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与策略探究

2025-01-10 00:00:00陈美爱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项目式学习小学美术应用策略

摘 要:项目式学习是学生围绕确切主题、问题进行开放性探索和研究的学习模式。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对于优化学生学习体验,提高美术教学效果具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文章先阐述了项目式学习的内涵,然后分析了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又结合具体教学案例探究了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指出教师可按照确定项目—规划方案—组织活动—成果交流的流程落实项目式学习,以期为一线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关键词:小学美术;项目式学习;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014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7-1737(2025)01-0084-03

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肩负美育重任,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以促使学生更好地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要想充分发挥小学美术课程的育人价值,教师需要用新颖、科学的教学方法代替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参与课堂学习。项目式学习以项目为教学载体,要求学生围绕项目进行资料收集、合作讨论、实践操作等活动,是一种具有较强综合性的教学方式。对此,教师有必要积极研究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并总结经验方法,从而为提高美术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项目式学习源于美国医学院的教学活动,最初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中存在的非良构问题[1]。项目式学习模式一经形成就受到了教育界许多专家的关注,并迎来了全面发展。例如,美国巴克教育研究所指出项目式学习围绕真实存在的问题展开探索,是一种引领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掌握关键技能的教学模式。马克汉姆则指出项目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为最终目标,是由教师主导、学生围绕某一确切问题、项目所展开的一段时间的开放性探索和研究活动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引入我国后,也引发了我国学者的广泛研究。例如,我国学者黄纯国、殷常鸿在二人共同发表的《信息技术环境下的项目学习研究》一文中指出,项目式学习是在丰富资源支持下、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解决具体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可以明确,项目式学习是基于真实问题,以学生综合发展为目标,将项目作为教学载体驱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进行讨论探究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相比,项目式学习具有学习内容真实、任务丰富、以学生为主体等特征,

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主动性[2]。其中,学习内容真实体现在项目式学习内容源于生活实际,

教师会将真实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基础,以拉近学生与项目学习内容间的距离。同时,教师会在项目开始前提出启发性问题或驱动性任务,借助问题或任务点明项目学习主题,使学生逐步深入探究项目。此外,教师会根据学生的项目学习需要给予针对性指导或帮助,而不再采取“填鸭式”教学手段灌注知识,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究。因此,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有利于教师营造自主的美术课堂,使学生能有更多机会自主探索美术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项目式学习聚焦真实项目或复杂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应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学习资

料、合作设计探究方案。这一教学模式能够有效锻炼学生资料收集、信息技术应用、协作学习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此外,将项目式学习应用于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可使学生在探索项目的过程中感知美术与数学、语文等学科间的关系,发现美术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感悟美术技能的基本运用策略

等。学生长期处于项目式学习环境中,可进一步加强对美术学科教学内容的理解,这对于学生整合知识,提升理解能力、创作能力、协作能力等综合能力有积极意义,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贯彻新课标理念

《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要求艺术课程教师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个性特征与学习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并实施教学,同时要将琐碎的知识、技能有机整合起来[3]。项目式学习则围绕具体教学项目、任务展开,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总结知识与经验。可见,项目式学习的应用理念与《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教学理念充分契合,都以提升学生学习主体性,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为主要目标。此外,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可积累更多项目设计与教学实践经验,有利于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从而间接推动小学美术教学贯彻《课程标准》理念。

三、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综合分析,基于需要选定教学项目

在正式教学前,教师应综合分析教学内容以及学生发展需求,基于具体教学情况选定教学项目,确保学生能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了解美术知识、学习美术技能。需要注意的是,教学项目的选择并不受教材内容限制,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教学项目,也可以基于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选定教学项目。

以人教版美术二年级(上册)“彩泥世界快乐多”一课教学为例。本课以彩泥制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涉及彩泥的色彩搭配、造型等美术知识与技能。在此课教学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颜色、造型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手工操作能力。但是,学生对泥塑的专业认知仍不足。鉴于此,教师可以选定“用彩泥制作生活中的常见事物”教学项目,引导学生收集、整理生活中常见事物的造型资料,使学生能基于生活经验、文字资料自行探索彩泥造型和色彩搭配的方法。此外,教师还可以选定“用彩泥制作可爱的动漫形象”这一教学项目,要求学生收集一些可爱的动漫形象,并对照动漫形象捏制彩泥作品,使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锻炼手工操作能力。

这样,教师在正式教学前通过综合分析主要教学内容和学生当前的发展情况,并结合分析结论与教材内容、生活现象确定了合适的教学项目,为项目式学习的有效启动奠定了基础。

(二)合理规划,确定方案指导教学实施

要想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的育人价值,教师就需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项目中[4]。

但是,小学阶段学生普遍缺乏自我管理能力,其观察事物、总结规律的能力较弱。直接展示项目并要求学生完成,可能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从而影响项目式学习的开展效果。为此,教师应基于学生的基本情况合理规划项目学习方案,指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采用恰当方法收集资料并完成具体任务,从而确保学生能有序参与项目学习。

以人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万花筒”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以“表现万花筒图案”为教学项目,

