教育内容,细化绘本选择方向

在确定科学育人目标大方向的基础上,要想让绘本真正服务于具体的科学区域探索实践,教师还应明确科学育人阶段的具体内容,瞄准科学关键经验,进一步细化科学阶段育人方向。

比如,在中班科学绘本投放期间,教师可以科学教育中的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科学技术这四大核心概念为依托,结合中班幼儿的阶段特点及科学资源,对中班科学教学中幼儿需要获取的科学关键经验进行进一步的细分。如,“生命科学”可分成“生物的身体特征”和“生物的多样性”

两大部分。又如,“生物的生命特征”的具体育人目标包括:(1)能比较、分辨动植物的特征;(2)知

道生物的不同组成部分及其作用;(3)能理解植物也是生物,而一些会动的东西不一定是生物(如电动玩具)。

在细化目标的引导下,教师能对科学绘本进行更细致的分类,进而完成对绘本的精准投放。

(三)精析绘本故事,划分科学主题维度

在绘本选择期间,教师不仅要精读绘本做好绘本质量把控工作,也要分析绘本中蕴藏的科学素养,将其与科学区域阶段育人目标一一对应,做好绘本编选与整理工作,方便后续使用。

比如,教师广泛阅读绘本后,可为每本书制作《科学绘本资料卡》,以快速呈现绘本内容及教学方向,

助力绘本在科学区域活动中的高效选用(见表2)。

在《科学绘本资料卡》的指引下,教师可将科学维度相同的绘本整合到一起,分阶段、分类别地投放到科学区域,为幼儿进行主题化的科学区域探索提供资源支持。

二、探索多元应用路径,优化科学探索体验

幼儿的科学学习方式是多样的。在使用绘本辅助幼儿进行科学探索时,教师要改变以科学阅读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多元应用路径,以优化幼儿的科学区域学习与探索体验[3]。

(一)走进绘本故事,点燃科学兴趣

作为一种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资源,绘本深受幼儿喜爱,对他们有着较强的吸引力[4]。在使用绘本辅助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时,教师可将其应用于主题活动导入环节,通过带领幼儿阅读绘本、走进绘本,最大限度地点燃幼儿的科学探索兴趣,为他们之后进行科学主题探索提供内在动力支持。

例如,在引导幼儿分析和辨别常见动物的脚印时,教师可以将绘本《和爸爸一起抓小偷》导入课堂,构建“一家人出门游玩时帐篷丢失,幼儿通过细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和地上的脚印,和爸爸一起抓住小偷”的趣味情境。幼儿对此会有很高的探究兴趣,并提出各种各样的破案猜想。

幼儿1:“我发现一只小兔子,会不会是它偷走了帐篷?”

幼儿2:“我觉得不是,偷走帐篷的小偷肯定早跑了,不可能等着被抓。”

幼儿3:“你们看,那边的草地上是不是有一些脚印?”

幼儿4:“肯定是小偷的脚印!”

教师:“哦?那我们可要仔细观察这些脚印,这可能是抓住小偷的关键线索!这些脚印是什么样的呢?它们会是哪种动物留下的?”

……

在这一科学探索活动中,教师通过引入绘本故事给幼儿构建了一个真实、有趣的科学探究情境。这不仅能够有效驱动幼儿对科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而且也能够形成以幼为本的自主交流氛围,在智慧交锋中发展幼儿的科学推理与分析验证能力。

(二)拓展绘本经验,丰富科学知识

绘本故事篇幅有限,其蕴含的科学知识也是有限的。在以绘本故事为依托构建趣味化的科学探索活动时,教师需基于绘本故事,引入更多、更深层次的科学知识探索活动,以拓展幼儿的科学知识。

例如,在将科学绘本《捣乱的静电》引入“电的物理现象”主题科学区域活动时,教师发现该绘本虽然从幼儿的视角出发,列举了“头发飞起”“摸门把手触电”等生活现象,能够引导幼儿初步感知静电,但对静电现象的阐述并不深入。基于此,教师围绕该主题推荐《噼啪噼啪,是静电》《魔法男孩》等其他介绍静电知识的科学绘本、《静电的自述》《静电的原理》等科普小视频,鼓励幼儿先自主思考“静电是如何产生的?”,再组织他们“寻找静电”,复刻摩擦生电物理小实验。教师可为幼儿提供小纸屑、吸管、胶棒等科学实验器具,让他们尝试着用自己的方法,将小纸屑吸起来。在开放的自主探究中,幼儿能够发现多种方法。

幼儿1:“嘿!看,我用围巾摩擦吸管,然后围巾把小纸屑吸起来了。”

幼儿2:“我的袖子也可以,多摩擦几下桌子,

看,吸起来了。”

教师:“你们的方法可真多呀,是所有的物品都能产生静电吗?静电的产生与什么有关?物品的体积、材质会不会影响静电的产生?”

