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探索和求知欲。下面,笔者以统编历史教材七(下)“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为例,浅析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任务:基于课程标准设置主题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一课主题涵盖多层次的历史现象和概念,包括权力结构、文化制度,以及全球发展潮流的相对位置等。《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学生能“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加强皇权的举措,初步认识君主专制带来的社会弊端;通过清中叶以来的政治腐败、故步自封和19世纪的国际局势,认识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严重危机”。因此,本课时的主题可以设置为“认识专制下的危机,探讨闭关中的落伍”。
为反映封建君主专制不同层面的表现,教师可将教材内容重新调整为三个层层递进的板块:君主集权攀顶峰,文化专制万马喑,封建日暮危机重。在这个结构下,学生需要完成与板块相关的具体任务,从而实现知识的深化和技能的提升。
整个任务活动以“主题+板块”的方式进行,确保了任务的整体性。教师可将完整的任务和活动整体交给学生,尊重和关注学生学习的差异性,但不要刻意将任务分解或简化,以免破坏任务的完整性和挑战性。结合学生所学的历史内容,教师还可将教学内容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关联。通过以上设计和安排,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的掌握,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情境体验:基于学生认知创设情境
情境体验作为任务驱动教学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贯穿学习全过程的情境设计,营造有助于学习的氛围和方式。在设计情境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点。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他们一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并对历史穿越剧具有较强的兴趣。因此,在教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这一课时,教师可创设一个总体情境:“梦回清朝,你是一名‘穿越剧’的演员,说说你在清朝的工作和生活。”这个大情境不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还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紧密相关,从而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接下来,在每一个板块中都可以设置具体的情境,以配合大情境的展开。
1.视频情境:君主集权攀顶峰
在教授“君主集权攀顶峰”这一板块时,教师可通过视频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具体而言,可制作或选择一个描述清朝军机处一日工作流程的视频,观看视频后,学生需要从清朝雍正帝时期的一位军机大臣的角度出发,谈谈对军机处设立及其工作流程的认识和感受。这一情境设置不仅与板块主题高度相关,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清朝君主是如何通过军机处加强集权的。
2.材料情境:文化专制万马喑
在教授“文化专制万马喑”这一板块时,材料情境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资源。具体来说,教师可以提供两份与文化专制有关的材料:材料一来自李祖陶的《迈堂文集》,描述了文人自觉避讳、压抑个性的现象;材料二则是龚自珍的诗句,表达了写作活动更多地受到生计压力和文字狱的影响。阅读完这两份材料,学生需要从一个生活在清朝的读书人的角度出发,谈谈生活感受,从而更加直观地了解清朝文化专制对个体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影响。
3.“材料+视频”情境:封建日暮危机重
在教授“封建日暮危机重”这一板块时,教师可以先提供两份与清朝对外政策相关的材料:材料一是1793年乾隆帝给英王的敕谕,强调中国对外国货物的不依赖;材料二是马克思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批评。学生阅读材料并回答:清朝实行了什么样的对外政策?原因是什么?结果如何?
其次,教师播放《厉害了,我的国》视频片段,强调新时代中国取得的伟大成就。学生需要基于这一现实背景,回到现代,对比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对外政策,并探讨对当代有何启示。
这种情境设计不仅符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要求,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和意义建构。
三、真实探究:基于核心素养进行探究
真实探究建立在任务驱动和情境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学科探究,旨在把课堂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达成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的培育。
比如,在探讨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及其运作时,学生会出现一种常见的误解,即将其视为单纯的权力机构,而忽视了它在政治、社会与文化层面所产生的复杂影响。对此教师应强调,军机处的存在并不仅仅意味着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朝臣们的日常工作和心理状态。
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评价清朝政治体制和文化氛围时,不能仅从君主专制这一角度进行单一化的解读,而应综合考虑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多重影响。这样的全面分析将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历史,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多关于如何平衡权力与责任、自由与秩序的深刻启示。
再比如,课堂上在对比唐、宋、明、清四个朝代的对外政策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清朝“闭关锁国”政策进行分析,该政策严重制约了中国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也使中国逐渐失去了与世界接轨的机会。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在实际的教学中,通过任务设计、情境设置和真实探究等环节,体现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性和实用性,为历史教学提供了一种富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新路径。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宏运学校)