并将其拆分为若干个项目任务,驱动学生有序参与材料收集、方案设计、方案实施、效果评估等环节。基于项目材料收集环节需要,教师可设计项目任务:收集各类万花筒,观察不同万花筒内的图案。基于项目实施方案制订需要,教师可设计项目任务: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用何种方法表现万花筒图案。基于项目方案实施需要,教师可设计项目任务:运用美术方法表现万花筒图案。基于项目成果评估需要,教师可设计项目任务:各小组派代表介绍项目学习成果,并分享心得体会。在确定项目任务以后,教师可组织学生围绕项目任务进行合作讨论,使学生合理规划并确定分工方案,从而为项目任务的有序推进奠定基础。

这样,教师从项目实施的角度出发设置若干项目任务,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式学习的关键流程,并能够根据项目各环节的需要合理分配学习任务、确定分工方案,为其有序参与项目学习提供

保障。

(三)立足课堂,组织活动引导学生参与

1.组织讨论活动,提高学生思维水平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小学美术教学项目主题和内容设计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讨论解决问题的依据、原理和方法,从而激活学生的自主探究思维,同时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形成协作思维,为其合作完成项目奠定基础[5]。

以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蔬果的剖面”一课教学为例。在围绕“用学过的色彩知识与技能表现蔬果剖面图案”这一教学项目组织学生学习时,

教师可先基于主题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驱动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与探究,如“不同瓜果蔬菜的剖面图一样吗?橙子的剖面图和卷心菜的剖面图有什么区别?如何表示这两种蔬果的剖面图?这一问题对于我们完成项目有什么作用?”。学生会在问题的引导下联想橙子、卷心菜等蔬果的剖面图,而后在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意识到不同蔬果的剖面形状、线条与色彩存在区别。之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讨论应使用何种美术方法表现不同蔬果剖面图的特征。最后,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成果,学生继续讨论完成项目应使用的方法,从而发展迁移类比思维。

这样,教师在组织开展项目式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引发学生的广泛联想与分析,能使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分析美术色彩知识与技能的运用方法,从而提前做好项目实践准备。

2.组织操作活动,锻炼学生实践能力

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时还可组织操作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操作机会,使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感悟美术知识,习得美术技能。

以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陶泥的世界”一课教学为例。为使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了解泥条盘筑的制陶方法,并学会用陶泥制作生活用品,教师可组织如下操作活动: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应用泥球、泥条与泥板制作陶泥作品。教师可指导学生选择适当的材料制作陶泥作品,而后辅助学生进行烧制,使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总结陶泥作品的制作方法。

在此操作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操作,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参与到项目学习之中。

(四)阶段总结,成果交流巩固学习成果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美术教师有必要在项目式学习后期组织学生在班级范围内展示作品,并说明制作作品的心得体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作补充说明,为学生提出优化建议,使学生在获得反馈的过程中反思自身不足,从而促进学生的持续提升。

以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远去的路”一课教学为例。教师可在“绘制你记忆中的小路”这一项目活动结束后组织成果交流活动,鼓励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例如,有的小组是这样介绍自己的作品的:“我们画的是人民公园的鹅卵石路,近处的路比较宽,路上的鹅卵石、路边的树木花草都比较大,而越往远处路越窄,石头、树木花草也都越小,

我们用了近大远小的方法表示‘远去的路’。”在学生介绍完作品并分享了自己的项目式学习心得后,

教师可作如下补充说明:“你们运用近大远小的方法表现‘远去的路’,说明你们对视平线、消失点的透视概念有着深刻认识,这很棒。但是,画中所有物体着色相同,说明你们未考虑应用近实远虚的方法来表现‘远去的路’,以后在绘画时还需要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构图。”

这样,教师组织学生展示成果并总结项目原理及成品制作方法,夯实了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指出项目实践中的不足,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的问题,为其自主提升指明了方向。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项目式学习应用到小学美术教学中,有益于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总结美术知识、提升美术技能,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积极意义。要想在实际教学中充分发挥项目式学习的价值,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明确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同时基于小学美术教学需要、学生发展需要合理设定教学项目及项目实施方案,合理组织课堂讨论、操作等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项目实践机会。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开展成果交流与教学评价工作,引导学生回顾项目学习全过程并建构完整的知识和技能体系,确保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与点评下获得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南红武,李佳旖.小学美术项目式学习设计策略[J].湖北教育(教育教学),2022(10):12-13.

朱芳菲.浅谈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实践[J].新课程,2022(33):141-143.

陈俊雯.运用项目式学习,构建高效小学美术课堂[J].试题与研究,2022(19):190-191.

高玲,张帅.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的应用与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22(11):176-177.

黄云.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24(18):132-134.

作者简介:陈美爱(1978.11-),女,福建莆田人,任教于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东庄中心小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项目式学习小学美术应用策略
项目式学习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的探究
价值工程(2017年14期)2017-05-11 17:36:25
在初中物理中实施项目式学习
网络信息平台支持下的PBL英语教学实践与研究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薪酬管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8:35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52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7:09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