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研究

2025-01-10 00:00:00林小玲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5年1期
关键词:STEAM教育理念教学策略

摘 要:如何将STEAM教育理念与学科教学融合,提升育人活动的开展效果是很多教师都在认真思考的课题。为提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质量,作者运用经验总结和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系统论述了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指出教师可以在恰当的教学环节引入创设情境、师生互动、深度引导、作品分享和链接现实等活动,让学生受到STEAM教育理念的影响,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信息科技;STEAM教育理念;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编号:2097-1737(2025)01-0010-03

STEAM代表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

术)、Engineering(工程)、Art(艺术)和Mathematics

(数学)。从本质上讲,STEAM教育理念强调不同学科知识间的融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运用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能够使学生基于多学科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解决生活问题。教师应积极探究开展相关教学工作的策略。笔者在研究期间得出结论:在基于STEAM教育理念组织小学信息科技教学工作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时内容或单元内容设计与实施教学,并通过多种策略启发学生展开深度探究活动。本文将结合闽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教学案例系统介绍几点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策略。

一、导入环节:巧用情境,突出STEAM教育理念的特点

有效的教学导入可以使学生在开展学习活动前产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提升学习效果[1]。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创设与学科重点知识相关的情境,引入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等元素,建立教学内容与生活的桥梁,启发学生分析情境内容,以突出STEAM教育理念的特点,提升学生的学科融合意识。具有一定故事性、生活性的视频,趣味性的课堂游戏,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等,均可作为教师创设情境的媒介。

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下册)“综合活动1”和“综合活动2”的内容期间,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通过播放微课视频来创设情境,自然渗透STEAM教育理念。视频中可包含如下几部分内容。(1)背景介绍。我校一位老师想要重新装饰自己的书房。定制书桌期间,他提出了一些要求:书桌的长不超过2米,宽在0.6米以上,且要有一定空间用于放置书籍、台灯、闹钟以及一些可以提升书房美观性的装饰品;书桌应结构稳定,避免翻倒。此后,信息科技教师、美术教师以及一些高年级学生都积极参与书桌设计工作,希望可以为他提供一些参考建议。(2)作品展示。展示一些各科教师、学生设计的以及教材中呈现的书桌作品,让学生了解不同风格的书桌,同时初步了解书桌的特点。(3)主要作品细节介绍。教师可以教材“综合活动2 装饰小书桌”中完成装饰的小书桌的图片(如图1)为主要作品,介绍细节信息,如书桌的结构、尺寸、装饰品的特点、颜色等。(4)提出综合任务。结合教师与学生的建议设计一张精美且实用的书桌。

在以上情境中,教师通过引入贴近生活的背景介绍,可以让学生受到情境背景、小书桌作品的影响,产生设计并装饰小书桌的热情。同时,在分析微课视频“主要作品介绍”部分内容时,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装饰小书桌活动与多个领域知识间的紧密关联。由此可见,在教学导入环节,教师突出了STEAM教育理念的特点,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学生能够深度学习教师教授的知识,并在分析教材综合活动内容期间产生了较强的“熟悉感”。

二、思考环节:组织互动,强化STEAM教育理念的渗透

在STEAM教育理念下,教师应积极组织学生展开思考,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强化探索新知识的意愿[2]。教师可以在思考环节组织师生、生生互动,

提升STEAM教育理念的渗透深度,启发学生从多个学科的角度研读教材中的内容,确保学生收获相对理想的思考与探究效果。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想法、适当提出有助于学生思考的问题等途径提升课堂互动活动效果。

以六年级(上册)第8课“绘制基本几何图形”

为例,教师可以组织有效的师生互动以启发学生进行深度思考,从多个角度欣赏用图形化编程工具画出的工艺画、创意画等作品,感知信息科技学科与数学、艺术等学科知识之间的关联。例如,在引导学生欣赏“开阔视野”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欣赏教材中用图形化编程工具画出的工艺画(如图2),并结合欣赏成果展开互动,主要流程如下。

(1)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自由讨论,从多角度分析这幅工艺画,并用关键词记录自己的想法。在学生提出“画中有很多几何图形,

如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画中很多图形都是重复的”“可以通过旋转得出这一作品”等观点后,教师可以整合学生的看法,得出如下结论:画的构成要素包含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等多个图形;画中图形排布的特点是重复;画的构成方法是旋转。

(2)教师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深度思考。在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追问等方式启发学生补充自己的观点。例如,学生在欣赏这幅工艺画时,可能会受到本课主题的影响,因过度将注意力集中于几何图形分析上而忽视图形的色彩搭配。基于此,教师可以提出“工艺画中有多少色彩?”“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引导学生提出“图中有一些相邻色,也有一些对比色”等观点。

案例分析: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启发学生在学习期间运用数学、艺术等学科知识欣赏教材中的工艺画,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考深度,还有助于其在后续学习活动中分析教材中的内容,学习通过编写程序画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多边形的方法,并形成运用这些图形画出精美工艺画的意识,强化STEAM教育理念的渗透。