……

通过以上探究,幼儿能够在发展科学知识与经验的同时,更好地掌握科学技能与方法,提升科学探究能力,锻炼并发展科学思维。

(三)探索绘本内容,体验科学之妙

科学绘本为幼儿进行科学探究提供了方向。在科学区域活动组织推进中,教师可以绘本内容为依托,设计科学实验活动,并提供与科学绘本内容相关的材料,让幼儿利用游戏、实验等方式去验证绘本中所呈现的科学知识,从而在这一过程中探索绘本内容,体验科学之妙。

例如,在幼儿读完科学绘本《省力的斜面》后,

教师可以绘本中呈现的“斜面更省力”这一科学知识为依托,设计如下科学区域活动。活动一:说说斜面。教师引导幼儿基于绘本阅读经验,鼓励他们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是斜面,斜面是什么样的?活动二:搭建斜面。教师组织幼儿使用积木、塑料板等现有工具,搭建各种各样的斜面。活动三:斜面真的省力吗?教师组织幼儿体验从低处往高处搬运物品,对比直接搬运物品和使用斜面搬运,看看哪种方式更省力。活动四:斜坡游戏。教师鼓励幼儿搭建不同的斜坡,并对比物体从不同的斜坡上滑落时,物体移动速度的快慢情况。

以上这四大活动共同构成了基于绘本内容的科学区域活动,能够让幼儿在做、看、想的过程中体会到斜面的特点,感受到科学探索的乐趣。

(四)巩固绘本内容,实施家园共育

科学探索是持续的、永无止境的,但幼儿科学区域活动的时间却是有限的[5]。要想帮助幼儿养成正确的科学探索观念和态度,就要打破科学区域活动的时间限制,利用作业等方式拓展科学育人空间,在家园共育实践中巩固绘本内容,深化科学育人实践。

比如,在以绘本《神奇的石头》为依托,推进

“石头的特征及用途”主题科学区域探究活动后,

教师可给幼儿布置如下作业:幼儿园打算在户外铺设一条漂亮的石子路,现向大家征集石子路设计方案。请你和家长一起思考如下问题:(1)什么样的石头适合铺路?(2)在哪里可以搜集到这样的石头?

(3)你打算用这些石头铺成一条什么样的路?请搜集不同的石头摆一摆、排一排,并将你最喜欢的铺路方案画下来!

幼儿在家长的陪同下收集石头,完成铺路设计的过程,是他们进一步探索石头的大小、材质、花色、性状特点,并基于这些特点对其进行再应用的过程,也是“石头的特征及用途”主题科学探究活动进一步延伸的前提。通过此活动,科学教育的触角能够延伸至家庭,为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搭建起更加宽广的舞台。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用好“绘本”工具,科学探究能够更加精彩。在幼儿园科学区域活动推进中,教师需重视科学绘本的教育促进价值,做好科学绘本的筛选投放及后期使用工作,通过提升绘本投放的精准度、绘本使用方法的多样性,切实发挥绘本的科学探索引导作用,让幼儿在绘本的帮助下,打开科学世界之门,获得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王宇,蒋承君.融合教育视角下绘本资源建设策略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23,33(11):100-104.

汪小丽.“绘本阅读”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J].读写算,2023(31):119-121.

李建玲.中班幼儿科学区游戏中深度学习的支撑性策略[J].教育界,2023(8):98-100.

杨云.巧用绘本,引发幼儿探究活动[J].云南教育(视界综合版),2023(12):46-48.

赵秋云.绘本资源+区域活动:合力打造多彩幼儿园[J].读写算,2023(29):125-127.

作者简介:胡晓静(1995.10-),女,江苏盱眙人,任教于淮安市洪泽实验幼儿园,二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绘本故事区域活动幼儿教育
具身教学应用于小学绘本故事课堂的研究
亚太教育(2016年35期)2016-12-21 19:28:23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4:24
浅谈幼儿区域活动的指导与评价
区域活动中材料投放与幼儿的主动发展研究
品三口而知味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10:20:16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39:33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33:44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6:37
重拾绘本故事 撷取别样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