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共生的初中化学课堂

2024-10-18 00:00:00李纯刚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9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摘 要

共生的课堂应是师生之间相互依赖、相互成就,以化学学科为载体,教育者和学习者共同参与课程建构、学习建构、活动建构,共同学习和实践的场所。共生化学的核心理念是教学相长,即“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关键词初中化学 共生化学 核心素养

共生是指不同主体之间所形成的紧密互利的关系。在共生关系中,各主体相互依赖、相互成就。笔者认为,共生的初中化学课堂应包含共生态、共生成、共生长、共生命四个要素。

共生态:教师应积极构建教师、学生、化学学科之间动态的、和谐的生态化学课堂。共生成:教师应引导学生在观察、实验和交流讨论中学习化学知识,领悟科学的方法,让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观念,理解科学本质,形成创新意识和终身学习意识。共生长:在初中化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不应仅是对于知识的教和学的关系,而应是一种平等关系,共同寻求知识、发展能力、提升思维,共同成长。共生命:教师应关注学生的生存质量和生命质量,尊重学生的完整性和自我价值。

在共生的化学课堂中,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部分组成了课堂生态系统,三者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不断进行信息和情感的交流,共同完成化学课堂教学活动的育人功能。

一、确定共生的初中化学课程目标

共生的化学课堂以创设新型学习环境为特征,以改进课程实施方式为重点,旨在增强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教师应整体设计与规划共生的化学课堂,在体现学生主体、学科文化、课程价值、教师参与等各个方面的前提下,明确目标指向,以实现课堂生态发展、观念自然生成、师生共同成长、生命共同创造的目标。

例如,教师可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化学学习能力的发展,确立教学目标(如图1)。

lt;F:\制作文件备份\2024年\初中生-教研\初中生教科研2024第9期\Image\02.epsgt;

图1

二、明确共生的初中化学课程实施路径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课堂呈现新样态。为更好地把握新课改的整体方向,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有效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学校可以成立以校长为组长,教务主任和化学备课组长为副组长,化学教师为组员的课程研究体系,定期召开相关会议,着力解决初中化学课程体系建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具有基础性和实践性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好奇心,形成基本化学观念,发展科学思维、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可根据学生实际,确定课程实施的基本思路:素养导向→注重综合→进阶设计→加强实践。

素养导向:确立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共生化学课程目标,选择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容,建构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

注重综合:一是学科内部的综合,即以核心概念、大概念来进行设计,重视知识之间的关联;二是跨学科综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

进阶设计:注重因材施教,在进行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设计时,充分考虑学生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进行分层教学,通过校本课程和化学社团等形式,安排不同层次的教学内容。

加强实践:强化化学课堂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开展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样化探究实践活动,加强课堂所教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提升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三、开发共生的初中化学课程内容

校本课程是针对学科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开发的课程,有助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完成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开发并实施了“魅力化学”校本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达成如下目标:了解与生活及工业生产相关的内容,学习相应的化学知识;学会基本的实验探究方法,掌握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培养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分析和解决问题等能力;感受化学与生活、社会、科技等方面的联系,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体验化学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珍惜资源、珍爱生命、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学好化学的信心。

四、探索共生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注重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习和成长,重视化学的人文价值,重视立德树人。教师应引导学生“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生活。

1.以大概念统领单元教学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确定了初中化学学习的主题,每个学习主题又提炼了学科大概念,架构起包含核心知识、思路与方法、科学态度、实践活动等内容的结构。基于此,教师可从单元出发,统筹知识、情境、问题、活动、评价等教学要素,整合知识,帮助学生把握知识背后所蕴含的学科本质,建构大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其基本路径为:构建学科大概念体系→确定基于大概念的单元内容→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创设学习活动和探究任务→选择评价方式。

2.探索项目式学习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学方式逐渐从“知识为本”向“素养为本”转变。项目式学习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根据新课标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项目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的基本流程是:确定项目主题→制定学习目标→搭建学习框架→设置驱动问题→设计活动任务→诊断能力素养。

五、营造共生的初中化学学习环境

班级是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舒适的环境有助于学生沉浸在化学学科的氛围中。教师可在教室文化角等场地创设“化学园地”,在板报中设置专属化学学科的版块,每期更换研讨话题,师生共同研讨,各抒己见。同时,在教室中存放供学生借阅的化学学科相关书籍,营造良好的化学学习环境。

优雅的校园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素养。学校可打造“一厅”“二廊”“三室”等类似的环境设施。“一厅”即标志性门厅,厅内建设化学作品展示柜和学习研讨场所;“二廊”即沉浸式长廊和文化长廊,在长廊的墙壁上展示化学发展重大事件、化学文化等,形成素材库;“三室”即学生探究实验室、仿真实验室和标准化实验室,供学生探究学习。

共生化学课堂应推动实现从“应试教育”向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转变。在落实新课标的过程中,教师应构建共生化学课程的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建立“大概念统领的单元教学”模式和以实践活动为主的“项目式学习”模式,完成对学生教学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转变;研究校本课程体系,完成校本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课程结构的建立;打造班级和校园环境,让学生沉浸在化学学科的学习氛围中,发挥共生化学课堂的能动性,逐步形成开放性的、与外界不断互动的生态型课堂。

(作者单位:江苏省镇江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8:51:29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试论农村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教学瓶颈及解决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3:13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2:31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11:06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7:49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今日教育(2016年7期)2016-10-08 09:44:23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