三、实践环节:适度引导,发挥STEAM教育理念的作用

在指导学生完成学科知识探究后,教师要组织实践活动,启发学生学以致用[3]。同时,教师也要适当为学生提供引导和帮助,发挥STEAM教育理念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积极作用。教师还应提出具体要求,根据学生实践过程中的表现与学生展开一对一互动,以实现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融合不同领域知识的目标。

以六年级(下册)第1课“移动鼠标接苹果”为例,教师完成基础教学活动后,可以启发学生编写“接水果”鼠标交互游戏。在组织学生开展实践编创游戏活动期间,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下要求:

(1)绘制精美的小车角色的造型,通过提升游戏界面美观程度提升游戏的吸引力;(2)适当修改游戏脚本,如增加除苹果外的其他水果角色,接到不同水果角色可以获得不同的分值,如“接到苹果加2分”“接到樱桃加1分”“接到西瓜加3分”等,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自主设计舞台背景图片。

在学生实践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若学生无法将自己的想法编写到游戏程序中,教师可与其共同绘制流程图丰富其脚本细节,帮助其克服困难。

教师结合两个要求组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参与游戏设计活动,可以提升实践活动的挑战性,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同时,教师在指导学生设计游戏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升其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丰富其应用变量的经验,将数学、艺术等领域的内容与信息科技课堂实践活动融合起来,发挥STEAM教育理念的作用。

四、分享环节:作品分享,提升STEAM教育理念的实效

教师可以设计分享活动,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4]。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课上展示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鼓励学生欣赏这些作品中的精彩元素;也可以利用线上平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分享到班级群中,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例如,在结合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镜头下的美丽世界”中的“综合活动3 制作校园生活短视频”相关内容指导学生制作完成校园“六一活动”

短视频后,教师可设计如下作品分享活动。(1)班级展示活动。教师可以展示部分优秀的学生作品,并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优点,同时启发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探索可以提升作品效果的方案。在学生分析探索结束后,教师对可以提升作品效果的元素进行归纳:配乐既要符合儿童的喜好,又要贴合视频意

境;可以适当引入与童趣相关的古诗词;字幕设计方面可以引入一些艺术字等。(2)线上展示活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欣赏其他学生视频时的收获修改自己的视频,并将其上传至线上班级群。在学生上传自己的作品时,教师要鼓励其从语言、画面、情节等角度写一段不超过80字的视频介绍,让其他学生可根据视频介绍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

在此案例中,教师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展开思考,将本次综合活动与艺术等领域的内容相关联,突出了STEAM教育理念的跨学科性,使学生能在今后的实践活动中结合活动主题,运用多领域知识制作更生动、更具吸引力的视频。

五、拓展环节:链接现实,深化STEAM教育理念的影响

适当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有助于深化STEAM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学生受到课外内容的启发,进一步感受不同领域、不同学科内容间的关联。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展开拓展教学,促使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以五年级(下册)第9课“创意奇趣光源体”为例,在本次教学期间,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形成应用3D One软件中的草图绘制等命令绘制外观造型更有特色的光源体的技能。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欣赏生活中不同场所的灯具,使其在认识本课知识的学习价值的同时,感受本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关联。对于学生不熟悉的灯具,教师还可以介绍其特点和作用,提升学生的鉴赏深度。(1)手术无影灯。教师需要启发学生分析灯具特点,结合科学领域知识使学生认识到无影灯减淡本影的原因、手术无影灯悬臂的特点、悬臂能够垂直或循环移动的原因和意义,让学生感受手术无影灯与科学、工程、艺术领域之间的关联。(2)LED太阳能草坪灯。教师可以分享相关图片,

并介绍其原理,让学生认识到LED太阳能草坪灯集环保、照明、美化环境为一体,使其进一步了解有关该灯具的科学知识。(3)造型独特的装饰灯。教师可以分享一些造型独特的台灯,请学生结合台灯灯罩的特点分析台灯的光影效果,思考通过镂空处理、添加装饰画等途径设计台灯的妙处,实现信息科技与艺术领域的融合。

教师分享生活中与光源体相关的灯具,深化了STEAM教育理念的影响,可以让学生在结合学习成果展开光源体欣赏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的科学、艺术、工程、数学等领域的知识,提升活动效果。

六、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教师可以在教学导入环节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即将学习的知识与其他学科间的关联,并通过组织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思考深度;在指引学生参与学科实践、展示与分析实践作品的过程中运用其他学科知识;通过拓展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搭建学科知识与生活间的桥梁,让学生分析学科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实现将STEAM教育理念与小学信息科技教学融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叶春霞.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学生参与度提升策略[J].青海教育,2022(12):54.

金文.新课标背景下小学信息科技课程实施关键问题及对策:以北京市海淀区为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12):

5-7.

潘梦瑶.项目式学习在小学信息科技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苑教育,2022(29):47-48.

李蓉.新课标下农村小学信息科技教学的现状分析[J].知识文库,2022(22):52-5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课标视域下小学STEAM教学模式构建与应用研究”(课题编号:FJJKZX23-394)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林小玲(1983.10-),女,福建永春人,任教于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一级教师,

本科学历。

猜你喜欢
STEAM教育理念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8:08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2:16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4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1:10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2
基于“互联网+”的幼儿园STEAM教育理念应用研究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究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初中物理课程创新与案例设计
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